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納蘭性德

(2006-11-17 18:07:50) 下一個

出處:http://www.guoxue.com/nl/nlyj.htm


一.納蘭性德生平

    納蘭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明珠長子,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1655年1月19日)出生於滿州正黃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因生於臘月,小時稱冬郎。納蘭性德自幼天資聰穎,讀書過目不忘,數歲時即習騎射,17歲入太學讀書,為國子監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其兄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徐乾學。納蘭性德18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19歲 準備參加會試,但因病沒能參加殿試。爾後數年中他更發奮研讀,並拜徐乾學為 師。在名師的指導下,他在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1792卷編的儒學匯編—《通誌堂經解》,受到皇上的賞識,也為今後發展打下了基礎。他又把搜讀經史過程 中的見聞和學友傳述記錄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時間,編成四卷集《淥水亭雜識》, 其中包含曆史、地理、天文、曆算、佛學、音樂、文學、考證等方麵知識。表現 出他相當廣博的學識基礎和各方麵的意趣愛好。

    納蘭性德22歲時,再次參加進士考試,以優異成績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衛的官職,以後升為二等,再升為一等。作為皇帝身邊的禦前侍衛,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參與風流斯文的詩文之事。隨皇帝南巡北狩,遊曆四方,奉命參與重要的戰略偵察,隨皇上唱和詩詞,譯製著述,因稱聖意,多次受到恩賞,是人們羨慕的文武兼備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隨身近臣,前途無量的達官 顯貴。

     但作為詩文藝術的奇才,他在內心深處厭倦官場庸俗和侍従生活,無心功名 利祿。雖“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他詩文均很出色,尤以詞作傑 出,著稱於世。24歲時,他把自己的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後更名為 《飲水詞》,再後有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共 342首,編輯一處,名為《納蘭 詞》。傳世的《納蘭詞》在當時社會上就享有盛譽,為文人、學士等高度評價, 成為那個時代詞壇的傑出代表。 在當時社會上就享有盛譽,為文人、學士等高度評價,成為那個時代詞壇的傑出代表。

    蘭納蘭性德十七歲時娶妻盧氏。少年夫妻無限恩愛,新婚美滿生活激發他的詩 詞創作。盧氏於婚後三年去世。沉重的精神打擊使他在以後的悼亡詩詞中一再流 露出哀惋淒楚的不盡相思之情和悵然若失的懷念心緒。納蘭性德後又續娶關氏,並有側室顏氏。

    詩人落拓無羈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脫俗的秉賦,加之才華出眾,功名輕取 的瀟灑,與他出身豪門,鍾鳴鼎食,入值宮禁,金階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構 成一種常人難以體察的矛盾感受和無形的心理壓抑。加之愛妻早亡,後續難圓舊 時夢,以及文學摯友的聚散,使他無法擺脫內心深處的困惑與悲觀。對職業的厭 倦,對富貴的輕看,對仕途的不屑,使他對凡能輕取的身外之物無心一顧,但對 求之卻不能長久的愛情,對心與境合的自然合諧狀態,他卻流連向往。他於康熙 二十四年暮春,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歎,然後便一病不起,七日後於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

    納蘭性德病時,康熙曾派員探望並送禦藥,聞亡故之訊,為之挽惜。納蘭性德的業師徐乾學為其撰寫墓誌銘、神道碑。納蘭性德葬於京西皂甲屯納蘭祖塋,帶著無限的愛與永遠十九歲的嬌妻盧氏於山明水秀之境冥合永遠。他的《納蘭詞》 成為中國文學寶庫中的不朽之作


禹之鼎繪容若肖像 (故宮博物院)

禹之鼎繪容若肖像

二、納蘭性德的創作(上)

1.家庭影響
納蘭納蘭性德出生在一個典型的貴族家庭。滿清的八旗製度不但將滿漢人等劃分
成貴賤種族,就八旗的世襲製度亦比之漢族王朝的封建世襲製度更具有血緣、種
族、部族的原始機製。有更明顯的種、部族的區別。八旗貴族的人人享有奉祿,
可世代従軍、世代為官的體製,加之滿族域內婚姻的製度,比唐、宋、明王朝更
容易従種、部族血統上保持貴族上層社會的穩定。當然,這種狹隘的製度日後也
加速了八旗子弟的腐敗、沒落和種族退化。而在滿族入主中原,定鼎華夏的初期,
其內部的秩序、團結和對外的一致性,比之人心渙散、腐敗透頂、氣數已盡的明
王朝來,還是顯現出相對的竟爭優勢和新事物發生、發展、完善過程中表現出的
積極傾向與內在活力。特別在康熙時期,作為一代明君,開始認識文治的重要性,
提倡重武崇文的時候,在朝重臣明珠也順應這一必然趨勢,力主重滿用漢,崇文
重教。同時在議撤三藩、收複台灣和抵禦外侮方麵采取積極手段,體現了與中華
文化相一致的民族團結、疆域一統的文化觀。這種較為開明的觀念對其家族成員
是會有相當影響的。

 

 

 

納蘭納蘭性德出生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政治生活的大背景必然在他思想上形成烙印,開明意識必然深刻於他的觀念啟蒙過程。又因為納蘭性德出生和在世的階段,也正是其父明珠官運亨通,權勢漸重的上升階段。家勢炎炎,躍然王公之列。首相的顯赫更是萬臣莫及的。這種高貴的地位,使他従一開始就有條件在最佳環境中受到最好的教育。據說他四歲學騎馬,七歲學射箭,十四歲通詩文。作為封建官僚家庭中的嫡傳長子,做為聰穎早慧的貴族神童,無疑是明珠夫婦的掌上明珠。家中為他延請的數位家庭教師,都是名揚一方的飽學之士。他的個人天賦也得以被盡早發現、培養。中貴子弟會受到更多的重視、關顧、舉薦,有更多的機遇,這是自不待言的。在這個過程中,他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質,表現出勤奮好學的精神,這使他更錦上添花,較尋常人更一步一層樓,十步一層天。他入太學即為“校長”(國子監祭酒)徐文元看中,並推薦給在朝為官的家兄徐乾學。順天府鄉試,徐乾學又正好是該考區的副主考官。納蘭性德小試牛刀,一考中舉。在徐乾學的幫助指導下,他又編輯大型書籍《通誌堂經解》,著錄《淥水亭雜識》
等。在考取進士之前就已經是學有成就,聲先奪人的貴族舉子了。清代科場對八旗子弟是關顧有嘉的,其政策也是提倡、鼓勵。納蘭性德再試科場時,不但獲得二甲第七名,而且是備受讚譽“敘事析理,諳熟出老宿之上,結字端勁,合古法,諸公嗟歎,天子用嘉”(徐乾學語)結合他之前的才華和之後的成就,可以看出納蘭性德的真才實學,以及貴族身份於仕途、學途的通達。

 

納蘭再者,封建貴族大家庭的優裕生活,使他入仕之前能夠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樂做之事。在不受過多市俗幹擾的環境中,精心地經營個人的藝術生活,編織個人細膩的情感之網。他無需體驗生存的辛酸,經曆創業的艱難,飽償仕途的坎坷。既不必擔心窮措大作富貴詩的可笑作大,又不必顧及小人得誌的洋洋自得與輕狂。 在他的藝術中,體現的是成熟的貴族化傾向,進入到比較自然、純粹、本質的境地。那種衝淡、平和、自然正是在那種物質、精神生活基礎上的一種超越。


2、職業塑造


納蘭納蘭性德點為進士後,便做了大內侍衛,並在幾年的時間,従三等侍衛升到一等侍衛。一等侍衛為正三品,格同武官參將、文官府尹(市長),屬於上品高階。清代侍衛大致相當於漢代的羽林郎之類的侍従武官,區別於外廷朝臣(國家行政職官)。曆來多由勳戚、貴胄子弟充任,算得上“近衛軍官團”軍官。侍衛們在帝王身邊隨行宿衛,並接受臨時差遣。由於是帝王身邊的隨従親軍,品級起點遠比普通行伍出身的軍官要高,(三等侍衛為五品,格同知州)因此這一職務也有榮譽性質。


納蘭納蘭性德擔任侍衛以來“禦殿則在帝左右,扈従則給事起居”、“吟詠參謀,多受恩寵”。他在禦前任職,能應付自如。皇帝詩興大發,他隨聲唱和;皇帝若有著述,他受命譯製;皇帝行獵,他則執弓衝突,躍馬隨圍。“上有指揮,未嚐不在側”。由於盡職稱詣,他受到康熙皇帝的金牌、彩緞、弧矢、佩刀、鞍馬、詩抄等賞賜,得到讓許多人羨慕的特殊眷顧。

納蘭就他的出身來看,很難對現實社會有準確深刻的認識與體會。養尊處優的環境對或有才華的人,大約也隻能成就個風花雪夜中的寶哥哥、林妹妹。“文”再出不了寫“三吏”、“三別”的杜少陵,“武”也鑄不成壯懷激烈的辛稼軒。但天資聰慧的納蘭性德出乎尋常地利用了良好的條件,學習勤奮刻苦,博覽群書,增廣見聞。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生活的狹隘局限。宮廷侍衛因為要常隨帝王參與各種重要活動,遇有巡狩之事則要扈従,踏名勝山川,過鄉鎮城邑。鑒於經曆見識對一個詩人是必不可少的,這種影響在他的詩詞中反映再明顯不過了。這類經曆對詩人激發情感,闊大境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納蘭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一年扈従東巡,填詞《如夢令》
納蘭納蘭萬帳穹廬人醉
納蘭納蘭星影搖搖欲墜
納蘭納蘭如夢隔狼河
納蘭納蘭又被河聲攪碎
納蘭納蘭還睡
納蘭納蘭還睡
納蘭納蘭解道醒來無味
納蘭其中“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二句被王國維評為“千古壯觀”。従中人們不難察覺其職業對他創作的積極影響。

納蘭另據有史可查的記載,康熙為阻止沙俄的南侵,於康熙二十一年派都統郎坦、彭春、薩布素等一百八十人,以狩獵為名,沿黑龍江行圍,達雅克薩,探敵虛實,測水陸通道,進行戰略偵察。三年後,清軍調集軍隊,水陸並進,與沙俄進行了史稱“雅克薩之戰”的反擊戰。戰役取得勝利,迫使沙俄在於我有利的條件下,鑒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阻止了沙俄的向南擴張。參加那次隱蔽偵察任務的就有納蘭性德。作為當時就有社會影響,才華橫溢的風騷詞人,隨獵兵千裏赴戎機。既顯示了武官的職業本色,也錘煉了才子的詩魂劍膽。一世風流,一個花絮,一段男兒的軍旅華彩。




納蘭由於侍衛的職業性質,雖為帝王隨身近臣,但不參政;雖是軍官,但不統兵
治軍。小心警衛,謹慎行事,既不能隨人樂而忘形,也不準因人悲而失態。這就
使其與國事、軍機保持一定距離。當然本人秉賦不願涉足官場,無心政治也是一
個重要內在因素。他的詩詞幾無“巨擘宏篇”,時不常流露出侍禦的恭謹,隨駕
的小心。“夜闌怕犯金吾禁,幾度同君對榻眠”(《無題》),不敢高聲語,恐
驚天上人的誠惶誠恐。“平堤夜試桃花馬、明日君王幸玉泉”。加班加點,試馬
備鞍,服勞盡職。康熙幸遊西山名勝,一路“駿馬駸駸踏綠萃,羽旗豹尾映龍鱗”
(玄燁《夏日同大學士明珠暨諸侍衛過黑龍潭途中作》),一派興高采烈,馬快
蹄輕,招搖鋪張的景象。而當侍衛的納蘭性德卻在當值中心生感歎:“燕壘空梁
麵壁寒,諸天花雨散幽關。篆香清梵有無間……(《浣溪沙·大覺寺》)”;或
下崗後,於靜中偷閑:“……列岫霽始開,雙扉晚初闔。……遙夜一燈深,石爐
燒艾蒳。”總之熱烈的出行遊曆,納蘭性德扈従,所作詩詞卻往往情調深沉,
略帶憂鬱,顯出孤獨、冷清的氣氛。職業的情緒製約,心理壓抑,恐怕不能說沒
有。

納蘭但作為滿人的後裔,八旗子弟在清初,還較多保留著善騎射,驍勇尚武的的
傳統習俗。納蘭性德並不是一位僅會感傷,吟風弄月的操毫書生。韓菼說他“上
馬馳獵,柘弓作霹靂聲,無不中”。徐乾學讚他“有文武才,每従獵射,鳥獸必
命中”。可以推測他的武功和身手。特別當他不在帝王身邊時,沽酒射獵,卻是
英姿勃發,神采飛揚。納蘭性德在京西郊獵時有詞《風流子,秋郊記事》“……
秋水映空,寒煙如織,皂雕飛處,天慘雲高。人生須行樂,君知否?容易兩鬢蕭
蕭”。自與東君作別,劃地無聊。算功名何許,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
便向夕陽影裏,倚馬揮毫。”正是他血脈中仍有這種武士豪邁激情的湧動,盡管
他終想回避塵寰鬧市,於寧靜淡泊中覓詩尋夢,盡管他詩詞有卿卿之情,不乏細
膩精致,但柔中不軟,悲中不頹。亦或有綿綿淒惋之致,卻不同靡靡之音,更沒
有扭捏之態。其職業的影響具有矛盾的兩麵性,但施加在他良好的學識、修養、
才能基礎上,應該說還是利多於弊。従詩人的特殊生活基礎所形成的藝術特色來
說,在其具有鮮明個性的成就鑄成上,職業的影響還是有許多積極之處的。


三、納蘭性德的創作 (下)

3.婚姻點染

納蘭納蘭納蘭納蘭納蘭納蘭納蘭納蘭納蘭納蘭

 

納蘭納蘭性德的詩詞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描寫夫妻感情生活的。其詞句婉麗優美,情意綿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康熙十三年(1674年)十九歲的納蘭性德與十七
歲的盧氏成婚。自此掀開了他們夫妻愛情生活的帷幕。

納蘭盧氏父親盧興祖官至兩廣總督,是兩省的最高軍政長官,是的道的封疆大吏。
由此說來,盧氏也是與納蘭家門當戶對的大家閨秀。有關盧氏的記述道“夫人生
而婉,性本端莊,貞氣天情,恭客禮典。明璫佩月,即如淑女之章,曉鏡臨春,
自有夫人之法……幼承母訓,嫻彼七襄,長讀父書,佐其四德”。従中可以知道
盧氏是一個美麗端莊、有教養、有文化、三従四德的標準淑女。納蘭性德與盧氏
少年夫妻,恩愛美滿,柔情萬般。従這個時期的詩詞中,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神怡
心醉的燕爾之悅。“戲將蓮菂拋池裏,種出蓮花是並頭。”活現出兩人於庭院中
以嬉戲表達對愛情的美好憧憬。“偏是玉人憐雪藕,為他心裏一絲絲。”形象地
勾畫出情人的心心相印和愛之綿綿。“為怕花殘卻怕開”表達的是不敢輕意觸動
美好,生怕失卻的擔心。“獸錦還餘昨夜溫”那種對紅綃帳中臥鴛鴦的回味、重
溫。“自把紅窗開一扇,放他明月枕邊看。”藝術地描述了在無限溫馨中,對心
愛的異性的傾心研讀與細細欣賞。真是才子遇佳人,天地浪漫,風月無邊。每當
納蘭性德隨皇帝出巡,或奉旨出差在外,多情的他又平添了更多的離仇別恨。“
千重煙水路茫茫,不許征人不望鄉。次是月明無睡夜,盡將前事細思量。”“碎
蟲寒葉共秋聲,訴出龍沙萬裏情。遙想碧窗紅燭畔,玉纖時為數歸程。”關山重
重,路途迢迢,心係嬌妻,千裏寄懷。
納蘭他們的這種“大觀園”中的貴族少爺,小姐的愛情,是要有相當的物質、文化基礎的。與當時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的情感是有相當距離的。離開寄生生活,如此這般愛情就要換種式樣了。由於他們生活在極其優裕的環境中,沒有更多的繁瑣俗務幹擾,可以在比較純粹的境地去體驗那種更接近本質意義的愛。那種在世俗人眼裏幾近完美的家庭環境,物質基礎,郎才女貌,構成所謂天設地造的最佳婚配組合。有道是浪漫的年齡,新婚燕爾,真正的生活尚末開始,各種矛盾均末形成、展開。更兼詩人的特質與詩詞的魅力:升華情感,煊染生活,能帶著理想,牽魂引魄,遊夢天方。就是酒不醉人,人也要自醉。詩人升華了愛情,愛情成就了詩人。比翼之鳥,振翅雙飛。一路歡歌,一路歡歌……

納蘭就在這如夢的美好境界裏,無情的上蒼把霹靂擲向人間。結婚三載的盧氏,
因為難產,竟在十九歲如花初綻的年齡,撒手人寰。此前一切都太美好、太完滿、
太浪漫,這個噩耗太突然、太殘酷、太無情,因此對納蘭性德的打擊也太大了!
誰能相信這一切是真的呢?納蘭性德在雙林寺給亡妻守靈時,仍難確信這生死訣
別,“挑燈坐,坐久憶年時。薄霧籠花嬌欲泣,夜深微月下楊枝。催道太眠遲。
憔悴去,此恨有誰知,天上人間俱倀望,經聲佛火兩淒迷,未夢已先疑。”香消
玉隕,“風雨消磨生死別”。情天恨海,“情在不能醒”。萬念俱灰的詩人,此
時隻能在夢中與嬌妻相會。“客夜怎生過?夢相伴,倚窗吟和。薄嗔佯笑道,若
不是恁淒涼,肯來麽?來去苦匆匆,誰擬待,曉鍾敲破。乍偎人,一閃燈花墮,
卻對著琉璃火。”(《尋芳草,蕭寺記夢》)欲哭已無淚,盡使柔腸寸斷。曾是
“雙棲蝶”,又作“夜來雙燕宿”,海誓山盟“不信鴛鴦頭不白”。生者對死者
無盡的相思情,竟使得従不作詩的妻子在四年後的夢裏約會中道出“銜恨願為天
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真是他在《沁圓春》中寫到的“……便人間天上,塵
緣未斷,春花秋月,觸緒還傷。……兩處鴛鴦各自涼……”。看來,在冥冥之中,
他們已約定:人間的遺憾在不久的將來,於天上去圓滿永遠。

納蘭在今後的日子裏,納蘭性德又續娶了關氏,還有顏氏為側。但好象再沒有激
動了。如果還有夢,那就是盧氏魂來神往,重溫舊情。在最後的一段時間裏,納
蘭性德的好友在江南為他介紹了一位富有詩詞才華的名妓沈宛。作為烏程才女,
沈宛曾有出色的詞作《選夢詞》刊行於世,為納蘭性德欣賞重看。也許是對尋覓
知已的渴望與憐惜。兩人有情有意,遂結金蘭之好。關於這方麵是有文化背景的。

納蘭納蘭性德接沈宛於京城,在德勝門內置房安頓。由於沈的身份和血統,她不
能名正言順地進入明府。他們就保持著沒有名份的關係,過著情人式的生活。従
沈宛的詩詞中,看得出他們心靈之間有著一種相知互憐的內在聯係。但好景不長,
半年後,納蘭性德突然去世,留下孤獨無靠的她和納蘭性德的遺腹子。沈宛含淚
返回江南,以詞作撫慰她心中的傷痛。天公不作美,有情人終不成眷屬,留下一
段讓人歎息、讓人辛酸,淚水淹沒歡樂的風流憾事。也許是一段風流債之緣故,
這個遺腹子被生下來。光陰荏苒,歲月蹉跎。據說在這個叫富森的遺腹子七十歲
時,被乾隆邀上太上皇所設的“千叟宴”。孽海情天,業債消盡。

納蘭愛妻、情人的生離死別構成納蘭性德感情生活的一波三折,宕蕩起伏。在他
的詩詞中憑添了這許冷暖色彩。愛得要死,恨得要死,都凝結著千古詠歎。歡悅、
悲傷--不朽的美--寶貴的文化遺產。


4.物性觀照

納蘭在納蘭性德的詩詞中,寫景狀物關於水、荷尤其多。首先其別業就名為“淥
水亭”。無論目前關於淥水亭所在地點的爭議怎樣,無論它是在京城內什刹海畔,
還是在西郊玉泉山下,亦或在其封地皂甲屯玉河之浜,都沒能離開一個水字。是
一處傍水的建築,或是有水的園囿。對於水,納蘭性德是情有獨鍾的。中國傳統
文化中,把水認作有生命的物質,認為是有德的。並用水之德比君子之德。滋潤
萬物,以柔克剛,川流不息,従物質性理的角度賦與其哲學的內涵。這一點被納
蘭性德這位詞人尤為看重。

納蘭明代定都北京後,許多達官貴人紛紛在城內外營造私人花園。如城內的英國
公花園、西郊皇親李偉的清華園和漕郎米萬鍾的勺園,都是極負盛名的。到了清
朝,特別是王室在西郊大興園林土木,自暢春園始,到圓明園之鼎盛,三山五園,
幾成中國古代造園史上的頂峰。為了仿效,為了方便朝班,更是為了享受,王公
大臣也在西郊購地,建起自已的園墅別業。明珠就在暢春園咫尺之處,興建“自
怡園”。取海澱、西山一帶的山水之勝,構架了景似江南的私家花園。而納蘭性
德把屬於自已的別業命名為“淥水亭”,一是因為有水,更是因為慕水之德以自
比。並把自已的著作也題為《淥水亭雜識》。詞人取流水清澈、澹泊、涵遠之意,
以水為友、以水為伴,在此療養,休閑,作詩填詞,研讀經史,著書立說,並邀
客燕集,雅會詩書——一個的道的文化沙龍。就在他辭世之時,也沒離開他的淥
水亭。與之相比,同在水泉豐沛的海澱,武夫僧格林沁卻造旱園,在園中起山神
廟。權宦李蓮英於海澱鎮鬧市中置產業三處,方便起居卻無水趣。宗室商人薩利
建宅通衢,招搖有餘,風雅稍遜。試想,如果這位偉大的以水為性,借水寄情的
詞人沒有了水,他的情感激發和創作靈感的迸出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幾近幹涸。
如果以山為題、以山為懷,那他的藝術也定是另種風度了。

納    納蘭性德的詩詞中,對荷花的吟詠,描述很多。以荷花來比興納蘭公子的高潔品格,是再恰當不過的。出汙泥而不染是文人雅士們崇尚的境界。它起始於佛教的有關教義,把荷花作為超凡脫俗的象征。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把梅、竹、蘭、菊“四君子”和鬆柏、荷花等人格化,賦予人的性格、情感、誌趣,使其具有了特定的文化內涵和哲學意蘊。鄭板橋的竹、金農的梅、曹雪芹的石,都成了寄托文人心態、情感的文化圖騰。而納蘭性德卻認定了荷花。他的號為楞伽山人,有禪緣者,看重荷花,更在情理之中。納蘭性德所居,所樂之處均有水存在,水中的荷花更陶冶詩人的性情。甕山泊畔有芙蓉十裏,玉泉山下有芙蓉殿,淥水亭邊碧水菱荷,皂甲屯明珠花園西花園遺址仍殘留水沼,出土蓮花紋漢白玉欄板……這無不說明它與納蘭性德的生活、創作有著密切的關聯,它與詞人的精神始終同在。

四、納蘭性德與清代詞壇

1.藝術特色

納蘭納蘭性德主張作詞須有才學。對泥古、臨摹仿效深惡痛絕,在創作態度上“ 欲辟新機,意見孤行、排眾獨出。”認同杜甫“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 師”的觀點。提出“凡風騷以來,皆汝師也。”認為“隨人喜怒,而不知自有之 麵目”是迂腐之徒的作為,不足取。還形象地比喻此般行止如矮人觀場,隨人喜怒。他談詩詞創作“亦須有才,乃能揮拓;有學,乃不虛薄、杜撰。才、學之用 於詩者,如是而已。”

納蘭他還主張作詩詞要有比興。並従文藝批評的角度,對唐、宋、明的詩詞作品 進行比較,指出宋明的作品賦多比興少,“雅頌多賦,國風多比興,楚詞従國風 而出,純是比興,賦義絕少。唐人詩宗風騷,多比興。宋詩比興已少,明人詩皆 賦也,便覺版腐少味。”在他的詩詞中,他常以竹、鬆、蘭、荷等自比,借物起 興,循著他的“發乎情,止於禮義”的創作過程,抒發高潔的情懷,辯明超脫的 心誌。

納蘭 納蘭性德的這種創作思維軌跡和價值取向也是出之有因的。明珠在納蘭性德 少年之時,便為他延請了漢學名師。使他在受教育的初期便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在對傳統優秀文化的認識方麵,形成良好開端。其後,在編纂集宋元曆代經學大成的《通誌堂經解》的和經

同時,従理論的高度,係統接觸、了解在傳統哲學、倫理、 道德思想指導下的經世方略典記述。在他以後用詩詞従情感上抒發胸懷的時 候,深層的理論指導著他自然,自覺地達成“發乎情、止於禮義”的藝術創作思 想程序和價值歸宿。

納蘭 納蘭性德的詩,特別是詞,清新雋秀,自然超逸,哀惋動人,間有雄渾之作。 陳維嵩認為,他的詞與南唐李後主風格相同,但詞中有青春氣息,因此長於後主。 現在看來,這同代人對他藝術特色的評述,還是比較恰如其份的。

2.藝術價值

納蘭 納蘭性德是清初滿州貴族人士中,文學造詣很深,藝術成就很高的詞人。他 的作品大多數反映滿州貴族的生活情調,盡管缺少廣泛的社會意義,但情真意切, 顯現著一種華貴的悲哀,一種優美的感傷。他和朱彝尊、陳維嵩被稱之為清代“ 詞家三絕”。

納蘭關於納蘭性德的詩詞、特別是《側帽集》《飲水詞》後代多有評價。清末梁 啟超曾評納蘭性德詞:“容若小詞,直追後主”。清初著名詞人陳維嵩也認為“ 《飲水詞》哀感頑豔,得南唐後主之遺。”王國維更是欣賞稱道,已見直抒,說納 蘭性德自“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當代學者也認為納蘭性德是滿族中一位最早 篤好漢文學而卓有成績的文人。他的令詞成就斐然,是五代李煜、北宋晏幾道以 來的一位名作家。

納蘭 1945年國共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寫下了千古篇章《沁園春·雪》。柳亞子 與之唱和,寫了《次韻和毛主席詠雪之作<沁園春>》。下闕道“才華信美多嬌。 看千古人共折腰。算黃州太守,猶輸氣概,稼軒居士,隻解牢騷,更笑胡兒,納 蘭容若,豔想穠情意雕。……,従文藝創作角度說,用眾星拱月,或反襯、比較 的方法,把一係列著名詞人列出,更襯托不可同日而語,非一個量級上的偉人毛 澤東的高大;従文藝批評的角度說,指出批評家眼中的每位重量級詞人的藝術得 失,更顯出毛澤東該篇詞作的高超、完美。這就如同評說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 宗宋祖稍遜風騷一樣,既是一種創作手法,也是一種文藝批評的常見現象。従悖 論的角度,運用逆向思維方法,也能看出柳亞子所搬出的曆代著名詞人的“份量”, 不如此排列組合與累積量化,則難以和劃時代的偉人相提並論。

納蘭在以上這些“後話”之前的三個世紀,納蘭性德的詩詞已經在社會上享有很 高聲譽了。従當時的顯官、名儒,如徐乾學、高士奇、韓菼、朱彝尊、陳維嵩等, 對他的評價和態度,可以看出,他天資聰慧,於學之顯、於文之通,致使詩文既 出,便擲地有聲,嘉評鵲起。和他家有世交的江寧織造曹寅,在懷念交誼甚厚、 相知甚深的故友納蘭性德的《題楝亭夜話圖》詩中就有“憶昔宿衛明光宮,楞伽 山人貌姣好……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小字幾曾知?”的句子。由此可見納蘭詞 在當時已經於世流傳,讀《側帽》,詠《飲水》被視為風雅之事。

納蘭盡管由於納蘭性德的家世,出身以及本人地位可以聲先奪人,封建官場,舊 時文壇也少不了迎逢、奉和的職業庸俗。像《紅樓夢》所說:一些清客、市井閑 人,拿著怡紅公子寫的字畫鬥方,附庸風雅當回事兒。在當時封建社會背景下, 會有過譽、過熱現象。以後隨曆史風雲,政治變幻,出現的排滿,階級鬥爭,階 級分析等思潮和情緒傾向,不同程度影響過對這位大詞人和其藝術的認識與評價, 結合對他的百年後話,我們可以拂去塵埃,掩住浮光,比較客觀地評價這位貴族 詞人的藝術成就。把他那個時代的真正閃光駐留今後。

納蘭無論命運之神怎樣架構人生,上帝擲出的骰子怎樣使世人無法捉摸,應該說: 真情實感加上真才實學,都將托起人文輝煌。

3.文化意義

納蘭把納蘭性德在文學,特別在詞方麵所取得的成就僅看成是一個文人在其文學
藝術領域內的成功,是不夠的。特別要注意到的是,他的成功在那個時代所具有
的典型意義,和這個典型所代表的一種積極的觀念、意識和文化傾向。這種意識
形態方麵的流向,正是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融匯百川的一個縮影。

納蘭未入關前的滿族在與明王朝的軍事鬥爭中,由弱變強,屢屢獲勝。清太祖努 爾哈赤已經開始注意吸收漢人有學藝者加入自已的陣營。當然,他們最先接受的 是諸如火炮技術之類的“硬件”技術。入關後,當滿州貴族的勢力不斷向全國擴 展,清軍的鐵蹄開始踏入江南之時,在這個人文薈萃的溫柔之地,受到了最激烈 的抵抗。清軍每攻一地,克一城,幾乎都要付出重大代價。親王以下官兵傷亡慘 重。為了血恨報複,清軍甚至采取了人類軍事鬥爭中最為極端的屠城行為--“ 揚州三日”,“嘉定屠城”。清軍雖然占領了文化名城,但沒有征服人心,堂堂 的征服者在文弱書生眼中,也僅是沾滿鮮血的武夫一介。従孔子後裔孔尚任的《 桃花扇》中,李香君勸侯公子參加尚可法的抗清鬥爭的戲劇情節中,可以看到佳 人鼓勵才子抗清的社會文化背景,也可以従妓女都勸嫖客投身抗清的另一特殊角 度領會這種反抗的全民基礎。這種不妥協的,以柔克剛的激烈情緒,被當時的思 想家顧炎武以深刻的道理形式講出:“有亡國,有亡天下。……易姓改號,謂之 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所說的“亡天下” 即落後、野蠻對進步、文明的踐踏與滅絕。對這種倒退現象的拒絕,必將喚起顧 炎武所說的國家興亡中的匹夫之責。這也使得江南地區既便在被清軍武力征服後 的相當一段時間裏,仍然是思想最不穩定,人心思舊的地區。麵對江南文士集團, 滿州武士也是英雄無奈。

納蘭康熙親政之後,聰明的青年帝王總結了曆史的經驗教訓,弄通了一統中國的 帝王應該弄通的道理,認識到文治的重要,認識到本民族文化融入中華主流文化 之中對於維係自身存在與發展的不可或缺。而僅依靠従關外帶來的那點馬背文化, 僅依靠降清二臣的那點漢奸文化,是難以進入中華文化主流的。他一改外來征服 者的形象,儼然以中華民族代表者的姿態,采取如下措施:尊崇孔孟,承襲文化 大統。開設博學鴻辭科,開科取士。倡導滿人學習漢文化。這就形成了逐漸従被 動受影響到主動接受的文化過程,在語言文字、倫理綱常、行政規則、科考官製 等意識形態和製度形式上朝中原文明方麵靠攏。康熙首先去朝聖祭孔,把這個遠 在紀元之前的“人文初祖”捧到了位極人臣的曆史高度。他下令設置博學鴻辭科, 恢複科舉考試,尤其注重對江南文士的網羅。他派出自已最有文采的親信曹寅( 曹雪芹祖父)一族赴江南。

經濟上管理織造,文化上籠絡文人,稱得上是清帝王 的文化使臣。在鼓勵皇家子弟、八旗貴族學習接受漢文化的形勢下,確也湧現出一批學有所成的才子。納蘭性德便是這其中的具有典型意義的佼佼者。他本人科 舉出身,蟾宮折桂,表現出出類拔萃的文學才華,並被康熙看重,放在自已身邊, 充當文化親隨。在康熙成為中華大帝,經營文化的順時之舉過程中,納蘭性德與 曹氏一內一外的布局形式,是有深遠的政治、文化方麵用意的。

納蘭納蘭性德的父親明珠,在這一曆史進程中,表現比較開明,並抱積極態度。 其子納蘭性德又在其基礎上,樹起了一麵文學詩詞的旗幟。如果說曹雪芹的《紅 樓夢》是滿漢文化融合後,中國古典文學開拓創新形成的一個最高峰,那納蘭性 德的詞作,就是在文化融合過程之初的一個成功的裏程碑。對納蘭性德,我們看 到的不僅是他超逸的才華和令詞的美麗,従他的成就與表現,更讓人看到具有民 族特色的文化過程和文化的力量。中華文化千年不絕的百川歸海的曆史趨勢,向 我們昭示著這個文化體係的強大生命力,增強著人們對民族文化的自信與自豪。 麵對今天的世界文化的浪潮,我們應該,也能夠敞開博大的襟懷,咀精嚼華,吞吐大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懶風 回複 悄悄話 香港文匯報今日刊出陳雄的文章,分析了清代第一詞人納蘭容若的豔福和壽命。這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多情種子,隻活了31歲(還是虛歲),他的早夭,是因為其豔福,還是起因於憂鬱症呢?

  文章稱,納蘭容若,有人說光聽這個風光旖旎、教人驚豔的名字,就能感覺到輾轉連綿的情意,天生的多情種子,自有一種完美情結,選妻的首要標準,當是美麗的容貌。作為滿清第一詞人,納蘭容若頗有豔福,他有二妻二妾,都是絕色美女。

  納蘭容若二十歲時,娶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為妻,這一年盧氏剛滿十八,“生而婉孌,性本端莊,貞氣天情,恭容禮典”,可謂才貌雙全,性情溫雅,成婚後,夫妻恩愛情篤,納蘭容若十八歲寫過一首詞,內有“吹花嚼蕊弄冰弦”的句子,這是他心目中紅顏知己的嬌憨模樣,“吹花”,就是用樹葉吹出音調;“嚼蕊”是口嚼芬芳的花蕊,使口中帶有香氣;“冰弦”是冰蠶絲做的琴弦。這些頗具情調的女子的詩意動作,和李清照與夫君“賭書消得潑茶香”異曲同工,盧氏也是一位解風情、識雅趣的“知性女子”,“吹花嚼蕊弄冰弦”自然不在話下,可惜天不假年,偏在三年後摧花奪香,讓盧氏死於產後受寒。

  不久,納蘭容若續娶官氏,這一位更比盧氏家世顯赫,為一等公之女,相貌也屬上乘,但在才情雅趣方麵,可能就不及盧氏了。官氏嫁給納蘭容若後,沒有生子,有人推測兩人關係不好,並摘出納蘭容若的詩詞進一步左證,比如納蘭容若的《點絳唇》裏就有一句:“一種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

  想必官氏是受到了納蘭容若的冷落的。否則,納蘭容若不會再娶二妾。當時滿人的婚姻製度是“一夫一妻一妾”,納蘭容若在續娶官氏為妻後,又娶了一位美貌女子顏氏為妾。

  然而官氏與顏氏,在情感與精神交流方麵都不及盧氏,納蘭容若30歲那年,由朋友顧貞觀牽線,終於娶了一位江南“美女作家”作妾,來了卻紅顏知己的心願。這位“美女作家”名叫沈宛,著有《選夢詞》。可惜由於納蘭容若當時擔任皇帝侍衛,工作特殊,不能與漢族女子通婚,所以沈宛不能進入納蘭府,不久,納蘭容若去世,沈宛產下了遺腹子,就被納蘭府“送回”了江南。那個叫富森的遺腹子,倒是得以堂而皇之地納入納蘭的族譜,在他70歲的時候,還被邀請參加乾隆所設的“千叟宴”。

  納蘭容若31歲時5月的一天,與朋友聚會後舊疾寒病複發,“七日不汗”,然後撒手人寰。

  滿打滿算,納蘭容若與這位沈才女的愛情曆程不過幾個月時間。

  從世俗的角度、男性的角度來看,納蘭容若這一生夠完美的,家庭背景好得沒話說,父親是皇上的大紅人,他是銜著金鑰匙出生的幸運兒,嬌妻美妾,個個如花似玉,夠有豔福的,還相當有才,怎麽偏偏隻活了31歲(還是虛歲)呢?

  文章稱,作者於是想到他的早逝之因。

  是否能歸結為“娶美女短壽”的邏輯和理論呢?

  據科學研究,娶了美女做妻子的男人,平均壽命比娶了普通女人的男人短12年。原因是漂亮女人的老公性損耗較大,通俗點說,就是“色多傷身”。但納蘭容若的主要興趣,怕不是在女色上。

  如果說是“情深不壽”,倒是有點道理。幾個妻妾中,納蘭容若對盧氏感情最深,有一次他夢見盧氏淡裝素服而來,拉著他的手,哽咽著說了許多情話,臨行時寫下這樣的詩句:“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納蘭容若醒來之後無限悲傷,據統計,納蘭容若現存的300多首詞裏,愛情詞有100多首。而有近50首是悼念亡妻的,頗有些“愛情至上”的味道,這些愛情詞中,“愁”、“淚”、“恨”、“斷腸”、“傷心”、“惆悵”、“憔悴”、“淒涼”等字詞,更是比比皆是。

  情多傷身,沒錯。但是將情感發泄出來,對身體應該有好處,如果說寫詩作詞能使詩人的悲傷情感得到暫時的排遣,能使他情緒的壓抑得到片刻的舒展,那麽,這倒是一項有益身心的健康活動,否則,詩人怕要更短壽些吧?

  文章指出,結合納蘭容若的工作來看,長期的抑鬱不得誌,怕是他早死的最大原因。

  納蘭容若二十二歲中進士,成為皇帝的三等侍衛,從三等侍衛到一等侍衛,他用了九年時間,納蘭容若鞍前馬後地服侍康熙,年紀輕輕卻城府頗深的康熙卻好像熟視無睹。

  這種為皇帝打雜跑腿的生活,對納蘭容若來說,沒有多少成就感和快樂可言,單調拘束的侍衛生活遠不合他的性情,加上常常目睹上層政治黨爭的內部傾軋,他越加心灰意冷。“生了一個奴才的命,卻長了一顆做人的心”,這樣的人,注定痛苦一生。

  其實,納蘭容若對自己的遭際早有深刻認識,“失意每多如意少,終古幾人稱屈。須知道、福因才折”,這是他在一首詞中總結的人生答案,上天是公平的,給予你汪洋浩翰的才華,卻在暗中把你的福壽像商品促銷一樣打折了。

  不管怎樣,即使納蘭容若英年不早逝,31歲後,像他父親一樣從侍臣升至高位,他也不會做一個四平八穩的官僚,因為納蘭容若骨子裏是憂鬱,正如叔本華在他的《論天才》一文中,曾引西塞羅的話說:“所有的天才都是憂鬱的。”

  作者在文章的最後指出,納蘭容若無疑是天才,所以我相信他其實是死於憂鬱症。
玉清清82 回複 悄悄話 禹之鼎繪容若肖像,畫的真是太濫了。納蘭中年早逝,一定他的兩腮很瘦削,而且他出身貴族,天庭飽滿是一定的。略微懂點相術就知道這個禹之鼎畫的和納蘭本人超級不像!!而且一代滿清第一次才子,給這家夥畫的像個商人或者貪官。 再拉出去打三十大板!嗬嗬
玉清清82 回複 悄悄話 這張畫把納蘭畫的像個四五十歲的老頭,其實他死的時候也就三十來歲,他本人那時候是很風流倜儻的,這個畫師的技巧太差了。拉出曲種打三十大板!嗬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