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管理食欲,保持健康

(2008-02-01 16:09:42) 下一個


食欲本來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有一套精密的生理和心理機製在起作用。因為食欲,我們才能與食物產生共鳴,才能健康地生存,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比如現代化利益至上的食品工業化生產重視口味而忽略營養,我們生存環境的改變,食物更豐富更多選擇,西式飲食習慣對傳統飲食習慣的衝擊,推崇苗條的文化),我們食欲有時會發出不和諧音,比如說,我們常常會渴望一些對身體有害的食物,而覺得健康食品很難吃。

最極端的情況是飲食障礙,食欲成了我們的敵人我們越想控製,就越失控(我有幾個朋友有飲食障礙的問題,真的很痛苦啊,她們會很嚴格地節食,然後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受控製地大吃一頓,然後感覺很罪惡。對整個人的自信都是很大的影響)

食欲不等於饑餓,也不等於身體需要。 很多心理和生理的因素可以影響食欲,比如節食常常讓食欲更加旺盛,天氣的變化,情緒低落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想吃一些甜食,有人在月經前特別喜歡吃,還有啊,有人在工作壓力很大的時候,會特別想吃一些厚味的東西,我覺得是壓力讓味覺變得不那麽敏感了。 了解食欲我們才能更好地管理食欲,最終與食欲和諧地相處。
 

解碼食欲

如果你發現自己已經不僅僅是想要, 而是特別需要一片拉著長長的熔化了的奶酪絲的比薩餅, 你就理解了那種對食物的強烈的欲望的滋味. 但是不幸的是, 大多數人都理解應該控製食欲或如果節食, 但真正要做到, 卻太難太難了. 所以, 難怪有人感歎: 誰要是真能合理的控製好自己的食欲, 那, 這個人簡直該得諾貝爾獎.

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有這樣一個觀點: 人對食物的欲望實際上是因為體內營養的缺乏. 但這種說法似乎站不住腳. 比如, 人們大多喜歡含鹽量比較高的事物, 如土豆片, 但實際上,沒有人會缺鹽. 而且, 據美國國立衛生院估計, 在美國, 通常人們每天攝入鹽大約為實際需要量的1.5-2倍. 鹽攝入過量的情況, 在中國更為嚴重.

那麽, 強烈的食欲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呢?

研究人員正在從事這項研究工作. 結果發現: 通常, 當人們吃進去一些含有諸如脂肪, 碳水化合物, 糖, 或者是含有讓人喜歡吃的人工添加劑的食物後, 人們的食欲就會被刺激起來. 研究人員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讓一組人隻吃巧克力, 而另一組人吃的是巧克力所含的各種組成物質. 結果表明: 吃巧克力的那組人, 在吃了巧克力後, 大多顯示出更強烈的食欲. 相比之下, 吃巧克力組成物質的那組人, 就沒有那麽明顯的食欲.

另外據一項對人進行的腦部CT研究顯示: 人的食欲, 似乎和腦部三個的區域: 海馬, 腦島, 尾狀核有關. 這三個區域, 和人們對藥物的依賴也有關.

還有一種解釋是: 人總有一種主動去獲得食物的本能欲望. 這是人類在長期的發展近化史中流傳下來的一種本能, 是和過去那個食物短缺的時代想適應的. 如今的人類, 繼承了這個本能, 因此依然保留了對食物的那種強烈的欲望. 這個論點合理的解釋了為什麽人們總是鍾愛高熱量的食物.

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 人們的食欲是由荷爾蒙控製的. 比如, 處於青春期發育的青少年, 就表現出更強烈的食欲, 而老年人則普遍沒有那麽強烈的食欲.

如果您覺得自己食欲過於旺盛, 想適當節食控製, 那麽, 在節食之前, 一定要再三考慮好您的決定. 這是因為, 大多數情況下, 節食, 會給節食者帶來更加強烈的食欲, 越控製自己不吃那些強烈刺激食欲的食物, 大腦就越告訴我們自己想吃這些食物. 因而最終往往事與願違, 以失敗告終.

而且, 曾經有過節食史和處於壓力狀態下的人, 往往對食物的欲望更加敏感. 這也增加了節食失敗的可能性.

節食的關鍵在於要吃不同種類的食物. 任何一個有效的節食菜單, 都不會說不讓吃什麽. 重要的是吃多少, 怎麽吃, 和什麽搭配來吃. 研究人員正在尋找一個方法, 看是否可以讓人們學會喜歡吃那些他們原本不喜歡吃的健康食品, 這樣, 把那個喜歡垃圾食品的胃徹底改造過來.

同時, 專家們指出: 有一些可以讓人們有效控製食欲的方法很值得一試. 據一個公布在2007年6月份<<應用精神病學雜誌>>的研究表明: 視覺和嗅覺對人們食欲的刺激效果, 遠遠大於聽覺的刺激效果. 換句話說: 一個正在節食的人, 與其試著不讓自己去想美味冰激淩, 不如直接去想想, 或看看, 或聞聞其它食物. 其它的竅門還有: 把喜歡吃的食物徹底從廚房裏, 從茶幾上清除出去. 如果通常下班的路上要經過一個美食店, 就繞道而行. 眼不見心不煩. 如果實在控製不住自己, 就換些比較健康的食物放在麵前, 等實在忍不住了, 就吃一點嚐嚐. 甚至, 你可以重新布置廚房, 移走冰箱, 都可能對控製食欲會有幫助. 或者, 把喜歡吃的食物分裝成小份, 每天吃完飯後, 就吃上一小份. 這樣, 就滿足了過分強烈的吃零食欲望, 又提醒了自己不要吃太多零食. 
 

食欲科學

在人體的大腦中,有一種叫蛋糕回路(cupcake circuit)的反射機製。這種反射機製具體是如何運作的, 目前還不完全清楚. 但可以肯定, 這個回路是確實存在的。

比如, 我們可能都會有這種經驗: 在孩提時代的某一天, 尤其是在食物匱乏的年代, 媽媽做了一個好吃的蛋糕給你吃, 你當時覺得這個蛋糕簡直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蛋糕. 你的大腦立刻記住了那個美好的味道. 這種愉悅, 就像一根導火線, 立刻引發了全身爆竹似的條件反射: 首先, 迷走神經射出信號,告訴胃部開始分泌胃酸. 然後, 胰腺釋放出大量胰島素。緊接著, 肝髒也興奮起來,幫助平衡體內糖, 脂肪和澱粉等物質的含量. 所有這一切運作的最終目的, 就是讓大腦記住: 媽媽的這塊蛋糕 , 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物. 因此, 對於這塊蛋糕的那種原始的, 純潔的, 真摯的愛戀, 就溶入了你以後的全部生命。

直到多年以後, 當你已經長大成人, 你仍然一如既往地懷念那個蛋糕, 無論是後來你自學成才成為一代宗師後烤製的蛋糕, 還是遍訪天下頂級蛋糕店買來的豪華蛋糕, 精品蛋糕, 卻怎麽都嚐不出來當年那個香甜的味道和食後的那種愉悅和滿足.

這就是你的大腦中那個蛋糕回路在起作用.

人類和食物之間始終有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關係。要想正常的好好活著,我們的身體就需要各種係統的協調運作, 比如: 循環係統,呼吸係統,神經係統,和內分泌係統。這些係統, 曆來都是日複一日自主地運作. 但吃則不同。就如同性一樣,這是一個自願自發的事情。所以, 我們必須高度同意孔老二在兩千多年前說過的那句至理名言: 食, 色, 性也。換句當代大白話說, 也就是, 無論吃和性, 都是人類所不能抗拒的自然屬性。

但是, 在吃這件事上, 人類正在經曆一個自人類有史以來最艱難的時期: 在以往的人類曆史, 絕大多數的時候食物並不夠豐富. 因此, 人類至今還沒有形成一個如何對付當食物極大豐富, 食欲極大旺盛時怎麽辦的良好自然屬性。但我們現在正麵臨這個最艱難的挑戰。

後工業化時代的人類, 已經衍變一群四肢疲軟, 就知道天天坐著往身體裏塞東西的生物。這不單單意味著,有 67 %的美國人體重超標或肥胖(包括約17 %年齡在6至19歲的兒童)。 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完全清楚這個事實的基礎上, 卻不能自救。我們習慣性減肥,然後再習慣性放縱自己, 把辛辛苦苦減下去的體重極度痛苦地奪回來。我們賭咒發誓般地要吃健康食品 ,但幾乎都以失效告終。

醫生一天到晚唐僧般地告誡我們,血壓在躥升, 膽固醇在爬高,但我們的食欲就是陰魂不散, 除非我們又把一塊蛋糕冰激淩或是炸薯條放到嘴裏。旺盛的食欲可以扼殺一切理想和努力。每當我們意識到是該控製食欲的時候時,往往是已經成為了食欲的階下囚。

為什麽我們的食欲會有如此強大的驅動力來左右我們的行為呢?

更重要的是,我們怎麽才能能把毫無節製的食欲徹底製服, 把它批倒批臭, 再踏上億萬隻腳, 讓它永世不得翻身呢?

要是這個問題好回答, 我就不在這兒老太太的裹腳步般的長篇累牘了。

我們可以想象: 心髒, 肝, 肺, 等等, 作為一個一個獨立的器官, 已經是讓人挺難理解的東東, 更不要說掌握二字了。 那, 食欲呢? 食欲是什麽? 好家夥! 這是一個涉及味覺,嗅覺,視覺,觸覺,大腦化學,腸道化學,新陳代謝的複雜過程。而最令人迷惑的是,食欲還涉及那個高深莫測所思匪夷看不見摸不著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心理學! 這實在讓所有研究者望而卻步, 膽戰心驚。

在全世界各地實驗室和研究機構裏忙碌的研究人員已經探測到腦部,了解到是腦部的哪個部位控製著人們對飲食的美好感知並產生愉悅,並且已經能夠很準確地指出那個存在於細胞表麵,可以使我們處於饑餓或體會到飲食快感的受體在哪兒 。

研究人員還正在研究胃和腸道的神經線路,以及那個可以控製我們食欲的基因,從而去跟蹤飲食快感的信號是怎麽被發送出去的, 並且探測出為什麽有時候這些信號又失蹤了。研究人員也正在回顧人類曆史,以更好地了解人類為什麽會從一開始就有那種缺心眼少智慧的胡吃海塞行徑。以及, 如何能最終徹底斬斷人類的這種欲望。

體重超標和肥胖, 已經成為目前世界上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 了解食欲的機理, 並找出控製食欲的合理方法, 現在已經成為醫學研究領域最緊迫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最原始的吃喝欲望

如果您有幸屬於那2億早已把體重吹出標準值以外美國人之一,別著急,您還有一個值得安慰的借口: 您的早期先祖們,肯定正在為您的成就感到自豪。人類之所以當年成為在那個食物嚴重匱乏的大自然中混出來的一個"角兒",而沒像恐龍一樣被大自然滅掉,就是因為人類弄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有花堪折直需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因此,當時人類社會的基本大法第一條就明確規定:有吃的的時候,就盡情吃,千萬不要等到沒吃的的時候幹著急。並且在全社會樹立起"吃得多光榮,挑食可恥","長得胖光榮,身材苗條可恥","吃飽了還能吃為榮,吃一點兒就飽可恥"等八榮八恥新風尚。

在這種社會風尚的指引下,人體越來越進化為一個攝取脂肪的機器。因此,人們就逐漸進化成不僅僅是吃的過多,而且往往是吃多了卻不能馬上感覺到。
 

饑餓荷爾蒙

1999年,人們發現了一種荷爾蒙,這種荷爾蒙是在人的腸子裏產生的,可以控製人什麽時候感覺想吃飯,或者,當人看到好吃的的時候,這種荷爾蒙就會使人感覺更加饑餓。這種荷爾蒙被命名為:Ghrelin,通常被稱為饑餓荷爾蒙。

根據一些理論。當Ghrelin被傳遞到腦部,它會直接作用於大腦的三個地方:後腦,控製著人體的自主行為,或無意識的過程; 下丘腦,負責人體的新陳代謝,和中腦裏負責控製人體感覺高興或滿意的部分。當Ghrelin發揮作用時,大腦的這三部分三合為一,使大腦乖乖地發出餓了,想吃飯的信號。
 

什麽原因會促使我們吃得更多

1. 過分精製的碳水化合物,

如白麵, 精製大米, 等. 單純吃這些食物後在短短數小時裏, 身體內的血糖含量就會下降,使人們感到更加饑餓。

2. 溫度 較低的溫度,會使人們的食欲更加旺盛。

這就是為什麽通常餐廳總保持相對較低的室溫的原因。

3. 酒精

”飲酒可以讓人們吃得更多” 這個理論實際上並沒有得到科學證明。但事實是, 當人們喝了過多的啤酒,葡萄酒或烈酒的時候, 通常的確會吃得更多。一方麵, 飲酒後, 可能妨礙我們對自己的正常判斷,導致我們多吃。 另一方麵, 當人們酒逢知己千杯少之際, 我們不自覺地就吃進了更多的食物。

4. 嗅覺

菜肴的氣, 味是飲食文化中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誘人的菜肴香味, 可以極大地激發人們的食欲, 通過刺激胰島素的分泌, 使我們感覺格外饑額。

5. 品種

即使在吃得很飽後,很多人都依然可以騰出一些空間給心儀的甜點,這是因為盡管我們已經吃飽, 但對甜品的那種欲望並沒有得到滿足。

6. 視覺

曾經有這樣一個實驗: 給接受實驗者看一些食物的照片。 結果發現, 人們對自己喜歡的食物的照片會產生強烈的反應: 瞳孔放大, 唾液大量分泌, 這表示出對食物的興奮並且身體會自動為了吃東西而做好準備。

7. 時間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 盡管中午吃得很飽, 但一到晚上吃飯的時間, 馬上就會覺得很餓 。這說明,我們的生物鍾對我們的食欲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控製食欲的8種方法:

• 在白天, 每隔吃每3至4個小時就進一次食

這樣可一保持體內的血糖不會下降到過低, 使人們感到過分饑餓, 而暴飲暴食。 

• 多吃含豐富纖維的食物, 多喝水, 注意攝入足量蛋白質

研究證明: 脂肪和甜食最容易刺激食欲, 富含纖維的食物, 如土豆, 米飯, 麵包, 等, 在吃進肚子的短時間, 可以讓人迅速產生飽腹感。但之後, 人們會感覺更餓。而蛋白質可以保持人體比較長時間的飽腹感。因此, 我們應該多吃含有豐富纖維的食物, 並且吃足每天所需的蛋白質(大約50 – 100克, 不要過量哦), 可以盡量延長飽腹的時間, 使人們不至於因為饑餓而忘記製定的飲食計劃。

• 無論是吃正餐, 還是吃零食, 都盡量保證吃的品種盡量多些

注意合理地混合攝入蛋白質,富含纖維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這樣, 可以使飽腹感維持的時間更長一些。

• 如果覺得已經吃了不少東西, 但仍然不飽, 就先休息20分鍾, 再考慮是不是再吃一些

讓大腦認識到自己已經飽了, 是需要一些時間的。給大腦20分鍾, 來收集身體發出的各種吃飽的信號, 然後作出正確的判斷。所以, 如果您是在一家餐廳就餐,當正餐結束, 想再來一道甜品的時候, 不妨考慮到別的餐廳去點 – 當您到了下一家餐廳, 通常就會覺得不那麽強烈地想吃了。

• 如果沒到吃飯的時間, 就盡量不要讓自己看見食物

老祖宗說過: 眼不見, 心不煩。這句話既然能夠曆經千年而流傳下來, 肯定是很有道理的哦。

• 平常有空就多做些運動

閑著也是閑著。與其坐在那兒無休止的大吃, 不如站起來去作作運動: 既減少了吃的機會, 就鍛煉了身體, 一石二鳥, 一箭雙雕, 何樂而不為呢。

• 千萬別因為情緒不好, 或感覺壓力過大, 就拿吃來解悶

很多人在情緒低落的時候, 都喜歡用吃東西來排解自己的空虛和無奈。 但更實際, 更有效的辦法是, 要麽出去玩一玩, 散散心, 要麽和朋友聊聊天, 發泄一下。或者聽聽音樂, 哪怕是上上網潛潛水, 也好。 總之, 不管是用什麽方法, 隻要是能替代了吃喝, 就好。

• 保證睡眠

研究表明: 睡眠不足的人, 往往會有超重的情況。據說, 深度睡眠有助促進那些可以控製食欲的激素的分泌。所以, 當感覺到疲憊, 或情緒低落的時候, 就一定要上床好好睡上一大覺。然後精力充沛, 滿腔熱情地上網灌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