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列腺炎綜合征

(2011-02-17 07:13:48) 下一個

一、 對前列腺炎綜合征的新認識
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 CP)是男性成人最常見的疾病,約占泌尿外科門診男性成人患者的25%。它病因不明,表現多樣,分類不明確,治療效果欠佳,沒有基本統一的治療方案,無可靠的臨床評價指標,令病人和醫生均充滿困惑。近二十年來的研究發現,前列腺炎不是單純的一個病,而是具有各自特異表現的臨床綜合症,於是接受了Drach(1978)推薦的“前列腺炎綜合症”的概念,這是人們對前列腺炎認識的一大進步。

二、 流行病學和發病率
前列腺炎綜合症好發於30~50歲的成年男性,但事實上,進入青春期的男性都可能發病。它是男性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占泌尿外科(含男科)總的病人的9~14%。

三、 前列腺炎綜合症的分類
前列腺炎綜合症的分類方法多種,目前多采用1995年NIH的分類方法,它是根據前列腺液(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s, EPS)、按摩後初段尿(first voided urine after prostatic Massage, VB3)和/或精液的WBC計數及細菌培養的結果,將前列腺炎分為4種類型
Ⅰ型,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Acute bacterial prostatitis, ABP)
Ⅱ型,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 CBP)
Ⅲ型,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 CNBP)和前列腺痛(Prostatodynia,PD)
Ⅳ型,臨床無任何症狀、體征,隻在活檢時證明前列腺有炎症反應。

四、 前列腺炎綜合症的感染途徑
未完全明了,可能的感染原因是:
1、 上行性尿道感染
2、 前列腺內尿液返流
3、 直腸細菌直接擴散或通過淋巴管蔓延侵入前列腺
4、 血源性感染
其中,前列腺內尿液返流得到國內外多位學者的證實,愈來愈受到大家的重視。

五、 前列腺炎綜合症的臨床表現:
1、 尿道流濁(俗稱“尿白”)
2、 排尿異常(尿頻、尿急、尿痛)
3、 疼痛(多部位的不同性質的慢性疼痛)
4、 精神症狀(失眠、多夢、疲乏)
5、 性功能障礙(早泄、勃起功能障礙、射精痛、血精)

六、 前列腺炎綜合症的診斷程序
1、病史采集 注意患者及其配偶的尿道感染史,尤其是性傳播疾病史。
2、體格檢查 詳細檢查外生殖器,重點檢查前列腺。
3、B超: 經直腸前列腺B超是前列腺疾病的首選診斷方法。
4、實驗室檢查 EPS VB3 精液
5、細菌學檢查 EPS的菌落計數>VB1 VB2 10倍,VB3 的菌落比VB1 VB2 高。
6、免疫反應的測定

七、 前列腺炎綜合症的治療
1. ABP的治療
采用快速有效的抗菌藥物,療程應充足,同時加強全身支持治療,防止其他並發症的發生。
2. CBP的治療
選擇酸性、脂溶性或與血漿蛋白結合率低的藥物,長期持續應用(4~6周甚至8~12周)優於短療程治療,同時配合前列腺按摩2~3次/周,熱療,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久坐,堅持有規律的性生活是必要的,還需要給予α-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
3. CNBP的治療
由於其根本病因不清,治療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一般需應用抗菌素6~8周,特別是對支原體、衣原體應選用有效的抗菌素。有刺激性排尿症狀者加用抗膽堿能藥物可以有效緩解。還可應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如渡洛捷、泌尿靈、優必達等等。
4. PD的治療
抗菌素應用是無效的,可以采用α-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止痛劑、非甾體類抗炎藥、肌肉鬆弛劑、局部熱療、針灸、心理治療,必要時請其他科室會診。

八、 前列腺炎綜合症的預後及預防
由於在前列腺炎綜合症的治療方麵迄今尚無針對性強的治療方案,臨床療效欠佳,因此令病人及醫生十分苦惱,但是,總的來說,前列腺炎綜合症是不可怕的,沒有什麽嚴重的後果,在你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沒有症狀時,你就放鬆心情,照常生活,萬一複發,再次治療。目前社會上出現的針對前列腺炎綜合症的誇大其詞的宣傳、借前列腺炎綜合症對病人進行恐嚇、蒙騙的事情時有發生,望大家注意 。


目前,關於前列腺疾病的報道越來越多,有些醫生吹噓能夠藥到病除,這正迎合了廣大患者的急於求成的心理。所以出現久病,舊病,重病亂投醫的現像。這樣不但使病友傷財勞心,也使患者喪失了戰勝疾病的信心,並且使醫生的形像大打折扣,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是要求大家對疾病有一個深刻的了解,使自己不易於使自己陷於被動受騙的境地。說到前列腺,大家都談之色變,但我們也不得不麵對。隨著社會發展,生活結構的變化,飲食,生活習慣的不良,前列腺病的發病越來越多,並且更加年青化了。由於前列腺有其特殊的結構和部位,及循環係統,使疾病在症狀上和治療上很棘手。西醫治療不外乎抗生素運用,手術等以減輕患者痛若。但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同時增加了病人的經濟負擔,心理負擔。這樣,我們不得不求之於傳統醫學的精深,進行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辨證論治,選方用藥精當,能夠明顯使病情明顯減輕,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中西醫結合治療對這種慢性病更具特色。所以患都在選擇治療時,不妨試試中醫,往往能得到意外的效果。同時對病要有個全麵 的了解,有戰勝疾病的信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