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雁無憑

執子之手,與子諧老。死生契闊,與子相悅.
正文

有感'子欲養, 而親不在'

(2007-03-08 11:23:52) 下一個
母親明年就六十大壽了. 看著母親愈長愈多的白發和皺紋, 心酸卻無言. 離開家十年有餘. 和父母相聚的時間總共也不過三四個月. 每每就此, 責怪自己的不孝.

常年累月地操勞過度, 母親的身體象一架長期負載的機器, 每個零件都老化了. 心髒尤其不好. 年前, 母親三四次暈到在衛生間. 半夜三更的, 若不是在身邊的老父親及時給母親喂速效救心丸, 母親可能就去了. 每次想到此事, 就忍不住的淚流滿麵. 尤其是剛才看到一個朋友寫的”子欲養, 而親不在”時, 心情很糟糕.

年來年往的, 漂流北美這些年了. 彈指一揮間, 近十年也快過了了.兒子也快齊肩高了. 日子過的差強人意. 我們都不是看重錢的人. 可是, 錢卻一直是個問題. 錢不是萬能的, 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因為忙, 也因為簽證, 沒有時間陪伴父母. 就是想在逢年過節的時候, 給父母寄點什麽也做不到. 老是念叨著要寄點錢的. 臨了, 看著帳上的幾個可憐的錢就放棄了. 有一年, 帳上攢了點錢. 也因為和LG賭氣, 終於雙方家庭各寄了五百. 此後, 再也無能為力.

LG的父親在一場車禍裏過世時, 兒子才剛剛出生. LG得知真情後, 哭的好傷心. 他心裏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好好地孝順父親吧. 後來LG要給他的母親寄錢, 我從來不多說什麽. 我不想他對自己的母親留下同樣的遺憾. 事實是我們的經濟情況是不容許有什麽奢侈的消費的.

我們出門在外. 給家裏都是報喜不報憂. 怕父母擔心我們,所以很少和他們談及經濟問題. 有時矯枉過正, 媽媽會生氣地罵我說美國的月亮都比中國的圓. 接母親來幾個月, 看到了真相的母親哭紅了眼. 母親不是不理解, 隻是心疼我. 回國後的母親, 打電話時常擔心我錢夠不夠花. 從未要過錢, 或者告訴我家裏缺錢. 看到有些跟兒女要這要那要奢侈品的老人, 我頗覺欣慰的同時, 心裏的歉疚也是愈來愈多.我們傳統的大部分中國人, 還是相信”養兒防老”. 可是遠隔重洋的我, 又怎麽防父母親老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