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High Noon (正午)

(2008-08-07 15:27:58) 下一個

《正午》:陽光下,獨行的孤膽英雄 (ZT)
                    by 雲飛揚2046

電影:High Noon

  年份:1952年

  導演:弗瑞德.津尼曼

  主演:加裏.庫珀/托馬斯.米切爾/勞埃德.布裏奇斯

  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實時電影作品,注重敘事時間與具體動作的實際時間的相諧和,本片的敘事時間是88分鍾,故事也發生在1870年代的某個夏日正午,10:40開始,到12:08結束,在一個極典型環境下的極典型人物,那麽就按照傳統的西部片分析方式來寫這篇文字。然而本片有許多的破格,它既是西部片,又可以稱得上懸疑片,甚至於是政治影射片。雖然是線性的敘事,但在導演營造的氣氛中達到了一個繁複的高度,眾聲喧嘩,高揚的不僅僅是個人英雄主義那麽簡單。

  在空曠的大街上走來走去的警長,而不是騎著馬跑來跑去,他試圖走出個未來,事實上沒有一個牛仔支持他。他是一個焦慮者,他不是一個守法(遊戲規則)的執法者,他最後的成功也是意外和偶然的結果,誰的麻煩?他的麻煩?我們的麻煩?最終是上帝的麻煩!看吧,這些有罪的羔羊總是會逆來順受,直到秩序和利益切實受到踐踏他們才嚐試反抗或接受不公平的管理。

  權利真空,自足封閉的小鎮,都可以說是一種象征,孤立主義是否行得通,一戰二戰已經得到證明,法官收拾行李的時候,導演沒有忘記給他的天平來一個特寫,它代表的正義卻被他裝進了行李。在此刻,實質正義和程序正義都在滑向失去的深淵,問題在錯覺和局促中結束,影片的答案無疑是英雄的謝幕,我們知道在電影開始他就早已達到高峰--“離職的警長,最好的警長”,而且還是在舉行結婚的警長,他渴望家庭生活,但是更多的家庭卻把他推向顯而易見的危險。其實,在危局麵前他也有過猶疑,質疑過自己。他的妻子是一個異教徒,最終在出走的刹那回到他的身邊,和他在一起,不再逃避親眼看到丈夫的死或生,是做一個妻子還是寡婦都要自己參加。

  與整個社會抗爭,不屈服於世俗的成見和所謂的識時務者為俊傑的最優化選擇--逃避現實,將欣欣向榮的城鎮交付匪徒去管理,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途徑。歹徒的報複無疑是一個象征,片頭以堂皇敘事的形式去表現歹徒的胸有成竹,他們在沒有邊緣的地平線,茫荒的原野中等待集結,瞬間效果的表現誤讓人期許那個具有傳奇色彩的牛仔形象和那個躍馬馳騁持槍格鬥的激烈場,然而他們是破壞和報複的代表,懸疑於是匆忙上演,正義是否會取得勝利?旁觀的居民是否應該享受意外的救贖?這是倫理的追問,這是悲劇的追問,更是人性的追問!

  惡勢力在製度空虛的時刻將再次來到小鎮,孤獨的主人公和他的責任感似乎是無望的對抗,熱血的警長遭到他曾經守護過的家園裏的人民一致的理性的背叛,在警長走來走去召喚公民的正義感時,他們以法律外包裝以及情理、現實利益回答--虛與委蛇,西部片的主人公再次陷入困境,然而以前多在自然中,最後總是取得大自然的佑護,這次卻是在人群中,文明初步形成就在教堂決定放逐它的監護人。影片的結局是萬死一生的警長拋棄了不值得的民眾,前麵代表正義的天平已經被法官裝入旅行包帶走,那麽另一個有著形式感的物件--警徽就被其在眾目睽睽之下投擲於泥濘中,揚長而去。

  於是影片結束了,可是思考卻不能,問題也還在那裏。


  雲飛揚,2003-8-26。

---------------------------------------------------------------------------

導演: 弗雷德 金尼曼 (Fred Zinnemann)
編劇: Carl Foreman / John W. Cunningham
主演: Gary Cooper 賈利·古柏 / Grace Kelly 格蕾絲·凱麗

上映年度: 1952
語言: 英語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又名: 日正當中

  本片是影史上的經典西部片之一,銀幕英雄賈利·古柏又一次以精湛的演技征服觀眾,並繼1941年《約克軍曹》後,二度榮膺奧斯卡影帝。影片其他獲獎紀錄包括──金球獎戲劇類最佳男主角、女配角、最佳配樂;國家影評人協會年度十大佳片;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奧斯卡最佳剪接等獎項。
  賈利古柏扮演的執法官已年近退休,而且剛娶了年輕美貌的妻子,但他為人太正,執法太嚴,不討人喜歡。婚禮的那一天,被他送進監獄的一名惡棍出獄,並揚言要報仇。全鎮上沒有人願意助執法官一臂之力,隻有新婚妻子陪伴身旁。正午時分,一場槍戰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一部以孤獨的正義對付邪惡的影片,劇情簡單,具有象征意義,表明有時正義在少數人手中。主題歌《親愛的,別拋棄我》穿插在影片中,起到明顯的點題作用。本片有一部續集(1980年)和一部重拍版(2000年),但均未成功。影片全片長85分鍾,而影片內行進的時間就是描述上午10:40至正午85分鍾內中的一舉一動,也就是銀幕上下經曆的時間是一致的。基本上,大概70分鍾的劇情都圍繞在Kane尋找不同的助手時的對話間,同時加插用以解釋事件來龍去脈的劇情。於是乎你隻能看見Kane在愈來愈緊迫的時間中顯得愈是冷清的街道上不斷來去的孤獨身影。不願理會的鎮民都躲在建築中,望著牆上滴嗒不停的時鍾,甚至打賭Kane孤身決戰4人的結局。影片拍攝時期正是殃及好萊塢的McCarthyism(麥卡錫主義)盛行之際,而影片編劇Carl Foreman也是其中一個受害者(這是他被趕離好萊塢前的最後劇作),所以說電影在影射好萊塢之眾人人自危,不肯顧及受誣賴的一群也不出奇了。最後值得提一下的是影片插曲”Do Not Forsake Me”和配樂亦獲奧斯卡獎,成為傳唱一時的經典作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