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顯宗與密宗之異同 及其它

(2008-04-13 18:37:41) 下一個
顯宗與密宗之異同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易林    點擊數:613    更新時間:2006-3-3    
作者:慈誠羅珠堪布

  今天我們要就顯宗與密宗之間的關係做一些討論,也就是說顯密的異同點在哪裏。之所以要討論這個問題,其原因就是藏密的理論及其具體的修法非常完整,針對性也特別強,但有些修顯宗或禪宗的人由於對密宗不是很精通,而覺得修顯宗的不能修密宗,修密宗的也不能接受顯宗。就為了有這樣的觀點,所以我們特別安排時間來談談這個問題。今天講的內容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顯密相同的、可以圓融的、不矛盾的地方;第二是密宗裏的一些特點為顯宗所沒有的。這樣的話,大家對顯密間的矛盾與否能有所了解,以後修加行的過程中也不致於有嚴重的疑問出現。

  ◎ 顯密的相同點

  講加行的時候強調過,一個凡夫人從現在到最後成就之間有三個階段:一、放棄貪圖世間的安樂,建立出離心;二、放棄自私,建立菩提心;三、放棄我執,建立無我的智慧。在這個過程中的第一和第二個階段,顯宗和密宗是沒有差別的。

  我們講過從外加行到內加行的係統修法,顯密都必須修,凡是大乘佛法都要修出離心與菩提心,無一例外。雖然修法上有些差別,卻是大同小異,基本上是一樣的。無論是修顯宗、密宗、禪宗、或凈土宗,都要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如果連這個最基礎的修行都沒有,那還念什麽佛,修什麽禪。隻有在這個基礎上念佛、打坐才是真正的淨土、禪宗。而禪宗為什麽不講這些加行的修法呢?我們都知道,禪宗從達摩祖師到六祖惠能,其根機都已非常的成熟,所以他們能開悟。我們在六祖惠能的傳記中可看到,雖然他不識字,但根機卻已相當成熟。當他依止五祖學習時,並沒有學很多經論,也沒有花很長的時間修行,隻是在後院裏幹活兒。八個月後覺得機緣成熟了,五祖就給他講金剛經,而金剛經關鍵的一句話就讓惠能大師徹底開悟了。他沒有修加行,但不是不需要加行,修加行的結果就是要能生起出離心和菩提心,而他都已經有了。譬如秋天的花或樹葉,隻要一陣輕輕的風就能吹落。春夏時節,刮稍大的風樹葉也不會掉下。同樣,人成熟後一句話也能讓他明白,也能明心見性。六祖聽的和我們念的金剛經完全一樣,他一句話就可開悟,我們卻沒有,就是因為根機還未成熟,所以要修加行、正行這些係統的修法。對修禪的人來說,六祖惠能大師的南傳教派當然是最殊勝的,但針對現代的絕大多數人來說,神秀大師的北傳教派可能更合適。它就像加行要一步步的修,最後才達到禪宗所講的那種境界。惠能大師則前麵的不強調,隻講最高境界。所以禪宗雖然不說,但實際上也需要有出離心和菩提心。

  淨土宗最關鍵的一部經典就是《佛說阿彌陀經》。這是一部顯宗的經典,同時有漢藏文兩種譯本,但都是從同一部梵文版翻過來的。經裏講如要往生極樂世界,必須遠離兩個違緣並具備四個條件。就違緣來說,第一是要遠離造五無間罪,第二要遠離舍法罪。阿彌陀佛也講了,娑婆世界的眾生如果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都可以如願,唯有造五無間罪與舍法罪的人無法往生。其它的如殺生、偷盜等或更嚴重的罪業,經由虔誠的心在念佛的過程中都可清淨,但這裏講的兩個違緣,念佛都無法消除,所以必須要遠離。再講所要具備的四個條件:一、要觀想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二、要廣泛積累資糧;三、要發菩提心;四、要回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在具備了這些條件下一心不亂的念佛,就可往生極樂世界。這裏並不是不強調菩提心,而是在有菩提心的基礎上再一心一意念佛。當然出離心也需要。《佛說阿彌陀經》講如果沒有出離心,就是貪圖世間的圓滿。如不能放下這個貪欲心,就無法往生極樂世界,因為這個貪欲念頭的本身就是一種阻礙。貪欲不滅,往生極樂世界的念頭就不起,就算生起也不是很強烈,所以也就無法往生極樂世界。可見禪宗和淨土都一樣強調出離心和菩提心,凡是大乘佛教在這點上都沒有任何差別。這是第一個相同點。

  第二個相同的是證悟空性。如果不證悟空性,是不能往生極樂世界的,也無法明心見性,更不能證悟密宗的境界。此話怎講?現在念佛時是個普通人,一旦往生極樂世界時,如是正常的往生,就能立即明心見性,立即開悟,也就是能登地。在極樂世界的菩薩們都是一地以上的菩薩。現在雖是普通人,往生極樂世界後一見到阿彌陀佛,當祂將手放在我們頭上加持時,憑著阿彌陀佛的願力和自己的資糧相結合使我們立即開悟,開悟的程度就是到一地菩薩的境界。所以念佛也要能間接的證悟空性,不然不能成佛。往生極樂世界後還隻是菩薩,並沒有成佛,必須通過修行才能成佛。往生極樂世界可以證悟,這是講正常的往生。難道有不正常的往生?有的。漢傳佛教講九品蓮華,藏傳佛教也講,念佛的人如果對淨土法門沒有很大的信心,對能否真正往生極樂世界抱持懷疑,那麽他如果念佛念得好,仍然可以往生,隻是他在極樂世界裏會有相當一段時間不能見到阿彌陀佛,而在那段時間裏他仍然有可能隻是個凡夫人。這就是不正常的往生。所以念佛的人一定要強調信心,不然雖可以往生,卻有相當長的時間無法見到阿彌陀佛。但就算不能見佛,也不會再回來,仍然留在極樂世界,暫時是不能見,但終究還是會見到阿彌陀佛的。見到佛後就能開悟,然後繼續修行就能成佛。所以淨土也需要有證悟,隻是它不強調這一生的證悟,而是到極樂世界去證悟。沒有證悟空性,也不能成佛。

  禪宗則是一再的強調明心見性。何謂性?性就是萬法的本性。什麽是萬法的本性?萬法唯一的本性就是自心空性和光明。譬如我們看著一個花瓶,這花花綠綠的瓶子是它的本性嗎?不是。這隻是我們眼識所增上安立的一種幻覺,而它的本性是從來就沒有離開過空性和光明。所謂見性就是要見到這個心的本性,可見禪宗也需要證悟空性。

  密宗所講的開悟與其它宗派講的並無不同,迷就是未見到空性,悟時就很清楚感覺到、了知空性,也唯有證悟了空性才能成就。從這個角度講,顯宗和密宗是相同的,兩者都要求有出離心、菩提心、和證悟空性,其實沒有任何一個大乘佛教不強調這三點。我們對顯密的共同點在此隻作了一些簡單的敘述,如就細節來說仍有多項可茲列舉。

  譬如顯密都講戒定慧,顯宗的戒就是密宗的戒,而密宗的三昧耶戒是在灌頂時受。實際上密宗的戒律就包括了大乘菩薩的二十條根本戒及比丘、比丘尼戒。《時輪金剛》中說最好的學密人就是出家人,而出家人中又以比丘最適合做金剛上師,所以不能認為密戒與小乘的比丘、比丘尼戒是相違背的。《時輪金剛》在無上密宗中占有相當崇高的地位,其有舉例說如在同一地方有兩位金剛上師,一是在家,一是出家人,哪一位有開光、灌頂等的資格?答案是出家人,它認為在家人是沒有資格的。從學密的人來講,它也認為出家人是最好的,如比丘或沙彌,但並不是在家人就不能學。從這個角度可清楚看到顯密的戒律是不相違的,不然的話,《時輪金剛》應該不允許比丘學密,而不會說比丘是最好的學密人。比丘的二百五十三條戒,密宗也同樣特別重視。以上是講戒的部分。

  定就是禪定,也就是四禪八定。修四禪八定是否為解脫道要視其如何修來定奪,如沒有開悟,而僅僅是修四禪八定的話,就不是解脫道。這樣修的結果是往生到色界和無色界,而色界和無色界還是在輪回中。但如果在證悟空性的基礎上修,就是解脫道,而且是修解脫道上不可缺少的一步。不論是顯宗的小乘、大乘,或是密乘,都一致強調修四禪八定,所以顯密之間定的部分也無稍許差別。

  慧主要是指證悟無我、空性的智慧。這在三乘中都是必要的。所以三世佛法沒有任何教派不講戒定慧,於此可說顯密毫無差別。

  很多人卻有一種誤解,認為藏密的戒律與顯宗的不一樣,因為顯宗戒律中不開許大乘菩薩喝酒吃肉,而藏密戒律是開許的。事實並非如此。藏密從來就沒有開許過可隨意飲酒吃肉,從《時輪金剛》到寧瑪派的《大圓滿》都一再強調平時不能將肉當成普通食品來享用,而且是非常反對這麽做的。可是西藏確有很多人吃肉,而藏密最發達的地方是在西藏,為什麽不製止呢?對此必須說明,修行人吃肉並非藏密戒律中開許,而是環境使然。以前青康藏高原不能種植蔬菜,對外交通封閉,如從外地運蔬菜水果,需時至少兩星期,運到時早就爛了。尤其牧區裏糧食本來就少,在這種不得已的情況下,隻好吃肉,但也隻吃三淨肉。由於大乘與密宗的戒律都反對吃肉,而小乘是臨時性的允許吃三淨肉,所以他們隻好選擇遵守小乘的戒律,並不是藏密有開許。即便如此,以前很多在深山中修苦行的人卻堅持吃素。班瑪都達上師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約一百五、六十年前成就虹光身,死時全身虹光,空中遍布彩雲,頭發指甲都沒有留下。像他這樣一個成就者,當年在山上閉關時就發誓吃素,從此以後他就終身吃長素。還有很多類似他這樣的人。藏密正規的要求是與大乘《楞伽經》一樣的,反對吃肉。如在薈供時有肉,則可吃如蒼蠅腿般大小的肉。從吃素的角度講,這不算是吃肉,但同時也不違背密宗中所有的一些誓言。酒也是同樣。在戒律上還有很多細微處顯密都是一致的,但礙於時間,這次就不多說了。以上講的是顯密的相同點。

  ◎ 顯密的不同點

  顯密之分主要是在證悟空性的方法上。雖然總體目標要證悟空性是沒有差別,但方法卻有許多。

  先看看顯宗是用何種方法證悟空性。淨土唯有念佛;禪宗對根機極好的人看似有方法,好象很簡單,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麽從加行到正行的係統方法。我們看六祖惠能大師證悟的過程,對一般人而言這根本不是個方法,但對像他根機那麽成熟的人確實不失為一種證悟之法。除此之外,其餘顯宗裏有的證悟的方法就是靠因明(邏輯)、思維。譬如一個瓶子,我們確實看到它存在,但它也是由許多的微塵組合而成,不是個一體性的東西,而這些微塵也可再分離,直分到最後分完時,就是空性了。這並不是說它到後來變成空性,而是它永遠沒有離開過空性。我們的肉眼是無法看到這個空性的,而這種方法隻是教給我們一個理論上的概念,並用因明去作推理。譬如這一塊布,把它拆開來就是一堆毛線,那麽布到哪裏去了?是消失了嗎?而我穿的到底是布還是毛線?這毛線也是由羊毛織成的,那我穿的是布、毛線、還是羊毛?如將羊毛分割至最細的微塵然後放在一旁,則當初的那塊布去了那兒?難道我原來穿的就是微塵?顯宗是經由此種推理方法去了解空性,這是一種接觸空性的方法,但隻是理論上的概念,沒有實質的體會。如何能將字麵上的理解轉變為證悟的智慧,這就需要相當長時間的修行才有可能做到。在修行期間必須要積累資糧並清淨罪業,當這些條件都圓滿具足後,是可以將理論上的了解變成智慧。顯宗就是以這種方法去證悟。

  可是禪宗不也是顯宗嗎?從我的觀點看,禪宗的明心見性既是顯也是密,但也可說非顯非密。它是將顯密結合後的一種修法,實際是半顯半密,由於它沒有灌頂和觀想,所以被歸納為顯宗,但也不像一般顯宗的證悟方法。除此之外,其餘顯宗各派別唯有推理一法去證悟。龍樹菩薩的六論,就是先要推翻我們原有的執著,得到理論上的概念後再去修,經過漫長的時間才能對空性有所感受。這就是顯宗證悟空性的方法。

  密宗有外密、內密之分。外密暫時不談,內密就是無上密法。證悟空性的修法有二:一是修氣脈明點。外道,例如道教或氣功,也有此類修法,但與密宗的修法是名同義不同。密宗修的氣脈明點最終可證悟空性,而顯宗從來不知道這點,但不是當初佛不知,而是佛轉法輪要應機施教。經由氣脈明點的修法證悟空性是非常快速的,譬如你觀想頭痛夠長時間,頭一定會痛起來;如用棍子直接打頭,則立刻會痛。顯密之差別亦是如此。通過理論上的先了解去修空性,由於見解較模糊,需要長期修才行。而氣脈明點則是強製式的要你接觸空性,雖然最後的結果和顯宗一樣,但方法不同,卻快速多了。這是一般密宗的修法。

  二是大圓滿的修法。大圓滿不強調氣脈明點或是因明(邏輯推理),認為這些都是繞道而行。大圓滿有些部分與禪宗有點相近,但禪宗不講的修法大圓滿全都有,所以禪宗仍不及大圓滿。如隻講證悟空性,二者是非常類似的,大圓滿也是不假他法能直指人心。直指人心就是已經開悟的上師能讓有信心的弟子直接證悟大圓滿的智慧。大圓滿的智慧,與禪宗的明心見性,或中觀的證悟空性,其實是一樣的。如來藏在漢傳佛教中有著極高的地位,而如來藏就是大圓滿裏講的自然智慧,明心見性的性字所要形容的就是如來藏,進入大圓滿的境界也就是如來藏。所以證悟後都是一樣的,但大圓滿能直指人心,不需要經過複雜的觀想過程,可是需要修加行,加行後修正行時通常有許多觀想,可是大圓滿完全不需要這些就能讓人開悟,這是它獨有的特點。

  有人想問密宗的雙修是什麽?顯宗裏無所謂的雙修,有的話也是講福慧雙修,而非男女雙修。密宗的雙修是一種氣脈明點的修法,但對一般人來說,它不是個修法,而是一種象征。譬如佛像的男身是代表光明,是現象的一部分;女身則代表空性;雙運是顯空無二無別的意思。《心經》講色即是空,這裏色可視為所有男性的佛或菩薩。又講空即是色,此處的空可視為所有女性的佛或菩薩。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就是雙修。一般人應從這個角度去理解。

  修密宗是否定要雙修?大圓滿根本不需要,也從來不強調。不了解的人以為所有藏密都是一樣的,其實不然。修氣脈明點在密法裏隻占有一小部分,但即便是這一小部分也不是普通男女修的。所以對凡夫人來說,這根本就不是個修法。大圓滿不強調雙修,一個大圓滿的修行者,從起初加行到最後成就之間是不需要修氣脈明點的,並認為這其實沒什麽用,因為大圓滿有更好的方法可證悟空性。以後如有機會正式學密法,讀到藏密的經論,當可更清楚的了解這樣的見解才是正確的。

  密宗由於有些神奇的修法,使得它的神秘色彩比較濃厚,誤解也因此而起。有些人是自己不願或不能持守清淨戒律,而找了借口去做遭人垢病的事,卻歸罪於密宗。凡夫人當然有些要求是做不到,但不如法的行為是凡夫人的,不是密宗的。一般人對雙修不僅現在不用修,也不能修,就算以後修到較高層次也不需要,因為有更好的方法可用。

  總結以上各點的結論就是證悟空性是顯密共同的目標,但方法迥異。顯宗的方法不如一般的密法,而一般的密法不如大圓滿,就這樣一層層的上去,大圓滿由於它的獨特性而成為最高法門。

  另一項密宗獨有顯宗絕無的特點就是密宗可成就金剛身。當金剛身修成時,其外表仍和普通人一樣,但實際上生老病死或地水火風四大對其已無任何影響。由於身無窒礙,此時要飛簷走壁或穿牆入室都是輕而易舉的。當然這並非修金剛身的目標,它真正的目的是要將凡夫身修成如佛般,有著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的報身相。對顯宗來說這是完全不可思議的,其認為肉體屬於輪回,是不清淨的,必須斷除、放棄。對普通人來說顯宗的觀點沒錯,但密宗以智慧開發了諸多方法,可以將不淨身轉化成清淨的。打個比喻,就像一般人如吃了毒藥可能會死,但會用的人反倒可能以毒攻毒。在未證悟前,我們的身體確是輪回的一部份,要想解脫就必須舍棄它。但是有智慧和方便時,不但不必舍棄,反而可將其轉化成佛身,要做到這點,唯有密宗的氣脈明點和大圓滿的光明修法可行。除此之外,顯宗裏不論是淨土、禪宗、唯識宗、或中觀都一籌莫展。如果從沒看過密宗經典的話,就連顯宗的一些法師也無法接受肉身可如此轉化。但密宗確有方法,其方法的根源就是證悟,是一種心的功能。不淨身的形成也是心的功能,是心不清淨、造業之故。心能證悟、領悟到光明,就能轉不淨身成金剛身,當然其間還要加上別的修法。這並不僅是一種說詞而已,西藏曆代的高僧中就有很多此類公案。大家也聽說過,有些大圓滿修行者死時,在眾目睽睽之下肉體逐漸縮小直至化光消失,天上出現彩虹...人的屍體之所以能如此也是心的功能,但凡夫人無法了知如何去開發這種功能,修行人則已經掌握了此中訣竅,並開發出來給大家看。如同五、六百年前的人聽到今日的科技,會同樣覺得難以置信。那時的人如有足夠技術是可以開發出同樣的高科技,而不是幾百年後環境成熟了才出現這些東西。換言之,現代科技文明的產物,其製造方法從古到今都是一直存在的,隻是人們不得知罷了。同樣,我們現在就可以開發心的內在世界,且會發現它的許多神奇麵,然而卻缺乏這方麵的能力,因此認為煩惱、雜念是必須要斷除的東西。初時由於沒有足夠的智慧,這樣做是沒錯。等有了智慧即可將煩惱轉為道用,不再需要斷除。這是密宗的特點。

  顯宗的修法則是在初步證悟前,必須先經過無數的大劫那樣漫長的時間,然後從證悟一地到七地又要再次經過無數大劫;證悟八地時,八識中的眼、耳、鼻、舌、身、意都已清淨,那時觀山河大地就是佛的壇城。這是顯宗有記載的。

  密宗則是一生中就可將不淨身轉化成金剛身,這其中的訣竅就是氣脈明點和大圓滿的修法。藏密的氣脈明點可分外、內、密、極密,而外道的氣脈明點隻是藏密中外部最簡單的一部分,其它更深層的就根本沒有接觸到。經由這些訣竅,密宗才能開發出上述的修法。

  大圓滿中有中陰身的修法,它將死亡的過程描述得非常清楚。相信大家都聽過甚至看過《西藏度亡經》,其對死亡情境的敘述,使西方一些有瀕死經驗的人大為震驚,因為他們對死亡的初步感受,早在幾千年前西藏就記載得清清楚楚了。西方人的經驗隻在死亡的初期,而《西藏度亡經》不僅是描述了死亡的全程,更具體告知該如何掌控全程。我們還活著的時候,就可借著修習中陰身的方法去掌控、利用死亡的過程。在顯宗這是想都不敢想的,就連普通的藏密也沒有這種修法,唯有大圓滿才有。這又是大圓滿的另一個特點,由於它的特點數不勝數,在此隻能略舉一二較重要的以闡明密宗與顯宗不盡相同的地方。

  歸納以上各點,可將顯密之異分為兩點:一、智慧不同。從空性方麵看,密宗不需要因明思維(邏輯推理)的過程,現在就能掌握心的本性─光明。從現象的角度看,顯宗認為肉眼能見的所有物質都屬於輪回,是不清淨的,必須要斷除,卻從不知這些是佛的本性,是清淨的。直到證悟了八地才了知真相。密宗從初入門就教導,世間所見的一切雖都是輪回的一部份,是不清淨的,但實際上都是佛的壇城。如何能證明這是實情?密宗是有辦法證明,隻是目前還不忙講,必須等加行修完後才可以談。到那個時候自己去修、去體會,不需旁人指點,自己就領悟到一切確都是佛的清淨壇城。顯宗要經過漫長的時間才能達到這個境界,密宗則是即生可成,原因就在於顯宗沒有掌握這方麵的訣竅,是智慧不及故。二、證悟空性方法各異。顯宗隻有邏輯推理一途,這是它不足的地方。密宗則途徑繁多。對根機不是極好的人,可用觀想或氣脈明點一類的修法去逐步引導,以致證悟空性。根機不錯的人,不修這類法也行,用更方便、快速的大圓滿修法就可能立即證悟。這是一個關鍵性的差別,因為要得解脫就必須證悟空性,除此別無他法,所以這個差別不可等閑視之。

  密宗不僅是與顯宗不衝突,它更多有些特點。修顯宗的可同時修密,如修淨土的也可修密法;修禪如也同時修密的話,密法對了達禪宗的明心見性會有相當大的助益。禪宗在證悟前的方法上是有所不足,密宗恰可補其不足之處。精通顯密的智者去看佛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從小乘到密宗,不會發現有一句話是相矛盾的;智慧淺薄的人看則句句矛盾,以致於顯反對密,密不接受顯,根本無法同時修。這是智力不敷,不然,一座就能修八萬四千法門,一座也能修大圓滿所有九乘的修法。所以在學習時,應從整個佛教不矛盾的角度去思維。反之,則漢藏佛教、淨土與禪宗、大小乘、甚至藏密四大教派,對理解不夠的人來說都是相矛盾的。如果有這樣的勝劣分別念,在佛法裏叫謗法。佛有部經典是專講何為謗法及其罪過,謗法的話,不僅不能修密法和禪宗,連念佛都不能,因為謗法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兩個違緣之一。學佛的人,可以專心一致的念一本書、拜一尊佛、修一種法是很好的,但要是認為其它的都不如自己的佛或法,那就是謗法。如果沒有能力修所有的法門,隻修一種也行,但不可對其他教派有任何批評。如能避免片麵的看法,以平等的信心做基礎來全神灌注修一個法,不論是何法,都可快速成就。

  有些居士,姑且稱他們為「跑跑居士」,成天隻是跑道場求灌頂、求福,最終什麽都沒學到,自己也從未想過要如何才能得到正知正見。如果那些灌頂都確實得到的話,同時也受了一大堆的密乘戒,如不能守這些戒,則犯一條算一條,最後得到的是一堆罪業,別無其它。當然,上師無論是在家人或出家人,都要同等的恭敬。但就個人修行來說,有無必要每位都去崇拜?其實不用,心裏恭敬就夠了。是不是每位從藏地出來的上師都要去見?也沒有必要。重要的是自己要建立立場,這個立場就是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的見解。如果沒有,成天跑來跑去是不會有什麽好收獲的。灌頂後如果上師不講該守的戒律,居士也不在意該注意哪裏,而密乘戒是一定要守的,如此犯了戒就無關乎知或不知了。無論是對漢傳的法師或藏傳的上師、瑜珈士,作為居士都要培養出平等的清淨心,因為他們是僧眾。但要不要接受他們的傳法、灌頂,則必須觀察。觀察後如決定接受,就必須做到該做的。不能做到,就不要接受。世間法是如此,佛法更該如此。目前有些居士不考慮建立自己的正知正見,或修法上的知識,隻是追隨別人去找有名氣的上師,例如聽說某某人能飛、會取伏藏,就一窩蜂的跟著跑。其實取伏藏對你有何助益?能飛又怎樣?難道你能跟著飛嗎?如果是替自己設想,去見上師時,要能從上師那兒得到對自己解脫有利的東西才是對的。也不是從任何人那兒都可得到,在這之前與之後都有要求,必須要極端重視這個問題。




---


生命奇觀--藏密修士虹化及其它
作者:科學易    文章來源:本站    點擊數:1049    更新時間:2006-5-2    

  藏密是佛教的一個獨特流派。當年蓮花生大士人藏時,曾遭到西藏本土教派笨布巴的強烈抵製。此教派也修得比較強的能量,但其中有少數人不明大道,不能圓滿。其中更有一些惡劣者,為非作歹,人民深受其害。當年印度顯教宗師靜命入藏時,亦抵頂不住笨布巴勢力,蓮花生大士人藏後,運用密法無上威力,大顯神通,收服了此教;同時,蓮花生大士也看到笨布巴中合理、有用的部分,把這些有用、合理部分吸收到佛法中來,使藏區修持者更加容易接受,充分體現了佛法方便眾生,圓融無礙的特點。
  根據這些特殊情況,蓮花生大士創編了自己獨特的九乘次第,把大乘佛教密宗的精華傳授給藏區人民,自此以後,藏密的真正修持者不斷出現奇跡。例如:嘎陀寺是寧瑪派最早的寺院之一。自從建寺以來,這一帶虹化者達上萬人之多,如900年前在嘎陀寺修持的一個紅教小流派嘎丹巴的修持者全部修成虹化;500年前的妥真更紮多了也是在嘎陀寺修成虹化。
  青海茶郎寺有成就的也很多。遠的不講,就說郎喇嘛秋氣多了傑,他在幾十年前圓寂,身體縮小有一小臂高,火化後變成十公分高的金剛體,一直供奉在茶郎寺的佛塔裏。郎喇嘛秋氣多了傑之弟叫郎喇嘛秋結日,生前穿牆、循士,來去自由,可以不用任何乘具自如渡過黃河,幾十年前他也在茶郎寺圓寂虹化了。還有,1945年大不紮活佛也在茶郎寺虹化,1951年布各斯活佛於茶朗寺虹化。1958年因受當時西藏形勢影響,茶郎寺活佛亞當郎木吃被誤抓進勞改所,有一次在房子裏數天不出來,引起管教幹部的注意,推門進去,發現該活沸已圓寂,身體縮小成一小臂那麽高。該活佛生前可循土,來去自如。更近的是1993年,茶郎寺活佛羅結圓寂後,火化出五色舍利子。
  藏區其他地方虹化者也很多。1952年,德格益龍人索郎南傑虹化時,當時的西藏區委書記張國華將軍和西藏上層人物土登尼瑪等很多人在場,並親自目睹一位活佛“虹化”走了。大啟庫者、推煙林巴及其弟子共13人先後全部虹化。1883年,仁增白瑪·雅克及其弟子壤日克在敏珠林寺虹化,虹化後身體縮小成小指般大。1935年,紮巴地方維色也虹化走了。1969年,壤塘縣的俄未路活佛和班瑪縣的那希堪布樂活佛分別於修果寺和知欽寺圓寂,身體均縮小到30公分高左右,火化後,出現了五色舍利子。1983年色達縣年龍寺的堪布索爾頓活佛圓寂後,身體也縮小成小臂高,火化後出現了五色舍利子。
  密宗修持的目的是要達到圓滿果位,對在修持過程中出現的神通不太重視,認為是修行過程中必然得到的副產品,而對內地的氣功修煉者來說,神通極為難得,有一些神通,得一些功能,是好不容易練來的。對內地氣功修煉者夢寐以求的神通,真正的藏密修持者修到一定程度就很容易得到,而且神通力也較大。如果誰有緣進入藏區喇嘛們修持的深山,就有可能見到一些不可思議的現象,比如有時會見到一些喇嘛在山腳下騰空而上,或到半山腰,或到山頂,再騰空而下。
  象這樣能在空中飛行的藏密修持者不是個別現象,當年米拉日巴得大成就時,一顯教善辨者不相信,前來責難米拉。米拉指著山和虛空問道:你看山和虛空誰實有誰空無?顯教善辨者說:當然山實有,虛空空無。米拉即在虛空中任意坐、行,又數次穿山而過,而後複問:你看山實有還是空無?你看虛空實有還是空無?顯教者無言以對。原來米拉日巴已證到自性的空無,萬物之本相空無。那麽這點所謂神通最自然不過了。絲毫沒有半分勉強。
  當年蓮師人藏時,笨教勢力不服,西藏王隻好命雙方比試。蓮師把自己的鬥蓬擲上虛空,掛在早晨太陽光的光線上。寂護大師(靜命)隨手將手中的金剛杵擲到虛空,一天都不落下來。而蓮師弟子南喀寧布也能把自己的念珠留在虛空。另一名弟子巴支星幾卻在空中畫出象虹霓一樣的畫像。還有一名弟子瑪寧清處能跏趺坐於虛空,謝紮華羅絕、舒波那把這兩名弟子能隨時調伏猛獸。還有一些弟子也現出各自神通,如能在空中跏趺坐者人數甚多。
  青藏雪山上,氣溫甚低,冬天可達零下40℃,很多喇嘛卻脫了外衣,在雪地練功,甚至在更低溫度的雪地打坐練功,能把周圍的雪融化為水。這份功力,實在令人咋舌。另外有很多喇嘛能達他心通的境界。
  藏密的奇跡太多了,舉不勝舉,值得我們認真研究。


------


“舍利”漫談
作者:科學易    文章來源:本站    點擊數:560    更新時間:2006-5-2    


  “舍利”在一般人看來是頗為神秘的。通常人的遺體焚化後,隻剩骨灰一堆;而佛門的高僧大德卻能留下形色各異的舍利。舍利常被視為僧尼們修行有成就的表征。高僧大德遷化後留下舍利,往往更能增強信徒對他們的信仰。

  舍利究竟是什麽?應該說,這是非凡情所能測度的。曾有人進行所謂科學研究,說什麽舍利是人體內的“結石”,是因為出家人常年茹素,多吃豆製品等,因鈣質沉澱,積聚而產生的。又有些外道,認為舍利就是他們在色身妄心上做文章,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由精、氣、神所煉成的“丹”。這些說法是很可笑的。他們不知道,佛教的“舍利”有種種不可思議之處,而且,舍利也不隻是身體內的產物。

  “舍利”是梵語Saria的音譯,意思是“身骨”,也曰“靈骨”或“堅固子”。但這隻是就大部分舍利是來自人的身體而言。因為舍利大多從人的遺體焚化而得。最早的,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示寂後,焚身化作八斛四鬥舍利。因此,舍利也叫“身骨”。但也有不是身骨的舍利。如宋朝時,呂元益居士刻《龍舒淨土文》,刻至《祝願篇》時,版中迸出舍利,共有三次。古代還有善女人繡經,針下有礙,發現有舍利,以及念佛或念經時,從口中得到舍利等等不可思議的事跡。還有高僧在洗澡時,徒弟為其揩背,出現舍利的。雪岩欽禪師剃頭時,頭發變成一串舍利。更不可思議的是,宋朝長慶閑禪師圓寂焚化時,正刮大風,大風將煙一直吹出四十裏外,凡煙所到之處,屋上、樹上、草上都有舍利,收集起來共有四石之多。這豈是現代科學或外道所能臆測的?

  這種非身骨的舍利,現代人也有得之者。如燃燈供佛,心誠至極,會感應道交,在燈花中得到舍利,這就是佛教中稱為“燈花報喜”的現象。印光大師的皈依弟子楊佩之(慧潛)居士就曾在燈花上得到舍利。1947年,蘇州靈岩山寺印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印公親書·靜公講義》,恰逢大勢至菩薩聖誕日,燈降舍利,在燈盤中發現一顆較大的舍利,精瑩潔白,若水晶珠一般。這種燈降舍利的現象,平時也有發生,從四月至七月份,共在燈盤中得到四大五小九顆舍利(見該書了然法師“刊書因緣感應記”)。印光大師說,這是因為“精誠之極,佛慈加被,為之示現者”(《印光法師文鈔三編·複楊佩文居士書》)可見,這不是凡情所能妄測的。

  通常,舍利主要是指高僧們荼毗後燒出的結晶體。這種結晶體,堅固如金剛,閃閃發光,形態各異,有舍利珠、舍利花、舍利塊、牙齒舍利等;色彩也不一,常稱為“五色舍利”。例如最近圓寂的中國佛教協會理事、五台山淨如法師,荼毗後發現有各色舍利5000餘顆,顏色以黑色為主,也有白色,紅色,銀色,藍色等。據美國宣化上人開示,白色的,乃是骨舍利;黑色的,乃是發舍利;赤色的,乃是肉舍利。又:“舍利有兩種,一為全身舍利,如多寶佛舍利。二為碎身舍利,如釋迦牟尼佛之舍利。又有生身舍利和法身舍利二種。生身舍利是由戒定慧所薰修。法身舍利是一切經卷。”(宣化上人講《妙法蓮花經淺釋》三卷第三三四頁)。我們一般所說的舍利,單指生身舍利而言。

  舍利是什麽,固然非凡情所能測度,但舍利的作用是很明顯的。生身舍利與法身舍利(經卷)一樣,具有弘法的價值。本師釋迦牟尼佛涅槃後,他的生身舍利被摩揭陀國、釋迦族等八國分成八份,建塔供養。至公元三世紀,阿育王取出,分送全印度各地,建塔八萬四千,佛教大興。前幾年,在我國陝西扶風法門寺發現釋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指骨舍利),乃是世界佛教界的一件大事,對於佛法的弘揚有重大意義。世尊示寂後,為什麽要留下舍利?這是很有意義的問題。在《法華經。如來壽量品》中,世尊親口說:

  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
  鹹皆懷戀慕而生渴仰心
  眾生既信服質直意柔軟
  一心欲見佛不自惜命身

  由此可知,佛陀和高僧大德們留下舍利,能使我們懷戀企慕而生渴仰之心,信順佛法。佛本來無生滅,之所以滅度而不久住於世,乃是一種方便示現,是為了避免眾生升起依賴心,甚至升起厭煩懈怠的心。《法華經》雲:“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戻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佛示現滅度後,留下舍利,讓眾生建塔供養,便是令眾生供敬難遇之想,睹舍利而思見佛,乃至“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由此而勇猛精進地修行。如果我們至誠恭敬供養佛的舍利,便會感應道交,感佛現身。這在古今,都不乏其事證。《法華經》上佛自言:“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並勸“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虛”。隋朝時,天台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至“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忽入定中,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慧思大師印證:“非汝莫識,非我莫證”。此事可為證明。

  供養、瞻禮舍利出現種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印光大師舉了一個例子:隋文帝未作皇帝前,有一位印度僧人送給他幾粒舍利,等他登基做皇帝後,發現舍利變成幾百顆之多了。又如阿育王寺的舍利塔,可以捧在手上往裏觀,各人見到的景象不一樣,舍利的大小高下會轉變的。舍利的種種靈異,可謂“神變無方”。這種種靈異神變,具有不可思議的弘法價值。瞻禮舍利,人各蒙益。印光大師說舍利的靈異現象,乃是“佛菩薩欲令一切見聞者,深植善根,特為示現”(《印光法師文鈔》)。所以,佛教的舍利,是不可以凡情世智妄測的。

  但舍利的產生,是由於修行人的道力,這是確定無疑的。因此之故,舍利可以“證信”,證明修行人戒定慧的成就。印光大師雲:舍利,“乃修行人戒定慧力所成,非煉精氣神所成。此殆心與道合、心與佛合之表相耳”。(《增廣印光法師文鈔·複酈隱臾書》)所以,勤修戒定慧的修行人在圓寂荼毗後,往往能在骨灰中篩出許多舍利。至於道力精深的高僧,他們的舍利,還會表現出種種神異現象。如印光大師生西百日後荼毗之時,煙白如雪,並現五色光。火後“檢骨色白、質堅,重如礦質,觸之作金聲。頂骨裂五瓣,如蓮華。三十二齒全存。發現舍利無數。其形,有珠粒,有花瓣,有塊式。其色,有紅、有白、有碧、有五彩”。尤為奇異的是,無錫袁德常居士,因來遲,隻剩骨灰,便至誠懇求,於灰中得三顆舍利。他將這三顆舍利,與一些骨灰,一起包好,回到無錫,打開讓大家同觀時,竟發現有五色舍利無數(《印光大師言行錄·大師史傳》)

  當代高僧廣欽老和尚,1986年2月13日示寂。荼毗後所遺下的舍利,也有種種神異的現象。老和尚火化後,共撿得較大的舍利子100餘顆,較小的舍利,被在家弟子撿拾一空。一位遲來的信徒,在火化爐前跪求一夜,天明時竟然在膝頭上找到一顆不小的舍利子。有一位信徒,在家供奉了廣欽老和尚的一撮骨灰,結果一次又一次發現了舍利子。有一位老太太,年老眼花,無法在骨灰中尋覓微小的舍利子,立即跪求老師父慈悲,結果磕了三次頭,就連得三顆。還有一個姓張的老翁,是廣欽老和尚的在家弟子,當他從台北趕到台南妙通寺火化場後,火化爐中舍利子早被先來的信徒撿完。他悲從中來,哭到火化爐前,抓起兩把爐灰,用手帕包起,乘車回台北,一路上默念”阿彌陀佛”不止。抵家後,他將爐灰置於漆盤中,出現三十餘顆晶瑩透徹舍利子,真是不可思議。

  關於舍利,唐朝釋道世〈法苑珠林〉中有一首“舍利頌”,茲錄於下,作為本文的結束:

  金軀遺散骨,寶塔遍天龍。
  創開於十塔,終成八萬興。
  珠蓋靈光變,刹柱吐芙蓉。
  屢開朝霧露,數示曉靈征。
  紅霓相映發,風搖響和鍾。
  仙鸞往往見,神僧數數從。
  獨超群聖上,含識普生恭。
  鑽椎擊不碎,方知聖叵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