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成都時,泡茶鋪的圍棋時光 ...(1)

(2006-10-15 00:01:14) 下一個
下圍棋時,要有幾個棋力相當,脾氣也合得來的棋友,經常在一起聚聚。下棋講究個棋份,水平相當,一來有勝有負,下的時候棋局比較緊,有趣;二者,對圍棋的理解也差不遠,一盤棋下來,哪些是好手,哪些是庸手,也比較有共識。不是一樣的棋份,如果下,一般講,不是友誼性的指導棋,便是帶彩,俗稱‘刮兔’的了。高手有高手的圈子,低手有低手間的交流,相互間還是分得比較清的。當然,如果你棋份長了一大截,也就是說,有高手接連輸在你手下,你不去找別人,也會有別的高手上門來找你。



談棋友前,先介紹一下茶鋪。成都圍棋,不能不提茶鋪,二著經常是在一起的,也是他它的韻味所在。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茶鋪,下圍棋的常去的,東西南北各有一些點,它們的形成,都有一些曆史的原因,有的推上去,建國初便是了,還有些名氣。一個茶鋪,去得久了,就會發現,下的比較好的,常來常往的,就是那麽一些人,就是一個圈子。在我接觸過的圍棋茶鋪裏,比較火的,有:

提督街的成都棋院。那時裏麵雖高手雲集,水平也有點參差不齊。如果你包裏有錢,又想會高手,可以去那兒,一般二三十元一盤,不複盤。如果遇到菜鳥,揀幾個茶水錢,也是有的。不過切忌充大款,語氣衝,不然就有專人來伺候你了。一次去看下棋,瞧見一個小夥,西裝革履,全身名牌,人精神棋下得也好,坐在那兒很出眾。三十元一盤,贏了兩盤,很有點誌得意滿。這時旁邊一個不起眼的師兄湊了上來,還是三十一盤,又讓他贏了,這叫釣魚。棋下到那個份上了,都是有麵子的人,不能現在你贏了,接著來,等下一輸就跑吧?接著的七八盤,小夥就沒有開過叫。那位師兄還嫌錢來得慢,看這小夥去意越來越強,最後又整了兩盤五十的;那時錢值錢,三五十,也可以對付兩天飯錢了;

東門大橋旁的。裏麵是走廊庭院式樣,小橋流水,有金魚,有花池的,還賣刀削麵,朋友聚會的比較多一些,三三兩兩,搬幾把竹椅子,一個方桌,隨便找地方一坐,下棋帶聊天,都有了;

合江亭旁的通宵小茶鋪。還賣‘鬼飲食’,就是半夜也開門營業的,價位也‘相因’,知道那兒的人不是太多,那兒都是老成都的長巷子,窄窄的巷子有一兩站路遠,陳毅在成都時小學的母校就在那兒。真是有龍不在水深,在那兒,有時可以遇到幾個成名人物。有次我和馮,向半夜在那兒玩,看人下棋,旁邊一桌上,一人被稱為‘毛師’,後來想想,怕是那時正火的毛吟龍。毛師看來不喜歡這稱呼,回答‘什麽茅司,還廁所啊’ 。

玉帶橋旁的成都市青年宮二樓,去那兒玩的,都是些水平較高的,一回去看人下棋,旁邊有一個人閑著無事,聊著玩,跟我後麵下了一盤十元的,讓先。開始幾步後,他去方便一下,旁邊人問我那兒的,我說設計院的,他說,‘我知道,你們院有個何四,和與你下棋的這位下分先’,我心說‘乖乖,不錯,十元,我算揀著了’。因為水平差太遠,那盤是一個脆敗。那兒後麵好象去的人少了,有些散了。

花圃路城北體育公園內。現在那兒改建,茶鋪早已經散了,很可惜。在那兒成年可以看見七八個人在那兒下棋,不是很高,但還不錯。這些人,要嘛下崗,要麽退休,嗜棋如飯。常見他們泡在那兒,飯都忘了,後麵茶鋪才增加了一個點飯的業務。曾幾何時,那兒也是我和哥兒們聚會的一個重要據點。那兒主要的好處是近便,從設計院後麵溜過去,也就需走五分鍾。高屋頂,大開間,環境,光線,通風也都不錯。

四川大學外培根路旁。這裏下棋的不是很多,常見得就那麽幾個,應該是川大的學生,水平比較高,下的棋殺氣很重,好象他們下棋也是要掛彩的,多少就不知道了。前段時間跳嘉陵江大橋的楊學峰,重慶市業餘圍棋冠軍,就是川大出來的,看他下麵一張照片,依稀有幾分眼熟,不過看錯人,也是有的。


楊學峰比賽時,資料照片


(今天先寫到這。。。)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