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隱若現的自然規律,就是上帝!

舉世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正文

毛澤東:體育之研究

(2007-09-08 15:07:32) 下一個


  國力衰弱,武風不振,民族之體質日趨輕細,此甚可憂之現象也。提倡之者不得其本,久而無效,長是不改,弱且加甚。夫命中致遠,外部之事,結果之事也;體力充實,內部之事,原因之事也。體不堅實,則見兵而畏之,何有於命中,何有於致遠?堅實在於鍛煉,鍛煉在於自覺。今之體倡者非不設種種之方法,然而無效者,外力不足以動其心,不知何為體育之真義。體育果有如何之價值,效果雲何,著手何處?皆茫乎如在霧中,其無效亦宜。欲圖體育之有效,非動其主觀,促其對於體育之自覺不可。苟自覺矣,則體育之條目可不言而自知,命中致遠之效亦當不求而自至矣。…… 

    第一 釋體育 

    …… 

     體育者,養生之道也。東西之所明者不一;莊子效法於庖丁,仲尼取資於射禦;現今文明諸國,德為最盛,其鬥劍之風播於全國;日本則有武士道,……。而考其內容,皆先精於生理,詳於官體之構造,脈絡之運行,何方發達為早,何部較有偏缺,其體育即準此為程序,抑其過而救其所不及。故其結論,在使身體平均發達。由此言之,體育者,人類自養其生之道,使身體平均發達,而有所規則次觀察家可言者也。 

    第二 體育在吾人之位置 

     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於體,無體是無德智也。……顧徒道德之何寓乎?體者,為知識之載而為道德之寓也,其載知識也如車,其寓道德也如舍。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小學之時,宜專注重於身體之發育,而知識之增進、道德之養成次之;宜以養護為主,而以教授訓練為輔。今蓋多不知之,故兒童緣讀書而得疾病或至夭殤者有之矣。中學及中學以上宜三育並重,今人則多偏於智。中學之年,身體之發育尚未完成,乃今培之者少而傾之者多,發育不將有中止之勢乎?吾國學製,課程多於牛毛,雖成年之人,頑強之身,猶莫能舉,況未成年者乎?況弱者乎?……。人獨患無身耳,他複何患?求所以善其身者,他事亦隨之矣。善其身無過體育。體育於吾人實占第一之位置,體強壯而後學問道德之進修勇而收效遠。於吾人研究之中,宜視為重要之部。“學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此之謂也。 

    第三 前此體育之弊及吾人自處之道 

    三育並重,然昔之為學者詳德智而力於體。及其弊也,僂身俯首,纖纖素手,登山則氣迫,涉水則足痙。故有顏子而短命,有賈生而早夭,王勃、盧照鄰,或幼傷,或坐廢。此皆有甚高之德與智也,一旦身之不存,德智則從之而隳矣。惟北方之強,任金革死而不厭;燕趙多悲歌慷慨之士;烈士武臣,多出涼州。清之初世,顏習齋、李剛主文而兼武。習齋遠跋千裏之外,學擊劍之術於塞北,與勇士較而勝焉。故其言曰:“文武缺一豈道乎?”……。 

    學校既起,采各國之成法,風習稍稍改矣。然辦學之人猶未脫陳舊一流,囿於所習,不能驟變,或少注意及之,亦惟是外麵鋪張,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故愚觀現今之體育,率多有形式而無實質。…… 

    然則為吾儕學者之計如之何?學校之設備,教師之教訓,乃外的客觀的也,吾人蓋尚有內的主觀的。夫內斷於心,百體從令,禍福無不自已求之者,我欲仁斯仁至,況於體育乎。苟自之不振,雖使外的客觀盡善盡美,亦猶之乎不能受益也。故講體育必自動始。 

    第四 體育之效 

    人者,動物也,則動尚矣。人者,有理性的動物也,則動必有道。然則何貴乎此動邪?何貴乎此有道之術邪?動以養生也,此淺言之也;動以衛國也,此大言之也;皆非本義。動也者,蓋養乎吾生,樂乎吾心而已。……愚拙之見,天地蓋惟有動而已。 

     動之屬於人類而有規則之可言者,曰體育。……前既言之,體育之效則強筋骨也。……故生而強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又嚐聞之:精神身體不能並完,用思想之人每歉於體,而體魄蠻健之人多缺於思。其說亦謬。此蓋指薄誌弱行之人,非所以概乎君子也。……總之,勤體育則強筋骨,強筋骨則體質可變,弱可轉強,身心可以並完。此蓋非天命而全乎人力也。 

    非第強筋骨也,又足矣增知識。近人有言曰:文明之精神,野蠻其體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苟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之精神隨之。夫知識之事,認識世間之事物而判斷其理也,於此有須於體者焉。直觀則賴於耳目,思索則賴於腦筋,耳目腦筋之謂體,體全而知識之事以全,故可謂間接從體育以得知識。今世百科之學,無論學校獨修,總須力能勝任。力能勝任者,體之強者也;不能勝任者,其弱者也。強弱分,而所任之區域以殊矣。 

    非第增知識也,又足以調感情。感情之於人,其力極大。古人以理性製之,…… 然理性出於心,心存乎體。常觀罷弱之人往往為感情所役,而無力以自拔;五官不全及肢體有缺者多困於一偏之情,而理性不足以救之。故身體健全,感情斯正,可謂不易之理。以例言之:吾人遇某種不快之事,苟加以嚴急之運動,立可汰於陳舊之觀念,而複使腦筋清明,效蓋可立待也。 

    非第調感情,又足以強意誌。體育之大效益尤在此矣。夫體育之主旨,武勇也。武勇之目,若猛烈,若不畏,若敢為,若耐久,皆意誌之事。取例明之,如冷水浴足以練習猛烈與不畏,又足以練習敢為。凡各種之運動持續不改,皆有練習耐久之益,若長跑距離之賽跑,於而久之練習尤著。夫力拔山氣蓋世,猛烈而已;不斬樓蘭誓不還,不畏而已;化家為國,敢為而已;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耐久而已。要皆可於日常體育之小基之。意誌也者,固人生事業之先驅也。 

    肢體纖小者舉止輕浮,膚理緩馳者心意柔鈍,身體之影響於心理也如是。體育之效,至於強筋骨,因而增知識,因而調感情,因而強意誌。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識、感情、意誌者,吾人之心。身心皆適,是謂俱泰。故夫體育非他,養乎吾生,樂乎吾心而已。 

    第五 不好運動之原因 

    ……其原因蓋有四焉:一則無自覺心也。……。一則積習難返也。……。一則提倡不力也。……。一則學者以運動為可羞也。……。第一與第四屬於主觀,改之在已;第二與第四屬於客觀,改之在人。君子求已,在人者聽之可矣。 

    第六 運動方法亦少 

    …… 蓋此事不重言談,重在實行,苟能實行,得一道半法已足。……夫法之致其效者,一法之效然,百法之效亦然,則餘之九十九法可廢也。……近之學者多誤此意,故其失有二:一則好運動者以多為善,幾欲一人之身,百般俱備,其至無一益身者;一則不好運動者見人之技藝多,吾所知甚少,則絕棄之而不為。其宜多者不必善,務廣而廢,又何貴乎?少者不必不善,雖一手一足之屈伸,苟以為常,亦有益焉。明乎此,而後體育始有進步可言矣。 

    第七 運動應注意之項 

    …… 

    運動所宜注意者三:有恒,一也;注全力,二也;蠻拙,三也。他所注意者尚多,舉其要者如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