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華爾街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橫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馬冷眼瞧
個人資料
正文

林清玄:貓空半日

(2009-05-22 05:53:50) 下一個

林清玄:貓空半日

坐在茶農張銘財家的祖廳兼客廳兼烘焙茶葉的茶坊裏,我們喝著上好的鐵觀音,聽著外麵狂亂的風雨,黃昏蒙蒙,真讓人感覺這一天像夢一樣。

我們坐的這個臨著懸崖的地勢,有一個非常奇特的名字“貓空”,從門口望出去,站在家屋前那棵巨大的樟樹,據說已有一百多年的曆史了。

左邊有兩株長得極像蓮霧的樹,名字叫“香果”,在風雨中落了一地。風雨雖大,並且陣陣撲進窗隙,但房中的茶香比風雨更盛,那是昨夜烘焙好的一籠鐵觀音還在爐子上,冒著熱氣,鐵觀音特殊的沉厚之香,濃濃的從爐子上流出來。

“貓空,真是奇怪的名字!”我說。

張銘財聽了笑著說:“我也覺得怪,但如果你用閩南語發音就不怪了,空就是洞,這是貓洞。為什麽叫貓洞呢?因為三麵屏障,中留下一個小通口,讓貓進出,所以叫貓洞,你看外麵風雨這樣大,其實不用擔心,吹不進貓洞的。”

“怎麽確定吹不進來呢?”

“因為,我們家在這裏,從我祖父開始,已經住了快一百年了。”張銘財得意地說:“我家的地理是很棒的,從風水上說,我家的地方是美人座,對麵的指南山背是銅鏡台,這在風水上叫‘美人對鏡’。”

我們順他的眼光望去,正看到指南山的翠綠向兩邊開展出去,中間隔著一條幽深的穀口。

張銘財是在貓空這間老厝出生的,他說他從四歲就開始到茶園去采茶了,和茶結下不解之緣。如今他家牆上掛著滿滿的茶賽得來的獎狀,是他三十多年努力的成績。

我們翻開台灣茶葉的曆史,找到“鐵觀音”的條目,上麵這樣寫著:

相傳“鐵觀音茶”名稱之由來,係清乾隆年間,福建安溪魏蔭氏在一觀音寺的山岩發現一棵茶樹,認為是觀音菩薩所賜,幾經移植繁殖,由於葉片厚重製成的茶葉色澤如鐵,而稱之為“鐵觀音”。清光緒二十二年(一###六年)張妙、張乾兄弟由安溪攜鐵觀音茶苗十二株在木柵樟湖(今指南裏一帶)種植,逐漸繁殖迄今,當地茶園麵積達七十公頃,是全台正宗鐵觀音茶產地。

張銘財正是張迺妙、張迺乾兄弟的後人,而在這一個山穀裏,種鐵觀音維生的也都是姓張的,屈指一算,有近百年的曆史。張銘財家最早的祖廳現在還屹立著,紅瓦磚牆,十分優美,他說那是來自福建安溪的人親手蓋成的。

正言談間,我們看外麵的風勢漸漸大起來,黃昏漸漸深了,想起立告辭,張銘財卻說:“再坐一下嘛,山裏沒有什麽好東西招待你們,隻有這茶,這茶是我媽媽一葉一葉摘的,是我炒的,我太太泡的,你們不喝光就走,真是太可惜了。”

我們隻好把風雨暫時在心底封藏,用心地品起鐵觀音的滋味。這鐵觀音真是與我平常所喝的茶大有不同,可能是剛烘焙出來,也可能是主人的熱情,使我們不僅喝出了那深厚的香醇,也品到了山香雲氣,再加上張太太衝茶的方法十分獨特,這鐵觀音的香氣直衝雲霄,把我日常喜愛的凍頂與武夷遠遠拋在後麵了。

在厚實的飯桌上喝茶,使我思及今天奇特的緣分。昨夜新聞剛發布了佩姬台風將在今天登陸的警報,清晨,一位瘋狂的朋友打電話來說:“到山裏去喝茶,看風雨吧?”

“下午有台風呀!”

“台風晚上八點才登陸,緊張什麽?”

什麽山呢?

朋友說,在木柵指南山有一個開放的茶園,卅農會在山上蓋了一棟木造的現代建築,臨著高高的窗口,可以看到整個綠絨絨的山穀。“並且,那裏有著上好的鐵觀音與包種茶,保證不虛此行。”

我們便沿著指南路開始往山上開去。一入山,才發現這一整片山除了林木,就是茶園,茶園雖然沒有什麽變化,但隻要想到它的芳香,那每一片茶葉都美麗了起來。走過了樟山寺,佩姬的裙擺便開始浪漫地搖擺起來了。

一路上走走停停,繞過瓦厝、樟湖,時常有動人的視野出現,尤其到了樟湖的拗口附近,同時有三條彩虹出現:天上一道,山穀裏也有兩彎。在揉和著雨絲與陽光的午後,有一種出塵之美,朋友說:“看到這三條彩虹,再大的風雨也值得了吧?”

等我們到達了傳聞中美麗的建築,才知道這棟外表全以紅磚建造,內部由木頭構成的樓房名稱是“台北市鐵觀音、包種茶展示中心”,名字雖然俗氣,內部倒是十分雅致。它背山麵穀,一望無際,我想,在這樣的地方喝茶,不管什麽茶都會好上三分。

可惜福緣不夠,這茶中心已經打烊了,我們雖然一再拜托,但中心的人因為要趕著下山,便不能招待我們了。這時走過來一位年輕帥氣的青年,熱情地說:“你們要喝茶,請到我們家來吧!”

這位青年就是眼前的張銘財。

他把我們帶回家的時候,他的母親和妻子並不感意外,那是因為他時常帶人回家裏喝茶,在他家的前庭還蓋了一個露天飲茶的石桌椅,可惜風雨太大,使我們不能在戶外喝茶。

張銘財對他自己所種的茶葉有十足的信心。他說自己在茶樹中長大,由於住在深山之中,對物質早已沒什麽欲望,他最大的理想是研究茶的品種與技術,希望能種出更好的茶來。

“做出更好的茶,實在是一個茶農小小的心願呀!”他看著窗外,談起了他回到茶鄉的一些心情。

張銘財退伍的時候很有可能在平地發展,但最後他選擇回到家鄉,那是他找到一位賢淑的妻子,她為了鼓勵他繼續在茶方麵發展,同意隨他搬到山上,才使他更安心在山上種茶。他現在是木柵觀光茶園的示範戶,平時又在茶中心上班,生活過得非常愜意。

張太太說剛住到山上來有些不習慣,日子久了,習於山上平靜的生活,也懶得下山了。他們有兩個小孩,都很活潑可愛,這樣的風雨天還在屋前的茶園玩耍,我想著:這會不會又是鐵觀音的新一代呢?

天色已暗,我們才不舍地告辭出來。張銘財的母親趕緊跑進屋內,提了一袋她早上才從竹筍田挖來的竹筍,說:“山裏沒有什麽招待你們,帶點竹筍回去吧!”請不容辭,我摸摸竹筍,感覺到一種山上人家特有的溫暖,這才是人的真實,隻是我們久為紅塵所擾,失去了這種真實吧!

回到家裏,打開隨手在茶展示中心拿的簡介,上麵有兩段描述茶的味道的句子,很有意思:

“鐵觀音茶:形狀半球緊結,衝泡之茶湯水色蜜綠澄清,香醇有獨特之喉韻。”

“包種茶:形狀條索整齊,衝泡之茶湯水色蜜黃澄清,甘怡有清雅之花香味。”

有時候,我們喝一壺茶,知道某種聯想、某種韻律,是從生活的溫暖與真實中泡出來,那麽不僅是茶,連人情世界都是蜜綠澄清、香醇甘怡有獨特的韻味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