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淪落人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就讓我們好好珍惜在文學城的相逢吧。
個人資料
yijiba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簡體字與繁體字

(2008-03-12 19:06:03) 下一個


今天看文學城新聞報道,我們有名的文藝界人士宋祖英,黃宏等人提出了小學生加授繁體字。我自己覺得這實在是很好的意見。我自己在台灣長大,所以從小就學的就是繁體字。在上海工作了兩年,我又把以前學的注音符號放下,學了拚音。自然而然的就把簡體字給學會了。大體說來,簡體字用起來比較方便,而且不怕寫白字。不像我們在台灣的時候,一個不留神,把同音字寫出來,如果是錯的,就被尊稱為白字先生。所以,我在用簡體字的時候,非常放心。因為如果錯了,我很可以理直氣壯的說“那是簡體字啊!”,“懂不?”。

可是看看我們的古書,看看我們的書法,一看到簡體字,實在告訴您,我覺得十分的感冒與別扭。那年我在上海書城買了四大名著,我就言明要繁體字版的。我們中國文字有象形,會意,形聲,假借四大來由。如果,用繁體字可以表現的淋漓盡致。可是一旦換了簡體字,好像就不是那麽回事了。尤其是書法方麵。記得那年暑假,我在紐約街頭擺攤子賣畫,賣的就是兩個字,一個馬字,一個鳥字。紙上畫了一匹馬,然後就是扭扭的象形文馬字,還有篆字,最後是正楷也就是繁體的馬字。老美看了,對我們中國文字的演進一目了然。也是挺好賣的一幅畫。

宋祖英的歌聲嘹亮,黃宏也是我最喜愛的小品演員。他們能提出繁體字,很令我感動。到底我們的藝術表演工作人員,在百忙之中還能想到提倡我們的中華固有文化。真是難得,非常的難得,值得我們的讚揚與鼓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0)
評論
Catte 回複 悄悄話 我是習慣寫繁體字的,
可能跟小時候外祖父要我寫毛筆字的關係。
一直到現在都覺得可以將字寫漂亮是很讓人賞心悅目的事情,
隻是一直都沒有條件再練習...
zhonghuaren 回複 悄悄話 以我大陸出身在日本熟悉了繁體字的經驗來看,熟悉了繁體字的人,都喜歡繁體字,因為它才是表意文字。老毛的是符號化,老毛才是去中國化,卻沉澱了他這個中國文化中的糟粕。
chdjim 回複 悄悄話 寫藝術字用繁體字好看,平常用簡體字好讀。
老共的本意是讓更多的人學會看書寫字,卻想不到,用繁體字的華人區識字率更高。
阿土兒 回複 悄悄話 我來自大陸,喜歡文學,也喜歡繁體字,因為那是根啊。但讓大陸重新回到繁體字,可能不太容易了。簡化字雖然有缺點,但漢語拚音還是不錯的,應該向台灣推廣。我看過台灣出版的字典,還是用我們小時候那種部首檢字法,查一個字可費老勁了。
其實對於那些不需要看古書的人來說,繁體字不是非會不可,因為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嘛。
一個好人111 回複 悄悄話 不知道四書五經是不是繁體字寫的。。。。
不是的話,文化怎麽傳承的。。。。
王半仙滷味居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讓我再愛你一次的評論:NO!來德州休士頓由未來的美國國母免費教你就行,順便推薦你用HERBALIFE減肥,免得你亂穿旗袍,賊肉橫流,太殺傷貴眼了!!!!!!!!!!!!!!!!!!!!!!!!!
王半仙滷味居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如星如沙的評論:GOOD!
看起來好看,打起來方便,就是反正再快也快不過英文字母.
yijib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讓我再愛你一次的評論:
實在謝謝您的誇獎。我還真希望變成一個有修養的人。很多時候都是心不由己的。再說,一個人太有修養了,給人的感覺就會變成道貌岸然。所以做一個不被批評的人很難。不過,凡事不要往心裏去就好了。所謂一笑泯千愁。再次謝謝您的瀏覽與留言,不成熟的東西,不見笑才好!祝福您!
讓我再愛你一次 回複 悄悄話 回複yijibang的評論:
客氣,客氣。網上評論沒有鬧場的又怎麽會熱鬧呢?不過在下言辭可能過於辛辣,雖然不帶什麽髒字,但仍有很多人受不了。閣下可以喜怒不形於色,看來確實是個有修養的人,在下也是佩服的緊。以後大家互相多多關照捧場。
yijib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讓我再愛你一次的評論:
您好興奮啊!謝謝您精辟的看法。我是學化學的,從來沒想到叫別人繁體字可以賺錢啊!要學繁體,簡體純是個人看法,跟台灣,跟大陸有何關係?要反共,要反台也是見人見智。您的想像力好豐富耶!不過,實在謝謝您的瀏覽與留言。祝福您!
讓我再愛你一次 回複 悄悄話 最後奉勸大家一句,要真想推廣中國文化和繁體字,就別和台灣人扯在一塊。為什麽?因為在台灣你要想學個中國文化和繁體字什麽的,還要反共反社會主義,還要搞民主製度,跟革命沒什麽區別,提著腦袋在學,太累了,你知道嗎?!在大陸,你學中國文化和繁體字,就和書法協會聯係一下,去大的書店看看,和幾個同好有空切磋切磋就好了,很輕鬆的。
讓我再愛你一次 回複 悄悄話 說白了,就是想要我們大家都買繁體字的軟件和書,別買大陸的五筆和拚音。這樣台灣人不就又能賺錢了嗎?在海外打工就更火了,找家教還不都找他們。中國從來就沒有禁止過繁體字,大陸會寫繁體字的人比台灣人口多幾倍,推廣繁體字的人多了去了,隻不過大家都覺得是一種理所應當的事,都當成一種愛好和興趣,從來不會想到去政治宣揚(當然有搞宣傳的也沒什麽奇怪,我想中國書法協會的成員可能比美國的總人口還多吧),他們做了一件多偉大的事,是他們保留了中國文化,連大陸市麵上寫了繁體字的招牌,都是依靠台灣人沒日沒夜的和中共作鬥爭在保留下來的。這叫見鬼了,那還不就是老板覺得好看就用了。(我還真不知道台灣有什麽中國文化在國際上拿的出台麵的,連一個搞去中國化的地方的人都好意思說他們保留了中國文化,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當然,台灣人不管這些,就告訴大家中國政府在摧毀中國文化。大陸人和香港人寫的繁體字不叫繁體字,台灣人寫的才叫繁體字,對不起,是正體字。想來,還真要多謝他們。不是嗎?我們在學校,老師教我們書法,美術字那都是托了台灣人的福也,如果不是台灣人在那民主奮鬥救中國,我們可能就被拉去槍斃了(講這話,可能所有大陸人都罵我神經病)
我是個繁體字的愛好者,凡是可以自己手寫的機會,都盡量用繁體字,享受享受古文的氣息。我記得在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以自己可以寫地一手好的黑板報而自豪。繁體字的美有誰可以抗拒?。(嚴格來講,到底什麽是繁體字,台灣人寫的那叫繁體字嗎?隻不過是繁體字的一種罷了,還不就是個印刷體嘛。)可那又怎樣,在現實生活我都會用簡體字。道理很簡單,兩個。
第一,簡體字的軟件比繁體字的軟件便宜多了。
第二,在茫茫人海中,碰上會繁體字的人太少,大多是會簡體字的人,我為了和絕大多數中國人更好地交流,隻好舍棄中華正統文化的繁體字了。
所以大家要決定日常生活用什麽字體很簡單,就看你願意和絕大多數中國人交往還是願意和一小撮中國人交往羅。
最近,中日韓搞得漢字統一,就是這個問題,你要按照日本的來,中國全國的所有出版業就都要關門,什麽東西啊。最後這種事就是政治意義大過實際意義,不了了之。
yijib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懶風的評論:
實在謝謝您的留言。一口氣把您的留言看了一遍。說實在話,這還是平生第一次對我們中國文字的來龍去脈算是有了個初步的了解。也更加深了我對正體字的看法。我相信毛澤東的心理是要把整個中國文化給摧毀的。文字改革可能就算是第一步了。我實在不敢想象有一天,我們真的隻剩下拚音來代替文字的情形。說實在話,我是從小學正體字的,不也就這樣走過來了。當然不可否認簡體字的方便。問題是我們是不是能夠就因為方便而放棄了我們該走的路子。再一次的謝謝您的留言。文學城真是個臥虎藏龍的地方,我們大家共同的責任就是拋磚引玉,引起大家對一般問題的探討與注意。謝謝!後會有期。
懶風 回複 悄悄話 我讀小學時就納悶,為何“聽”字是用“口”來“聽”的呢?長大了才知道原繁體確實是用“耳朵”來聽的。)
懶風 回複 悄悄話 首先, 我個人提倡正體字(繁體字). 但我自身並不是一個極端的正體主義者. 因為:

其一, 簡體字果真有其易寫省時的好處. 寫一段文章用簡體字, 確實比用正體字需時短. (至於學習簡體字更容易. 我認為並不重要. 對於漫長人生來說, 學寫繁體字比學寫簡體字所多花的那一點點時間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其二, 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 中文字在民間早已在逐漸簡化之中. 比如教師所提及的”體”. 還有康熙字典中所錄的”了”,”於”等等. 蘇東坡就曾給一個竹園起名為”個園”. 因為他覺得竹葉形態很像”個”字. 可見宋朝就已經有簡化的”個”字了. 其三, 在毛推行簡化字的時候, 我覺得有些簡化字又確實是簡化得來沒有失去中國字的造字特點. 可謂簡得其所. 例如”龜”,”"眾”. 這兩個字在形態, 或者意義上仍然非常形象. 而又比原字大為簡化.(尤其是”龜”字).

但是, 我仍然覺得, 毛推行的簡化字是弊大於利.

其一: 以後國人都不懂看正體字了. 那麽中華五千年文化還怎麽承傳下去? 讀古籍文獻還要一邊讀一邊查正體字典嗎? 一個民族如果喪失了對其自身文化的承傳能力, 這個民族其實等同於自己斷了根. (好比如古埃及文化, 我們到今天隻能從其古籍中緬懷一下罷了. 由於外族的侵略, 如今的埃及文化已然與古埃及文化根本不同, 也遠沒有古代埃及文化的璀璨了.) 一種文化, 在漫長的社會演變過程中, 是有著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的. 但這種演變過程決不應該由統治者人為強製造成. 因為這樣的強製措施所造成的必然是文化的斷裂.

其二: 毛推行簡化字體的目的是什麽? 並不是為了人民容易寫字, 普及文化. 而是為了分三步舍卻中文字體, 如越南一樣實行文字全麵拉丁化, 以便”和國際接軌”. 其步驟是: 1, 將中文字體簡化. 2, 將中文字體進一步簡化. 3. 改用拚音代替中文字體. 文字在第一步簡化後人民尚能接受. 但已經引起了諸多的混亂狀況出現. 及後中央在作第二步簡化的時候, 社會上的混亂情況已經大為嚴重. 最後不得不取消方案. 但是中央雖然把第二步方案暫時擱下了, 卻並沒有撥亂反正回歸正體係統(大概是希望在時機成熟時再次推行, 或者是不想向人民承認政策的整體錯誤). 於是第一套簡化字就一直沿用至今了.

其三: 毛推行的簡化字由於隻是中繼階段的暫時性文字. 相當部分並沒有很科學地簡化, 也就是說失卻了原字的形義. 例如: 愛 - 愛; 寧 - 寧. (心都失掉了. 還何愛之有? 何寧之有?) 旅遊 - 旅遊 (換成遊泳的遊, 實際上筆劃並沒有簡化, 但旅遊是在水中遊的嗎? )

漢語曾經被認為是比拚音文字落後的文字,但現在連語言學家都認為,例如漢文這樣的方塊文字,遠比拚音文字優越(如對此有異議的,請回帖詢問,我可以舉出相關的分析文章). 既然大家相信漢語之優越性, 老毛政策的荒唐了。既然他是錯的, 那麽為什麽他所推行的錯誤政策還要沿用至今, 讓我們中華子孫自斷筋脈呢?



假如要我在簡體, 繁體字中選擇其一, 我會選擇繁體. 但假如把民間用字全部規範為繁體(正體). 那麽這是否又有點糾枉過正, 把在曆上早已自動形成的, 在民間已經沿用了數百年的眾多簡體文字也都一概去除, 違反了中華文字自古以來由繁到簡的演變過程, 抹殺了民間演變的豐碩成果呢?



我個人認為, 最好的方法是: 從下一代開始, 學生的教科書重新回歸學習正體字(繁體字), 但對於曆史上早已形成的簡體字, 同樣收錄於字典中, 作為正體字旁邊的注釋(等於和現在的新華字典上的簡體,繁體位置剛好調轉), 這樣一來, 曆史發展所形成的簡體字和正體字並駕齊驅. 而對於上世紀毛所推行的簡體字中被專家研究所認為簡化得非常合理, 不失原字形義特色的部分簡化字, 則以同樣方式收錄於字典中, 同樣允許民間自由運用. 這可作為字體簡化演變的一個合理延續. 而對於所推行的簡化字中簡化得不合理的部分, 則全部取消, 不再收錄於字典, 也不允許出版物使用.



—————-



下麵摘錄兩段關於漢字的簡化是否合理的文章:



  近年,同台灣印刷界、教育界友人交談,也往往涉及漢字字形問題。對方曾問我:“萬啟盈三字中有兩個簡化字,萬萬老早通用,啟字去半邊,令人不識。”我說:“我也不喜歡這個半邊的啟,現在簽名仍作?或?。”問他對簡化字的看法,為何台灣死抱老字形不放。他說:“我們日常習慣寫用一些簡體字,但整個方案尚有不科學不合理之處,彼此高層沒有商討餘地,就維持原貌了。”也有一位朋友對大陸稱老字形為“繁體”有點反感,則一度稱為“正體”、“國字”,而日常書寫也簡體字不少,不“規範”而已。我寄往海峽對岸的信函也就不堅持規範,寫用“技術”、“事業”、“服務”等等。
……
  一、肯定漢字簡化方案的優點與推行以來的成績
  許多筆形繁雜的字簡化得非常好。一批簡化字在民間通行已不下百年,並作為“俗字”收錄入字典,如“體、無、與、豐、聽、寶、燈、爐、竈、靈、證、鐵、釁……”,今被確認取代“體、無、與、豐、聽、寶、燈、爐、灶、靈、證、鐵、釁……”老字形。輯集社會上流行的“龍、為、斷、繼、彎、變、勞、營、壽、爾、遷、優、台、齊、羅、塵、驚、蠶、黨……”取代筆畫繁雜的“龍、爲、斷、繼、彎、變、勞、營、壽、爾、遷、優、台、齊、羅、塵、驚、蠶、黨……”,並部分作為偏旁類推。這一大批難寫難認20筆上下的常用字被簡化推行,給書寫識字帶來很大方便,人們讚頌功德無量。舊時木版雕印書籍的文字較大,字體長方在10×8~7×5毫米間,近代印刷術鉛印書報正文五號字約3.7毫米,新五號字3毫米略大,當前平印書報正文用字更小了一擋,廣告文字甚至小於2毫米,若20筆左右常用字不簡化,印刷品就會筆畫不清晰,甚至形成墨疙瘩,閱讀吃力。就出版物外在質量而言,簡化
字適應了時代。
  二、負麵意見,對方案不滿意處有:
  1.為減少漢字數量,壓縮合並一些字義相近或完全不同的字為一字,如:後—後、製—製、裏—裹(眧)、雲—雲、禦—禦、幹—幹、升—升、術—術、係—係、範—範、複(早已廢了的古字)—複-覆、穀—穀、隻—祗、餘—餘、鬥—鬥?、采—采、舍—舍、卷—卷、盡—盡、並—並、卜—蔔、衝—沖……,給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各學科及日常生活用字造成了諸多混亂不便,甚至鬧出許多改革前從未見過的笑話,如:範仲淹、塔克拉瑪乾沙漠、××?列、北京六裏橋東眧、蘇州七?山塘、?印照片,非典時還出現過大幅廣告中藥白術……。這些空前而未絕後的混亂現象,不能誣之為有意搗亂,而應由文字改革草率不慎尋根源。中國人口13億,多保留些象征喜慶吉祥字眼,也有利於減少人名重複。壓縮幾十個字,招來一大堆煩惱,得不償失,恢複一個蘿卜一個坑好。
  2.相當一批字簡得很勉強,一些新造的字講不出道理。如:“廠、廣”兩個字常用字簡化成“廠、廣”,人們說不像漢字了。古時“又”是“奴、馭”偏旁,後來“雙、對”俗寫作:“雙、對”,現在正式公布“僅—僅、歎—歎、漢—漢、艱—艱、難—難、權—權、勸—勸、歡—歡、觀—觀、鄧—鄧、戲—戲、聖—聖、雞—雞、澤—澤……”再加上類推,過濫了。“頭—頭”,形、聲都搭不上,竟也入選;“買—買”、“賣—賣”不用貨幣,以“頭”作主體了。“産”無“生”,變為立不穩的獨腳“產”;“親”也不見情意了,“時”從寺聲,省去3筆,永恒的“時”變寸陰了。50年代,毛筆已非主要書寫工具,“筆”無改形必要呀!還有“災”改“災”,一筆未減,“沖→衝”……。
  更有“華”、“國”,改得不慎重、不明智。象征光華、美好的“華”,已是民族形象,改作上化下十,走了樣;國從或(地域)外加個框,何必從“王”。改正才合人心。



—————-

下麵摘錄序言. 大家可以領略中華文字之妙. 以及簡化是否合理:



《識文斷字》序言



邱崇丙



漢字既然是以象形為基礎的表意文字,談到它,則不能不涉及六書。談到六書,自然不能不提到許慎的《說文解字》。不過,許慎研究的主要是小篆和隸書,也就是他當時所使用的文字,而兼及先秦的古文字。那時甲骨文還埋在地下,他無從涉及。可見他的原則,是以當時通行的漢字為主,以古代為輔。
 

我們現在研究漢字,常常不自覺地重視古代文字,但忽視現代,其實更應該重視的卻是現代漢字,即楷體印刷體的簡體字和繁體字。這些字,印在教科書裏,供學生們閱讀;發行報紙,出版著作,供人閱覽;人們日常書寫使用的,也是它們。日日見,天天用,充分發揮其效能,是一件大事。選定了3500個常用字,是研究現代漢字的一項重要步驟。對這些常用字,以及電腦字庫裏的7000多個通用字,進一步加以研究,以利普及教育,實為當務之急。
 

六書之說,是漢代人對漢字結構提出的見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以小篆隸書為基礎,作了具體解說,析其形而得其義。《說文解字》遂成為經典之作,此後學者研究漢字,頗受其啟發,雖有匡正,而亦有為其所局限者。對漢字的研究,如果言必稱甲骨金文小篆,可以成為書齋中之學問,卻難以應用於普及教育。
 

漢字結構的演變,其因素有兩個方麵。一是為了書寫的方便,象形變為符號,省事省時;一是與時俱進,賦予了新的含義或信息。
 

漢字由篆體演化為隸書,由隸書演化為楷體,字的筆畫結構亦隨之變化。此種變化,實包含後人所賦予之新意,而為社會所默認,遂得流行。異體字的出現和淘汰,就是社會參與,更新、選擇、默認和流行的一種表現。現代由繁體而簡體,亦複如是。如繁體字“塵”,簡化為“塵”,塵、塵均為會意字。鹿善跑,揚起塵土,寫作塵。塵,小土,土之微粒,寫作塵。繁體字“滅”,簡化為“滅”,滅滅都是會意字,而滅字更容易分析,滅火的含義更明顯。“孫”簡化為“孫”,繁體簡體都是會意字。孫,子係,從血統方麵會意。子小,從輩分方麵會意。此種情況說明,今人對這些字,從另一角度賦予了含義,古今不同而並不衝突。又如“言”字,繁體印刷體,口上麵為四橫,象人口中發出的聲浪(聲波)。這樣來分析,跟篆體的言字(口上為辛),相去甚遠,似乎是牽強附會,但卻簡單明瞭。如果拒絕這樣的分析,一定要以篆體為根據,那麽從篆體到印刷體,這些結構上的演變,怎麽解釋呢?為什麽“辛”會變成四橫呢?僅僅是書寫方便嗎?乍看起來,似乎難以說明,實際上是社會文化心理在起作用,加進了新的信息。“口中發出的聲浪(聲波)”,這就是新的知識,新的信息。這種文化心理,也許是潛意識,並不一定是明確意識到了以後,才作這樣改變的,而是由文化心理的積澱所導致,而又為公眾所認可。今天我們才能夠從這種演變中,看出它的蛛絲馬跡。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改變,都能夠包含著明確的用意的;也有些演變,隻是為了書寫方便。小篆變為隸書,部首“阜”,簡化為左“阝”,部首“邑”,簡化為右“阝”。阜,象山坡,還保持著高處可攀登的形跡,以之為部首的“陽”,其會意即太陽所照之南坡,山南水北謂之陽。邑,會意字,巴是人的變體,表示人居住的區域,以之為部首的多為地名姓氏用字,如“郭” 。為了書寫方便,這兩個部首的象形會意功能已經減弱。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需要由今溯古了。又如“亞”簡化為“亞”,也是如此。
 

根據上述情況,確立了本書的主要觀點:漢字在曆史演變中,不斷的會加入新的信息。對漢字的解釋,不應該隻局限於古代的篆字,舍今求古不應該成為通例,而應該與時俱進,先今後古,以便更易於學習和使用。也就是說,析字不必拘泥於古代,不需要每個字都要引證甲骨金文小篆,就印刷體和簡化字,也可以作出分析,而且更切合現代漢字的實際內涵。
 

當然,這樣說,也並不是要排斥甲骨金文小篆,而要看有無必要。簡體難以分析的,應該考慮繁體;繁體難以分析的,應該考慮甲骨金文小篆。故印刷體及現代的簡化字,亦可作為分析的基礎。
 

漢字的象形,不僅僅是簡單的外形描摹,其中還顯露出古人的光學知識,投影知識,以及繪畫的觀察角度、距離遠近等技巧。有些會意字也包含著古代社會的情況和習俗,值得進一步探討。
 

現代常用字中可以分析的例字甚多。如:
人,篆字的人,象人垂手而立,表示人有禮貌。現代漢字演變為人直立行走,兩腿如跨大步。如同影片的特寫鏡頭,局部放大,突出特點。
車(車),頂視圖,兩輪,車軸,車廂在地麵上的投影。
再,剖麵圖,象風箱唧筒之類的縱斷麵。這類工具,操作須一再重複。
互,結構圖,象二者互相牽製之結構。
之,遠視圖,鳥瞰圖。遠處有人在彎曲的道路上行走。
於,透視圖,象釘子嵌入物體。
方,透視圖,人憑借木塊產生浮力在水中遊泳。遊、舫,仍保留其形跡。
昌,太陽上升,連續的動態圖像,如今之影片。
醫(醫),流程圖。箭(矢)射入肌膚(醫),醫生動手開刀(殳,上為刀,下為手),再用酒精消毒(酉,瓶中裝有酒)。
姓,會意,女生,女所生,古代母係氏族從母姓,薑、姚、姬等姓,均從女旁。形聲,用生韻。
 

本書根據與時俱進的觀點,對現代漢語3500個常用字,試行作出具體分析。大而言之,這是一項學術研究,力圖成為現代的《說文解字》。小而言之,態度極其嚴肅,不敢嘩眾取寵,不願以趣味代替探討。雖然如此,標新立異,多遭排斥,續貂之譏,豈能免哉!
 

2005,12,26



以下是另一段摘錄:



簡化字:漢字的未來與書藝uV_
(中國)劉正成_uN5rp
~j
二·2 草體能不能成功轉化為楷體?=’
©中國書法在線 — 中國書法在線論壇  ZY`,
在日本絲島郡小富士村的海邊遺址中,和日本彌生式文化土器一起出土的中國王莽時代(公元8——23年)有“貨泉”二字銘文的錢幣(圖二十四),與其光格天皇天明四年(公元1784年)在日本九洲築前國槽屋郡誌賀島南部的葉崎地方,被農民發現的有“漢委奴國王”五字印(圖二十五),均實際證明了中國漢文字是從公元元年前後傳入日本的,並隨之接受為日本文字。根據史籍記載,中國的古典文獻是在魏晉時期(公元220——420年)即經過朝鮮半島的新羅百濟傳入日本,日本隋唐遣使把這種傳播推向高潮。日本為了攝取中國文化,連同其載體漢字也全麵吸收過去了。日本奈良時代學者安萬呂的《古事記》(公元712年)純用非常熟練的漢字四六駢文寫成,是日本的第一部古書。但是,用漢字來記錄日語,不能完全表達日本的語言。於是,就逐步產生了用音假名和訓假名的方法,造成了“萬葉假名”,即在公元759年完成了由這種假名寫成的《萬葉集》。不過,萬葉假名是一種過渡性文字。直到日本遣唐使吉備真備(約公元694——775年),取漢字的偏旁簡化成片假名(かたかな),又經遣唐僧人空海(公元774——835年)從漢字的草書體整理成平假名(ひらかな),日本從此有了自己的文字。片假名與平假名的創製(圖二十六),可以說是中國漢字的最大“簡化”。但這種“簡化”過的漢字已經不再是漢字,盡管保留其形,而實際上已成了別國文字。但是,從這種簡化和改製中,我們可以得到一種重要的經驗,即這種簡化過的漢字雖然可以作為日本的印刷體文字,但是已難以成為中國書法中楷書的標準字體了。日本書法家如果寫楷體,決不會寫假名(圖二十七),凡寫假名,必寫草書(圖二十八),或者行草書。而中國現代簡化字的主要兩個來源之一的草書,能不能由中國書法家書寫成優美的楷體作品呢?我想,中國書法的曆史是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的。b-?sN
中國書法藝術形式的四要素是:筆法、結字、章法、墨法。這四要素中,結字一項與文字的結構關係最為密切,也可以說,其審美的本質是一致的。結字,也就是字的結構。而文字和書法結構的規定性,又是由書體來決定的。換句話說,不同的書體,其結構的原則是不同的,互相不可代替的。‘N75>
丁文雋先生在他的《書法通論》中,提出了結構五要素:平正、勻稱、連貫、參差、飛動。這五要素所體現的審美意義有動靜之別。他作了一個篆、隸、楷、行、章、草六體結構的動靜消長比例圖(圖二十九),非常形象地演示出楷書與草書等六種書體非常不同的結構原則和審美指向。h
《佩文齋書畫譜》列有歐陽詢結字《三十六法》,皆講楷書結構原則。此文究屬何人所撰尚有爭議,但它確實是前此書法曆史上結構經驗的總結。試以此法對10個簡體字逐一分析之(圖三十): 書 繁體為“書”。書字結構特征為“排疊”,即“排疊疏密停勻,不可或闊或狹”。同時,書字也是一個上下結構的合體字。簡化後,成“書”,成了一個獨體字。這個獨體字的楷書曆代書家均無,乃新造的楷體字。論結構,應列入“穿插”結構。“穿插”結構的基本要求:“四麵停勻,八邊具備”。如車、婁、中、弗、曲等。而“書”則左輕右重、左疏右密,十分不平衡。從未見哪一個書家用楷書寫好“書”字者。[
車 繁體為“車”。車字結構如上所述為“穿插”,而簡化為“車”後,其穿插不通,左重右輕,左密右疏。“車”字之中“丨”為象形之車軸,車軸已斷,何言其美。曆代書家未有“車”字楷書範例,也未見當代書家能用楷體寫好“車”者。?^j;4
東 繁體為“東”。東字為“穿插”結構,與前述之車字為一類。簡化為“東”後,既像“穿插”結構,但實際上並未“穿”過。造成左密右疏,頭偏左而缺右。將“東”寫成楷書,實在難以做到平正。車為七劃,東為八劃,其體並不繁,為了省減二三劃,其經過一萬年造就的結體平衡的美便輕易破壞了。“ ”從“ ”中升起的東方之意是多麽美妙啊。當人們從“東”看去,已經沒有“日”了,怎麽去聯想到“東”呀!4Jq
過 繁體為“過”。這裏,“ ”是形聲符,在這裏簡化為“寸”。這其實在古代草書裏,至少在經典書家的草書中未見將“ ”草寫為“寸”者。過字本為“小成大”結構。如遲、遠、還等,其“犀”、“袁”、“ ”為聲旁,其結構重心均居中,故“小成大”能給人以穩定感。而“寸”之重心偏右,由“辶”所承而毫無穩定、勻稱可言。寫為楷書實在為醜。GlRJf
貝 繁體為“貝”。“貝”字為“目”與“八”合體。其“目”的結構原則為“滿不要虛”。現在“目”字中“二”劃與下封之“一”去掉,以“人”伸入,“目”字中虛而不滿,故此字以楷書書之,很難使左右停勻穩定。其實,所見的草書中上部的“目”絕非是簡下後的“冂”字形,是製造簡化字者的杜撰而已。6H
見 頁 繁體分別為“見”、“頁”。其結構問題與“貝”字同。KuY]|
長 繁體為“長”。長字是“排疊”與“大小”相交的結構特征。“ ”與“ ”是“排疊”,而“ ”小而“ ”大。簡成“長”以後成了一個獨體字。將長字中的一“丨”與一“ ”變成一劃“ ”,且這一劃隻能垂直,故既失上小下大結構,也失“排疊疏密停勻”的要求,隻能是左疏右密。作為楷書,很難做到平正。KL
馬 繁體為“馬”。馬是一個有頭有眼、有四條腿的非常美妙的象形字。這個字從篆書到隸書一直到楷書,均非常巧妙地保持了象形的特征。可是,簡化為“馬”以後,已完全破壞了其象形的特征。“馬”是完全生造的楷書獨體字,不僅失去了楷書“馬”的象形特征,也失去了草書“ ”的奔騰之意,可謂不倫不類。5;j+S
魚 繁體為“魚”。魚字的結構特征由“小大”與“應接”相結合。“ ”為上小,“灬”為下大。“灬”左右相應接,承接上“ ”十分有趣。尤其魚為象形字。《說文》:“魚,水蟲也,象形。魚尾與燕尾相似。〈段注〉其尾皆枝,故象枝形。”“魚”將“魚”的象枝形的“灬”變“一”,僅僅省掉三劃,卻失去了一個象形字,甚為可惜。而實際在書寫過程中,這“灬”一般皆用波的“~”代替,根本用不著寫簡化字。如果楷書用“一”代替”“灬”而承接上麵的“ ”,是很難處理得妥帖的。W>(2"C
專 繁體為“專”。專字為“小大”結構,並兼“穿插”停勻相配合,縝密而挺拔。簡化為“專”後為一個完全新造的獨體楷書字。作為楷書上大下小,最後一“丶”又是“貼零”,且起著支撐全字的作用,實在失去平衡和平正的穩定感。將一個類似偏旁部首“專”寫成楷書實在不易。VZN
孫過庭《書譜》雲:‘ZA
©中國書法在線 — 中國書法在線論壇  }*U39c
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
©中國書法在線 — 中國書法在線論壇  .Dj
真即是楷。真書和草書相互之間有相通之處的,但是,又有截然不同的審美規定性,孫過庭所說的“使轉”,即是指結構,從點畫——筆法、到結構——使轉在不同書體中的要求和目標不同,皆說明用草體字形改造成楷體字形,是違反書法的審美原則的。我們將上述十個例字分別用篆、隸、楷、草列出,就可以很容易得出上述結論的。wT^I#
V8
二·3 俗體字變簡化字的規範性?e
©中國書法在線 — 中國書法在線論壇  U’UIy8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主張文字改革最激進的一派代表之一胡適之,提出用拉丁字代替方塊漢字,其中過渡階段就采用隻認聲音不認形態的別字,如“雲”可以用“雲”,“流”可以用“留”。而另一位改革派略為溫和的林語堂則反對寫別字,力倡俗體字。所謂俗體字,就是曆來流行在民間,被朝廷視為“破體”的流行簡體字。陳望道組織了一個手頭字推進會,所謂“手頭字”即當時流行於書寫中的俗體、簡化字。其實,這三種字體,均可歸諸於俗體字。這是除了草書以外,簡化字的另一大來源。j@T|!
上述三種字體,除了別字外,俗體字與手頭字均是一般運用文字者所實用的字。書法家除了寫過一些別字(尤其是六朝碑版)外,一般是不寫俗體與手頭字的。流行於社會的俗體字與手頭字,不講求造字原則,同時也不講究書法審美特征。據之而造成的簡化字,基本上是很難書寫,或者說幾乎沒有書家能把它寫好。試舉10個這樣的字作一分析(圖三十一):A
筆 繁體為“筆”。其實此字隻省減二劃。但是,卻根本損害了象形的原則。筆字中的“聿”,篆書作“ ”,即以“ ”(手)持筆之象形,根據這種象形所造的“書”、“畫”等字,均從象形而達會意。現在用“毛”代替”“聿”,實是這個非常美的象形字的消失。筆的材料的確幾經更易,先民可能用草、用竹作筆毫,現在通用獸毛,甚至用金屬、塑料。但是,以手執筆的“ ”之象形的確應該慎重保留。ZQb:
鳳 繁體作“鳳”。鳳,這又是一個非常美麗的象形字。《說文》:“鳳,神鳥也。天老曰:鳳之像也,鮕前鹿後,蛇頸魚尾,龍文龜背,燕頷雞喙,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 ,飲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寧。從鳥,凡聲。”簡化後的“鳳”,僅僅留下一個聲旁的“ ”而失去了最美妙的“鳥”這個象形字。根據類推的造字原則,代替“鳥”的“又”,又與代替“奚”的“雞”、代替“登”的“鄧”、“代替“ ”的“難”、代替“ ”的“權”不能類推,亦造成了漢字新的混亂,實在得不償失。所以“鳳”作手頭字可以,但作為書法中的楷體“鳳”卻實難以被書法家接B
受。©中國書法在線 — 中國書法在線論壇  QL~|
風 繁體為“風”。《說文》雲:“風,八風也。……從蟲,凡聲。風動蟲生,八日而匕。”《段注》雲:“《大戴禮·淮南書》皆曰:二九十八,八主風,風主蟲。故蟲八日化也。謂風之大數盡於八,故蟲八日而化,故風之字從蟲。”《說文》:“匕,相與比敘也。〈段注〉:比者,密也;敘者,次第也。”這是一個會意字,字中之“蟲”十分重要。如用“×”代替,此字隻留下聲符而不妥。其實,在日常書寫中,“蟲”字均可用草書“ ”一筆代之。但如寫楷書,其“×”十分難寫,而且與“鳳”中之“又”極易混淆,即使電腦也難以分辨。Q2f’[C
飛 繁體為“飛”。“飛”乃是“附麗”於“飛”右上角的偏旁。《說文》:“飛,鳥翥也。〈段注〉羽部曰:翥者,飛舉也。象形。〈段注〉像舒頸展翅之狀。”這樣一個很美麗的象形字,像鳥展翅升騰之貌,就這樣被肢解了。“飛”成了一個極不平衡的新符號。x7
廣 繁體為“廣”。“廣”是一個三十年代所造的簡化字。“廣”實際上隻是一個部首,或稱偏旁。如讀成字,其音如“儼”。《說文》:“廣,因廠為屋也。凡廣之屬皆從廣。讀若儼然之儼。〈段注〉:魚儉切。”將一個偏旁用楷書寫出實在難寫,可謂頭重腳虛。去掉一個“黃”字,也失去聲部。.5i.
華 繁體為“華”。“華”為中華民族的族名,而根據現代俗體簡為“華”,其意其形皆不當。《說文》:“華,榮也。〈段注〉:……又為光華,華夏字。”在《說文》中,華字為花部。故稱花之榮為華。基本上可以說這個“ ”是華夏民族的一個圖騰。現在僅取一個“化”音而簡化之,失去“會意”的造字原則,且其結構上重下輕,罕有書家願意用簡體書之。zok
隊 繁體為“隊”。《說文》雲:“隊,從高隊也。”《段注》:“隊,墜正俗字,古書多作隊。”《杜注》:“百人為隊,蓋古語一隊,猶言一堆。物墜於地則聚,因之名隊為行列之稱。”這是一個合體的會意字。現代群眾毫無造字根據地把聲符“ ”換成“人”,是新造了一個字,極不合類推原則。簡化字中,還用之以代替“認”中的“忍”,而這個“人”又成了一個聲符。在書法結構中,“隊”中的“阝”,是“附麗”於“ ”的。所謂:“以小附大,以少附多是也。”現在簡化後的“隊”無所主次,使這個合體字很難平正合諧,我至今未見書家將其楷書之而成功者。;CWW
趙 繁體為“趙”。“趙”中之“肖”既是聲符,因其是瘦長,附麗於“走”四麵停勻。《歐陽詢三十六法》雲:“附麗:字之形體,有宜相附近者,不可相離。”去掉聲部“肖”而代之以“×”,使“趙”字右虛,左右“相離”,實在難以作出妥當的結構處理。用簡化的符號“×”代替原字中的繁難部分的“肖”,這個“×”符號既不表義,又不表音,而且構成類推混亂。如以“×”符號代替的:區區、風風、岡岡、鹵鹵等。%&
動 繁體為“動”。這也是一個毫無根據的新造字。“動”是一個會意字。而用“雲”代替“重”這個聲符,而“雲”又不是聲符,也不是義符。而“重”本字並未簡化,而“動”字僅在“重”字加二劃即成,完全沒有必要生造一個“動”字。用“雲”符號代替的還有:層層、壇壇、嚐嘗、運運、醞醖。實在非常混亂。從結構講“力”乃“附麗”於“重”,將之換成“雲”,而“力”無所附麗,兩字平分秋色,亦是難書寫之字。"6&6
鍾 繁體為“鍾”、“鐘”二字。“鍾”與“鐘”雖然同音,而不同義。而用同一個新造字“鍾”代替,這個“鍾”就可能分別是“鍾”或“鐘”的別字。“鍾”是古時的酒器,“鐘”則是一種打擊樂器。古時二字或可通用,但區分二字是文字進化的要求。時下,“鍾”多作姓用,也是鍾愛、鍾情之鍾,而“鐘”則指計時器和古典樂器,兩者不能混用。故在《辭海》條目中,均須用“(鍾)”以示與“鐘”之區別。本意在於省減,實際是增加了一個字。當世書家很少用“鍾”作楷書和別的書體,即在於它形既難寫又字義不準確之故。(p\E+8
董作賓先生1955年於《中國文字論集·在審查會發表之意見》上稱:“簡化字的提倡,對六書的原則,一定要加以破壞,至少是形聲的一種破壞。如果隨便簡化,偏旁部首常常會發生混亂和矛盾現象。”現行簡化字,偏旁部首的混亂,已經成為一種事實。其主要的缺點:一、筆畫簡省讀音繁化;二、形體簡化偏旁繁化;三、形近易誤字增加。這給文字的識讀和使用帶來困難,也給書法的結字與用筆造成困難。俗體字所簡化的字,對書法審美的破壞尤甚於用草書改造的簡化字。其形、音、義、美均發生了相當程度的錯位
懶風 回複 悄悄話 去年年尾,日、韓、越等數國的文化交流會,各亞洲國家地區,就建議統一繁體字為國際上的漢語標準,不過有的報道說中國沒同意,有的說同意了。不過無論中國政府有沒同意,都反映了各亞洲國家都認為隻有繁體字才最能承傳(他們的)傳統文化。

為何這樣說呢?因為,日、韓、越等亞洲國家在曆史上一直用繁體漢字,他們創立自己的新文字隻有幾百年曆史。可是這種丟棄古文字的弊端,他們自己也看出來了。一位教授在越王墓展覽中閱讀其中的古文,旁邊的韓國遊客驚聞:“幾千年前的文字,你怎麽懂看呢?”“為什麽能看得懂呢?因為我們沒有丟”。可惜的是,我們大陸人,其實也隻有教授才懂得看繁體字了。
莊民 回複 悄悄話 漢字字母化勢在必行
  人類已經進入文明的21世紀,很遺憾中國還存在太多的文盲,這當然與經濟落後有很大關係,可也與我國仍然保持象形文字有著密切關係,記得很多偉人曾經說過,象形文字代表著原始。中國是文明古國,祖先們曾經創造出很多輝煌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值得我們為祖先感到榮耀。可是我們沒有理由為此沾沾自喜,應該努力去創造自己的輝煌,如果總在先人設計好的圈子裏循規蹈矩,我們在後人眼裏將永遠沒有光榮。最近,政府倡導給學生減輕負擔,可是如果漢字不能實現字母化,減負也隻能成為一句空話。除此之外,還值得認真推敲升學、畢業應該考什麽,才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讓更多的人以較少精力和投入就能學到真才實學。想想如今祖國花朵所承受的壓力,想想成人離開文字一段時間,再寫東西就錯字連篇,筆者認為應該徹底改革書麵與聽、說脫節的象形漢字。
yijib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Augustus的評論:
沒有爭啊,討論討論不是很好嗎?沒有人說用了簡體字,中華文化就不能發揚光大了啊?您說的很對,我們是應該重視漢語,可是漢語又是啥,不就是講的是我們的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記得前一陣子,國際漢學學會還一致同意,研究漢學應以使用繁體字為準。中國的代表也是同意的。我自己實在太沒有學問,不知道您說的那句話

“二零零七年馬上就要歲末了了”是啥意思?請您不吝指教。同時也謝謝您的留言。


Augustus 回複 悄悄話 噢,天哪,還有人在爭繁體字是否因稱為正體字!推論下去,就是台灣的中華文化是否是正宗,等等等等。免了吧!

文字,語言,都是活的東西,有人用了,才是文字,才是語言。繁體也好,簡體也好, 能交流溝通就好。五千年的文化,不會因為用繁體就一定能發揚光大;也不會因為用簡體就荒廢絕滅。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係。

更要關心的倒是漢語,對,我們的漢語正在慢慢的變質。你能理解 “ 二零零七年馬上就要歲末了 ” 是什麽意思,可那是漢語嗎?

關心關心漢語吧!
yijibang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大家的留言與討論。簡體字比繁體字好學,易學。可是如果也能把繁體字學會,不也是很好。看看有多少大陸來美的同胞,不都一樣的用繁體字了。告訴您一個秘密,我們教會最大的團契就是由國內出來的弟兄姐妹們組成的。我們教會一切的活動用的就是繁體字啊!
王半仙滷味居 回複 悄悄話 回複fengzhulian的評論:正體字是最正歸的說法這也是我在台灣上高中的時候國文老師就這麼教的呀,就這一點我還曾請教過北大的教授証實過這一點.至於你們這些在紅旗下成長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要不要使用正體字,那是你們的自由,我也給予尊重.我的美國兒子因為有一個台灣媽媽和大陸爸爸,所以他就有幸學習到看似兩種其實跟本就是同文同種的中華文化.
ihelloworld 回複 悄悄話 以後的繁體字可能就如當年的隸書一樣,成為曆史。畢竟再要大陸人去接受繁體字,是不可能的。隻能留給專家去研究了,或者留給書法家去發揚光大。

當然台灣獨立後,則另當別論。
fengzhulian 回複 悄悄話 1.傳承中華文化,恐怕不會因為使用繁體字就可以做到吧?

中共1921年建黨,開始推行簡體字是在1950年代,這30年之間中共可是使用的“正”體字,但“正”體字的使用並未能阻止中共在這30年中的專製和血腥,阻止其對中華文化的破壞。毛澤東生於1893年,他從小學的、寫的是什麽字呢?最終卻是一個罄竹難書的暴君。

香港倒是使用的繁體字,可博主不還是說:“隻有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還保守著我們固有的中華文化啊。”



2.使用簡體字,在一個民主政府的統領下,也許還是可能將中華文化傳承下去?

韓國使用的是彥文,完全廢除了漢字,但也並不妨害韓國人傳承儒家文化吧?


3.簡體字,繁體字,正體字 —— 說到底都是漢字

漢字最早可是以甲骨文的形式出現的,甲骨文才真正夠“正”。那為什麽會逐漸演變出小篆、隸書、楷體來?

我們的祖先從甲骨文開始,早就對漢字進行了由繁到簡的改革。由繁到簡,恰恰是漢字富有生命力的一種必然。

大陸在五十年代開始推行簡體漢字,必須承認其中的一些字簡化得不恰當,有些字甚至不該簡化,但大部分還是合理的,不會誇張到“正”不“正”上麵去吧。

LEOTHECAT 回複 悄悄話 在13多億使用中文的人裏,隻有兩千三百萬不能接受簡體字。正體字是甲骨文的簡體。是否為了璀璨的傳統文化而采用甲骨文?
如果跟不上潮流那隻會被潮流吞噬。
ihelloworld 回複 悄悄話 繁體字是很美觀,但要求大陸學生都會寫不現實,我覺得還是應該學會認就行了。這樣改革力度不大。

也就是教一個簡體漢字,同時給出繁體漢字,對於簡體漢字要求會寫,對於繁體漢字則隻要求會認,會讀會認即可,也不會加大孩子太多負擔。
ihelloworld 回複 悄悄話 難得你們還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還承認是中華民國的人,還認同中華文化,但你們這種台灣人在台灣多嗎?是不是離開台灣的人才更愛台灣,更愛中華民國?

看看如今兩黨候選人,居然見“中國”兩字如見瘟疫,對造福兩岸人民的“兩岸共同市場”大加攻擊,真的對台灣民主政治原來的憧憬化為烏有。最近的踢館事件,更是令人無語。

過去八年,韓國突飛猛進,GDP已經超過其他三小龍還有多的,而台灣,本來是最有希望成為四小龍中老大的,卻在停滯中落後。

台灣要發展經濟,這是最大的事情。台灣的政治出路,國際空間也並非沒有,但拋開大陸談國際空間是不切實際的,也不可能有長久的和平穩定,這是兩岸的現實。由於政治與經濟密切相關,所以台灣要麽換新總統與大陸進行對等政治談判,要麽維持政治分離現狀,一中各表,與大陸進行對等經濟談判。要麽隻做不說。

大陸政府對於台灣主要是反台獨,其餘一切皆有可能。
如星如沙 回複 悄悄話 宋代表的提議不錯,但是否行得通,則使另一回事了。個人認為繁簡字各有利弊。繁體字承載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就不用多說了。如果一幅書法是用簡體字寫的,感覺上就缺少了厚重,就像是人沒有底氣一樣。

以前曾有這樣的消息,說哪裏要廢除繁體字,這咱實在不能同意。
yijib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憐芳草王半仙滷味居的評論:
謝謝您們的留言。很高興在文學城碰到我們台灣來的同胞。說實在話,我一直為我們當年在台灣所受的教育感到自豪。看看,早期大陸在文革如火如荼的進行的時候,我們就提倡了中華文化複興,緊接著就是當年的十大建設,把台灣的經濟打了深厚的根底。當一切上軌道的時候,解嚴,開放政黨政治,走向民主。大陸開放了,最先進去的就是台商的資金。台商對大陸的發展有了不可磨滅的功績。這幾個禮拜,我一直在看文茜小妹大的節目。我對早期民進黨的民主鬥士,深深為他們的獻身而驕傲。可是過去8年,民進黨排除異己,把一個可愛的台灣糟蹋到目前這個地步。多少海外的中國同胞,羨慕我們台灣多年來的民主模式,認為可以做大陸走向民主的一個楷模。可是過去8年的蹂躪,使人對民主產生了模糊。希望我們台灣善良的同胞能夠發揮我們台灣人固有的精神,繼續傳揚我們中華民國的傳統。因為,隻有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還保守著我們固有的中華文化啊。
王半仙滷味居 回複 悄悄話 同胞們,中華五千年璀璨的傳統文化怎能叫繁呢? 應該叫正體字.
憐芳草 回複 悄悄話

有些天沒登門拜讀了,記得中華民國·台灣的憐芳草嗎?過幾天,我們就要大選了,南部的天空詭譎多變,老百姓我,熱情有餘可就是生活要緊!時代變遷,永遠是向前走的。

說及簡體、繁體,我倒是很以為傲,能夠生活在、使用在繁體字的國度。如是手寫,雖然費時了點,不過我也願意、樂意、甘心。

問好yijibang老先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