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草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
個人資料
正文

關於真假聲、半聲的討論(一)

(2007-07-12 20:39:18) 下一個

有關我們對於真假聲的討論和我關於半聲的解釋其實並不矛盾.而且,如此的交流方式對大家概念上最終形成相對清晰的看法是很有益的:)

恩師讓我練習半聲時,對我有時出現的假聲或假聲趨勢(可能更加類似你某貼提到的"虛聲")明令禁止.

半聲就是真聲,隻是最弱\最集中的真聲罷了.但如果練習中在滑落到假聲帶震動為主而出現氣息無法完全控製的您說的那種"虛聲",隱患確實不小.倒不是歌唱過程中極強到極弱或極弱到極強中的問題,而是鬆化堅實的發聲基礎受到破壞,使整體偏於柔弱和韌性.因此,假聲是練習中需要甄別\重視的.

但半聲的練習不僅不會出現如此情況(最好在優秀教師的帶領與調教、並示範下下練習\把握,以盡快確立正確的半聲概念和相關的係統感覺).半聲除了可以極弱到極強\由極強到極弱外再轉極強的功效外,還可以減輕換聲區的負擔、淡化換聲點。更可使聲區上下統一,鏗鏘有力,卻韌性十足。因此,就我看來,真聲的發生練習和半聲發聲、半聲哼鳴的練習是既相互促進,又彼此同一的發聲方法。

半聲哼鳴而且對於喉部不舒適、下巴發緊、脖子僵硬、喉頭不穩,半聲哼鳴的撫摩聲帶效果、打通腔體作用、把握氣息的控製,集中聲音,都是很有好處的。但不要假聲哼鳴。

過去,閹人演唱的高音。也非純假聲,也非強假聲。因為它還是可以受到氣息比較有力的控製。而是因術後生理變化,加之練習半聲中聲音滑向假聲區域偏多而形成的。是半聲結合假聲的效果反應。

卡魯索的的聲音沒有聽過,極其遺憾!但帕瓦羅蒂、卡雷拉斯、包括多明戈的半聲水平都很高。很多作品中不乏他們那半聲的驚世之做。
帕瓦羅蒂:在意大利歌曲“燕子歸巢”中“不再回來”那句中的極高規格的半聲;
               在歌劇“少年維特的煩惱”中,首段結束時的半聲處理;
               卡雷拉斯在幾次演唱會中,將4拍弱半聲瞬間變為8拍的強半聲(更為有力、雄渾的真聲)
                多明戈在歌劇“采珠人中”那段“我仿佛在花從中”,幾乎整段清晰、明亮的半聲
     通俗界中我國的劉歡,半聲掌握的相當好,因此高音明亮清澈,聲區上統一,沒有硬機能的明顯痕跡,稍有不足就是中低聲區還欠一點穩定,還有,就是鼻音過重了些(班門弄斧,慚愧呀慚愧~)
至於童聲,確實感到加入了過多假聲效果。我不得而知是老師讓他們用半聲中的弱聲發音還是用假聲發音。如果是後者,我建議慎重。

關於真聲、假聲、半聲的探討可能看似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我感覺,從概念上出現分歧可能是由於對於自己倡導的方法到底是什麽樣的性質沒有理解透徹,或是盡可能透徹表達。其實,很多表達各異的說法,說的卻是同一個意思。僅是希望這些不斷的探討交流能夠彼此更加清晰一些聲音性質上的問題,在練習和教學中更加睿智一點、科學一點~也避免更多的外界討論和勸戒而迷失方向、盲目堅持,或盲目否定~~

我的很多描述,是建立在自己的感覺之上,落實在語言之上,確實有時會引起誤會:)

相關半聲的描述和理解,我在一些帖子中闡述過,有些講的還算清楚,可有些就在表達上不那麽令自己滿意了,包括Tenore 在內,均及時同我探討,我很開心。看到上述,也比較欣慰:)等我有空時定好好回複~~~如此的探討對來說,也是一種進步~~

采珠人中“我仿佛在花從中”好象是升C調的,我聽過幾個版本的半聲演唱;有一種,嗓音飄渺虛空;另外一種不僅有這樣的飄渺感,還有非常紮實厚重的氣息支持,整個聲區極其統一,咬字非常輕鬆到位(此特指多明戈),可謂半聲演唱的絕品!

半聲有時也稱作“弱聲”,但絕不是假聲:)而是掛氣弱起,也就時很多歌曲處理中的弱聲。但它張力飽滿,它同真聲狀態相同,是最‘弱’的真聲。半聲的擴大就是真聲,而假聲的擴大卻仍是假聲。半聲也是利用聲帶邊緣的振動,振動整個腔體的氣流,發出的規律、寧靜而致遠的聲音。說白了,感覺就像差一點就發不出聲音,可偏偏又發出來了。是氣息相對自然、聲帶附和非常微小卻又帶動整個腔體工作和情緒的一種練習。通常我們見到的這種練習,叫做:哼鳴。

閉上嘴,氣息集中,以“M”音或“N”音輕輕哼出來(自然深呼吸掛氣哼出)。注意:M和N音的形成不要過分依賴與喉部和口腔,不要用力擠壓聲帶:)這種感覺類似我們在勞累想放鬆時或呻吟時閉嘴發出的那個“恩”音:)用音階1 2 3 2 1 從中央C開始練習。其實,我們在很興奮、放鬆的閉嘴哼唱一些歌曲的狀態就時哼鳴。隻是不要用假聲。用真聲,用盡可能弱的真聲把聲音發出來。整個過程非常舒適,有利於腔體的穩定和氣息的掌控。同時,對於喉頭的穩定,有著很好、很自然的效果。同時,她溫柔按摩聲帶,對嗓子的保健和健康也很有益:)

我是一個由長時間喊唱自學而“突然”進入專業聲樂學習之中的,不是一張白紙就開始學習聲樂。因此,在上課之初,很多毛病都非常頑固。比如:喉頭不穩,比如力量過大而氣息利用調和不平等等。因此,老師讓我開始以半聲哼鳴開始起步。

我在一個月後的感受是:聲音集中了,氣息不那麽散了,而且嗓子的負擔逐漸減輕。在半年之後,一旦出現跑“範”,我感覺用這中哼鳴調節,效果很好,而且對自己傷害小,心情也好:)而且,對於哼鳴的效果、作用理解更為深刻。

Tenore 講的有理,這些方法對於不同類型的人、不同學習起點的人,所起到的作用不同。但我覺得她是一種溫和的調節與促進發聲輔助方式,對於教學中主體的發生練習並不矛盾,有著相得益彰的效果。從某種角度講:她更能讓人平和、輕鬆地進入歌唱發生狀態。

至於假聲成分,肯定是要混入一些的(不是混入真正假聲,而是就效果而言,有些接近,但絕不相同)。但絕不是純假聲。它掛氣的狀態很穩固,而且韌性和支持力充沛。好比熟練的馬車把勢,能將馬鞭輕輕抖出而擊馬的力道卻恰倒好處,清脆有力,不冗,不過,張力十足,稱為:巧勁也。我的感受是:半聲哼鳴是一種可以隨著不斷練習與感覺而加強真假聲自由運用比例能力的一種輔助手段。最為明顯的優點是:不會擴大喉部的負擔,不會加劇很多器官、肌肉的用力矛盾,而且,保護嗓子:)尤其對於一些毛病不少,卻又概念不穩固的學生,可以更為有效地幫他在相對輕鬆、自然的練習裏獲得氣、力的結合點。

仔細想想:在哼鳴狀態越來越輕鬆自然的時候。聲音上下統一,金屬聲發生點好象飄出頭頂卻同時在腔體中舒服地振顫著氣流,好比山穀回聲一樣:)是一個調節心裏狀態的輔助手段。以下是一些聲樂大師的見解:像梅爾芭、馬加利迪·阿爾佛雷形容哼鳴是“聲音之日光”;沈湘老師、趙梅伯老師的書籍中也很讚賞如此的半聲哼鳴;乃至中國的李雙江還稱之為“火車頭”等等。

沒有一種用文字表達出的方法是絕對有效的。隻有自己感同身受才可以辨別。因此,不要依賴於一項單一的練習套路和感覺模式。而是逐漸在種種方式、有緣遇到的現象中沉澱出自己這些技術和表象的理解。或許,她會認為:我覺得一切都好象和大海那邊的人說話,沒有氣息位置感覺。她是對的,因為,對她來說,足夠了。但可能如此的感受和沉澱還是從接觸到的眾多方式和肯定本質相同但表述各異的聲樂規律中不斷體味、判斷、批判、汲取、轉化,並最終“忘掉”而形成“自己”的思路和習慣的。
確實是聲帶邊緣的震動狀態.加入半聲是不會有假聲混入的.但我說它適當了假聲成分,乃是就效果而言.由於是弱聲,聽起來難免像我們平時指出的假聲.由於真聲帶和假聲帶不是同一組織,因此,半聲\與真聲的邊緣振動都是絕對真聲振動.

我看了自己的上條表述,確在此說的比較模糊,易含混.Tenore 此點 糾正的很及時.特明確以下:半聲就絕對的真聲,是聲帶最邊緣的振動產生的真聲.雖然聽起來效果像假聲.而在京劇小生中的唱段中經常有半聲向假聲的突然融合與轉換.

在所謂混聲之前不該練習假聲.在中央C即開始運用半聲練習,起初,是聲帶振動的麵積比例稍大些,然後,這個邊緣麵積不斷變下,而越來越集中於聲帶邊緣很小的部分,直到G2,都是半聲,從F2開始,混聲中的假聲效果越來越強,那是因為參與振動聲帶邊緣的範圍越來越小,而氣息和壓力的用力則不斷增強,清晰明亮清澈的高音會清晰地發出.這時的狀態,依舊是半聲.這種半聲的控製可以一直到HIGH E甚至以上.

在練習從中央C開始到B2的音階中,由於半聲的輕鬆狀態,由於半聲狀態的平穩保持對於氣息壓力和腔體控製的要求非常自然\輕鬆,而非重機能似的的控製,因此,淡化甚至是消除了換聲點的感覺.聲音非常同一,急上\急下自如.聲區在比較輕鬆自然的狀態下非常統一.如果嚐試運用半聲及此時腔體狀態的自然趨勢從中央C開始瞬間快速用清晰的A音唱到HIGH D然後同速度回落到中央C以下的音(效果上類似京劇老生的上下吊嗓,但一定要掛氣半聲起),會清晰地感到整個過程沒有受到換聲區的任何幹擾,吐字清晰飄逸而完且全振動腔體.聲音幹淨\有力\不冗\不僵.在整個半聲練習中可以非常準確把我聲音不變的位置,可以非常自然並正確而連貫地運用

半聲練習可以有效淡化換聲點的痕跡,使在演唱高音歌曲時不會有顧慮思考是否進入換聲區,從而更為統一歌者的聲音.

在掛起半聲的同時:就已經很自然地達到了"吞吸哼哈滿腔空,聲音透頂又回胸"的效果,因此,胸聲與全身共鳴在起音之初就完全具備.

半聲練習的入門途徑: 半聲哼鳴.
 
半聲練習的發生練習: 先把A音掌握好,在以AEIOU連續轉換以解決咬字從容的問題,同時,特別注意舌頭的放鬆和咬字頭的關鍵作用.以達到一種近乎白聲的咬字效果,充分利用腔體共鳴和氣息控製,將最為清晰的歌詞唱出來.如此,明亮\清澈的高音和清晰的咬字渾然一體.

半聲事例:  意大利歌曲"燕子歸巢".最後一句(不再回來)帕氏的發音登峰造極;
              "春風啊,你為何喚醒我"第一段結束後,又極弱的半聲瞬間輕鬆清澈的半聲;
               比才歌劇“采珠人”中“我仿佛在花從中”,多明戈的半聲演唱堪稱顛峰之作;
               帕瓦羅蒂演唱“重歸蘇蓮托”,最後一段開始的時候——由極弱到極強,帕瓦羅蒂對半聲(有極強到極弱,由極弱到極強)的掌握非常出神入化;

          通俗歌手劉歡在 演唱"你是這樣的人",半聲技巧發揮的非常不錯,另見其曲目"千年鍾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