正文

臍針療法

(2011-02-17 07:20:03) 下一個

臍針,顧名思義就是在臍部實施針術,從而達到平衡陰陽、祛除疾病的目的。為了便於學習,我們暫且將臍的幾個部位進行命名。臍中央朝外凸出的瘢痕狀組織稱為臍蕊,臍孔的周緣壁稱為臍壁,臍壁與臍蕊相連的皮膚凹陷稱為臍穀。這三個地方都是臍針療法的進針區,而以臍壁在臨床上使用最為常見。現就臍針的進針定位原則敘述如下。?
    1 壓痛點定位進針法
    約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病人可以在臍壁找到十分敏感的壓痛點,越是急性病,壓痛部位越明顯。隻要用探針找到壓痛點,一針即可見效。而尋找壓痛點則是按照洛書定位,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在臨床治療中實為股),五居於中。"根據疾病發生的部位在相應的臍壁上尋找壓痛點,然後用針灸毫針以臍蕊為中心,向外呈放射狀刺入壓痛點,留針數分鍾。進針深度為0.5~1寸。?
    2 尋找皮下結節法
    有許多慢性病人可以在臍壁上找到皮下結節,按之有疼痛,顏色與皮膚相同,結節硬,一般活動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當發現結節後,隻需用手指按壓,讓病人感到疼痛就可以了,每日數次,數周後結節消失,疾病也就治愈了。?
    3 八卦定位進針法
    這種方法是筆者利用易學中的後天八卦圖的五行生克製化創立的,也是臍針治療應用最多的方法。筆者將人體臍部看作一個後天八卦圖,將臍蕊為中心向四周八方擴散形成八卦的方位。就此方位將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分別按後天八卦定下離、坎、震、兌、坤、乾、巽、艮八個方位,並通過八卦方位找出相應的疾病對應關係,然後進行治療。比如呼吸係統的疾病,我們一般取兌位(即右位),就是將針在臍部的右壁刺入,方向朝外,呈放射狀,留針數分鍾。如肝病則取震位(即左位),就是這樣簡單。?
    但這裏必須強調兩點:其一,後天八卦圖的方位正好與地圖相反,地圖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而後天八卦圖則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其二,在行臍針療法時,上下左右方位是醫生看病人,絕非是病人本身的方位。比如肝病在左(震)位,這是醫生看病人時的方位,而在病人身上,肝則在右位,這一點千萬不可搞錯。
    4 五行生克製化法
    在臨床實踐中常遇到同種疾病的各種不同類型的病人,我們采用中醫的八綱辨證法,分清陰陽、虛實、表裏、寒熱,采用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法,利用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相生相克方法來補其不足,瀉其有餘。其中又分比合之法、我生之法、克我之法、生我之法等四種,因篇幅關係,不再詳述。針往下垂直一紮,平補平瀉,五土居中,歸了脾胃了;若針往上斜就著重治心髒或眼睛的病症;針向下斜著重治腎治膀胱;向右斜著重治肺的病症,依次類推。因此臍針僅神闕一穴可以治百病。?
    懂了上述道理,對臍針的特點也就一目了然,臍針的特點是一穴多治,一穴多針,一穴多效,內外兼治,操作簡便,治病範圍廣,經濟實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