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

隨遇而安 順其自然
個人資料
正文

耶魯以每年5.1萬獎學金錄取中國完美女孩(圖文)

(2007-06-11 20:33:09) 下一個

綜合素質高、有特長,是耶魯大學錄取陳莉茜的重要原因 宋國斌 攝

1994年,隻有五歲的陳莉茜在鄰居家看到一架鋼琴並胡亂彈了一會兒之後,就纏著爸媽也要買,舉債近萬元,父母滿足了她的要求,這一彈就是十年,彈出了鋼琴十級;高一那年,達到實驗班分數線的陳莉茜卻堅決要上普通班,父母在她的堅持下又一次“妥協”……從五歲開始就很有主見的小女孩陳莉茜長大了,十八歲的她美麗、聰慧,成了高手雲集的南京外國語學校的驕傲,美國耶魯大學以每年5.1萬美金的全額獎學金錄取她讀本科,這在南京、在江蘇都是頭一回。

  五歲愛上鋼琴,一練就是十年

現代快報報道,時光倒回13年前,5歲的陳莉茜還是個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次,小丫頭在鄰居家看見了鋼琴,黑白琴鍵上流淌出的美妙音符讓她心馳神往,“我去鄰居家彈了鋼琴後,就也想要,天天跟爸媽哭鬧。”父母都在機關工作,當年實在拿不出一萬多塊來給孩子買一架鋼琴。“那錢大多數都是借的。”陳爸爸說。與很多小朋友不同的是,陳莉茜有了鋼琴就真的認真開始了學習,不是三分鍾熱度,而是堅持了十年,一直考到鋼琴十級。

對於從小有主見的女兒,父母也把她當作平等的人來對待。陳媽媽說,小時候陳莉茜做作業做得快就可以看電視,吃好吃的,物質獎勵很有效果。爸爸媽媽要求女兒不要成為書呆子,考100分不算什麽,但要全麵發展。

  不願上實驗班,不申請去國外交流

  升高中時,陳莉茜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放棄上實驗班,雖然分數已經達線了。父母當時不能接受,可她自有說服的理由。陳莉茜說,如果進了實驗班,可能很多時間要花在競賽準備上,這樣就有很多想做的事沒時間做,上普通班,自己的時間更多。最後父母尊重了她的決定。

  陳莉茜用業餘時間跳健美操,從初一時的40多人,到高二時的三四個人,她是最後堅持到底的人,成為健美操國家二級運動員。她還參加她最喜歡的數學競賽,獲2006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參加了全國創新英語作文大賽獲一等獎,選擇了參加口譯考試、參加英語六級考試。

  高中階段的學生使者交流項目為期一年,有機會到一些國家去學習體驗,不少學生都是參加過學生使者項目後,獲得了國外名校的青睞。但陳莉茜沒有申請,因為她有太多的事要做,權衡之下,她還是選擇了放棄。但這並沒有影響美國名校對陳莉茜的選擇。除了耶魯大學提供給陳莉茜四年超過160萬元人民幣的全獎外,美國著名的威廉姆斯學院、威爾斯立學院等一流大學均給予她全額獎學金錄取。

  每回選三好生,她得票最多

  陳莉茜是數學老師兼班主任李習凡的愛徒。李習凡說,陳莉茜不管多忙,總是熱心為班級服務。最可貴的就是她的愛心,為災區捐款、為學校管理愛心無人售報箱 、參加義賣、當義務宣傳員。這個外表斯文骨子裏卻有點男孩子氣的女生是大家公認的好榜樣。

  同學們說,在高三(2)班,每一回選三好生,大家都把最多的票投給陳莉茜。因為她隨和、開朗的個性總是和同學打成一片,大家有什麽難題去問她,有什麽困難去找她,都能得到熱心幫助。沒有靠父母資助被世界名校錄取,也成為同學們欽佩她的理由。

  到了美國,先買麵國旗放宿舍

  去年下半年,陳莉茜向耶魯大學發出了求學申請,連同申請一起寄出的,還有她“托福”660分,SAT(美國高考)(一)考試2200分、SAT(二) 考試2390分(滿分2400分)的好成績。還有兩篇特別的文章也向耶魯的招生人員展示了陳莉茜的個人特色。第一篇要求寫人生中有感觸的經曆,陳莉茜寫的是自己考二級運動員和考期中考相衝突時如何安排時間、如何克服困難的故事。第二篇文章要寫對自己人生有影響的人。陳莉茜寫的是,外婆退休後參加社區的舞蹈班、太極拳班,經過努力,現在成了領軍人物。她覺得,外婆的堅韌性格對她影響最大。

  陳莉茜說,新學期就要赴美求學了,到耶魯的第一件事,她就想先打個電話給父母報平安,並買一麵國旗放在宿舍裏。數學和經濟學將是她的主攻方向,她希望自己成為出色的金融專家。

  ■成功秘訣

  天天有計劃

  陳莉茜成功的秘訣是什麽?她說,其實最大的秘訣就是有目標、有計劃、有韌性。每天她都會把計劃寫在記事貼上,不做完不會睡覺。好在她的做事效率高,所以在初中時她一般每天晚上10點睡覺,到高中時是11點或12點,和別的同齡人沒什麽不同。

  有時候,事情往往不能按照自己的計劃來走,這是很多人都會碰到的,陳莉茜也不例外。

  陳莉茜說,考國家二級運動員每周要訓練三次,回家後很累,還要做作業,這時她會先睡一會兒,起來後喝點咖啡,再做作業,還要自己做一些練習題,那時候天天要忙到12點。不過她說,練體操比學習累,所以練完後覺得學習不累。(現代快報    2007-06-1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