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身找到幸福(二)
(2006-12-18 21:24:20)
下一個
·馮音捷·
4.自我感知及其形成
一個人能保持鎮靜的程度與他對自己的了解息息相關。——傑姆斯·艾倫
自我感知是人在內心深處對自己的總看法和總估價。自從一九六零年,美國年青體育心理學家麥克斯韋爾·漠爾茲醫生(Maxwell Maltz,M.D)首次提出自我感知的概念。在很短時間內,自我感知的概念就成為現代心理學理論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構成。今天,幾乎一切心理學的理論討論都離不開自我感知,而幾乎一切臨床心理學也都轉化成提高自我感知的實踐。
自我感知與人們常說的自信與不自信有些相似。隻是,自信與不自信經常用來形容人的外在表現,而自我感知強調的是人內心對自己的感覺。人的自我感知與別人看到的、人的外在表現或人口頭宣稱的形象,不一定是一個形象。因為,盡管心中感到軟弱和瞧不起自己,有些人也會在某一方麵很投入、很有發展,也許他們也能讓別人感到很強、很有實力。可是,如果人的外在表現並不是內心對自己的感覺,人也照樣體會不到生活中的快樂與平安。還有,一些人盡管內心感到軟弱,可他們常常要自誇、要炫耀。自誇和炫耀是自我感覺不好的人常用的補償和掩蓋行為,目的是為了使自己感覺好。可是,自誇和炫耀雖有時能讓別人信以為真,以為他們內心很強,卻很少能真正提高人的自我感知。
心底裏對自己的感覺是什麽,人自己最知道。人表現出來的和嘴上宣稱的形象,或許能影響別人怎麽看自己。而人內心對自己的感覺和估價——自我感知,則從長遠上決定人怎樣生活、怎樣做人、和從生活中獲得什麽。
自我感知對人一生的快樂和幸福舉足輕重。那麽自我感知到底是從那裏來的?
自我感知來源於周圍有分量、有影響的人對自己的評價,來源於人重複聽到和感覺到的對自己的評價,還來源於人給自己下的定義。在人的成長過程中,這些評價、信息和定義出現的越早,在人的自我感知中所占的分量就越重。
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在孩子最初的環境裏,最重要和最有影響的人就是孩子的父母。父母幾乎是孩子的全部世界。在父母構成的這個世界裏,孩子學習和認識自己。
孩子一開始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麽、不能幹什麽。孩子對自己的認識是一個空白,但孩子有一種本能的渴望和好奇。他非常想知道自己周圍的一切,也特別想知道他自己。在小孩的生活裏,存在著兩麵鏡子。一麵是掛在牆上或拿在手裏的玻璃鏡。從這麵鏡子裏,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外貌:這個長著大眼睛、黑頭發、翹鼻子的小胖子就是我。另外還有一麵鏡子,這就是父母和周圍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從這麵鏡子裏,孩子得知自己的一切其它信息:我可愛嗎?我能幹嗎?我聰明嗎?我有價值嗎?我重要嗎?父母珍惜孩子,孩子就覺得自己很有價值,很重要;父母給予愛,孩子就覺得自己很可愛;父母給予稱讚、誇孩子聰明,孩子也肯定自己、認為自己很聰明。反之,父母對孩子不珍惜,孩子就覺得自己沒價值、不重要;父母不表示愛,孩子就覺得自己不可愛;父母指責多、批評多,孩子也跟著否定自己。孩子用來認識自己的這第二麵鏡子,最初是由父母和家人組成。後來又加進來老師、其它社會關係、玩伴和同學。成長中的人時時都在照這第二麵鏡子,這麵鏡子給出什麽樣的信息,人就把自己定義成什麽樣的人。
另外,父母、老師和周圍的人給出的有感情色彩的評價,比平淡的、不帶感情的評價對孩子的影響更大。如,大人說孩子笨,表情和口氣都很平淡地說:“你真笨”,和帶有失望與怒氣地斥責:“你真是個笨蛋!”,產生的結果大不一樣。後者的次數不用太多,也許隻要一、二次,被斥責的孩子就會牢牢地把自己是個“笨蛋”這個信息刻劃在心裏。另外,成長中的人都會做錯事和經曆失敗,有些孩子會把錯誤和失敗轉化成對自己的定義。如,一件事失敗了,孩子會想:我是一個失敗的人;一件事沒做好,孩子會想:我是無能的人;數學沒學好,孩子會跟自己說:我是一個笨蛋。一個人、特別是一個孩子,隻要這樣反複給自己下定義,人的內心深處對自己的感覺就是:我是一個失敗的人、一個無能的人和一個笨蛋。
自我感知一旦初步形成,人就會到生活中去找證據來證實它。人腦接收信息有很強的傾向性和過濾性。人腦的這一特性,使人趨向於隻相信與自己原有的感覺一致的信息。由此,人腦能加強一些信息和淡化另一些信息。比如,小朋友說:“我不喜歡跟你玩兒”。同一句話,對自我感知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影響。對一個自我感知高,自認為可愛的孩子來說,這句話不產生太大的影響。因為這個孩子的大腦能過濾和淡化掉這類信息。很可能,自我感知高的孩子會想:今天不玩兒沒關係,也許我們明天還能玩兒。或者:不玩就不玩兒吧,我可以去找別的小朋友去玩兒。可是,同樣的話,卻能讓一個自感不可愛的孩子非常難過。自我感知低的孩子會想:當然你不喜歡跟我玩兒了,沒人喜歡我,所有的人都討厭我。成年人也是一樣。事實上,成年人腦對信息的傾向性、過濾性和淡化性比孩子更強。如果一件事完成的很出色,自我感知高的人會想:我的能力又得到了證實;而自我感知低的人會想:我知道我不行,這事成功了也是碰巧。
人趨向於隻相信與自己原有感覺和認識一致的信息。人有選擇的接收信息的方式,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對外界的信息有的淡化、有的強化、有的舍、有的取。其結果,如果沒有意識上的主動把控,人在生長早期形成的初步自我感知,會隨著人生活經曆的增多而不斷加強和固定成形。就這樣,人有了對自己的感覺和認識--人的自我感知。
5.自我感知和命運
一個人的全部就在於他相信什麽。——佚名
安涉尼。羅本斯這樣來描述自我感知和命運的關係:野生的大象力大無比。在憤怒時,野生象能用鼻子拔起一棵一摟粗的大樹。而一隻從小由人飼養的成年大象,盡管體積同野生象一樣,可它卻發揮不出自己的力量。所以飼養的象能被鐵鏈拴在手臂粗的木樁上。飼養的象不掙脫,是因為它從小就被栓在了這個木樁上。它曾經多次掙紮過、發怒過。但因那時體弱力小,它的掙紮從未勝利過。久而久之,飼養的象意識到自己的力量不夠,自己鬥不過木樁。它認命了,不再掙紮了。小象長成了大象。這隻大象應該力大無比。可是,它的成長曆史使它“深知”自己的軟弱無力。它不會去與木樁鬥。就這樣,飼養的大象永遠地被栓在了根本束縛不了它的木樁上。
從體單力薄的幼年生活經曆中,飼養的象認識了自己的能力。這個認識作為對潛力發揮的局限,永遠地主宰著成年的大象的命運。與飼養象的情景很相像,人對自己的認識---自我感知也主要來源於人的幼年、童年和青少年的生活經曆。在大多數情況下,人的自我感知,與飼養象對自己能力的“深知”一樣,對人潛力的發揮有著永遠的影響。
就平均水平而言,人一生所用的能力不到人所具有潛力的百分之五。不是人沒有能力,是人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因為沒有想到去開發和利用自己沒有意識到的能力。人沒有意識到的自己的那一部分能力,對人來說等於沒有。
人對自己的感覺是人看外界事物的標尺。所以,感覺自己有能力,人會認為困難可以克服,目標能夠實現;感覺自己無能,人會認為困難大、不易克服,目標總是高不可攀;感覺自己不可愛、不受歡迎,人會遠離人群或與人為敵;感覺自己可愛、受歡迎,人會與人友善、親和力大。人的自我感知決定了人體會和感覺事物的方式,也決定了人作決定和行為的方式。
可以把人的潛力比做一個大盒子,人對自己能力的感覺是大盒子裏的一個小盒子。而小盒子的體積通常不到大盒子的二十分之一。小盒子是人感覺的能力,也是人開發和探索的生活空間。人絕不到小盒子的邊境以外去開發和探索,因為自我感知使人認為:小盒子之外的空間根本不存在。與飼養的大象不試圖掙脫木樁一樣,人從不想去小盒子之外看看。人的成績、生活經曆和快樂感受都受到了極大的限製,而限製人的恰恰是人對自己的感覺和認識。所以,安涉尼。羅本斯說:“我們對自己的感覺和信念:自己是什麽人和能幹什麽,準確地決定了我們有什麽未來和能幹什麽。”
人對自己的感覺決定了人能幹什麽,是因為人對自己的感覺決定了人如何感覺外部世界、如何思考和如何作決定。所以,我們說,人總跟著自己的感覺走,感覺把人帶向哪裏,人就走向裏。
想想看,你為什麽要買那套昂貴的名牌西裝?因為你想要穿上那套西裝後的感覺。你可能想象,穿上它,你會感到自己很成功,或是個人物,或高人一等,或感到自己很漂亮。總之,是為了一種感覺你才去買這套西裝。自我感覺不同,人想要這套西裝的迫切程度也不一樣。人們為什麽想發財?是為了那擁有的感覺、或為了擁有後成功的感覺。就這麽簡單,一切都是為了感覺。
人的的確確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可是人的感覺不一定會帶著人走向成功、也不一定會帶著人走向快樂。貶低別人、抬高自己,常常是因為人對自己的感覺太差,所以人有一種要“擺平”的感覺,跟著這個感覺,人走向孤家寡人;愛說謊,是因為人感覺自己不夠好,要編造出一個更好的自我。跟著這個感覺,人走向失信於人。吸毒、酗酒,是因為人心中對自己的不滿多、煩惱多,跟著要快速解脫的感覺,人走向癮君子和廢人。
如果,人的自我感知較高,人的感覺則經常合適、恰當。這些人也跟著自己的感覺走,而他們的感覺能更多地引導他們取得成績、豐富自我和實現自我,還能自然地帶他們走向持久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