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思淺唱

且將文字和音樂砌成心緒的棲息...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的國畫作品和西方現代繪畫藝術

(2007-01-30 07:12:41) 下一個

·楊 明·

  全世界最有名的畫家是畢加索,全中國最有名的畫家是齊白石。畢加索是知道齊白石的,並且在五十年代在法國接見過旅居海外的另一個名畫家張大千。張大千曾在敦煌下苦工,臨摹佛教題材的人物和大千世界,他的生花妙筆以畫荷著名,在他那一代畫家中,以重彩潑墨描繪恢弘氣勢的巨製山水,並且以幾於現代西方抽象表現主義手法隨類附彩,使人耳目一新,非張大千莫屬。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和遊曆山川,在海外的見識,成就了他別開生麵的繪畫。

  有一位旅居海外的中國畫家說,國外的西方現代繪畫要表達的東西和形式在國畫中早就存在,這一說法是有些道理的。例如,齊白石在一九五零年畫的一幅寫意畫,畫麵上是樹枝上兩隻八哥,背景是一些紅色的葉子,和無數果實。近景的粗大的樹枝就那麽幾筆,枯澀的飛白線條,和濃鬱的羽毛形成對比。左下角是毛筆簽字和蓋的紅色印章印記。這是純粹的近代寫意繪畫。

  齊白石的上述繪畫可以使我們聯想到同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法國畫家馬蒂斯的作品。馬蒂斯認識那時在法國留學的趙無極,畢加索也和趙無極有交往;這兩個法國畫家都喜歡中國藝術。筆者曾經擁有一部不多見的馬蒂斯畫冊,其中的照片是他客廳裏大幅漢字匾額。馬蒂斯被稱作野獸派繪畫,許多作品是寥寥幾筆線條和平塗的色彩,給觀者的印象就是中國的大寫意的感覺。當然,那並不是中國畫,但是我們可以追索這裏麵的道理。既然有比較文學的存在,就應當有比較繪畫心理學的研究,這就是為什麽相隔千山萬水的歐洲畫家和中國畫家最終以近似的創作手法表達內心世界,產生相同的造型藝術美學的追究?

  和齊白石幾乎同代的黃賓虹,畫的寫意山水,繼承了傳統,又有創新。但是最為西方現代畫家津津樂道的是更早的中國畫家石濤的語錄。包括西班牙大畫家達比耶斯許多文章和著作,都經常提起東方繪畫哲學和禪宗思想的影響,他的繪畫作品後來完全沒有西方傳統繪畫的形像。而早年在法國留學的徐悲鴻,走的完全是寫實的路子,不管是油畫還是國畫。徐悲鴻的素描也是堅守歐洲自達芬齊和拉斐爾以來的寫實傳統。這大概就是為什麽五十年代從巴黎趕回來的吳冠中選擇了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工作而不是徐悲鴻和吳作人相繼當院長的中央美術學院工作。因為接受的繪畫哲學思想和理念追求完全不同。和吳冠中走了同一條路的是趙無極和朱德群。

  朱德群目前在布魯塞爾著名畫廊舉辦展覽,昂貴的全部油畫作品售罄。他們完全是與時具進,和世界的繪畫潮流一致,這當然是藝術家個人的選擇。這種天壤之別,就好像畢加索與法國大畫家威廉姆-布格候在藝術的世紀轉折的完全不同的抉擇,前者還用堅實的技術畫文藝複興以來的希臘羅馬神話傳說,美則美矣,但後來的名聲和在畫壇上的地位以及影響完全不可以和畢加索相比。

  畢加索廣收博采,他曾說藝術隻存在於中國和非洲。多少有點兒誇張,但至少說明他藝術思想的開放。有人說所有現代西方藝術流派都可以在畢加索不同時期不同作品尋得端倪和淵源,可見他的影響之大。畢加索領導的是與時具進的藝術革命。

  中國畫家經常保持一種風格,例如齊白石的弟子李苦禪,大寫意風格極具個人風格,寥寥幾筆就是一幅花鳥畫。但是題材內容變化不太多。他以畫鷹著名。

  畫工筆畫成就最高的於非暗,一生所畫的作品至善至美,內容不同,形式完全一樣。這與比利時超寫實主義畫家保羅戴爾沃畫的夜色中車站裏的女人形像,形式永遠是一樣的。

  中國的畫家石魯,早年和晚年作品越來越不同。最後的作品和大寫意畫家來楚生崔子範關良的一些作品,可以徹底歸類於西方當代繪畫意念之中。盡管他們的來路背景和藝術造詣修養完全不可比較。

  許麟廬的作品,像一九七九年畫的葫蘆,是中國畫大寫意繪畫發展路數的必然結果。但是那裏分明有西方現代和當代繪畫的抽象表現主義追求的意蘊和味道。

  如果想要理解西方現代和當代繪畫從二十世紀初走到目前階段的紙上形像,觀賞山水國畫家賈文福作品的演變就可以理解。最初的基本工訓練,不管是寫生臨摹或者創作,幾乎和所有人一樣,畫遍萬水千山,搜盡奇峰打草稿。最後是怎樣的呢?看看一幅以山水為題的國畫作品,上麵遠景是一道墨痕,墨痕上麵是一抹淺灰色,中景是一塊兒淺淡的土黃色,然後是一塊兒灰中帶綠的表達山坡的形像。近景是紙張的底端,墨色比較濃重,是另一山頭山崖,一隻黃牛,一隻黑牛,它們的形像極小,還是表達是從後麵觀望的結果,同時也是以繪畫語言表達透視狀態下綿延起伏的山脈的巨大和動物的渺小。其它地方的空白處也是國畫經常采用的布局。但是這和以往同一畫家內涵豐富構圖繁複各種皴法複雜的山水畫相當不同,它的意境筆墨素淡簡約和西方當代繪畫要表達的形式是一個意思。如果去掉近景和中景,或者去掉遠景和近景,那就是一種完完全全徹頭徹尾的當代西方藝術作品了。

  國畫和西方當代造型藝術的確存在殊途同歸的美學意願。求新尋奇,是明了了藝術心理學在創造和欣賞兩方麵熟能生厭,喜新厭舊的道理。但是刻意的標新立異驚世駭俗的追求,對物像觀賞者產生的刺激在不能產生共鳴情的情況下就可能停留在精神虐待的層次。

  我們可以從塞尚,馬蒂斯和畢加索早年嚴格的學院式人體素描訓練和後期徹底主觀化自由化的畫法和接受木刻版畫嚴苛訓練的一些中國藝術家後來的帶有表現主義風格的繪畫比較,結論是一樣的。

  作品從內容到形式的探索最為豐富的是吳冠中。這和畫家見識的廣博有關。和任何藝術形式發展到極至一樣,震撼人心的作品可以使人忘掉自己的存在。吳冠中最完美最優秀的作品在油畫國畫中都可找到,但卻不一定是和西方現代藝術中接近抽象藝術的東西。

  人物畫的誇張和隨心所欲,可以拿齊白石和畢加索比較。齊白石兼工帶寫,不斷求變,相當豐富,連篆刻也自出機杼。自稱三百石印富翁。畫家朱豈瞻用有相當多齊白石為之刻製的印章。他的國畫也是大寫意,畫的國畫有油畫速寫的味道,可能受到早年學習西畫的影響,但是風格的確獨特,具有當代西方繪畫不謀而合的前瞻性。他畫的盤子和三隻蟹子,旁邊是酒壺和杯子,隻用兩種顏色,黑墨和土黃色,十分簡約,墨的幹濕,聽其自然,用得節儉,卻賣得好價格,隻是近年在市場上見到的作品頗多;本來可以賣得更貴。

  因為同樣就是那麽點兒墨痕,甚至是用鉛筆劃了幾道兒的西方現代繪畫,例如美國畫家圖穆布雷的作品,百萬美元也已經一劃難求了。豈可用畫餅充饑來形容;名畫家畫的房子猶如故事裏的神筆馬良,紙上的東西轉手就可以買到亭台樓閣高樓大廈。圖穆布雷最新畫冊上居然有漢字草書類似的筆劃。至於書法家作品的名貴,千金可得,一字難求,在中國唐代可就出現了。

  中國人的繪畫,多有書法題字,這也不是自古就有的。到了後來越來越多。但是西方繪畫除了簽字,到了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的出現,以各種書寫表現在繪畫當中的形像就多了起來。有的作品,隻是一句口號;還有的僅僅是一個數學公式。已經走得相當遠了。但是走得再遠,也可以被中國人追趕得上。國內的畫家和評論家開玩笑說,中國畫家用十年時間超越了西方繪畫曆史一百年的曆程,看來並非言過其實。不過模仿的重複實驗和仿造名牌一樣容易。真正進入世界市場比試比試就見高低了。品牌的價值和畫作知名度需要長時間打造。

  畢加索是畫家中最成功的商人,現在一幅作品能賣到上億美元。可以和他相比的後來者是美國波普藝術家安迪-沃荷,他說世間最大的藝術是賺錢的藝術。他的作品是從藝術工廠源源不斷生產出來的,屬於規模經濟,現在一幅原作也可以賣幾千萬美元,那還不是用手和畫筆畫出來的。與此相比的是中國名畫家傅抱石教導他的一位學生時說的,寧可窮到賣褲子也不能賣畫。想法完全不同。

  藝術市場的形成是現代商業社會和資本主義市場高度發達的產物,它是以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億萬富翁階層大量出現為前提的。但是中國繪畫的市場價格在國內外市場上還相對偏低。市場是逐漸培育發展起來的,藝術品作為投資對象在股票債券珠寶之後,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名畫的單位價格是令人目瞪口呆的天文數字。它的投資保值增值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