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D13(5-02),0K,宿營5117M

(2010-10-25 05:39:13) 下一個
早晨醒來,掀開帳篷一看,這雪大的完全是羌塘強迫我五一節休假。
    睡了個小懶覺便出去踏雪尋蹤,一些羚羊群映入眼簾,他們很容易發現,在雪地裏似一條黑線分外明顯。取了相機追拍去了,無奈他們始終和我保持著相當長的距離,是一群受孕的母藏羚羊,本能防護吧。

    水是不缺了,雪水是極品,問題是非常耗費汽油。此行帶了8.6升93號汽油,油爐是多啦的MSR耳語,大鍋1.5升,主要是燒水用,經過幾天下來的實測,燒水需時如下:液體水,早晨要用16分鍾燒開,晚上則快些,14-15鍾的樣子。化冰35-40分鍾左右,化雪耗時最長,45-50分鍾。化雪極耗汽油,所以在雪和輕度鹽堿水同存的情況下,我多數會選擇後者作為水源。
    躺在帳篷裏聽歌,邊抽著煙,邊注視著經過帳篷外的越來越多的藏羚羊群。因為天氣很冷,所以進羌塘以來一直都是穿著鞋子進出帳篷,趁著好天氣曬了下鬱悶的腳丫子。手上出現了三個裂口,腳掌上有一個,裂口有四厘米長,看著很恐怖,其實一點感覺都沒有。腳趾有一半磨透皮了,有針痛感。取出藥品袋發現隻帶了四片創可貼,嚴重失誤。手指關節處的裂口自有了後就再也沒有愈合過,直到出了無人區,幾十天裏總覺得手指隨時會掉下來。其餘的裂開不知不覺就好了,然後其他地方新裂口出來,周而複始。裂口產生和幹冷天氣、缺少維生素有關。
    雪消失的很快,這是此季羌塘特有的現象,由於濕度低,太陽輻射高,雪會很快被蒸發,蒸發的速度遠大於雪自身融化的速度,所以雪消失後的地麵還是幹透透的。(這也是羌塘雪線特別高的原因。)一般情況下,雪會在下午兩三點後蒸發的隻剩下2/5了,小塊地麵路出,到了第二天就完全可以行路了,第三天隻有些陰坡、溝壑、潛冰上會存有些小塊雪。所以,一場大雪可以維持三天飲用水。
    一個後馱包裂開了,DEUTER最貴的一款防水馱包,關於馱包的問題日後詳說。

附件

001.jpg (31.49 KB)

2010-10-3 17:47

大雪覆地,今天是走不了了

001.jpg

002.jpg (36.89 KB)

2010-10-3 17:47

002.jpg

003.jpg (55.72 KB)

2010-10-3 17:47

聽著音樂,抽著小煙,暫且還有愉悅的心情

003.jpg

004.jpg (45.2 KB)

2010-10-3 17:47

004.jpg

005.jpg (46.9 KB)

2010-10-3 17:47

遷徙的母藏羚羊,估計是去黑石北湖方向集中生育

005.jpg

006.jpg (56.98 KB)

2010-10-3 17:47

雪水是極品,但太消耗汽油

006.jpg

007.jpg (59.83 KB)

2010-10-3 17:47

天氣尚很冷,一直穿著鞋子進出帳篷

007.jpg

008.jpg (103.13 KB)

2010-10-3 17:47

逐漸被蒸發的大雪

008.jpg

009.jpg (36.63 KB)

2010-10-3 17:47

防水馱包這麽快就不防水了,更擔心的是他徹底脫線

009.jpg

010.jpg (47.74 KB)

2010-10-3 17:47

最堅持的裂口之一,兩個來月不愈(DV拍)

010.jpg
 

謝謝騎士追貼,月華與你。
由於單人所以自己的照片很少。
帶了線控和遙控,線控拍星軌用,遙控自拍,兩個都沒用過一次,白帶了。
用DV自拍了些。上了張“裂口”照片,有人背景,勉強入眼。
今天估計不更新了,寫字挺累,還消耗香煙。

旅行不是奧林匹克,隻要盡興了,管他閑庭散步還是荒野遊蕩。
對羌塘關注很多年了,期間結識了很多同樣熱愛這片土地的人,摯友丁丁、流虻、多啦……至於動機並無深刻,就像有些人癡迷篆刻,有些人癡迷美食,有些人癡迷網遊,有些人癡迷炫耀……等等,我癡迷羌塘而已。
人又是善變的,誰又知道明天會癡迷什麽。
對於那些一生隻癡迷一件事的人才是了得。
--------------------------
關於食物


    裝備總重在200斤左右,包含車子本身。其中食物總計100斤左右,分列如下。
    主食:糌粑50斤(丟棄一斤),壓縮餅幹25斤。
    輔食:大蒜4.5斤(腐爛半斤),酥油4斤,花生米4斤,鹽2斤,麥片2斤(丟棄一斤),紫菜1.5斤,辣椒粉1.5斤,奶粉1斤,白糖1斤,茶葉1斤,巧克力0.5斤,蝦皮0.5斤,調料包0.5斤。
    食物以糌粑和壓縮餅幹為主,零食可忽略不計。在羌塘大體力環境下,每日攝取熱量至少應在5000大卡,顯然食物攜帶量要達到這一指標是不可能的。上世紀早期以斯文赫定為代表的西方人首次觸及這片神秘疆域,雖然他們帶了大批活羊雞什麽的,但捕獵還是非常重要的補給手段,那時野生動物太多了,也沒有現在的動物保護觀念。能堅持就不要打動物的主意,再則一個人在沒有機動裝備情況下獵殺動物是非常難的,沒有想的那麽浪漫。言歸正傳,本次旅行每天攝取食物熱量有如下四個階段。
    一、克製期,前45天裏每天攝取熱量在1400大卡左右,大致4兩糌粑和2.5兩壓縮餅幹,一些湯料為輔。攝取熱量屬於中度饑俄狀態,下午四點以後基本就無力了。此階段食物控製的極為嚴格,以至於45天裏消耗的主食才30斤(另有三天意外補給,後文詳述)。
    二、提升期,由於前期食物控製非常成功,所以總行程過3/5,食物卻消耗2/5,因此每日口糧提升至5兩糌粑和3.75兩壓縮餅幹。但僅一周後,食物就完全失控了。
    三、失控期,從第52天開始,食物完全失控,原因既有生理上的需求,也有精神上的欲望,每天夜不能寐,腦海中總是一幅山珍海味的蜃景。控製力低下時,幹吃糌粑粉都能吃掉半斤,如零食般。
    四、超控期,第64天開始至74天遇人救助,每天食物熱量攝取不足800大卡,少於身體基本代謝量。
    從食物種類上可以看出,為了控製負重,食物以熱量轉換效率高的碳水化合物為主。零食基本沒有,花生米都覺得不該帶,因為後期會控製不住,花生米會被當做美食很快消耗掉。全程無肉,吃過一次蔬菜,微量元素靠金施爾康。沒有動物脂肪的缺點是,抗寒力和身體耐力會下降,例如生活在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不吃肉是沒法長久活下去的。
    水,始終是個大問題,期間斷水多次。後期雖雨季水多,河係泛濫,但水質多混雜不堪,時而無奈。縱觀全程,飲用清潔地表水的天數約占20%,融雪和礦水(包括輕度鹽堿水、泥沙水等)各占40%。可見若無雪則命不保,當然輕度鹽堿水喝多了麻煩是非常大的,後文詳述。

附件

101.jpg (149.08 KB)

2010-10-3 17:50

標準早晚餐,糌粑+辣椒+大蒜(借用去年照片)

101.jpg

102.jpg (123.84 KB)

2010-10-3 17:50

自製辣椒醬,不帶成品辣椒醬進無人區,重量大,辣椒粉自製重量比高(借用去年照片)

102.jpg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