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經濟規律
(2006-10-20 19:41:52)
下一個
·馮音捷·
心靈的安寧意味著成熟和對事物規律真正的理解。——傑姆斯·艾倫
近年來,常常讀到將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概念用於如何獲得幸福生活的文章。大多數文章的觀點是:人的時間資源是有限的,把這個有限資源用於追求功名利祿,就不能用於閑暇安逸。追得功名利祿的人可以從金錢、名譽和地位中得到滿足。沒有去追求的人可以從閑暇安逸中得到滿足。多一份功名利祿,就少一份輕鬆悠閑。有一得,就有一失,很難說哪種生活給人的滿足感更大。因為時間資源的有限性,人隻能有選擇地投資或者把時間投放在追求某個事業和目標上,或者投放在享受安逸閑暇的生活上。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這些文章的目的是想告訴人們:從你現有的生活方式中得到滿足,享受你所擁有的生活;別人有的也不一定比你的更好;因為別人付出了別人的代價。當今社會,人心浮躁,人總覺得別人有的比自己的好。在這種心態下,人很容易因乎略和輕看自己的擁有,而得不到真正的享受。可是,用機會成本來說明“人應充分享受自己的生活”並不十分完全,有必要做些補充。
在經濟學理論中還有一個基本定律,叫做回報消減規律(Diminishing Return)。理論上,資源的最佳利用方案是同時考慮成本(機會成本)和回報消減定律的結果。回報消減定律的大意是:用於投資的資源,在單位投資中得到的回報隨著投資量的增加而遞減。在投資達到一定量時,單位投資的回報等於零。如果投資量繼續增加,投資的回報率成為負數。
例如,一個人終年奔波勞累。這個人的長期苦做使自己感到十分疲倦、並感到自己工作效率已經降到很低。他給自己放了四個星期的假。第一個星期的悠閑假日,讓這個辛苦的人得到了徹底的休息。無論外出旅遊,還是在家看電視、逛商場,他都徹底地感到輕鬆、愉快。他十分享受他的閑暇。第二個星期,他的感覺也不錯,但悠閑給他的享受感已沒有第一個星期那樣深刻和鮮活。第三個星期,閑暇給他的享受感又下降了許多。雖然他還可以休閑下去,但他的心已開始有些不安。第四個星期,無所事事、沒有目的閑暇,讓他感到不振作和疲倦。他夠了,他要回去奔波了。從投資到閑暇的單位時間內(一星期),這個人得到的回報(好感覺)隨著時間的增長而遞減,從第一星期的極大變到第三星期的很少,再到第四個星期的有些心煩(快樂的負值)。
生活方式和東西一樣,擁有的越多,對人的實際價值越小。這就是回報削減定律。已經記不起原話,但還大致記得,從老人們那裏曾聽過這個回報削減定律。大概的說法是:遇到饑渴的趕路人,給他的第一杯清茶,能止渴或救命;給他的第二杯清茶,可以品味兒;給他的第三杯清茶,他隻能用來飲驢。簡而言之,越多越沒價值。
一生中,人能得到的快樂和滿意有多少,取決於人如何分配自己的各種有限資源。人的第一重要有限資源就是人的時間。閑暇人把大部分時間都投資在看電視、逛公園、逛商場、喝茶、打牌或者無所事事上。追求事業的人把大部分時間都分配在勤奮工作、辛苦奔波上。他們各自資源的分配方案是否合理?他們得到快樂和滿意是否最多?
在美國,長年處於悠閑、無所事事狀態的人有兩個社會階層。一個是繼承到大筆遺產的紈絝子弟;另一個是一大批吃社會福利救濟的赤貧。這兩組人的極端閑暇狀態和他們對生活的滿意程度,是對回報消減定律的極好證明。這兩個社會階層的人都不需要工作,也都吃穿不愁。可這兩組人的酗酒、吸毒、離婚以及犯罪率都高於社會其它階層。在這兩個社會階層中,很多人心中都裝滿煩惱和氣憤。他們對社會不滿,對親友不滿,對世人也不滿。他們還能找出很多證據來證明自己是社會或別人的犧牲品。
心理學家們認為,人心態的基本健康來源於人能向自己證明自己有用和有價值。這也是人和其它動物的不同。活著是動物的本能。動物沒有明確的主觀意識。所以,它們也不去探討生存的價值和意義。可是,對自己的存在有明確意識的人,如果不能感到自己活著有價值、有意義,人就活得不安寧。極端閑暇的人沒在證明自己有用和有價值的事上作任何時間的投資。所以,他們很難從內心深處感到自己有用和有價值。沒用和沒有價值的自我感覺是人心態和生活質量上的結症。沒有自我價值感的人心態不好,內心容易苦悶和煩躁,所以,他們從生活中得到的快樂和滿意也極少。
閑散時間過多,人會在內心深處對自己有失望感和不滿意感。對自己失望和不滿的人,一定會感到生活枯燥、沒有希望;一定會感到不充實、心中慌亂煩躁。有這些感覺,人極容易被生活中的雞毛蒜皮所打擾。所以,有句德國名言說:小事兒打擾人。可小事兒打擾的人都是心小、無目標的人。正因為常被煩心的事情所打擾,所以,人雖過著無所事事的生活,可人的感覺卻像多事之秋一樣麻煩和難過。在這種心情下,人當然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夠好。對於心態和感覺都很不好的人,無論你怎樣勸他:“要欣賞和享受自己的所有”、“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別人有的也不一定比你的好” 等,他都不能心境安寧地享受自己的生活。對於太閑散的人,“這山望著那山高”隻是一個不健康心態的表現症狀,而不是病根兒。而病根兒正是時間投資的不合理。因為沒目標、沒奔頭,人沒有機會向自己證明自己的實力。所以,把大量時間投資在閑暇上,人不再能從閑暇中享受到安逸,人得到的回報是享受的負值——煩躁。
那麽,終年奔波勞累、把所有時間都投入到追求功名利祿上的人得到的快樂回報是否最大?滿意最多?
當人吃、穿、住等生存需要基本滿足後,人從物質世界獲得的一切都是為了滿足人的內在需要,都是為了使自己感覺好。一套粗布衣褲就能遮風保暖,可是人要穿名牌時裝。從名牌時裝上,人想得到的是身份、地位、成功等好感覺。同樣,“廣廈千間,夜眠七尺。”也是在說可滿足人存活所需的棲身之地隻需一點點。可是,人們希望擁有巨屋和豪宅。想擁有很多,人為的是要感覺好。可是,人內心的感受和人外在的獲得是兩回事。有很多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歌星和影星等,盡管事業如日中天,可他們的內心感到的還是迷茫和困惑。有一好萊塢超級明星這樣描述自己的內心感受:“人可以擁有整個世界,可人內心的感覺還是什麽都沒有,這就是我。”
人奮鬥、奔波,有了成就和收獲。可有成就,不等於有成就感;有功名利祿,不等於有幸福;有了別人眼裏的幸福,不等於自己就體會到了幸福。也就是說,外麵有了,還要看心裏有沒有。人心中有多少,更在於人是否練習和開發過自己心中的靈性。回報削減定律決定了人從外在的獲得上能得到的享受和好感覺也隻能那麽多。所以,過量地將時間投資在功名利祿上,人收獲到的功名利祿對人的實際價值含量越來越小。因此,人得到的投資回報也不可能是最佳回報。想要真正感覺好,還需要人在內心的感受能力上進行一定的開發。否則,自己的心裏感覺不到,人的勞累也還是勞無所獲。
其實,每個活著的人都是在經曆兩個世界。一個是人外在的物質世界,一個是人的內心世界。無所事事,什麽都不幹,浪費了自己的寶貴時間資源,在內外兩個世界裏,人的收獲都很少。這樣活,人的時間資源浪費最大,人一生得到的快樂和滿意最少。太忙碌、奔波,沒有一點兒時間靜下來,人會忽略自己的內在世界。這樣活,即使外在世界有很多的收獲,可人內心感覺到的並不多。這樣的活法兒,人也隻活了最佳投資結果的一半。要豐富內心世界和人的感受能力,需要人有一定的閑暇。隻有閑下來,靜下來,並同喧鬧紛亂的外部世界有一定的隔絕,人才有機會走入自己的內心,才能在心裏找一找、看一看,自己到底是誰,自己的潛力何在,自己還需要什麽。
分分秒秒都是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時間是人的最保貴資源。希望從自己最寶貴資源的投資中得到最大的回報,人要考慮到投資的機會成本,也要考慮到投資的回報消減定律。這樣的時間分配是資源利用的最佳方案。這個方案的投資框架是:人即要珍惜和享受自己的擁有,又要投入時間資源去獲得自己想要的和缺少的;人即要有奔波和奮鬥,也要有清靜和閑暇;人要盡可能地去開發和探索外在物質世界,也要最大限度地探測和挖掘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是符合經濟規律的資源利用最佳方案。應用這個方案,魚和熊掌就能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