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5樓的風景

(2006-12-16 03:51:54) 下一個


住進現在的家有一年了。常常在進門的一霎那,湧上一種舒心的感覺。一年前剛剛要搬進來的那種心情仿佛還曆曆在目,一直以來,我用“幸福”形容住在這個家的感受。這個家幾乎擁有現階段我對家的所有期待:理想特征和實用功能。

告別擁擠的學生宿舍時代,突然住進有廳有房的居室,自然是由儉入奢的升級享受。為了這個自己還能承受得起的“奢侈”我耗費了不少精力,尋尋覓覓,前後蹉跎-直到現在的家突然出現。尋找理想家園,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樣的,最晚看過幾次就知道什麽是最不願忍受的;還得知道自己到底能要什麽樣的,不然看著卻夠不著徒添煩惱;機緣也要巧合,有時你看上的別人不給你,你不想要的別人卻願意-直到真正合適的那個突然出現。嗬嗬,找房如此,找人也不過如此吧。

偏題了,還是說說這家到底哪裏讓我如此著迷。說到底,還是這十五樓的無敵視野。學生時代看三毛的書,地理學得很爛的我居然到現在還記得她那個位於大西洋上大加納利群島的小屋,可以看到日出日落,潮起潮退,那個令我無限神往的自由浪漫,美好寧靜的小島小屋,那時就已留下深深的烙印。

在15樓的看台上,看廣袤天幕下大自然的盡情變幻: 紅霞滿天,冉冉朝陽,晴天萬裏,白雲翻滾,風雲突變,狂風驟雨,彩虹懸天,徐徐夕陽,月朗星稀,從燦燦金秋到白雪皚皚,繁花繽紛到炎炎綠野。對我而言,這實在是人生一大享受。若是刮梵風,在慕尼黑稍微高的樓裏都能看見阿爾卑斯山脈。家裏陽台的一角恰好也鑲進了延綿的群山,簡直就如錦上添花。仔細辨認還可以看見慕尼黑的標誌建築聖母教堂雙塔,全城最高,新建築物都不允許高於它,實在是有趣又固執的規定,所以整個城市看起來並不怎麽摩登,自然也不咄咄逼人,倒有幾分悠閑從容,自由自在。

回到我的小屋,雖然不怎麽大,五十來平,格局卻不錯,每個房間看出去都是醉人的風景,連做飯也可以心曠神怡。雖然是70年代的老房子,卻有地暖,而且牆厚隔音,聚會不用擔心噪音擾人。家旁邊就是南公園,城市綠肺之一,下樓就可以運動散步。從陽台就可以看見的大超市,購物生活也頗為便利,走到地鐵5分鍾,10分鍾從家門到公司門,上班也很方便。唯一不滿意的,就是,這房子還不屬於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