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您的意念影響水-震驚世界的水結晶實驗

(2007-01-28 14:01:30) 下一個
您的意念影響水-震驚世界的水結晶實驗 2007-01-28 14:01:30

 

 

水力無邊改變世界
 
現在正在閱讀此書的朋友,在這個時代,你們如何生活?不,問得更簡單些:你現在,幸福嗎?

就我而言,現代猶如「太古時代」,也就是宇宙成形前膠著混亂的無秩序狀態。

我們每天光是過日子就已經疲憊不堪,報紙、電視充斥資訊,工作上又必須麵對跟客戶的糾紛、誤解及齟齬……我們的生活之中煩惱俯拾皆是。

放眼世界也一樣。經濟風暴、國內紛爭、種族歧視、環境問題、宗教戰爭……這個小小的地球,幾乎承載了所有的糾紛煩攘。而這些壞消息幾乎在短短幾秒之內,便傳遍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國家。

在糾紛中掙紮受苦的人、冷眼旁觀的人、受到統治或壓榨的人、有錢人、愈來愈窮困的人……。到底是誰把這個世界變得這麽複雜?

世界不斷分裂,愈分愈細、愈來愈複雜,讓我們困擾技窮,綁手綁腳的仿佛要被拖下更深不可測的混沌之中。
 

每個人都在這螻蟻地獄般的世界求生,大家都尋求答案,一個簡單卻篤定的答案,期待有這樣的一句話,能讓世界獲得救贖。

為什麽會產生如此混沌的狀態?最大的問題是什麽?答案是,一切的一切都趨向分裂而非和諧。到底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簡單說明這個世界,並適用於居住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同時獲得大家的認可呢?

水乾淨人健康

到這裏我想提點各位的是,人體平均70%由水構成。人在誕生前的受精卵狀態,有99%是水:出生後,原本占90%的水在成人之後會降到70%,據推測死前應該會降至50%吧!換句話說,人終其一生都是活在水的狀態之下。

從物質的角度來看,不管是什麽種族,人就是水。想要擁有健康幸福的人生,一言以蔽之,隻要占人體70%的水乾淨就好了。

河川流動而得以保持清澈澄淨,一旦積滯混濁,水就等於死亡,也就是說水必須保持循環。健康狀況亮起紅燈的人,多半都是體內的水,即血液凝結所致。血流一旦凝滯,身體便開始腐敗,如果又是腦血管,恐怕就攸關生死了。近年醫學已經證實,心理狀態會大大影響身體。生活輕鬆愉快,身體自然健康無病,但若陷於煩惱愁苦之中,身體便會出狀況。

當感情流動順暢,任何人都會感到幸福洋溢,身體自然隨之健康。不混濁、不停滯、源源流動,對人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

愛與感謝最美

水可以複寫訊息並加以記憶。海水可能記錄了靠大海維生的生命故事,冰河中或許也冰封著地球幾百萬年的曆史。

水在地球循環,經過我們的體內,然後擴展到世界各地。如果我們能讀懂水所記錄的訊息,一定會發現一部壯闊的史詩吧。

因此,認識水,等於認識宇宙、大自然與生命的全貌。

探討水的故事,如同追溯宇宙結構的一段冒險,而水結晶是通往不同空間的入口。在反覆拍攝結晶照片的實驗中,有一張結晶照片深深擄獲我的心。我從沒見過這麽美麗絢爛的結晶體。那就是「愛與感謝」的水結晶。水在歡悅之餘,盡情綻放花朵般的結晶,美得足以改變我的人生。

透過「愛與感謝」,水告訴我們人心有多麽重要,而意識擁有的力量足以改變世界。

那麽世界扭曲的又是什麽呢?是心,心靈的扭曲影響全宇宙。正如一片積水中如果有一滴水滴下,便會擴散出無限波紋,隻要一個人的心靈扭曲,便會使周遭的一切產生扭曲,從而影響全世界。

世界正在祈求,世界想變美麗,正在祈求最極致的美。請回想一下我們最初的定義;人類是水做的。看到水結晶的人們,體內的水一定會產生某種變化,並在其中找到極致的美。那就是「愛與感謝」的結晶。

這也應該是所有宗教的根源,如果真能達到這個境界,就不再需要法律了。現在,你已知道答案——「愛與感謝」將會是引導未來世界的關鍵。

萬物都在振動

水結晶體的莊嚴姿態,似乎象徵了世界上所有的美。但相對的,無法形成結晶,而呈現扭曲狀態的水,則暴露了長期隱藏在人心深處的黑暗。

水是心靈的明鏡。水有多種麵貌,並具體呈現人類的意識。為什麽水可以反映人心呢?
而意識又是什麽?在說明這些之前,首先要請各位了解下麵這些事。

萬物透過振動存在,宇宙的森羅萬象透過振動發出固定的周波數,而形成獨特的波動。
在不斷研究水的過程中,我也發現這是宇宙的基本原理。

「萬物都在振動?眼前的桌子、椅子、自己的身體,舉凡肉眼可見的一切都在振動?這是什麽意思?」

的確,若說可以透過觸覺了解質感、內在都十分飽實的木材、石頭、水泥等東西在振動,實在很難取信於人。

然而在量子力學等科學的領域,物質的振動卻是一項常識。若將物質一一細分,其實我們身處的是一個所有東西都是粒子、波動的不可思議世界。

萬物透過振動保持運動狀態,並以超高速率反覆閃爍。《般若心經》就曾提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換言之,肉眼所見非實體,肉眼不見者才真實存在。」

遠古以前釋迦牟尼佛這番謎樣的偈語,現在神奇的經由科學證實了。

聽到音樂,水結晶為什麽會有變化?為什麽聽到聲音或是看到文字,水結晶又會呈現不同的麵貌?一切都來自於振動。因為水對萬物所具有的周波數非常敏感,會產生直接轉印的動作。

任何人都能夠輕易了解音樂或語言是一種振動。音樂是一種享受周波數振動的形式,連佛教儀式的誦經,都透過開口發聲,而產生一種帶有治療效果的固定振動。

那麽,我們又該如何解釋水閱讀文字之後所產生的結晶變化呢?寫在紙上的文字本身就有字形所發出的固定振動,因此水可以感受到文字所具有的固定振動頻率。

水忠實反映世界上所有的振動頻率,從而變成我們肉眼可見的形狀。不管是日、英、德;任何國家的語言,水在接觸過這些語言的「謝謝」二字之後,都呈現出整齊而美麗的結晶。
相對的,不管是哪個國家的語言,隻要是辱罵和具有攻擊性的「混蛋」等字眼,水都變得零散無法結晶,而且狀似淒慘。

人具強大力量

透過水結晶,我們知道水是心靈明鏡,同時似乎也在指引人類未來的方向。人類未來將何去何從?我們又該扮演什麽樣的角色來捍衛地球?我想,首先我們必須正視人性美好的本質與卓越的能力,停止讓自己再扮演壞人。我們一直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人類其實擁有更強大的力量。

愛是勝過一切的靈藥。發現這件事之後,我不斷倡導「愛就是免疫力」的觀念。愛會戰勝一切負麵的情感,是恢複身體活力的最佳戰友。

為了觀察電磁波會產生多麽不良的影響,因此我在微波爐裏放水加熱,然後拍下水結晶照片。我挑了蒸餾水與「愛與感謝」的水做比較,蒸餾水經過微波後結晶幾乎全部破壞,但是「愛與感謝」的水卻仍然產生了結晶。可想而知,「愛與感謝」這句話的波動,可能足以產生抵抗電磁波負麵波動的免疫機能。

如果真的心存感謝,充滿在體內的水便會清澈明淨,而你,就將化身為光輝燦爛的水結晶。


《福報》第20期 2003年3月-4月

 


水讀了英文“愛、感謝”
的結晶照片
 


水讀了日文“愛、感謝”
的結晶照片


水讀了德文“愛、感謝”
的結晶照片
     
這張是在接受500人
“愛的信息”前的水結晶照片
這張是在接受500人
“愛的信息”後的水結晶照片
在水結晶照片的拍攝中,發現無論哪一塊冰都會經過此照片的狀態變回水。
     

聽了莫紮特《第40號交響曲》的水結晶則展現出一種華麗的美

 

聽重金屬音樂的水,似乎解體了?
讀到「愛和感謝」的水,
出現最漂亮的水結晶!
     
東京都。品川區的自來水
英國。倫敦的自來水
法國。巴黎的自來水

 

努力變好水

作者:江本勝

拍攝人員觀察到水的「臉孔」,都希望變成好水。

個人和水結緣,始於和Lee H.Lorenzen博士的邂逅。這時Lee博士34歲,我43歲。當時Lee博士在加州柏克來大學研究生物化學,之後成為「共鳴磁場水」的開發者。

因認識Lee博士而被水誘惑的我,為了意圖對此有更深的認識,展開了搜尋可測量水、觀察水的儀器設備。經由Lee博士的推介,我接觸到稱為「Magnetic Resonance Analyzer」(共鳴磁場分析器)的微波動測定義,於是從水到微波動的研究便加速的進展開來。

這個稱為微波動測定儀,在美國是被使用於Homeopathy(德國盛行的醫療法)的。我在接觸到它的瞬間,想到的是:「如果和共鳴磁場水 (Magnetic Resonance Water,或稱Micro-Cluster Water)的研究結合將會有什麽效果?」於是將它帶回日本,以便進行計劃中的研究。

1994年,我很快進入實驗狀態,將各式各樣的水凍結,並使細微易碎的結晶,以不讓它溶化的方式置於顯微鏡的台座上,且必須以超快速的方式拍攝完成。

首先考量凍結水的量、容器的材質與容積,然後還動員了乾冰和冷凍設備。還有冷凍庫的庫內溫度、冷凍時間、實驗用冷藏室溫度、顯微鏡觀察倍率、燈光的數量、鏡頭的光圈設定等等,確實的逐一厘清各種條件後,終於可以開始攝影工作了。

從置身於這項實驗到可以完美的拍攝結晶照片期間,前後耗了兩個月。在這期間,起碼浪費數千張的底片。不過,當獲得最初可用的結晶照片時,那種感動實在無法言喻。

於是,我趁勢製作了一間可容納冷凍庫及相機顯微鏡冷藏室,同時召集了一組「結晶照片攝影班」。慢慢的逐漸增加了拍成的照片,使資料累積下來。

水是極易變化而不安定的物質。把想要檢視的一種試驗水,滴入到一百個容器中,放在冷凍庫中兩個小時。取出水結晶置於顯微鏡上,再以200—500倍的倍率進行拍攝工作。

在設定為-5℃的冷藏工作室中,因為工作人員的體能負荷,每次作業時間都限定在30分鍾以內。每次預備100個樣本的一種試驗水冷凍並攝影時,呈現出來形形色色的結晶照片,可一目了然看出完美結晶、六角形、不定形、不成結晶等等,其一定程度的傾向性是很容易辨識出來的。

我們的工作人員,在實際觀察結晶照片時,就像從第一張照片中所學習到的「是否形成完整六角形結晶構造」,乃最重要的事。從經驗得知,不完整或破裂的結晶構造,是不良的表徵。

為了拍攝,觀察結晶凍結的過程不止千百回。不可思議的是,我們確實見到或感受到水「努力的樣子」。而結晶照片也精彩的傳達了信息,好像在對人訴說一些什麽。

這些結晶照片,其實就是水的「臉孔」。

水,我們覺得基本上是表現出想努力「變成好水!希望變成良好的水」的。


《福報》第21期 2003年5月-6月
 

 

冷藏室
顯微相機
冷凍庫,一種實驗水分裝於
100個試驗盤中凍結
     
以吸管取出實驗水,滴一滴
於試盤使其凍結的情形。
在設定為-5攝氏的冷藏室中拍攝
正在拍攝冰的突出部份
本站更多有關 美麗的水結晶 的內容……
 
[加入收藏] [返回頁首] [關閉窗口]
 

 

看電視前的水結晶 看電視後的水結晶


以下摘自江本勝注《水知道答案》第四章第三節


  。。。前麵說的那些可能有點兒不太好理解,甚至光在腦子裏想想就已經覺得亂成一團了,但水結晶能將這些抽象的東西具體地呈現在我們麵前。這個世界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水卻能在第一時間內掌握它的變化,並且傳達給我們。

  為什麽這麽說呢?這是我用波動測定器測量水時所發生的一件事情,我要以此來證明我的說法。

  那一天,與日本相隔甚遠的波斯灣,爆發了多國聯軍同時攻擊伊拉克的海灣戰爭。開戰當天的下午,我碰巧正在東京灣測量自來水的波動情況。結果發現,當時水中所含的水銀、鉛、鎘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的波動值高得很異常。我很有點兒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還以為是機器出了故障。不斷重複地進行檢測,結果卻都完全一樣。

  這個奇怪的檢測結果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一直到第二天看了報紙的報道後才恍然大悟。報紙的頭版大篇幅報道了海灣戰爭的消息,據說第一天攻擊伊拉克所用的炸彈的數量,就相當於整個越南戰爭所使用的全部炸彈。

  炸彈在距離日本數千公裏外的地方爆炸,但幾乎同時,我卻能檢測到可能受炸彈爆炸影響所產生的有害物質的波動。這可能嗎?

  我的意思不是說在波斯灣四處飛散的有害物質一瞬間就飄到了日本,而是在地球另一端開始炸彈攻擊時,炸彈所具有的有害波動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傳遍了整個地球。

  也就是說,波動應該存在於我們肉眼看不到的世界及我們居住的三維空間之間,所以水才能覺察到地球上任何地域所發生的事情,並迅速"告知"我們。

  那天我並沒能拍下當時的水結晶照片,如果能看到那時的水結晶照片,相信會更加具有說服力。



 
聽到美好祝詞的水結晶 聽到“渾蛋”的水結晶

 


 

以下摘自江本勝注《水知道答案》第二章第五節


  水能記憶信息,還能通過在地球上的循環來傳達信息。由此可知,來自宇宙的水包含著很多關於生命的答案。而解讀水的秘密的惟一方法,就是觀察它的結晶。

  在目睹了很多很多水的美麗結晶後,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生命的真諦。看到"謝謝"二字的水結晶整齊而美麗,看到寫著"愛與感謝"字樣的水結晶莊嚴而素美。這都是水所呈現出來的  
生命的光輝,也是來自靈魂深處的生命的真實形態。

  更進一步說,我們所見到的水的結晶過程,其實也是一個生命創造的過程。水會因為我們的注視而隨時變化它的表情。我們的視線就是它變化的動力。當我們對它投以善意的注視,也就等於我們給了它某種勇氣。而當我們的目光充滿敵意或惡意時,它頓時會失去動力。

  以前,我曾經在我負責的雜誌上,讓讀者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在兩個瓶子裏裝上米飯,每天對其中的一個瓶子不斷說"謝謝",對另一個瓶子則每天不斷地說"渾蛋",一個月後,看看它們都會發生一些什麽樣的變化。於是,不少小學生們每天放學後便開始和兩個瓶子裏的米飯說話。

  過了一個月後,"謝謝"瓶子裏的米飯呈現出一種發酵似的樣子;而"渾蛋"瓶子裏的米飯,則腐臭變黑了。

  我在數年前出版的水結晶攝影集裏介紹了這個實驗,結果全國幾百個家庭也做了同樣的實驗。每個家庭都得出了相同的結果,但是其中有一個家庭嚐試著做了與別人不盡相同的實驗。

  這個家庭除了分別對兩個瓶中的米飯說"謝謝"與"渾蛋"外,還另外準備了一個放進了米飯的瓶子,但是既不貼標簽,也不和它說一句話。總之就是對它置之不理。

  結果如何呢?對它置之不理的那個瓶子裏的米飯,甚至比罵它"渾蛋"的米飯還更快地腐爛了。這個實驗被很多人重複了很多次,也都得到了相同的結果。也就是說,對它置之不理比鄙視它傷害更大。

  這個實驗也會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發,那就是要多關愛孩子,多和他們說說話。所以,現在正處於孕期的婦女,請多關心你們腹中的胎兒,要經常用溫柔的聲音和他聊聊天。

  對放在自己房間裏的綠色植物也一樣,如果能多注意到它的美麗,同時多讚賞它幾句,相信它會更加茂盛、更加迷人。對自己養的寵物或昆蟲之類的,也要記得和它們多說說話才好。

  我真心希望通過這本書,能讓更多人關注水,對水充滿敬意,那樣的話,水一定會在我們眼前呈現出它更美麗的結晶。那時,即便是一個小小的結晶體,都讓你擁有了一個異常美麗的世界。

  相信我們都期待著那樣一個結果。大自然賦予人們和自己一樣的創造力,讓人們擁有並自由地使用它。此刻,我們每個人肯定被那溫柔的眼神默默守護著。

  而生命的記憶隨著它的載體--冰塊自宇宙而來,然後誕生出生命,再誕生了人類,創造了我們。那麽,現在就讓我們麵對水,為它注入生命的力量吧。你的意識、你的視線、你的愛心、你的微笑……這一切都能為水注入新的生命的活力,從而不斷地創造一個全新的宇宙。

 

幽子

智慧(中文) wisdom(英文) weishieit(德文)

 



看到海豚圖片的水結晶
   

實驗前的藤原湖水結晶

(實驗日期:1998年10月)
對藤原湖水進行
佛教密宗真言
加持過以後的水,
四周有些象佛光的形狀。


 

自然感謝實驗前的琵琶湖水結晶

自然感謝實驗後的琵琶湖水結晶

   
這些實驗結果顯示,大自然是有一定的標準在衡量著一切,從水質、音樂、善惡到神魔,無所不包;
人們對正邪的標準已變得似是而非、模棱兩可,但水卻能夠“清醒”地分辨。
這難道不是一種諷刺嗎?難道不值得思索嗎?

(轉貼)生死書注:本來佛菩薩所言真誠無虛,但是如來境界非我等大夢凡夫所能臆測,我們隻有仰信。不過,通過此例可以增加放生者的信心。參加放生時一般是要念誦佛菩薩聖號、大悲咒、往生咒等對所放動物進行加持,希望它們依靠佛力加被,舍棄此生畜生身之後,來生投胎到人天或往生西方。聯想起索達吉堪布講過一個去過五明佛學院的女尼經常夢到自己是一隻鴨子,後來見到深圳仙湖弘法寺的方丈本煥老法師,頓知前緣:文革期間,本煥法師經常對一群鴨子念誦聖號咒語,其中一隻投胎成人,就是她自己。

記得在1995年,我輾轉得到了諾那華藏精舍贈送的恒河金剛沙,是智敏慧華金剛上師密咒加持過的。一次,我口內生瘡,非常疼痛,心想試試金剛沙如何,便倒出幾粒撒在瘡處,僅僅一秒鍾的時間,疼痛嘎然而止。還有一次,邱居士的女兒泳荷發高燒,我勸邱居士給她服用金剛沙少許。過了五分鍾,邱居士摸泳荷的身體,體溫居然恢複到正常的狀態。於是,我將金剛沙分贈親友,以備非常時刻使用。當然不是用於上述這些小病的時候。

(轉貼)2000年,一位來自五明佛學院的出家師傅(忘記他的法名了)對我說,他在東北的時候,念大悲水,水的味道在念誦大悲咒以後有變化。我沒有作過這種對比(也不太在意),不知其他同修有沒有這種經驗。他還說,晉美彭措法王帶領大家念誦阿彌陀佛聖號,天降舍利象下雨一樣落地有聲,肉眼也能看到天花紛紛而降,快到地麵就消失了。當時有不少人就丟下佛號,脫下上衣蹲在地上用衣服包土,以便從裏麵揀舍利(聯想起宣化上人所說,佛陀涅磐後,凡人們爭搶佛的肉身舍利,而大阿羅漢菩薩們集結佛經——佛陀的法身舍利)。散花的天女們見到人間這種搶舍利的情景,或許會笑吧。南無晉美彭措法王!(我見到那位師傅收集的兩藥瓶白色的天降舍利,他送給了我三顆。後來,我就把這三顆天降舍利都轉送別人了。並且,不住施舍相,願修三輪空。)
貼者注:我看過楊洪居士(著名海外實業家、慈善家)的講座,他專修大悲咒,通過持頌大悲咒得大悲水治好了很多的癌症、白血病等,很是靈驗。好像是需要患者自己每日持誦大悲咒49遍,並加持大悲水引用,每次加持一杯水,引用一半,第二天把水加滿,加持後再引用一半,如此日日不間斷。

用通過念大悲咒加持成大悲水治病的相關詳情和案例在網上非常多,古今都有。打“大悲水”、“楊洪居士”搜索都能很容易找到上述相關資料。

我以前很長時間以來對於佛、道家的所謂畫符、念咒是否真有效,都持懷疑態度。今以水結晶實驗來看,(還有科學界已證明的多維空間理論以及對於人類所不可見不可觸摸的暗物質的理論發現),現在我比較相信音頻和即便是最普通的物質都是能夠接收、貯存和發放能量的。佛說:“色即是空”,愛因斯坦也告訴我們物質等同於能量。氣功是能量,意念是能量,聲音也是能量。以能量調整能量。誰能說玄學一定不是前沿的科學呢?

另:固體中的天然晶體-水晶,在遠久以來就被認為帶著對人有益的磁場和能量。 然則液體分子若也能處於晶體狀態中的話,對人體大有裨益也就很在理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懶風 回複 悄悄話 觀眾反饋選登

Randy Chng | 新加坡 | 2005-10-08
水能傳達訊息是確定的,隻不過人類的智慧還沒到認識的階段.但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已告訴我們了,就在大藏佛經裏.今天終於為現代科學所證明了.

珍珍 | 台灣 | 2005-04-08
這位博士驗證了大自然的一切都很神奇 水是最特別的 不同國家的語言竟然結晶類似 文字果真有力量

黎自立區議員 | 香港 | 2005-03-29
我相信對這神奇水份子的研究,令我想起另外有科學報告指出:水份子有記憶力,無論稀釋多少倍仍保持其記憶力,神奇到可以比喻為把閣下私家車的鎖匙掉入海中,從海的另一邊拿一滴水就能配出車匙。

-----------

無獨有偶,另一位西方科學家也發現了細胞的感知。
這位科學家,就是發現植物有感情的那位著名的科學家巴克斯特。


電視專題片:有感知的細胞

線上收看:
http://media.zhengjian.org/media/2005/10/06/Backster_part2_zj.ram

下載收看:
http://media.zhengjian.org/media/2005/10/06/Backster_part2_zj.rm


巴克斯特

My supreme acknowledgment to
Mother Nature and her many creations,
Whose life forms have passed through the lab
and
Revealed for my curious mind their often hidden capabilities.

--Cleve Backster

旁白:

謹向大自然和她的眾多造化
致以無尚的感謝
這些生命的形式曾經在我的實驗室裏短暫駐留
並為我好奇的心
展示了她們深藏的能力

──巴克斯特

線上收看(13分44秒)

下載收看(22,797KB)

原始感應——有感知的細胞

旁白:中國有句話叫無獨有偶。在巴克斯特測出植物有感情之後不久,他的實驗室裏又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

有一次,巴克斯特打碎雞蛋準備飼料的時候,他發現測謊儀的指針立即開始往複擺動。這種現象使他產生了一個念頭:把電極聯上雞蛋會發生什麽。1966年5月24日,巴克斯特在他的紐約實驗室對一隻無育雞蛋進行了一次觀測。

巴克斯特:這是一次雞蛋聯上膚電測謊儀後畫出的曲線。這種鋸齒形狀的曲線不多見,代表心跳,通常是雞蛋孵化2-3天後胚胎心跳的準確記錄。但這是一顆不能胚胎的無育雞蛋。我意識到這個曲線形狀和一隻胚胎後處於孵化期的雞蛋心率曲線相同。心率節奏圖中的心跳速度,用來幫助孵化雞蛋的成長。

我把這張圖給我的學生看,他說:看起來這個人心跳速度太快了,他可能太激動了,拒絕測謊。我說:你怎麽搞的,學了7周半,你不知道這是一隻雞蛋。

旁白:在發現植物有感情,測出雞蛋有心跳之後,巴克斯特實驗室裏的植物就經常被安上了各種測試儀器,他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質量最高的測驗都是在隨機的情況下做出的,可以說那些實驗都是自然發生的,而不是有意安排的。下麵這個讓他的研究領域擴展到微生物範圍的實驗也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

巴克斯特:長期的植物觀測,使我經常在夜間工作。我在冰箱裏放些酸奶,因為我常常顧不上吃飯。一次,我在吃酸奶時,當用勺子挖底部的草梅醬把它翻到酸奶的頂部時,我發現植物做出了劇烈的反應。那時植物連接的是聲波反應儀,你能聽到聲音,因為用圖紙進行長時間觀測費用很大。聲波反應雖然不是圖線,但能看到聲波的升降反應,和圖線能起到同樣的效果。

旁白:在這裏,牛舌蘭和草莓並沒有直接接觸。牛舌蘭象一個旁觀者一樣在看巴克斯特吃酸奶,在他隻吃到酸奶,沒有動到草莓的時候,牛舌蘭沒有任何反映,而當他把草莓翻到酸奶的頂部時,牛舌蘭有了反應。

巴克斯特:當我翻起底部的草梅醬時,聲波展示了大幅度的升降。

回想起來,一種解釋或是:果醬中的養份刺激了頂部酸奶中的細胞;或是:果醬中的一些成份刺激了其它細胞,盡管它們彼此之間並沒有直接接觸。我感到:哇!沒想到酸奶裏的細菌是活的。

旁白:也就是說這種可能性是,牛舌蘭接受到了酸奶中的細胞受刺激的反應,並且對此也做出了反應。那麽酸奶裏的細菌到底有多少的感知能力呢?1976年1月4日在SAN DIEGO的實驗室,巴克斯特發現了細菌和細菌之間的感應。

巴克斯特:這個世界很有趣,不僅細菌本身有思維,不同種類的細菌之間也會相互間約束,就象無害細菌針對有害細菌的約束。請注意這裏的曲線。我的小貓,賽咪隻吃雞肉,這一點請不要怪我,它不吃別的,隻吃烤雞肉。我把雞肉從冰箱裏拿出來,在有四個房間遠的地方,我在觀測酸奶裏的細菌,也稱做無害細菌的反應。這是觀測到的曲線。這裏的酸奶曲線,是正當我撕開手上的雞肉畫出的。當時雞肉已經不新鮮了,也就是開始產生有害細菌,它可以用來喂貓,因為很容易就被消化了,但腐化的細菌已存在那裏了。這裏的曲線是當我攪拌雞肉的時候。我把雞肉放到恒溫燈下,使它達到室內的溫度。當燈光照到盤內的雞肉時,光和雞肉中的腐化細菌開始反應,遠處酸奶中的無害細菌,由於有害細菌的情況,立即做出了反應。當我再次攪拌,將底部的涼雞肉翻上來繼續加熱時,它再次做出反應;當我停止加溫,將食物拿開送給賽咪進食,在這裏大約10秒鍾左右,雞肉開始被賽咪消化時,酸奶中的細菌劇烈反應在此便嘎然停止了。

旁白:這也許可以被解釋為,當有害細菌被徹底解體之後,無害細菌也就停止了反應。沒有直接接觸的細菌和細菌之間有感應,那麽被從主體上分離的細胞和他的主體還會有聯係嗎?這是一個更吸引人的問題。巴克斯特在他的另一些實驗中,發現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實驗所使用的一種儀器叫離心器,它被用來分離采集到的人的口腔細胞。巴克斯特將分離的白細胞接上測謊儀,通過捐贈主體的情緒變化,來觀測個體細胞的意識感應。這位細胞捐贈者是一位商人,從事石油化學方麵的生意。隨著他氣憤的情緒,他的細胞也做出了反應。當時他在看一個新聞報道,是有關國會聽證將要對化學工業實施更多的行政控製。

巴克斯特對細胞的意識感應還作過許多實驗。

巴克斯特:當我添置了適當的儀器,開始在我身上采集一些白細胞。我們需要一台離心器,當時沒有這個設備。在我身上作過實驗後,一天晚上當STEVEN來到實驗室,我讓他也開始采集細胞。按程序,我們采集到了一些細胞,然後我們將它連上電極。我們的觀測是這樣進行的:將攝像機放到STEVE的背後,同時他在看一本雜誌。有一篇文章是關於一個叫SHOKLEY的人,當時他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我們正在談論他。我想起我的合夥人,他的抽屜裏有一本雜誌,他在訂閱那本叫花花公子的雜誌,然後我們找到了那本雜誌。STEVE拿來後,他不僅找到了那篇文章,還在瀏覽其它文章。相機就在身後,他的白細胞也在被監視,當他翻到中央插頁,是一些少女,一絲不掛。他的白細胞做出了劇烈的反應。過後他能看到:在當時的情況下,他知道自己將會有什麽樣的想法,知道自己將在那裏要看到什麽。我想這次觀測對他來說,就象我在1966年2月2日的第一次觀測一樣引起了他的震撼,我想他不再懷疑了,我的教學課程裏已編入這次觀測。

STEVE:我和CLEVE在實驗室裏談論許多事情。WIILIAM SHOKLEY,一位物理學家,他有許多觀點很稀奇,不被人們接受,比如說他對遺傳的看法。在談論時,我說好象在一期花花公子的雜誌裏有這篇文章。他說:你知道哪期嗎?我說:想不起來了。然後在樓下,我找到了它。隨後我開始看那篇關於遺傳的文章。CLEVE突然有個想法,當時攝像機在我身後,我的白細胞連著測謊儀,他說;翻一翻別的文章,看看有什麽反應。好吧,我開始翻閱其它文章。然後,我看到一張圖片,我覺得很好看。當時我的細胞一下顯得失控,它連著電極。過去我會覺得很不好意思,現在我會公開對人講,沒覺得不好。當時,我是個大學生,我的白細胞連上了測謊儀,我在看花花公子,我的細胞做出了劇烈的反應。這次反應是一次最顯著的,時間最長的細胞感應觀測,前後持續了2分半。後來CLEVE說,我們停下來吧。我說:好吧,我合上了雜誌,把它推倒一旁,我要冷靜一下,閉上眼睛,休息了一下。可是當我剛要伸手去碰那本雜誌,因為我感到我的細胞已安靜下來,那時測謊儀畫出了又一個大曲線,當時真把我們笑壞了。

巴克斯特:這是當時的情形,而且是在持續發生的。最後我說,STEVE 快把雜誌合上。曲線開始平穩下來。這裏他瞞著我,剛要伸手去碰那本雜誌,隻是伸手還沒拿到它,又出現了另一個波動。

巴克斯特:我認為這項研究極其重要,非常重要,我需要這樣做。我不能用一對一的比例去講,那樣會無路可走或停滯不前。一對一百萬,讓更多的人了解生物的本能感應,我一直在做這方麵的嚐試。

我用我的社會福利補助在維持實驗室的房租。這在我生命裏非常重要。我現在81歲,再過9年我將90歲,當我到90歲的時候,我將奉獻了我的一切。

STEVE:當他覺得一件事很重要,很少有人會象他那樣,憑著信念,走自己的路,盡管別人都說;別浪費時間了,根本沒錢可賺。可賺錢不是他的目標,他的目標是:讓世人知道他的研究。

FRANCI:沒有預算,沒有錢,隻是一台計算機,一些信件,做到現在這個成度。希望這項研究能給人打開一扇窗。


◇◇◇ ◇◇◇
巴克斯特“原始感應”一書這樣寫道:

To those who wonder why I fell such confidence, as one person who has experienced the indiference of many scientists to this field, I can simply state that such high resistance to new ideas does not concern me. I have a truly wonderful ally: Mother Nature.

有些人可能會懷疑為什麽我會如此的自信。因為當一個人經曆了許多科學家對這個領域的冷漠,我可以簡明的說:對新思想的強大阻力並不影響我。我有一位真正偉大的夥伴:大自然。

---------------
關於巴克斯特有關植物會思考的實驗,在下麵鏈接中:
http://www.xinyuan.us/cdb/viewthread.php?tid=35561&fpage=1&highlight=%2B%C0%C1%B7%E7
懶風 回複 悄悄話 你拿出一個玻璃杯,注入清水。你把這杯水放在麵前,把臉部挨近,凝望著它。

  你在望著這些水,可能你從來沒有想過,在此時此刻,杯中的水,也正在望著你。

  這還不止,那些水同時也正在‘感受’著那個房間的情景,‘望’著窗外的景色,‘聽’著周圍的聲音,更會在‘閱讀’著你內心的思想、感受、狀態……。

  更不可思議者,是那些水居然還將這一切一切,用它的方式紀錄下來!
 

水能夠記憶?

這是天方夜譚嗎?以上的描述,恐怕今時今日十個人有八九個一口咬定是無稽荒誕,周兆祥亦會半信半疑——直到不久之前聽到有關日本另類醫學博士江本勝所發表的報告,親眼看到他拍下的一些照片,馬上信服了,覺得十分感恩,因此急不及待在此與有緣的你分享個中信息。

原來江本博士多年來研究水的秘密,經過了許多實驗,不斷改良儀器與方法,終於發明了水結晶拍攝技術,得到了驚人的發現。

早在1987年,法國科學家傑克·班伯尼做了一個實驗,證明水有‘記憶’的功能,但是始終得不到科學界的認同。江本勝一直有誌進一步找這方麵更多的更有說服力的證據,後來忽然悟出了雪花結晶獨一無二的原理(曆史上世界各地億兆粒出現過的雪花,沒有兩粒是圖案完全一樣的),於是開始觀察不同來源的水所結出來的冰粒,晶狀圖案有甚麽分別。


滴水結晶,吾人心念的映照

—日本江本勝博士講演—

時間:2003年8月7日 地點: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

一種無形的力量比電波、光波更了不起

  電波是文明物質生活的統帥,現今的繁華城市裏人類總免不了要受電波的控製。雖然我們看不到電波,但都相信有電波存在。

  光波即現即逝,暴風雨欲來前,電閃雷鳴,當光波劃破寧靜的蒼穹時,小孩子會馬上掩耳,因為他們知道,閃電後立刻就會打雷。科學家告訴我們,光波的速度比聲波快,一秒鍾是三十萬公裏。

  現在,科學家又發現,還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比電波、光波更了不起,它能毀滅世界,也能拯救宇宙,那就是——你我心中的心念。

  日本江本勝博士給我們帶來了“水的信息”,他經過八年的研究,不斷的實驗,證明了水是我們心念的一麵鏡子,我們的心念、情緒、言語、祈禱的音聲都會影響水分子的結晶。水確實能感應我們每個人的知覺,也能感應集體所發出的心波。這正是“萬法唯心造”的科學證據,結合了唯物與唯心的思想。西方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說過“一切物質都是波動的現象,皆是人們的錯覺”,“宇宙間隻有場和物質這兩種東西,實際上隻有場,物質不過是場裏場強特別高的地方。”

  善心、善行是身體健康與世界和平的基本要素

  江本勝博士此次講演以學術的角度闡明水、人類、地球的關係:

  物體震動產生能量、發出聲波。

  吾人心念的波動對物體能起一定的作用。

  水能感應聲波、心波而產生結晶。(他主要以水做試驗並獲得重大發現,詳見本網中《善的訊息可以產生美麗的水結晶》)

  因此我們一起心,一動念,都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瞋心一起,身體會產生毒素,至少三天才能平靜。心念的波動,從個人到家庭、社會、世界,甚至到宇宙,莫不息息相關。因此,我們追求身體健康、生活幸福快樂,向往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一切得從自己內心做起;善心、善行是基本要素。

  水對外麵的境界會有感知,微塵、植物、礦物,沒有一樣沒有見聞覺知。當我們以尊敬的心,感恩的心,歡喜的心對待一切眾生,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裏麵的組成都是美好的。如果以瞋恚的心麵對外麵所有物質世界,它會變得很醜陋。這個道理正是佛經上所講的〔境隨心轉〕。

  人們的心波竟能飛越千山萬水,橫跨際涯

  首先,他汲取世界許多地區的水份做試驗,發現許多都市的水都嚴重地受到汙染。他居住在日本東京,東京的自來水深受化合物的影響,因此其結晶很難看,這是文明人的缺憾!人類不能缺少水,一切動植物、生物都不能缺少水,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不可或缺。人類的身體百分之七十是水,水源不淨,身體健康肯定受影響。但是,科技、工業的發展必定影響自然生態,水源首當其衝。如何改善水的品質呢?江本勝博士依據水會受物體震動而起變化的原理進行試驗,當他播放莫紮特與貝多芬的名曲時,在顯微鏡下,他看到水的結晶隨著優美的旋律而不斷產生變化,原來,水竟能欣賞音樂!

  江本勝博士也讓一些孩子做試驗,他把自來水瓶擺放在屋子中央,幾個孩子手拉著手圍繞著自來水瓶祈禱:“水,幹淨吧!”在顯微鏡的透視下,我們看到水的結晶從支離破碎漸漸變成完美的晶體。孩子們看到水竟能感應到他們純潔心靈的呼喚聲,天真的臉蛋綻露出驚喜之情。古人說:“花能解語,玉能生香”,我以為詩人說夢話,現在,我才知道原來我們的祖先早就發現無情眾生並非無情,而是含情脈脈。是故,大自然中,不隻花能解語,玉能生香,頑石點頭亦非假。佛在《楞嚴經》上早就說過這深奧的道理:“宇宙萬物皆能見聞覺知”。

  不久前,江本勝博士到以色列去。臨走前他把一瓶東京自來水留在東京的辦公桌上。身處以色列,他對數千裏外的這瓶水進行虔誠的祈禱……三個小時後,東京的職員通過網路給他傳送自來水的結晶變化過程:自來水的結晶由殘缺逐漸變成完整的晶體!目睹這奇觀,大家莫不嘖嘖稱奇。人們的心波竟能飛越千山萬水,橫跨際涯,不受任何幹擾和阻攔。在古代詩文中,我們看到許多遊子羈旅他鄉時,總在夜深不眠的時刻對月懷親,其親人往往也能感應到,尤其是其中一方遭遇不測時感應最顯著。這就是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又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的心波確有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

  貼上〔阿彌陀佛〕四字的篆刻,水的結晶最為清晰明亮
  在講演時,江本勝博士特別放映他的新試驗結果:
  貼上〔愛〕字的篆刻標簽,水的結晶很美
  貼上〔感恩〕的標簽,水的結晶居然像個〔心〕字
  貼上〔阿彌陀佛四字的篆刻,水的結晶最為清晰明亮,而且,更妙的是結晶的中央竟呈現七彩色
  貼上〔妙法蓮華經〕的標簽,結晶很像蓮花
  ……

  水不但能讀各國文字,也能聽各種語言,還能理解各個宗教的祈禱唱誦聲:不論是基督教、回教、猶太教、興都教,水的結晶都很漂亮。水可以說是吾人精神能量的傳輸媒介,感謝、關愛、快樂等正麵的心緒會使水分子產生美麗的結晶;反之,仇恨、嫉妒、壓力會讓水分子的結晶醜陋不堪;這樣的水如果日夜飲用,久而久之,勢必影響我們身體的原子核、DNA、器官,最終甚至導致病變!這一點我們不得不警惕。

  “愛”與“感恩”的磁波最能感動一切萬物。

  宇宙萬物皆能見聞覺知

  江本勝博士姓江本,名勝,他並非佛教徒,但是他所做的科學研究證明了佛在三千年前所說的真理“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即是說,大至世界,小至微塵,都能隨著我們的心性改變,我們起心動念所產生的波動能改變周遭的環境。

  江本勝博士的實驗,印證了佛在三千年前說的“宇宙萬物皆能見聞覺知”滴水結晶,是吾人心念的映照。因此,我們的心念是善的,充滿愛心的,至誠感恩的,這心念能使我們充滿喜悅地生活,也能促使我們周圍的環境更美好,心靈淨化,盡大地是清泰故鄉。推而廣之,世界和平將指日可待。反之,若是心懷不善,爭名奪利,競爭的結果導致鬥爭,鬥爭將演變成戰爭,世界即毀於一旦。綜觀現今世界動蕩不安,自然災害愈加頻繁,為解倒懸之勢,欲拯群萌之苦,奉勸世人要以愛心和真誠的心對待一切事、一切人,孰福孰禍,就取決於你我心中的一念。

★作者簡介★

  江本勝,1943年生於日本橫濱市,醫學博士,IHM研究所所長,IHM國際波動之友會長。自1994年起,他開始在冷室中以高速攝影的方式來拍攝和觀察水結晶,結果發現水具有複製、記憶、感受和傳達信息的能力。作者選取122幅風姿各異的水結晶,結集出版了《水知道答案》,向世界展示了這一驚人成果。本書出版珀,旋即引起了世界性的轟動,不僅掀起了一波波水研究的熱潮,喚起了人們對“愛”與“感激”的珍惜與讚美。

  猿渡靜子,1994年留學北京,2001年獲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87年開始發表中文作品,有小說、散文等數十篇散見於各大報刊,其中文作品曾獲花城文學獎。已出版譯作《再見了,可魯》、《提姆與莎蘭》係列、《水知道答案》等。

★內容簡介★

  《水知道答案》是一本與《時間簡史》同樣神奇的科普讀物。本書用122張前所未見的水結晶照片,向世人展示了一項獨一無二的科學觀察:水能聽,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人由水構成,了解這一點是認識整個世界的關鍵。隻要從這個角度綜觀我們周邊的世界,我們就會看到一種與過去完全不同的風景。

  人類所編織的無數的史詩,可以說都是通過水所映照出來的一段段的故事。人類社會就如廣闊的大海,我們以各自的姿態滴落其中,便是參與了社會的運作。

  我希望將水中所蘊涵的信息告知更多的人,於是決定把我拍到的水結晶照片拿支出版。出版後的書雖然中介滄海一粟,卻出乎意科地引發了巨大的反響,並逐漸形成更大的波瀾回返到我的身邊。……

  所有的這些風姿各異的水結晶照片都是在零下5度的冷室中以高速攝影的方式拍攝而成。在最初的觀察中,研究員發現城市中被漂白的自來水幾乎無法形成結晶;而隻要是天然水,無論出自 何處,他們所展現的結晶都異常美麗。當研究員異想天開地在實驗水兩邊放上音箱,讓水“聽”音樂後,一個奇妙的現象產生了:聽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的水結晶美麗工整,而聽了莫紮特《第40號交響曲》的水結晶則展現出一種華麗的美。研究員進而在裝水的瓶壁上貼上不同的字或照片讓水“看”,結果“看”到“謝謝”的水結晶非常清晰地呈現出美麗的六角形;看到“混蛋”的水結晶破碎而零散。

  為什麽會有這麽奇特的現象?

  波動理論告訴人們,世間萬物都處在波動的狀態中,各自擁有一定的波長和固定的頻率。不僅人們周圍的物體呈波動狀態,就連各種文字、聲音、圖像,以及我們的心理變化和情感活動也呈現為一種波動狀態。而構成人體的60~70%是水,地球表麵也有70%被水覆蓋,所以當人們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波動的時候,水卻能感受到,並且受到強烈的影響

  肉眼看不見的水的微觀世界,向神奇的萬花筒一般展現在我們的麵前……

  機遇和奇跡來自水

  “機遇號”在火星上發現了水的痕跡!這個消息立刻把我拉入了對外星人充滿期待的日子,這種期待在小時候曾經十分強烈,強烈到想到法國去,因為曾在一本雜誌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每三個生活在法國的人中就有一個看到過飛碟。”這句話也許是個玩笑,但當時我的腦子裏就是把法國想像成一個外星人基地。當然,科學家不會把觸角伸向法國,也不會打著手電在密林裏找尋失事的飛碟,他們要去外太空找,先從找到水開始!

  對外星生物的興趣也一部分地轉向了水。

  在2002年的世界可持續發展峰會上,確定了5個可持續發展最優先領域,即水 (water)、能源 (energy)、健康 (health)、農業 (agriculture) 和生物多樣性 (biodiversity), 水高居榜首。美國在三月之初公布“機遇”號的新發現,也正配合了這個月中的“世界水日”。水是生存的前提,也是生活的必須,而且還具有審美性。這種審美性不僅指水在外在形態上具有高度可塑性,而且水的微觀世界更加絢爛多姿,引人入勝。

  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剛看了一本奇思妙想的書——《水知道答案》。作者江本勝花了七八年的心血拍攝了一批水的結晶的照片,這些水的結晶往往反映了采集地的環境狀況,比如水質好,結晶就很漂亮,水質不好的則很難形成結晶。作者還別出心裁地對水說話、給水聽音樂,甚至讓杯中的水閱讀文字。水是極敏感的物質,任何細微的波動都會改變它的狀態,聲波、光波都會使結晶發生很大的變化。起初我並不理解為什麽把字條貼在杯壁上結晶也會改變,後來方明白,原來是杯壁上的字改變了光線對水的波動。這些聽了聲音、看了字的水仿佛像孩童一樣似懂非懂,比如你誇它,水結晶就像露出笑臉一樣呈現出美麗的圖案,如果罵它是個混蛋,結晶馬上會給你臉色看——比哭還難看!其中最可愛的是一張看過海豚圖片的結晶,海豚的智慧堪與人類媲美,這個結晶的中央呈現出一付海洋公子的現象,憨態可掬。

  朋友也說曾在電視上看見鐵嘴竇文濤在神侃水結晶。竇某總是劍走偏鋒,他說人為什麽總是喜歡被拍馬屁,總是希望聽恭維、獻媚的話,原來根子在水啊。人體70%都是水,是水喜歡被拍馬屁,水喜歡聽讚美的話,水是人體的總調節師。相信愛美的女人聽到這番話一定會大喜過望,原來光在臉上補水還是不夠的,還得不斷地對著鏡子對身體裏的水誇讚自已:“你是世上最美最可愛的女性,當然,也是最有氣質的!”再怎麽說,自信的女人也是最美的。

  以上都是小處著眼,利已利人;水還有大審美的氣魄。《水知道答案》中說,世界上的水以不用的形態連成一體,如果我們每天都說好聽的話,不罵人、不詛咒,和顏悅色,懷抱愛與感謝的心態,讓水保持愉快,那世界上的水質就會慢慢變好,水善利萬物,世界是不是也會變得更美好呢?恰巧在北京街頭看見保護水資源的公益廣告,上麵就赫然寫著“愛一滴水就是愛全世界”,想必這也是受了《水知道答案》的啟發吧。

  水知道答案,水知道什麽答案呢?除了生存的必須,水還知道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秘密,隻可惜人們還沒有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浪費與汙染隨處可見,對水心存愛與感謝也被當作宗教般的儀式。與其充滿熱情地去外太空苦苦搜尋,不如對身邊水每天說一聲:感謝你。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外星人也釋放了一顆叫“奇跡”的探測器來到地球,不久以後,據“奇跡”發回的圖片分析,地球上曾經存在過水,也就是說這顆土黃色的星球上麵曾經有過生命存在!可是有誰會知道這曾經是一顆藍色的星球,曾經有幾十億人類創造了高度文明,為什麽會覆滅?水知道答案。

★詳細目錄★

前言

序章

第一章 宇宙是由什麽構成的
(水結晶在一瞬間就如此地捕獲了人心,它為什麽會有這麽大的魔力呢?這是因為其中隱藏了解開宇宙之謎的關鍵,同時為人類該如何在這個宇宙中生存打開了一扇心靈之窗。)

第二章 水是不同空間的入口
(如果水不具備這種特性而和其他物質一樣,也就是說固體的冰沉沒於液體的水之中,真不知道這個世界將又是什麽樣子。也許因此人類就無法在這個地球上生存了。如果氣溫下降至攝氏零度以下,海底或者湖底的水完全結凍,就會將生存於其中的所有生命逼上死亡之路。)

第三章 意識創造奇跡?

第四章 一瞬間世界能否改變?

第五章 微笑起漣漪
(我之所以出版水結晶的攝影集,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了解,水結晶能告訴我們很多關於宇宙的真理,卻從沒想到這本書竟然能在遙遠的歐洲激起那麽大的漣漪。可以說,這本書也形成了某種共鳴,它就像水波一樣,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迅速擴展到了每一個人的心海。)

後記

---------------

再談水的信息

劉向春

自從日本的量子科學家,也就是提倡水的「波動學說」的江本勝先生,在他的著作《水的信息》發表有關水具有記憶、儲存和傳遞信息的功能後,世界各地湧來讀者熱情的迴響。對江本勝先生而言,這幾乎可以說是人類第一次踏出意識的版圖,利用水的結晶來證實,人類的心靈意識可以改變水分子的結構。他發現如果將水冷凍至零下五度,再用顯微鏡觀察,不同來源的水會形成不同的結晶,清淨的山泉,水結晶就優於一般的自來水;若水源汙染,水不但無法形成結晶,反而汙黑一片呈現扭曲的狀態。他對水進行各種實驗,其中包括對水演奏音樂,他也在玻璃水瓶的樣本上,貼各國的文字,譬如,一個貼「謝謝你」,另一個貼「你是笨蛋」,再冷凍拍攝結晶情形,結果發現不管是用任何語言書寫「謝謝」,結晶都是異常美麗,而另一個「你是笨蛋」的,則形成混亂破碎的形狀。
2001年11月江本勝先生又發表了《水的信息》(The Message from Water Vol.2)第二集,裏麵更有許多驚人的發現。其中有一個相當的感性,那就是他對水提出有關「家」的概念,他想知道水會有什麼反應。他在水瓶上分別貼有「父親」、「母親」、「媽媽煮飯」、「媽媽的手」、「快樂的家庭」、「家庭旅行」、「爸爸的背影」、「爸爸的教導」、「和爸爸一起打球」等字眼,結果水的結晶個個莊嚴美麗耀眼,看了真令人感動。

雷博士在上一期雜誌也曾提到,「母子情」的建立,是一個人身心靈健全發展的基礎,尤其是母親懷孕時期的胎教尤其重要。江本勝也認為家族社會是整個宇宙社會的根本,他同時也把「生產」、「母乳」、「養育孩子」等字,貼在水瓶上做實驗,結果十分有趣。「生、養孩子」的結晶,兩者十分類似,都是兩個重疊的結晶,彷彿是在敘述生命起源的精緻創造。而從「母乳」美麗的結晶中,他更發現哺乳時,母親不隻是營養的供給,更是情感的傳達。他另一個重大的發現,是有關電磁波汙染的質疑。江本勝幽默的表示,既然我們的身體百分之七十是水,為何不讓水來回答,究竟電磁波是否會危害我們的身體,尤其是腦?

他之所以會想做這個實驗是因為在工作上,他必須長期使用一種測量波動與能量的儀器,叫共鳴磁場分析器,這也是電磁波的一種。他因此想知道,如果一個人能開心的工作並且熱愛他的工作,電磁波是否就不會對他造成負麵的影響?反之,若有人不覺得工作愉快,也不認為活著有什麼意義,電磁波是否就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為此,他做了實驗,首先他將許多蒸餾水瓶,分成兩組,一組瓶子上貼「愛、感謝」,另外一組則什麼也不貼,他將水分別放在電視機前、電腦前、手機電話旁,一一做實驗。結果顯示,未貼的那一組水都出現混亂的圖形,一旦標上﹁愛、感謝﹂,雖然水的結晶還是有點輕微的扭曲,但仍然呈現美麗的結晶。所以若一個人健康有元氣,內心充滿愛和感謝,就會降低受電磁波影響,反之內心無法隨時保持「愛、感謝」就最好遠離電磁波。他最後一組的實驗,是把第一組同樣的那台電視機,播放一個四十億年前有關生命起源的故事。這次他隻在電視機前,放一個什麼也不貼的蒸餾水瓶,結果竟然結晶是非常漂亮的六角形。因此他的結論是,如果實在無法避免使用電器用品,除了前麵提到我們在內心要保有正麵的意念外,在使用時也讓他們做最利益人心的用途,譬如利用電視機播放好的節目,這就可降低電磁波對我們的傷害。

江本勝的實驗,同時啟發了另一位對能量測量頗有心得的土壤專家—雷通明博士的好奇與研究。雷博士發現自來水的靈敏度,要比過濾水或蒸餾水差很多。他將兩個塑膠杯,分別裝入自來水和過濾水,在上麵個別寫個愛字,再用測能量的鍊子去測兩者的差異,結果過濾水的能量是轉五、六十下,而自來水則隻轉幾下就停了。
他也發現如果能先在內心觀想愛的人或事,再寫愛字,貼在杯上,那轉動的次數會比單寫愛的高出很多。若許多人集體送愛給水,即使杯上不貼愛字,結果能量也比單獨寫愛字高很多。若愛與慈悲相較,則慈悲的能量比愛高出更多;若愛與空性相比,則空性的能量又更高。

他指出了另一個有趣的現象,三杯同樣的水,一個寫接受,一個寫拒絕,另一個什麼也不寫,如果用加持過的能量水,倒入以上三杯,其中寫接受的那杯,能量增加最多,其次是不寫字的那杯,寫拒絕的則毫無反應,能量進不去。人的意念也會傳送到每天虔漳鈁b的經書裏,他把兩杯水分別經過兩本新舊不同的經本,一本是每日早晚念誦的舊本,另一本則是未使用的新本,結果舊本能量高出甚多。另外持有能量器的人,若先做簡單的觀想,再將水倒入透明的塑膠杯內,將杯子在能量器的正麵上放一下這樣就可轉換、加持杯內的水。

自古以來,不論是宗教的洗禮或心靈的淨化,水提供了治療、淨化與重生的功能。水不但是我們心靈的鏡子,也是我們生命的泉源。身體內細胞的主要成份是水,水掌握了各係統間體液的流動。人念頭的生滅起伏,不但會改變體內水分子的結構,也會影響周遭環境的信息場。江本勝在一九九九年七月,召集了三百五十人,為了汙染的琵琶湖進行淨化儀式。微曦中大家麵對湖水,唱著:「凝聚宇宙無限能量,開創世界真正和諧。」來對琵琶湖發出真心的感謝。結果水從汙濁不堪,變為金黃色六角形。一個月之後,京都新聞有篇報導,敘述琵琶湖歷年來因外來藻類異常繁殖,而產生腐臭的現象,今年突然銳減。江本勝原來預計要動員三十萬人,手牽手繞湖祝福,他發現三百五十人的集體祝福,琵琶湖隻能維持半年,過了半年,從水的結晶與湖水的味道,發現水又汙染了。因此祝福的人越多,心念的力量越大,才足以淨化整個琵琶湖。

心念的力量果真不可思議,因此淨化心靈照顧好每一個念頭,不但體內的水會變成美麗的結晶,我們更可以利用意念、言語或行動,來傳遞水所帶給我們的這份美好珍貴的信息。讓每個人的身體,都能成為一座晶瑩耀眼、純潔美麗的聖殿!讓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整個宇宙都能成為清淨莊嚴的美好淨土!

參考書籍:
1.水的信息(第二集)(The Message from Water Vol.2)江本勝編著(by Masaru Emoto)紀伊國屋書店有售。
2.好水會說話,呂鋒洲編著,元氣齋出版社。

----------------------

善念使世界更美麗

作者:李春冰

江本勝博士「水結晶」實驗最精彩處,就是水的結晶能夠反映出「思想」的形,即一個詞,一種圖像,一段音樂會塑造出水結晶特定的形態。換句話說,受這些詞、形、音影響的水會表現出它們不同的內涵。從實驗所拍攝出的大量結晶圖片中,我們可判斷出精神與物質是相通的,「思想」有實體的物質形態。

舉例來說,水分別受甘菊和茴香的精油影響後,其結晶與兩種花的形狀完全相同。也就是水受某種花的影響,就顯現了某種花的形狀,這不就是所謂的「全息影像」嗎?每一個細小的微粒都帶著整體的形象和訊息,這就是全息。

我們從水結晶實驗中還能清楚地發現,正麵的思想使事物美好,負麵的訊息使事物醜陋。我們人體以及世上萬事萬物大部份都是由水構成的,我們的善念不僅能改變外界也能改變我們自身。如果時時保持善念,我們就在淨化自己的身體,我們會變得健康;我們也就在淨化周圍的環境,淨化他人。

1995年1月17日,阪神發生大地震的第三天,研究員采集神戶的自來水。水好像攝取到大地震發生後人們「恐怖、慌亂、悲痛欲絕」的情緒,結晶完全不成形。但三個月後,遭受沉重打擊的神戶人民得到了全世界的關心和援助,蘊藏著關懷和祝願的水結晶卻美麗異常。由此看出,集體的善念力量是巨大的。

江本勝博士還經常舉另一個例子:美國阿波羅13號登月球的時候,機艙出了故障,氧氣瓶被損壞了,按常理是無法返回地球的。當時全世界的人們都透過電視關注著他們,為他們祈禱,結果太空人平安歸來。江本勝博士認為這就是一次跨越種族,跨越信仰,跨越國界的集體發善念支持的結果。以此類推,如果我們集體發善念去抵抗一場災難,災難是否會被化解?

從另一方麵看,「水為心之鏡」,純淨的心靈才有純淨的水,如果人心不改變是永遠不可能改變水的,有組織的集體發善念活動即使能局部、短暫的改變狀況,也不可能大麵積地扭轉現狀。隻有人心向善,道德回升,才能真正從根本解決問題。而如何淨化人心,則是一個更深更廣的題目。

-------------------

介於三維和四維空間的物質---
 
幽子
 
作者: 江本勝

無論什麽樣的計劃,最重要的莫過於清晰而具體地將它整理出來。這是我在多年的從商經曆中得到的經驗。我從小到現在,每遇到什麽事情,總會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及意願,有時甚至讓別人覺得我未免話太多了點兒。

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意願,也是一種收集能量的過程。尤其是在別人麵前公開宣布時,更能匯集更多的能量,從而讓你一鼓作氣地付諸行動。

什麽事情隻有說出了口,才能接著往下一步走。當然,千萬不要信口胡言,要懷著一份信念,並勇於公之於眾。這樣一來,你常常會意想不到地得到別人的支援與協助。

我相信,各位已經非常清楚地了解了,語言本身有著它固有的波動頻率,同時還具有影響宇宙的能量。說出口的話,都是一種有力的"具有靈魂的語言",足以對事物產生影響。

曾經有一個人,親自證明了清楚表態時"具有靈魂的語言"的能量,同時也驗證了這種方法在人的生命中到底能產生多大效應。這個人就是我的恩師鹽穀信男先生。

到2001年鹽穀先生雖已99歲高齡了,但腰背依然直挺,總是給人一種神采奕奕的感覺。前些年,他每年都要出去演講幾次,每次演講都要在台上站1~2個小時。不僅如此,他每天還要練習高爾夫球,且每周一次到高爾夫球場去打一場球。如此高齡卻還這般充滿活力,說他是怪物可能也不為過。

鹽穀先生的長壽秘訣就在於他所獨創的正心調息法。這種方法就是在頭腦中想像著,通過呼吸,讓肺裏充滿了空氣,並讓體內的空氣處於循環狀態,由此得以匯集宇宙的能量,從而獲得健康的體魄。
當然,要想獲得像他那樣健康的體魄,另一主要原因還在於他所使用的通過大聲宣言獲得能量的方法。鹽穀先生提倡,在用完正心調息法之後,要大聲頌唱被他稱之為"大宣告"的禱告語。這禱告語的內容是:

"凝聚宇宙無限的能量,必將獲得和平盛世。"

"大宣告"的禱告語中充滿了凝聚著宇宙能量的言語,蘊涵著祈禱世界和平的希望。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他使用的"必"字中所表現出來的堅定信念。

他還曾提出過一種假設。他認為,對物質的研究達到某種極致時,就能找到一種現代科學尚未發現的、他稱之為"幽子"的東西。
他建議把"幽子"視為介於三維和四維空間的一種物質。用大聲宣言所宣告出來的言語,也就是強烈的"具有靈魂的語言"。它們可以凝聚成"幽子",同時通過"幽子"的作用還能成就三維空間內的事物。

科學的實驗方法

對於水結晶的研究,將來還有再向前發展的可能嗎?

這一點還有待於日後的科學對水結晶的認可程度,這也是需要我去深深思考的一個問題。在國外,隻要向人們展示水結晶的照片,他們就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比如有人曾興致盎然地問:聽音樂的時候,用數碼播放機播放出來的音樂和用普通音響播放出來的音樂,對水結晶的影響會不會一樣呢?如果讓水聽現場演奏的音樂,又會有什麽不同呢?我想,將來我一定要再多做一些條件複雜的實驗,以便能在現場就給人們明確的答複。

我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重複這種實驗。就像過去我在實驗中不斷觀察到的,水結晶會隨著人的意識而發生變化。另外,把水放進50個容器中凍成冰塊兒時,放入時的方式,以及放入者自身發出的波動等等,都會使水形成完全不同的結晶。依照順序觀察50個容器中的水時,也會發現水無時不處於一種變化狀態。
在種種不同的條件下,根本無法達到科學實驗所嚴格要求的"條件完全一致"。因此在實驗方法上,我隻能盡可能地在條件不完備的情況下盡量采取科學的實驗方法。

比如,為了將人的意識對水的影響控製在最小範圍內,我們實行了"遮蔽操作"。因為,如果實驗者事先已經意識到,看到說"謝謝"的水會比看到"渾蛋"的水能產生更美的結晶,他的這種意識就可能對水產生影響。

所以,我們隻是單純地在容器上貼上a或b兩種標簽,到最後才揭開到底哪一個寫的是"謝謝",哪一個寫的是"渾蛋"。使用這種方法,應該就可以避免實驗者的意識對水所產生的影響。

在選擇結晶時,我們將50個容器中分別觀察到的結晶,分成"美麗的結晶"、"六角形的結晶"、"不規則的結晶"及"無法形成結晶"等幾類,貼上標簽。然後每一類都設有一定的係數,視結晶情況再打分。這樣一來,我們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根本無法形成結晶的水,哪些是能形成美麗結晶的水,從而迅速了解各種水的情況。

水結晶也會因實驗者的身心狀況而發生變化,因此我們會讓多位熟練的實驗者觀察同樣的水結晶。我們研究的目的在於,通過這種方法,做到更細致地研究水,同時獲得水所傳達給我們的重要信息。

水有提前感知地震信息的能力

我認為,水結晶的研究將來能帶給人類的最大貢獻還在預測地震方麵,因為水有提前感知地震信息的能力。

我的觀點是,隻要每天采集各地的地下水,並觀察其結晶變化,萬一地殼內部有異常,我們就能通過水結晶很快知道。

也就是說,當某個地方將要發生地震時,我們可以通過比較、分析所采集的當地的地下水,觀察它的結晶變化,就能預知地震是否真的會發生了。

而且,隻要在每次地震發生時,把震前與震後的水結晶的變化做成資料庫,或許還可以發現其中的某種共同點。甚至還可能通過這個資料庫的逐步完善,預測到下次地震發生的大致時間。

我的外祖父、舅舅、舅媽都是在關東大地震中喪生的,阪神大地震更給日本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及心靈的創傷。如果水結晶的技術能被應用到預測地震上,肯定可以為人類免去更多的不幸。

這項技術除了能用來預測地震外,還可廣泛應用於預測台風、水災等因大自然氣候異常所帶來的天災。另外,在病毒學方麵,這項技術也可以得到廣泛的利用。

我今後麵對的另一課題是,如何讓每個人都能簡單地拍攝到水結晶的照片。通過使用新素材的技術,這種可能將指日可待。這種新的素材,其熱傳導率高於普通素材25倍,即使在常溫下也能讓水結成冰。

有了這種新的素材,我們就無需再像過去一樣隻能在-5℃的房間裏進行拍攝了。目前,我們正在使用這種新的素材,試圖研製出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拍攝到水結晶的儀器。

懷有一份愛與感謝之心才是最重要的

今後,水結晶的技術將成為人類共有的財產,雖然這可能是一把雙刃劍,但隻要用法得當,為人類帶來的勢必將隻有幸福與繁榮。不過,我們也要避免有人用它來滿足私欲,甚至加害別人。

人由水構成,缺了水人就根本無法活下去。但是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我們不能忘記水也曾湮沒過人類的文明,也曾不當地使用過它那似乎可以顛覆一切的巨大威力。

但一切全在於我們人類懷有怎樣的一顆心。一念之差可以獲得幸福,也可以招致傷害。關於這一點,水結晶已經非常清楚地告訴了我們。那麽我們到底該怎樣麵對生活?

我一貫的主張是,懷有一份愛與感謝之心才是最重要的。感謝能讓我們生發出愛心,愛則能讓我們知道去感恩,從而讓我們的慈悲之懷像水結晶一樣擴展到全世界。

我們肩負著淨化水資源、改變整個地球環境的使命。要想完成這一使命,其前提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懷有一顆澄淨的心靈。過去我們掠食、汙染著地球,這段曆史,會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中,永遠留在水的記憶中。現在,水開始說話了,水通過它的結晶向我們申述著它的委屈。

現在,是我們該重新書寫曆史的時候了。水正靜靜地指引著我們人類未來發展的方向。在你活著的這個瞬間,也有水在默默地守候著你。

那麽,請讓你的身體接受水所給予的啟示,並將這種啟示傳達給更多的人吧。

作者簡介:江本勝,醫學博士,IHM研究所所長,IHM國際波動之友會長。自1994年起在冷室中以高速攝影的方式來拍攝和觀察水結晶,結果發現水具有複製、記憶、感受和傳達信息的能力。其代表作《水知道答案》出版後引起了世界性的轟動,喚起了人們對“愛”與“感激”的珍惜與讚美,充分證明了潛意識的神奇力量。


占星術的科學解釋


作者: 江本勝

受到水的不可思議的魅力吸引之後,我反複不斷地展開了很多與水相關的實驗,同時,也有幸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各樣的水,看到了它們所呈現出來的各具特性的美麗的樣子。

但是同時,全球各地水汙染問題的現狀也毫不留情地暴露在我的麵前。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言,如果20世紀的戰爭是為了爭奪石油的話,那麽21世紀的戰爭很可能是為了爭奪幹淨的水。
前麵曾經提到過,因為用氯來消毒,日本所有城市的自來水都無法形成美麗的結晶。而自20世紀初始於英國倫敦的用氯消毒自來水的方法,在日本已經沿用50年了。

與自來水不同,泉水或河流上遊的天然水,卻能形成美麗的結晶。這些能夠呈現出美麗結晶的水,都是50年前自天而降的雨水變成地下水後再流到地表的。而那時的日本已經正式進入了工業化社會。

可想而知,雨水汙染已是整個世界普遍存在的問題。在雨水汙染嚴重的日本城市采的雨水樣,經實驗後發現,不要說形成結晶,就連樣子都極其醜陋。這些讓我們了解到,工業汙染不僅在不斷地汙染循環水,還在不停地向地球上散播著有害物質。

好在還有救。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水也開始逐年恢複了它那美麗的結晶。而汙染歸根結底就是人們的意識造成的。到今天,世界各地之所以出現環境汙染問題,都是人類隻圖生活便利的自私心理所致。

迄今為止,通過水結晶的照片,我們知道,水純淨得好似一麵心靈的鏡子,這麵鏡子好像同時也在指引著人類未來發展的方向。

行星的性格與金屬產生的變化相關

人類的未來將何去何從?我們將以一個什麽樣的角色來捍衛我們的地球?對這些問題,我不禁生出一些想法。

首先,我們知道,人類本性原本是美好的,而且還擁有卓越的能力,我們應該停止再扮演惡人的角色。或許我們過去一直都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人類其實擁有非常強大的力量。

目前已被證實的物質元素大約有108~110種,但我想其實肯定不僅僅這麽多,而在自然界的擁有者中,恐怕人體所擁有的元素是最多的。

構成人體的元素,迄今為止已經知道的大概有90多種,我相信人體內一定還有尚未被發現的元素存在。或許隨著人體不斷進化,新的元素還會產生,使人體的構造更趨完美。

越是高等的生物,體內擁有的元素就越多,而且還會與日俱增。比如說,與人相比,植物的元素就要少得多。含有的元素少,又會怎樣呢?雖然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動物都有"痛"感,但隻有人類和與人類相近的高級動物才有悲傷或者感動等高級情感。

如果肯定人類來自於宇宙的話,那麽認定人體擁有宇宙所含的全部元素就可以成立。

佛教說人有108種煩惱。而所謂煩惱,就是我們生而為人的迷惘、執著、嫉妒、虛榮等心態,然後從煩惱中又衍生出我們的痛苦。我總在想,人所有的108種煩惱會不會和108種元素是一一對應的呢?也就是說,人體內可能擁有更多的元素--108種。success001.cn成功網

我率先在日本介紹的波動測定儀就能證明我的這種猜測。所謂波動測定儀,就是測定每一種物質所擁有的波動,然後將其波動頻率依照原樣傳遞給水的一種儀器。我用這種儀器測了很多人的波動,發現人在處於消極狀態中時,其情感波動正對應了不同元素的波動。
例如,人在煩躁時的波動和水銀的波動是一致的,在迷惘時的波動與鐵的波動相同,而人際關係則對應亞鉛,等等,彼此之間相互都有聯係。

近些年有人指出,使用鋁製的鍋或者餐具可能會導致老年癡呆。但其實這是因為鋁與人的悲傷、寂寞等情感的波動幾乎完全一致的緣故,因此我推測,不是因為鋁製品中的鋁導致老年癡呆,而是老人寂寞或悲傷的情感引發了鋁元素,進而導致了老年癡呆。

前麵介紹過的瑞士傑出的水質研究專家--瓊安教授曾說過這樣一段發人深省的話:

"有位物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分析太陽係行星的位置對水會產生什麽樣的影響。他將幾種不同的礦物質分別放入水中,觀察當行星走到特定位置時,含有何種礦物質的水會被吸附到吸水紙上。

"結果發現,當土星強烈影響地球時,含有鉛的水會發生反應。隻有含鉛的水會被吸附到吸水紙上,而含有銅、鐵、銀等其他礦物質的水則沒有任何變化。

"從這個結果可以推測,土星似乎和鉛有著息息相關的聯係。而金屬與人的情感或情緒是會產生某種共鳴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土星是與人的憤怒情感有著某種很強的關聯的。

"這就可以解釋一些占星術中所提到的各種行星的性格,很可能是與金屬產生的變化相關。"

這個結論和我所主張的人的108種煩惱對應108種元素的觀點頗有相似之處,也讓人很感興趣。太陽係有9大行星,9×12剛好是108。如果用元素周期表去換算的話,差不多就知道哪個行星對應著哪種元素了。

當這本書寫到這裏的時候,我偶然看到一個電視節目中提到,所有的元素都來自於宇宙爆炸時的超高溫,這也是一個引人深思而有趣的話題。


具有相同波動頻率的東西之間相互吸引

作者: 江本勝

1989年,美國的科學雜誌《21世紀》刊載了一位名叫沃倫•哈馬曼的人所寫的論文。論文中提到,如果將人體中的有機物質的頻率轉換成聲音,相當於42個八度。

若真的那樣,我們將最高頻率的標準定在八長調的"do"的話,它就會高達570兆赫茲。而1赫茲表示1秒鍾波動1次,這也就是說,人體所產生的波動每秒鍾高達570兆次。換言之,人類其實隱含著超乎想像的能力。

42個八度的確令人難以想像,但這也恰恰說明,人類擁有各種各樣的頻率波動。人體就是一個由不同頻率所組成的"宇宙",隻是依靠人體本身,就能演奏出一首恢弘的大宇宙交響曲。

我在談及波動及波動頻率的時候,通常會采用我所獨創的"八度理論"。

何謂"八度理論"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在包羅萬象的萬物之中,所有事物所具備的頻率,均能包含在跨越一個八度的7個音符內。宇宙是由頻率從高到低的不同事物組合而成,就像鋼琴上從低音到高音順序排列的琴鍵一樣,隻要彈奏上麵白色的琴鍵,八度音中的音符即能流瀉而出。

其中一個八度的"do"和第二個八度的"do"之間的波動頻率相差兩倍。但是相差兩倍的波動頻率,同樣都由"do re mi fa so la si"這7個音符"構成"。這也就是說,隻要重複這7個音,就可以表現從極高到極低的音域。

  那麽將所有的波動頻率都轉換成聲音的話,會出現一種怎樣的情形呢?首先主要會產生一種共鳴現象。同樣的波動頻率就會產生同樣的共鳴。用音叉做個實驗,你很快就能明白了。音叉是一種U字形的器具,擊打其金屬部分就可以發出聲音來,通常用於樂器或者合音的調音。

對著音叉敲出440赫茲"la"音,然後讓另外一種發聲器同樣發出440赫茲的"la"音時,音叉就會產生"嗡嗡"的聲音,這就是共鳴。

具有同樣波動頻率的東西,隻要一方發出聲音,另一方就能產生共鳴。我們通常所說的物以類聚,指的就是這種具有相同波動頻率的東西之間相互吸引、相互作用的"共鳴"。

如果平常仔細觀察的話就能發現,這種共鳴現象隨處可見。

走在大街上的狗看到其他動物往往無動於衷,但是道路的另一側也有一條狗的話,它就會很敏感地作出反應。此外,還有一些狗聽到救護車的警笛聲,以及沿街叫賣的喇叭聲時,會大聲狂叫,這都是一種共鳴。

反觀人類也是一樣。具有同樣波動頻率的人與人之間會相互吸引,從而成為親密的朋友;不同類型的人,不管距離再怎麽近,彼此也會漠不關心,甚至相互排斥。如果在生活中有一個你討厭的人試圖接近你,其實說明你與他之間在某些方麵是存在共鳴的。

日本武士道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勝",換言之,就是不與你的敵人產生"共鳴"。而經過比試後獲得勝利,畢竟還是與敵人產生了某種"共鳴",所以層次要略遜一籌。

 "波動"與"震動"不同,彼此之間如果沒有共鳴的話,肯定會越走越遠,因為我們無法接受與自己不是"同類"的人。

愛情也是一種共鳴現象

擁有同樣的波動頻率會產生共鳴,這就是共鳴的原理。

更有趣的是,即使波動頻率不同,但隻要呈倍數,一樣可以產生共鳴。用鋼琴同時彈出440赫茲的"la"音和低八度的220赫茲的"la"音,我們就能聽到非常悅耳的音樂。而這時在音叉上敲出上述兩個八度音,都會產生共鳴。

隻要波動頻率呈2倍、4倍、8倍,或者1/2、1/4,均能產生共鳴,而且這個數字可以無限延伸下去。也就是說,無論波動頻率相差多少,隻要是倍數,就可以產生共鳴。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的話,不管兩者在什麽層次上,它們都存在著共鳴的可能。

試想,世界上有很多人受到具有高波動頻率的耶穌基督、釋迦牟尼的影響;同時也有人對那些無視社會規範、活得"奔放而瀟灑"的諸如大盜--石川五右衛門之類的人充滿羨慕。

這其實並不矛盾。不同的人就是會與不同階層的人或事物產生共鳴。有句俗話說,"清濁並飲",也許這樣的生活方式才更自然,更適合人類。

那麽人與人之間所產生的愛情,又該如何用波動理論去解釋呢?
愛情也是一種共鳴現象。比如,自己的能力如果在波動的世界中可以歸為第10級的話,那麽自己隻能和擁有第10級波動能力的人產生共鳴,或者憧憬著與擁有比自己"高級"的、波動能力為第12級的人相戀。

我總在想,在這種情況下墜入愛河的話,人所擁有的能力就可能發揮到一種極限。如果一個人擁有10級的才能,卻常常隻能施展出5級來,這時他若和擁有10級能力的人戀愛,他的能力必定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到10級。若恰好對方擁有的波動能力達到了12級,那麽相信他的能力肯定將隨之提高。

所以說,當人戀愛的時候,工作效率就會特別高。人隻要一談戀愛,無論是工作內容,還是周圍所處的環境,都會在不知不覺中有所改變。這樣說的話,那些已經不再年輕、卻依然在工作上充滿幹勁的人,也許是因為無時無刻都在"戀愛"著的緣故吧。

當然,這裏所說的戀愛,並不僅僅局限於世俗意義上的男人與女人的相戀,而是包括了很廣泛的人對人的崇拜,以及對他人人格的景仰。

戀愛能提高波動頻率,同時也能讓人逐步完善自身。所以請各位,隻要活著一天,就不斷展開"戀愛"吧。

擁有什麽樣的人生全在一念之間

自然界中的諸多事物,大多隻能發出固定的波動頻率,就像所有的麻雀所發出的叫聲都千篇一律(雖然就麻雀本身而言,可能或多或少會有不同),貓狗的叫聲也並無太多的變化一樣。

相對於它們,人類可以自由地唱出"do re mi fa so la si"來,甚至還能創造出更多優美的旋律。你不覺得這是一個奇跡嗎?

惟有人類可以和自然界中的萬物產生共鳴;惟有人類可以和宇宙中的萬物展開對話,賦予它們能量,並從它們身上獲取能量。

但這一切卻因為想法的不同,變成了一把雙刃劍。如果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滿足某種欲望的話,那他就會把破壞自然的能量,全都散播到世界上。

地球如今之所以會如此髒亂,都是因為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一味地貪圖生活的便利,貪婪地追求生活的奢華所致。在人類的生活裏,創造出了所謂消費社會,從而極度地威脅到了自然環境。

此刻,新世紀已經來臨,我認為,人類已經走到了需要徹底改變意識的轉折點。既然人類可以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產生共鳴,那麽我想就一定能架起與自然共存共生的橋梁,不再汙染自然環境。要對整個世界發射出什麽樣的頻率,要讓地球變成一個什麽樣的星球,這有賴於我們每一個人。

那麽你會選擇一種什麽樣的生活方式呢?

隻要心中充滿愛與感謝,值得我們去愛與感謝的事物就會源源不斷地降臨,讓我們的生活從此充滿幸福與健康。如果我們人類發出的隻有怨恨、不滿或者悲哀的波動,世界又將如何呢?想必,人類從此會越發深陷於仇恨之中,最後墮落到滅亡的地步吧。

要選擇什麽樣的世界,將擁有什麽樣的人生,可能全在人們的一念之間。

---------------

人從水中來 與江本勝博士對談錄

作者:郭枝蓁.祝家琦


飛舞的雪花交織出一片銀色的北國世界,在皚皚白雪覆蓋的空間,有人追尋速度的飛越,有人笑鬧於雪人的堆疊,您,又是如何看雪的呢?
江本勝,一位在雪花身上獲致靈感,至少投入8年時間了解水,試圖探尋無邊無界之生命本源的日本研究者,邀請您再度走進人與水的對話。

與水相遇

赤子之心看世界 緣起不滅水相連

◆問:江本先生研究波動十幾年,什麽樣的契機使你開始轉變研究水?

答:最初開始是進行水的研究的,研究了之後才發現對水原來一無所知。為何人類對水了解如此地少?和許多人談過後才知道,其實是因為沒有測量水的方法,所以就拚命地找可以測量水的具體方法,於是在當時遇到了MRA機器。此機器就是共鳴磁場分析儀,可以用來進行水的研究,這也和波動有關,之後才發現拍攝水的方式,可以利用結晶來測量水,其實水和波動的理論是相同的。

◆問:在書中看到您說,因為某一天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個標題:「世界上的雪花結晶,沒有一個是相同的」使你得到珍貴的啟示?

答:是啊!現今世界上有60億人,如果由古至今可以有1000億人吧!但沒有兩個人長得一樣。

◆問:那麽心思如此細膩的您認不認為這是一件不可思議,很玄妙的事呢?

答:我由「世界上的雪花結晶,沒有一個是相同的」這句話得到這樣一個啟示:雪花也是水的結晶,雪花有結晶,那水也同樣會有結晶。所以就開始想要拍攝水的結晶,但至於你提的這個問題,是啊!世界上許多事情很奧秘、很難找到答案啊!

◆問:可是一般的人不會想到這些事情,為什麽江本先生會這樣子想呢?

答:也沒有比別人多發現多少,可能在小孩子時,就會時常想為什麽這樣呢?為什麽那樣呢?很難說清楚。

用善念改變世界
生命奧秘藏水間 愛與感謝每一天

◆問:在您的書中我們看到了研究結果,不管是給水聽音樂、閱讀文字,我們都發現到了當給水好的訊息時,就會出現好的結晶,相反則否。那這樣子的結果,江本先生您認為這給予人類的啟示是?

答:就像舊約聖經裏寫的,開始這個世界時,神依據語言創造世界。我的話歐洲人士比較能夠理解(可能是基督教世界的關係吧)。像「結晶Cristal」這個字,Christ是神的意思,而All是全部。

◆問:在您的書中,我們看到你說:「愈研究水,就愈無法否定神的存在」

答:是的,研究後更加相信神的存在,但我想神是存在每個人的心中。

◆問:研究水這麽多年,江本先生一定遇到許多困難,幾經許多努力,和我們談談在這個過程中和研究夥伴發生的故事?

答:在我的研究室中有一位是熊本大學畢業的工作人員,是學理工的,以前的教育觀念使他一直認為水結晶不可能成功,在做實驗的當時,隻是因為工作而應付去做,沒有提起勁,我就每天下班後帶他去喝酒,工作完了就帶他去,到後來他自己覺得不好意思,就開始努力認真地研究。這是在研究時比較有趣的插曲。

◆問:在您的演講中我們也看到,日本的琵琶湖在祈禱前與祈禱後,其水結晶如天壤之別,由此讓我們知道人的意念、意識的力量,江本先生您的看法呢?

答:介紹的琶琵湖隻是其中一個例子,由此可以知道人意念的影響。水是心之鏡。在科學界中,量子代表的是更微觀分子群的領域,用科學的儀器去觀察它,水世界是量子的世界,所以人的意念是可以到非常細小的世界去,可影響水,水的世界是人類世界的藍圖,人可以依著自己的意念去勾勒出好的藍圖,往好的方向走。

◆問:以上對宇宙的想法是您研究水之後才有的嗎?

答:怎麽說呢,我小的時候在夢中就夢過。

◆問:這些水結晶研究的結果,對您在平常的生活中有沒有什麽影響,例如:和家人相處上有什麽改變?

答:原本我的個性就是比較溫和的,所以在和家人的對待上沒有多大改變。但在研究後對整個人類世界、對星球、對宇宙更加關心了,這是對我比較大的影響。而且使我深信人類本來就是水。水是在世界循環,而生命是沒有止盡的。

◆問:在您的演講中,您提到了在今年的7月25日有一個全世界的「愛與感謝」發善念活動,可不可以再為我們詳細地說一說?

答:我之前做過一個實驗,500人同時對水發善念,後來呈現出好的結晶。而在之前我們提到過對琶琵湖的水發善念,剛開始時我們拍攝到的水結晶是呈現7角形,這七角形告訴我們,這個宇宙中有不同的層次世界存在。琶琵湖這次的祈禱活動,讓我知道發善念距離不是問題,而且意念愈純淨力量愈大,同時人數愈多愈能達到效果。大家記得阿波羅號嗎?那3個太空人能平安地返回地球隻有300萬分之一,但當時很多人都希望他們能夠平安返回,就成真了。

看到現今世界的紛亂,我已經開始在全世界發起「愛和感謝」發善念的活動,現在我最關心的事是中東地方的紛爭,思考要如何使世界得以和平?若要在全世界倡導和平,我想最需要的是「愛和感謝」,愛如同太陽(散發),感謝如同月亮(接受),當「愛和感謝」平衡時,生育出新的生命。水教導了我們,大自然對人的安排是盡善盡美的,大自然和人類可以平和共處。在台灣2千3百萬人如果大家可以繞著台灣一圈發善念,我想台灣必定會永遠和平。

現在世界有許多的紛爭,所以我們要將2003/7/25設定為:人類將「愛與感謝」的意念獻給水之日。這天世界各地的人在以色列(約旦河)、德國(史坦柏格)、日本(琵琶湖)世界各地舉行「愛和感謝」發善念活動,希望台灣民眾也可以共襄盛舉,即使有時差也無妨,每個人持續三分鍾發出對這個世界「愛和感謝」的善念。我想它一定會成功。


------------------

在線閱讀《水知道答案》作者:(日)江本勝
http://book.sina.com.cn/nzt/1076479952_water/index.shtml

(另有相關視頻專題節目在海外某唐人電視台的網站中,但因文學城對其公司屏蔽,就不能鏈接在此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