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香書屋

6歲坐論天下,8歲勇闖書屋
正文

新冠疫情啟示錄 人類和平之戰略、莫如樹人之國策

(2020-05-11 13:22:11) 下一個

新冠疫情啟示錄   人類和平之戰略、莫如樹人之國策。

疫情對海外留學教育的影響深遠、中國在海外的留學生紛紛回國避難。敲響了中國留學生海外教育的喪鍾。而吸引各國的留學生、及中國留學生進入中國的大學則成為了多元文化融合的曙光。

今年、中國的大學招生尊重西方無歧視的免試上學模式、留學中國不再筆試、可以廣泛增進東西方青年一代的文化及思想交流、善莫大焉。

首先安排這批從海外歸國避難的留學生在本國的大學就讀、應該是今年的重要政策。利國利民。影響深遠。

學而優則士、是中國近五千年以來的入世朝廷考試文化、通過政治題目的考試優秀者加官進爵、這是一項自古以來的國士選拔的國策。而道德經流傳至今、始於從孔子等哲學思想家的理解和闡述道德、儒家教育開始。

而青年人通過一次考試上現代的大學學習、則是將人生濃縮在了程序化的死記硬背過程中、將青年學人的啟蒙思想鎖定了時代的短暫正確思維和狹窄的世界觀眼界、因此這樣的入學考試於國於民都是錯位的。更不利於烹煮出真正的民族文化精英領袖、科技技術精英、最多隻能培養出文化技術工匠和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庸才。

而國家民族要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培養的人才確實無法從這樣的考試中湧現出來、也無法從這樣的大學中教育出來。 確實還不如上山下鄉去汲取社會大學的養分更有效。

漢唐文化的最值得稱道的國策就是破除固步自封的種族隔離模式、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對外來的文化的吸納和總結、為華夏的文明發展提供了更寬裕的思想基礎。
有例為證: 阿倍仲麻呂(698年—770年),朝臣姓,安倍氏,漢名朝衡(又作晁衡),字巨卿。日本奈良時代的遣唐留學生之一,開元五年(717年)入唐,因“慕中國之風”而不肯離去,於是改名朝衡,長留大唐。 [1]  後參加科舉考試,高中進士。任唐左散騎常侍安南都護,中日文化交流傑出的使者。霍去病、衛青更是傳頌千古。

今日日本的立國、應該是從留學到中華文化、汲取了豐富的曆史及語言基因,而產生了今日的日本文化及語言,可以認為,現代的日本語是唐代的中文簡化漢字與日本土語的結合的產物。

而清朝最終滅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發展到世界一流的國家後、開始固步自封、種姓、種族隔離、分封八旗子弟製度、並拒絕與外部溝通和通商、拒絕多元文化和統治製度的共和、最終導致了王朝的更迭、滿族的王公的消亡。

當然,清朝的滿族語言的區域性和非象形字文化、也是導致其統治華夏文明缺乏了文化基因、滿族語言的地域文化狹窄、始終無法與漢字語言競爭、最終經過了三百年的統治、完成了從滿族文化過渡到中華文化的痛苦過程。

從上述得出結論、對外交流應該從年輕人的教育抓起、否則國破人亡、曆史的教訓深刻。

因此,作為一項教育的國策、引西郎入室、開展廣泛的國家開放的留學教育、應該是今後需要大力提倡國家整體戰略、增加東西方的互相理解和融合、未來可以避免誤解和戰爭。

教育自古以來就是華夏文明的火種文化思想、從老子的五千言裏麵、字字珠璣、滿含著教育的理念、充滿著對人類的未來的醒世格言。

美國和蘇聯最近百年已經通過類似的留學教育模式、成功的將其國家文化和思想注入到了所有的進入大學的海外各國留學生的大腦。 因此,這些學生回到自己的國家後、基本上都成為了那些國家的精英、主導了那些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產生及後續的發展、不可否認、實在是與蘇聯、法國、美國當年對中國留學生的教育有關、無論是政治培養、軍事教育、科技教育、都起了重大的貢獻。

所以,透過這種廣納留學生的國策為未來華夏民族培養廣泛的懂得華夏文明傳統交往的的人士,則為本世紀的世界和平及國際友好打下了基因的基礎。

北京大學等校最近相繼以新冠疫情為由,取消今年度大學部外籍生入學考試,改采遠端麵試。除北大外,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日前也作出相同宣布。而北京清華大學2019年便已決定,外籍生隻須通過審核,不需專業考試就能在大學部入學

中國的大學確實有責任為國家對外的文化交流出力貢獻。 隻有這樣,才可能普遍的培養出中國的孩子不出國門而了解的海外年輕人的經曆、在中國的大學與西方的孩子直接交流、而不必遠涉重洋、接受西方教育、而又放棄了東方教育的根本、最終導致學無所用。

中國學生去西方本科學校、其實接受的是語言文化和西方文明的啟迪訓練、而這些訓練非廣泛的適用於中國本土的文化和傳統、因此水土不服的情況大麵積出現。

吸收外國學生到中國上學,應該是一項長期的國策、讓中國的學生可以通過與留學生的交流和來往、學習一些西方年輕人的文化和思想、可以有效的起到洋為中用的便利。同時也讓中國的優秀文化在西方這些年輕學子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這樣的政策好處多多、為未來世界的和平和溝通創造了一個雙贏的局麵。

千裏之行、始於教育。讓留學教育成為本世紀的火種文化吧。 華夏民族經過百年的輪回、已經成為了世界的發動機、發動機再好、也需要各種精英來駕駛、多民族的未來精英、留學教育則是一切的發展的根本。 

在中國本土大學創造廣泛的吸引海外文化交流的留學計劃、引狼入室、激勵本土的學人通過共同的學習、可以互相借鑒文化優勢。

人類和平之戰略、莫如樹人之國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