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肉食的毒素及腎髒的保養

(2007-11-27 20:46:15) 下一個
這裏僅從醫學的角度揭示一些許多人還不太知道的真相.
  希望不搞研究的大多數人也有機會能夠了解.
  
  醫學研究得知:動物肉裏麵含有一種----"pro.2毒素"
  這個毒素國內沒有研究過,所以到現在也沒有命名中文名字,
  但是國外已經對這個毒素研究的比較多了,
  它是很強的致癌物和衰老因子,很可怕的.
  它存在於任何經曆過痛苦的動物細胞中,無法消除.
  
  那麽,想一想,到底有沒有動物在被做成菜之前沒有過痛楚呢?
  完全沒有!
  
  先不說被活殺的,
  已經死了被冷凍的魚蝦是被活活憋死的,(憋死的時候pro.2毒素大量產生)
  別的被宰殺的動物在驚恐和巨痛中,體內的pro.2迅速產生.
  
  即使是暫時還沒有被宰殺的動物,當它們看或是聽到其他動物被殺時候恐怖情景和慘叫聲,其體內也會不自主的產生該毒素.
  
  這種毒素進入人體內有蓄積作用,很難排除,
  所以,為什麽現在的人癌症等惡性疾病發病率在節節攀升也就不奇怪了.
  
  另外,吃動物類食品另一個非常明顯的害處就是血液中的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極容易高上去,這兩個東西的特點是高上去容易,想降下來則非常困難.
  
  高上去以後血液就不再清潔流暢了,就好象在血液裏麵混進一些類似豬大油樣的東西; 這些一來,高血脂,血液粘稠,高血壓,脂肪肝等一係列難治的病就很容易找上來了...
  
  一部分吃降脂類藥的人在短期內可能會有一點效果,但是停藥以後沒有多久就又高上去了;
  
  可是如果長期服用降脂藥的話,又會給腎髒和肝髒帶來不小的損害;
  總之,非常的麻煩就是了......
  
  身體的某些病變往往是不可逆的;(就是不可以逆轉到原來沒有發病的狀態,)比如脂肪肝之類的病.
  
  因此,預防發病是極其至關重要的!
  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麽近年來在國外素食店那麽多的原因了.
  
  讓我們再來看一段世界著名化學和醫學專家雷久南博士的文章:
  
   腎髒的保養
  
   雷久南
  
   腎髒是身體新陳代謝、排除廢物、排毒和維持體內液體平衡的重要器官。全身的血液每小時經過腎髒二十次(血液裏新陳代謝的廢物變成尿排出體外)。
  
   腎髒功能失調會引起腰酸背痛、水腫、血液中有尿毒、高血壓、尿道發炎、疲倦、失眠、耳鳴、脫發、視力模糊、反應遲鈍、情緒低落、恐懼感,甚至神經錯亂。
  
   腎髒靠兩百萬個小過濾器(Nephrons)清除血液的汙染。任何進入身體的物質、飲料、食物、空氣和情緒壓力所產生的毒素都會經過腎髒,如果汙染物質太多,造成腎髒負擔太重,短期也許會出現阻塞、發炎現象,長期則有結石、功能衰退、血液不乾淨等各種毛病,最嚴重情況要靠人工腎清除血液汙染,不然會有生命危險。
  
   「預防勝於治療」。注意保健,避免對腎髒的傷害才是上上之策。造成腎髒失調的主要原因有下:
  
   一.食用過多的動物性食物,如肉類、雞鴨蛋等(高蛋白質的食物會產生過多尿酸,讓腎髒工作過量)。
   二.工作過勞,沒有充分的休閑。
   三.服用西藥,如消炎止痛藥、抗生素等。
   四.環境汙染:水源、土壤、空氣、噪音。
   五.飲用酒、咖啡、汽水、冰冷飲料過多。
   六.潮濕寒冷的天氣。
   七.飲水不夠。
   八.縱欲會令腎髒受損害。



------------


混淆了西醫基於解剖學所說的“腎”和中醫的虛擬“腎”
來源: TBz07-11-30 20:14:40

我是指“縱欲會令腎髒受損害”一句。



------------


感謝提醒!我搜索了一些資料,提供參考如下:
來源: 懶風07-12-01 11:43:31

感謝提醒!為了了解清楚些,我先是打“縱欲傷腎”搜索,出來一大堆無一例外都是指傷西醫的“腎髒”。於是我想,會不會是這些醫生自己也搞迷糊了呢?

於是,我打“西醫中醫腎”搜索,確實得出兩者是不同的。中醫的“腎”當是包括“腎髒”在內的係列器官,可以說是比較宏觀的一整個係統。而於西醫來看,縱欲也和其西醫的“腎髒”無關。摘錄如下:

------
(12)腎髒病不等於“腎虧”
腎髒病菌與傳統中醫所講的“腎虧”不是一回事,沒有直接關聯。中醫的“腎虧”一般認為多由過頻的性生活引起,男性的性荷爾蒙是的睾丸分泌的;女性的性荷爾蒙是在卵巢,尤其男、女的腎髒可相互移植,可見腎髒病與性無直接關係。所以腎髒病不等於“腎虧”。
------

然則,又會不會中醫之“腎”和西醫之“腎髒”完全無關,僅是翻譯者的誤譯呢?卻又不見得。明、清醫學有明確的解剖說明:

------
明代趙獻可《醫貫》中說:“腎有二,精之居也,生於脊齊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並而曲附於脊外,有黃脂包裹,裏白外黑”。清代林佩琴《類證治裁》中更明確指出:“腎有兩枚,附脊第十四椎”
------

在此看來,雖然中醫“腎”這套係統不單指“腎髒”,然“腎髒”卻是“腎係統”中的中樞角色。一段總結性摘錄如下:

------
由此可見中醫"腎"的概念既概括了實質髒器的腎,也代表了部分其它組織器官的功能,如心、肺、肝、脾、膀胱、神經精神,男性生殖器官:睾丸,女性生殖器官:卵巢等的功能。
------

至於“腎髒”會否真的如中醫所述,具有影響上述這些組織器官功能的作用呢?在現今的西醫學上來說看來是沒有的。若然說有,那麽我的設想是如同針灸穴位學一樣,隻能從高維空間,暗物質等比較超前的科學理論上去假設了。下麵附上兩篇關於中醫腎的文章,供參考:

------

中醫學中腎的功能 醫學非常重視"腎",稱其為"性命之根"、"人身至寶"。認為"腎"不僅為先天之本,生殖之源,而且在人生理、病理過程扮演著重要角色。概言之,傳統醫學中"腎"主要有如下功能。

中醫學中腎的功能

傳統醫學非常重視"腎",稱其為"性命之根"、"人身至寶"。認為"腎"不僅為先天之本,生殖之源,而且在人生理、病理過程扮演著重要角色。概言之,傳統醫學中"腎"主要有如下功能。

  腎為先天之本,寓元陰元陽:先天之本是指人立身之本,"人始生,先成精",而腎藏精,故腎為先天之本。元陰是指陰精,元陽是指元氣,元陰元陽在人的生命活動中——從孕育成形到發育壯大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人的健康生長,全賴元陰元陽的相互維係,互相推動。此外,腎乃水火之宅,為五髒六腑之本。五髒六腑之陰,非腎陰不能滋助;五髒六腑之陽,非腎陽不能溫養。腎陰充則全身諸髒之陰亦充,腎陽旺則全身諸髒之陽亦旺。所以說,腎陰為全身諸陰之本,腎陽為全身諸陽之根。任何情況下,腎陰和腎陽的動態平衡遭到破壞而又不能自行恢複時,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即形成腎陰虛、腎陽虛和腎陰腎陽具虛的病理變化。

腎藏精,主生長發育:腎主藏精,以氣為用,關係著人的生長發育。腎氣盛衰直接關係到人的生長發育,乃至衰老的全過程,也關係著人的生殖能力。

  在整個生命過程中,正是由於腎中精氣的盛衰變化,而呈現出生、長、壯、老、已的不同生理狀態。人從幼年開始,腎精逐漸充盛。到了青壯年,腎精進一步充盛,乃至達到極點,體壯實,筋骨強健。而待到老年,腎精衰退,形體也逐漸衰老,全身筋骨運動不靈活,齒搖發脫,呈現出老態龍鍾之象。打個比方,假使人是棵大樹的話,腎就象大樹的樹根一樣,根深方能葉茂,同樣道理腎好身體才好。對生長發育障礙臨床治療中,補腎是重要治療方法之一;補腎填精又是延緩衰老和治療老年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人生長過程中,隨著腎精的不斷充盛,便產生了"天癸"。於是,男子就能產生精液,女性則月經按時來潮,性功能逐漸成熟,具備了生殖能力;以後,隨著人從中年進人老年,腎精也由充盛而逐漸趨向虧虛,天癸的生成亦隨之減少,甚至逐漸耗竭,生殖能力亦隨之下降,以至消失。這充分說明腎精對生殖功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為生殖繁衍之本。所以腎藏精功能失常就會導致性功能異常,生殖功能下降。

  腎主納氣而為氣之根:腎主納氣,是指腎有攝納肺吸入之氣而調節呼吸的作用。人體的呼吸運動,雖為肺所主,但吸入之氣,必須下歸於腎,由腎氣為之攝納,呼吸才能通暢、調勻。正常的呼吸運動是肺腎之間相互協調的結果。所以說:《類證治裁·卷之二》"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隻有腎氣充沛,攝納正常,才能使肺的呼吸均勻,氣道通暢。如果腎的納氣功能減退,攝納無權,吸入之氣不能歸納於腎,就會出現呼多吸少、吸氣困難、動則喘甚等腎不納氣的病理變化。總之,人之呼吸貴乎深沉,才能使"真氣—精氣"自上而下的流布全身,因此"導引吐納"可以防病治病,其原理就是"納氣歸腎"。


  腎主佐強而出伎巧:"佐強"就是指堅強的工作能力,"伎巧"是指思維活動敏捷。理解佐強、伎巧的功能主要從腎與腦的關係去考慮。因腎藏精,精生髓,髓充骨,髓又上充於腦,腦為髓海,府精神明。故精足則令人能力堅強,智慧靈活。《靈樞.海論》"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唐容川"事物之所以不忘,賴此記性,記在何處,則在腎經,益腎生精,化為髓,而藏於腦中"。"精足則髓足,髓足則腦充,技巧之所以出,故腎為作強之本"。這就把腎精—髓海—腦的關係勾畫出來。


  祖國醫學中"腎"的含義較廣,"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主水","腎主納氣","腎主骨,生髓充腦,其華在發"等等。可見,中醫的腎除包含西醫的腎以外,還含有大腦、肺髒等功能。如講"腎藏精",是指腎與生殖係統的關係,腎虛可引起男性的遺精、陽痿,女性的月經不調、不孕等;"腎主骨",指腎與骨骼係統的關係,腎虛可引起下肢軟弱無力、牙齒鬆動等;"腎藏誌"中的"誌",是指記憶力,腎虛時可引起健忘;"腎主先天",是指人的先天體質由腎來決定;"腎開竅於耳"是講聽覺與腎有關,腎虛時可有耳鳴、耳聾症狀;"腎開竅於二陰",指大小便與腎的關係;"腎,其華在發",指腎與頭發生長情形相關; "腎主恐",是講腎與驚恐這種精神狀態有關。由此可見中醫"腎"的概念既概括了實質髒器的腎,也代表了部分其它組織器官的功能,如心、肺、肝、脾、膀胱、神經精神,男性生殖器官:睾丸,女性生殖器官:卵巢等的功能。平常這些器官有病態表現時,如骨質疏鬆、牙齒動搖、頭發早白、記憶力不佳、耳鳴、時有恐懼感等,中醫常有"腎陽虛"或"腎陰虛"......之說,並從這個角度辨證論治。舉一個簡單例子,女性常見的月經不調或男女不孕症,從西醫角度看,這病症與腎髒毫無直接關係,而從中醫則從"腎"的病機進行分析下藥。以上說明西醫對"腎"隻是指實質的腎髒器官,而中醫則是出了西醫的腎髒之外還包括了其它器官的功能,因此中、西醫對"腎"的概念不同,不應混淆。

------

中醫腎髒病學的發展時期(連載)

自兩晉時期始,至明清兩代,中醫腎髒病的發展較為緩慢,尚未發現一部有關中醫腎髒病學的專著,所有理論均散見於各醫家的綜合性專著之中。雖然如此,但在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理論指導下,中醫腎髒病理論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無論是對腎的解剖結構、部位,還是生理功能、病因病機、主要症狀的描述、辨證論治以及治則方藥,都較先秦三國時期豐富和完備。

腎為五髒之一。腎的外形橢圓彎曲,狀如豇豆。位於腰部脊柱兩側,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明代趙獻可《醫貫》中說:“腎有二,精之居也,生於脊齊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並而曲附於脊外,有黃脂包裹,裏白外黑”。清代林佩琴《類證治裁》中更明確指出:“腎有兩枚,附脊第十四椎”

對於腎髒生理功能及特征的描述,主要是對《內經》、《難經》等經典著作中描述的闡釋和延伸。如對命門學說的闡釋,可對這一時期腎髒病學的發展窺見一斑。《內經》稱腎 為“水髒”、“?牝髒”、“至陰之髒”,未見有屬陽或火的論述。《難經》首次提出“左腎右命門”之說,然而直至宋代許叔微在《普濟本事方》中論述“二神九” 的作用時,才將“腎氣” 比作真元、火力。他在《普濟本事方·心與小腸脾胃病》中說:“有人全不進食,服補脾藥皆不驗,予授以此方(指溫補腎陽之‘二神丸’)服之,欣然能食,此病不可全作脾虛。……譬如鼎釜之中,置諸米穀,下無火力,雖終日米不熟,其何能化”。宋代嚴用和發展了許氏之論,其用《易經》中“坎卦”的理論來認識腎的屬性。腎為“水髒”,水中之火,即是“坎火”,也既是“真火”;腎為“至陰”之髒,陰中之陰,是為“真陰”。嚴氏在《濟生方》中說:“人之有生,不善攝養,虛勞過度,真陽虛衰,坎火不溫,不能上蒸脾土,衝和失布,中州不運,是致飲食不進,……此皆真火虛衰,不能熏蒸脾土而然”。雖未明確提出“命門火”或“腎陽”之名稱,但在理論上已奠定了基礎。元·朱丹溪《格致餘論·相火論》之“命門火衰,不能生脾土”,明代趙獻可《醫貫》將命門喻為“走馬燈”之燈火,皆與嚴氏“坎火”之論有關。

明代張景嶽對命門學說及真陰真陽理論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在《類經附翼·求正錄》中稱命門為“水火之府,為精氣之海,為生死之竇”。在《景嶽全書·傳忠錄》中又稱“命門為元氣之根,為水火之宅,五髒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髒之陽氣非此不能發”。認為腎中精氣是可分不可離的物質基礎,腎陰腎陽是以腎中精氣為物質基礎的兩類功能活動的表現。景嶽製“左歸九”、“右歸丸”諸方,以“補氣以生精”、“補精以化氣”、“陽中求陰”、“陰中求陽”,集中地體現了他的學術觀點。由於命門學說的興起與爭鳴,逐漸明確了腎與命門的關係,“兩腎係於命門”,命門不僅是火,而且也是水。逐漸形成了真陰、真陽為全身陰陽之本的理論,為腎陰、腎陽的理論奠定了基礎。

對於腎髒病諸多的證候的描述,主要分為腎實證與腎虛證兩個方麵,但亦有所偏重,往往對腎實證描述較少而腎虛證描述較多,以致宋代名醫錢乙提出了腎無實證之論,他在《小兒藥證直訣·五髒所主》中提出:“腎主虛,無實也”。但腎實證臨床確實存在。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對腎實熱作了專門論述,對其症狀表現及治法方藥闡述比較詳細。他說:“左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陰實者,足少陰經也。病若舌燥咽腫,心煩嗌幹,胸脅時痛,喘咳汗出,小腹脹滿,腰脊強急,體重骨熱,小便赤黃,好怒好忘,足下熱痛,四肢黑,耳聾,名曰腎實熱也”。在治療方麵,他倡導瀉腎,並創立瀉腎湯,為以後腎陽有餘證的治療奠定了基礎。宋代趙佶敏《聖濟總錄》在前人認識的基礎上有進一步發展。對症狀的認識基本同於孫思邈,但在治療方麵有所發揮,提出了瀉腎大黃湯治療腎實熱證。金元時期,對腎陽有餘的認識有了進一步提高,李東垣提出了瀉命門相火法,製大補丸、滋腎丸。朱丹溪繼承了東垣之法,並有所發揮,認為火旺陽盛,莫不涸水灼陰,故自製大補陰丸,以甘寒輔苦寒,清瀉為主,補瀉兼施,使腎陽有餘證的瀉法更趨於完善。明代張景嶽在《景嶽全書·傳忠錄》中明確指出邪氣壅閉下焦時可出現腎實證。“腎實者,多下焦壅閉,或痛、或腫、或熱、見於二便”。晚清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指出:“小便頻數澀痛,遺精白濁,脈洪滑有力,腎經確有實熱也”。這是從臨床的角度對腎陽有餘證的症狀及脈象的闡述,並創造清腎湯以治之。藥用知母12g,黃柏12g,生龍骨12g,生牡蠣9g,海螵蛸9g,茜草6g,生杭芍12g,生山藥12g,澤瀉4.5g。還例舉病案以證實清腎湯之功效:“一叟, 年七十餘,遺精白濁,小便頻數,微覺痛澀。診其六脈平和,兩尺重按有力,知其年雖高,而腎經確有實熱也。投以此湯,五劑痊愈”。一人,年三十許,遺精白濁,小便時痛如刀割,又甚澀數。診其脈滑而有力,知其係實熱之證。為其年少,疑兼花柳毒淋,遂投以此湯中沒藥9g、鴨蛋子40粒,數劑而愈”。清代謝映盧在《謝映盧醫案》中還有腎實熱所致陽痿之記載:陳春初乃郎將婚,服補養丸劑半月,反致雙足無力,陽痿不舉。醫謂當用大補,加附子、鹿茸,服之無效,漸至兩足難移,玉莖盡縮。診得腎脈獨大,右尺尤甚,與滋腎丸(黃柏、知母、肉桂、蜜丸)一斛,服至一半,陽一已舉,藥畢,步履如舊,此孤陽不生之義也。前醫誤用補法,致元陰元陽失衡,附子之辛熱、鹿茸之壯陽,猶如火上澆油,其腎脈獨大,右尺尤甚,乃腎實熱也。故予黃柏、知母直瀉腎火而獲效。

而腎虛證的描述主要又分為本證和兼證兩個方麵。本證不外於腎氣虛、腎血虛、腎陰虛、腎陽虛和腎精不足、陽虛水泛、腎不納氣等方麵;兼證的範圍較廣,如肝腎陰虛、脾腎陽虛、能陰虛、心腎不交、心腎陽虛等。以下列舉本證的腎氣虛證和兼證的肝腎陰虛證作一概要回顧。腎氣虛證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如晉代王叔和《脈經》曰:“腎氣虛則厥逆,實則脹滿,四肢正黑,腎氣虛則夢見舟船溺人,得其夢伏水中,若有畏怖,……”。隋代對腎氣虛證的病因病機、症狀表現及治法上有了較深的認識。如《諸病源候論·虛勞候》:“腎候於耳,勞傷則腎氣虛,風邪入於腎經,則令人耳聾而鳴”。《諸病源候論·腎病候》:“腎氣不足則厥,腰背冷,胸內痛,耳鳴若聾,是為腎氣之虛也,則宜補之”。又如《諸病源候論.小便不禁候》:“小便不禁者,腎氣虛,下焦受冷也。” 《諸病源候論·虛勞候》:“腎主水,勞傷之人,腎氣虛弱,不能藏水,……故小便後水液不止而有餘瀝”。“腎主骨髓而藏精,虛勞腎氣虛弱,故精液少也”。“腎氣虛弱,不能藏精,故精漏失,……”。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腰痛附錄》曰:“腎氣一虛,凡衝寒、受濕、傷冷、蓄熱、血澀、氣滯、水積、墮傷,與失誌,作勞,種種腰痛,疊見而層出矣”。朱氏認為腰痛的發病原在很多,其中以腎氣虛最為重要。明代張景嶽《景嶽全書·遺精》說:“有素稟不足,而精易滑者,此先天元氣之單薄也”。清代醫家,在繼承前人理論的基礎上,對其病因病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如清代陳世鐸《石室秘錄》:“凡久病後小便點滴不出,乃腎氣不行於膀胱也。補腎氣,則小便自出”。清代李用粹《證治匯補》:“新聾多熱,少陰陽明火盛也;舊聾多虛,少陰腎氣不足也”。兼證中肝腎陰虛的證候,宋代《聖濟總錄》中的症狀表現描述:“腎水既虧,肝木無以滋養,故見於目者,始則眩眩不能矚遠,久則昏暗,時見黑花飛蠅,其證如此,腎虎可知也”。明代對肝腎陰虛證的病因病機及症狀表現認識更加深刻。李梃《醫學入門·諸虛》:“五勞六極七傷,積虛成損,積損成傷,經年不愈者,謂之久虛。肝勞,盡力謀慮,則筋骨拘攣,極則頭目昏眩;腎勞,矜持誌節,則腰骨痛,遺精白濁,極則麵垢脊痛”。張景嶽《景嶽全書·脅痛》:“內傷虛損脅肋疼痛者,凡房勞過度,腎虛羸瘦之人,多有脅肋間隱隱作痛,此肝腎精虛,不能化氣,氣虛不能生血而然”。說明勞損及情誌所傷皆可損及肝腎,引起相應的臨床表現。清代醫家在前人理論的基礎上,對肝腎陰虛證的認識進一步深化,無論是病因病機,症狀表現,還是治法方麵都有較為詳細的論述。如李用粹《證治論補·目疾》:“……肝血不足,眼昏生花,久視無力;腎水欠盈,神光短少,看一成二,俱屬陰虛。當壯水之主,以鎮陽光”。陳士鐸《辯證錄·燥證門》:“肝燥必當潤肝,然肝燥上於腎虧,滋肝而不補腎,則肝之燥隻可少潤於日前,而不能久潤於長久,必大滋乎腎,明濡而肝亦濡也”。江涵暾《筆化醫鏡》曰:“肝之虛,腎水不能涵木而少也。脈左關必弱或空大。其症為脅痛,為頭眩,為目幹,為眉棱骨眼眶痛,為心悸,為口渴,為煩燥發熱”。葉天上《臨床指南醫案·中風》雲:“肝血腎液內枯,陽擾風旋乘竅”。對肝腎陰虛的認識更為係統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懶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肉食的毒素及腎髒的保養
來源: 鮮葡萄 於 07-11-30 17:38:45

你的文章有時根本沒有科學依據。適量和雜食是健康的關鍵。其實無論是動物類食品或植物類食品,吃得太多,都會危害健康。比如:

High-Carb Diet Raises Women's Diabetes Risk:

http://news.yahoo.com/s/hsn/20071128/hl_hsn/highcarbdietraiseswomensdiabetesrisk;_ylt=AgH.2TvqgWrRFy510qOygxKISbYF

What is the full name of pro.2?


------


回複:回複:肉食的毒素及腎髒的保養
來源: 懶風 於 07-11-30 19:53:40

謝謝你提供的資料。不過,我還是希望你不要抱著對抗的心態。研究問題不需要一定采對抗態度的。找到一點證據,就全盤否定其它的,這樣的態度很明顯就不是客觀理性的研究態度。用詞還是留有餘地些好。

要說明問題,一定要有證據。現在你所提供的報道是11月27日的,可見是最新的研究結果,這就很好。唯有證據可以說明問題,沒有證據,說什麽都是空話而已。

醫療研究作為一門科學,新的研究是隨時有可能會異於甚至推翻以前結果的。你所找到的報道中,是兩個不同地方的研究中心調查不同人群而得出不同的結果。

其中一個是波士頓的研究中心調查黑人婦女,得出說,每天多吃麺、飯、麺包等穀物纖維食品,增加纖維可以有助於減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而另一個則是田納西的研究中心調查中國婦女得出,每天吃用大量的麺、飯、麺包等穀物纖維食品,會增加婦女患糖尿病的風險。(例如Women who consumed the most carbohydrates (about 337.6 grams per day) had a 28 percent greater risk of developing diabetes than those who consumed the least (about 263.5 grams per day。300 grams of rice per day were 78 percent more likely to develop diabetes than those who ate less than 200 grams of rice per day。)

我嚐試打“纖維糖尿病”搜索,則得到一大堆清一色的全是關於吃纖維食品有助於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研究,(僅隨便舉幾則附在文末供您參考)。那麽,是不是這個最新的調查把之前不同國家不同研究中心的一切研究都推翻了呢?我認為不見得,相反的,此次研究隻是以前研究結果的一個補充。

其一,以往的研究並沒有講明是針對中國婦女研究,結果都和波士頓研究中心的結果吻合。而田納西的研究則是針對中國婦女的。白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的體質都有所區別。結果有異並不奇怪。

其二,白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的飲食習慣也不一樣。例如黃種人通常比白、黑種人吃更多麺、飯等主糧。

其三,此僅表明,吃肉過多,纖維過少會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應當適當增加纖維食用,這已是眾多研究得出的事實。而新研究顯示,吃麺、飯等碳水化合物太多同樣會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也即是過猶不及,應該適可而止。

您所提供的最新報道中並沒提及為何麺、飯類會提高糖尿病風險。不過據我的猜測,這當和麺、飯類也屬弱酸性有關。請記住,肉類全屬酸性。而麺、飯類也屬弱酸性。雖然隻是弱酸性,但一旦吃得大量,這個酸就絕不可看小了。

不過作為主糧,麺、飯類還是絕不能不吃的,人體需要最多的就是碳水化合物。因此最佳方法還是吃適量,然後吃更多的蔬果來中和其酸性,而不是吃酸性更強的肉類。要知道,現代中國人吃肉比舊時顯著增多,而中國人罹患的糖尿病也同時顯著地增加,有什麽理由還要勸人多吃肉來代替吃主糧,多吃強酸性食品來代替弱酸性食品呢?

因而,正確的方法有二:

1. 如我在長壽鄉一文中所提到的研究結果,減少食量,養生七分飽,那麽就能很好地解決此兩者的風險了。

2. 假如不能做到七分飽,那麽就多吃些蔬果,這是十分安全的養生方法。

下麵附上一段關於酸性體質導致糖尿病的研究:

-----

2.酸性體質與糖尿病

當人體酸性廢物不斷積累,超過肝髒的解毒能力時,這些毒素會直接傷害胰腺細胞,使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及內分泌激素分泌不足時,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被利用、儲存,則由尿中排出,導致糖,蛋白質,脂肪等多種代謝綜合征。同時,胰腺細胞分泌胰島素必須要有鈣離子的刺激,還必須得到人體大腦的指令,而大腦的傳導物質為鈣,鎂,鉀,鈉等離子,這些要求都必須在弱堿性環境下才能實現。

日本醫學界有研究表明,人體的pH值每下降0.1個單位,胰島素的活性就會下降30%。而胰島素的活性下降又加劇了人體代謝紊亂,使體內酸性物質進一步增加,體內酸堿平衡進一步惡化,由此造成的惡性循環,就是讓血糖的利用率不斷下降,糖尿病日漸嚴重。

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最好方法即是保持人體的內環境呈弱堿性。

-----

富含纖維飲食 可控製糖尿病

得克薩斯西南大學的研究人員透露,含有大量纖維的水果和蔬菜可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因此可控製成年型糖尿病。

科學家們已證實,每天吃50克纖維,即比美國衛生當局正式建議的食量多1倍,可使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降低10%。
對糖尿病進行的其他研究表明,富含纖維食品也能夠降低胰島素含量的脂肪的堆積。

成年型糖尿病是一種可能在多年內不會有任何症狀的疾病,與血液中的高糖含量有直接的關係。

西南大學醫療中心的兩位教授說:“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性因素,但人們往往不注意。”他們認為,高纖維食物可改善葡萄糖、脂肪含量,可避免這種疾病帶來的麻煩。

在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的不是纖維的替代品,而是水果和蔬菜的天然纖維。

各種瓜、柚子、柑橘、木瓜、葡萄、菜豆、紅薯、南瓜和燕麥都可以為糖尿病患者增加豐富的纖維。

(摘自2000.5.30《參考消息》)

------

研究顯示穀物纖維有助於預防糖尿病

德國研究人員在新的研究中發現,全穀類食品和很多蔬菜所含的非水溶性纖維能夠改善人體對胰島素的利用狀況,從而有助於預防Ⅱ型糖尿病。

胰島素調節血糖,胰島素敏感度下降是人體罹患Ⅱ型糖尿病的前兆。以往的一些研究已經表明,非水溶性纖維含量高的飲食有助於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但原因不明。為查明其中關聯,德國人類營養研究所研究人員為17位體重超標的女性設計了不同飲食方案,以探索非水溶性纖維的功用。

研究人員讓參加研究的女性先連續3天吃富含非水溶性纖維的麵包,此後3天再改吃纖維含量少的麵包。對比分析表明,富含非水溶性纖維飲食提高了這些女性的胰島素敏感度。德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糖尿病護理》上。

膳食纖維主要有兩大類: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如燕麥、豆類、蘋果、漿果等食品富含水溶性纖維,這類纖維能溶於水形成凝膠狀物質,據信有助於降膽固醇和血糖。非水溶性纖維則不溶於水,經過人體消化後基本上保持原狀。研究人員建議,最好從天然食品中攝取纖維。(完)

------

糖尿病和纖維素

纖維素是多糖化合物。食物纖維素包括粗纖維、半粗纖維和木質素。纖維素的作用:
①有助於腸內大腸杆菌合成多種維生素。
②纖維素比重小,體積大,在胃腸中占據空間較大,使人有飽食感,有利於減肥。
③纖維素體積大,進食後可刺激胃腸道,使消化液分泌增多和胃腸道蠕動增強,可防治糖尿病的便秘。
④高纖維飲食可通過胃排空延緩、腸轉運時間改變、可溶性纖維在腸內形成凝膠等作用而使糖的吸收減慢。亦可通過減少腸激素如抑胃肽或胰升糖素分泌,減少對胰島B細胞的刺激,減少胰島素釋放與增高周圍胰島素受體敏感性,使葡萄糖代謝加強。
⑤近年研究證明高纖維飲食使Ⅰ型糖尿病患者單核細胞上胰島素受體結合增加,從而節省胰島素的需要量。

由此可見,糖尿病患者進食高纖維素飲食,不僅可改善高血糖,減少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物的應用劑量,並且有利於減肥,還可防治便秘。

不含纖維素食物有:雞、鴨、魚、肉、蛋等;含大量纖維素的食物有:粗糧、麩子、蔬菜、豆類等。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適當多食用豆類和新鮮蔬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目前國內的植物纖維食品,多是用米糠、麩皮、麥糟、甜菜屑、南瓜、玉米皮及海藻類植物等製成的,對降低血糖、血脂有一定作用。

------

糖尿病患者的食用纖維

食用纖維有可溶性和不可溶性兩類。可溶性食用纖維有果膠、藻膠、豆膠等,存在於水果、蔬菜、海帶、豆類中。臨床觀察表明,增加可溶性食用纖維能降低血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而對降低血糖的作用有限;不可溶性食用纖維有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存在於禾穀和豆類種籽的外皮,植物的莖和葉部。不可溶性食用纖維可促進胃腸道蠕動,有助於便秘,減輕高脂血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以增加天然食物中的纖維來源,多進食粗糧、豆類、蔬菜如菠菜、芹菜、韭菜等。各種蔬菜含糖量也各不相同,含糖量高的蔬菜也不宜多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