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灰

春蠶到死絲方盡 臘炬成灰淚始幹
正文

青藏高原——之首站西寧

(2006-10-24 21:39:23) 下一個


對青藏高原的向往已在心裏埋藏多年,
然而,終於有了要動身的衝動卻是因為鄭鈞的歌:來吧來吧, 我們一起回拉薩, 回到我們闊別已經很久的家。。。於是, 那夢裏的蒼穹雪域、高原牧場、神山聖湖、以及那神秘美麗的布達拉宮終於隨著漫長而又短暫的旅程,如同畫卷一般在我生命的穀底裏緩緩地鋪張開來。


2002
8月底是西藏的雨季,我和於萍、 偉哥、成更一行四人,各自背著沉重的行囊從廣州白雲機場出發飛往青海的首府西寧市,開始了我們匆忙決定下來的西藏之行。 

行李包裏除了一件保暖的風衣, 幾件單衣和3條耐磨的長褲,還特地塞入了一包適應高原的藥物:紅景天、百服寧、止瀉藥、和創可貼。 再有的就是一大堆巧克力、餅幹、和地圖。。。

飛機在下午五點平穩地降落在被一圈黃土山坡包圍著的機場上, 地麵溫度28攝氏度。太陽在黃昏的時候依然把黃土烤得焦熱, 第一眼的西寧是一片幹枯的黃土。2輛被黃土封蓋著的豐田4500越野車在簡陋的機場停車場等著我們, 司機阿旺是一個身材高大挺拔、麵目輪廓剛直的西藏漢子。 西部強烈的紫外線把這裏的一切都烤成黃土的顏色, 包括當地人的臉和身體。 阿旺的身後是一個穿著藏黃色細花藏裙、脖子上掛著大顆深橘黃色珊瑚珠子的藏族女人。阿旺用帶著濃重口音的普通話給我們介紹他的妻子---茨仁曲珍, 很好聽的名字。 另一輛越野車的司機叫尼瑪,中等身材,同樣皮膚黝黑,留著半長不短的頭發。臉上總是掛著一種若有若無的皎潔笑意。

從機場到西寧市區大約20分鍾的車程,我們卻被一路坑坑窪窪的黃土公路耽擱了將近1個多小時。晚上,我們住進青海最好的一家3星級賓館,高原上醇厚的青稞酒和鮮美的牛羊肉讓我們預算中的艱苦行程在一開始就改變了模樣。

矗立在青海高原上的西寧市海拔2600米,我們計劃從這裏開始用漸進的方式體會高原。行程的首站,是青海最有名的塔爾寺。屬於藏傳佛教中的黃教聖地。我們乘坐白色的豐田越野車翻越一路的相連起伏的黃土山包,偶爾還能看見路邊一片又一片的迎著陽光盛放的向日葵花。在進入塔爾寺所在的湟中縣時,街道馬上變得整潔有致起來。 路邊5米一棵的植株下麵開滿了大朵鮮紅、淺紫、嫩黃的單瓣花。

塔爾寺的門前有一列8個白色巨大的古鍾形的白塔。據說收藏著聖僧們的衣缽。寺內供奉著聖僧宗哈巴的神像。據說宗哈巴七歲在塔爾寺出家,是格魯派的創始人。並且是達賴一世和班禪一世的老師。 由他兩個學生在藏傳佛教中被尊崇的程度,我們可以猜測到宗哈巴和塔爾寺在青藏高原上的江湖地位。 宗哈巴的神像是個始終戴著黃色桃形帽子、麵帶微笑的年輕僧人。 寺內最大的殿堂一次可以容納300名念經的僧眾。 大殿上掛著超過400年曆史的唐卡---一種充滿了佛光普度的堆秀畫,價值連城。 我們緩步地穿行在到處彌漫著酥油燈奇怪味道的殿堂之間,恍然置身在悠長深遠的時光隧道之中,塵世間的一切喜怒哀樂、生死輪回都不過是漂浮在空氣中的微小的塵埃。。。

每個寺院的前後,都排放著轉經用的瑪尼筒,油著火漆的筒上有黃色的經文。順時針轉動一次,就等於對佛念經文一次。吽嘛裏叭尼弘。。。可憐我等平時懶散、卻又盼望著得到神明庇護的凡人,隻好瘋了似的一圈又一圈地推動這些經筒。 求諸位高高坐在殿堂之上的聖僧保佑我們一路平安。

西寧的手抓羊肉館子是最讓我回味的一頓高原午餐。兩大麵盤足有10斤的羊肉經過香料長時間的薰煮散發著讓人垂延的香氣,我們學著阿旺大哥的樣子,把大塊的羊肉搬到麵前大碗裏,用藏刀一片片地削吃起來。高原的豪爽在我們大塊吃肉、大聲談笑的同時被我們品味了出來。高原上的羊肉鮮美無比。我們還吃了羊腸子、蜂窩裏脊、烤土豆、和螞蟻上樹, 最後上來每人一碗的切花麵,飽得人仰馬翻。

酒足飯飽的午後,我們在城市最熱鬧的西大街閑逛。各自買了一大堆西藏高原的CD,還發現一種叫蒙牛的牛奶雪糕味道奇好,濃濃的牛奶味道正好化解我們午飯時狂吞下的肉食。太陽穴在下午4點的太陽照耀下開始有節奏地刺痛起來,高原反應是每個初涉者必須經曆的考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多倫多的秋天 回複 悄悄話 半夜上網看到了你的新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