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之穀的回音

我的風格, 就是這東西南北無處不在的風, 有時會吹得你暈頭轉向, 有時會吹得你神清氣爽, 但你永遠不用懷疑風的真實, 與不羈。
正文

打工消費的經曆

(2006-08-26 16:52:42) 下一個
家中浴室的蓮蓬頭壞了, 到店裏去挑選新的, 眼睛不由自主就往那看上去更時尚的, 功能更多的, 當然價格也更貴的淋浴器上瞄。 突然想起來, 多年前剛到加拿大不久, 買的第一件東西就是一個淋浴器蓮蓬頭。
 
那時高中剛畢業, 從故鄉衣食無憂的象牙塔中出來。  父母年近50才到異鄉從頭開始, 赤手空拳, 我也不能再過伸手要零花錢的日子, 又想鍛煉英語, 所以開始去打工。 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 給人家看孩子。 家長是父母的朋友, 有個5, 6歲的智障的兒子。 因為是朋友, 再加上小孩子的特殊, 每小時給我3塊錢, 那時據說普通的隻付2塊多。 不管怎樣, 我是很高興的, 有了這份工。 小男孩兒的智力和發育都隻有2歲的樣子, 除了極簡單的發音,也不會說話, 更不懂得什麽是危險, 所以照顧起來很是費心。 不過我因此也學會了換尿布, 喂食, 以及哄小兒睡覺。 本來什麽家務事都不幹的“小姐”, 終於也能抱著這不聽話的小子樓上樓下健步如飛, 再加上父母寶貝兒子心切買的那一大堆迪斯尼的帶子, 常常陪他一起看(這孩子也奇怪, 別的不懂, 偏偏喜歡看那些動畫片, 尤其有動聽音樂的, 如美女與野獸),聽力也大有進步, 所以我這一小時3塊錢掙得賣力, 回報也頗不小。 有一日, 父親說想換浴室的蓮蓬頭, 看中了一個20塊錢的, 可仍然覺得貴, 我聽了, 馬上說“爸, 這錢, 我和你一人一半!”, 數出了10元, 交給老爸, 當時真覺得豪氣萬丈, 自己能開始貼補家用, 覺得這打工的滋味真是太偉大了。 這半個蓮蓬頭,便是我第一次掙錢消費。
 
但畢竟才3隻大洋一個鍾, 想著還得為上大學積攢點, 所以平時最大的樂趣就是數著紙幣一張張多起來, 而不是去消費。 直到有一天, 看到一家錄像帶店的廣告, 發現了新大陸一般, 居然有得賣好萊塢經典的老片子! 真真是讓我欣喜若狂了好一陣子。 在國內最愛看的就是譯製片廠出的黑白片--諸位, 還記得太陽浴血記嗎?, 從褒曼到費雯麗到嘉寶, 在我心中不亞於是傳奇人物的作品, 居然, 居然, 能夠永久保留下來, 那是我第一次有了“出國沒白出“的想法, 覓到了寶物一般! 再看看價錢, 總得在15到20之間, 對於我的“收入”來說實在不便宜, 可是, 可是, 這嗜好的引誘力又是如此巨大, 實在難以割舍。 最後決定每個月限定一盤, 即滿足一下欲望, 又不至於過度。 為了節省不必要的開支, 從家中到店的那段路不坐車走著過去, 記得是零下30多度的大雪隆冬, 但是我一路興奮地走過去, 又一路兩眼放光地走回來, 1個多小時, 就是滿心的歡喜, 到現在還記得。 至今還留著的那10幾盤錄像帶, 便是我第一次意識到, 掙錢, 不光是滿足必須,還能滿足自己的愛好; 同樣, 很多愛好是要靠自己努力支付才有意義。
 
接下來, 便是離開父母, 一個人4年的大學生涯。 頭兩年覺得語言和課程都負擔不小, 便不再打工。 貸款足夠學費和房租, 生活費就得省著點用。 幸而那時周圍的中國學生大多都是同樣的一窮二白, 在超市很可以看到一個人看著物價發呆, 有時手中還有個計算器, 不用問, 就知道是中國學生在那裏換算加幣人民幣, 來決定是否值得購買, 所以自己的手頭拘謹也不算什麽了。 這時的消費, 一切以必須,必要為前提。 今天仍然覺得麥當勞的早餐好吃, 就因為當時在那兒消耗一頓早飯可是我犒勞自己的奢侈, 味道是其次, 心情上的享受能記得很久很久。圖書館, 書店, 音樂磁帶店是我常去做眼神“消費”的地方,  耗上幾個鍾頭看書, 看看喜歡的CD, 想象著將來有一天能買上一張唱片的歡愉。 有時半夜從校園回家, 路過那些燈火徹夜長明的辦公大樓, 心中就會念咒“將來, 將來, 一定要在那樣的地方上班!”物質生活並不一定帶來精神生活, 但是精神生活往往建築在物質生活的基礎上, (在這裏, 我們暫且忽略一下盜版這個詞。 嗬嗬。)  吊一條鹹魚, 看一眼吃一口飯的日子, 樂趣是有一點的, 但若能夠避免, 還是避免得好。
 
其間還有半天打工的插曲。 有一陣子流行去成衣場打工, 不用什麽經驗, 手腳協調點能踩縫紉車就行。 被周圍的幾個大媽們鼓動了幾次, 決定去試試。 一大早, 6點鍾就集合了, 跟著人, 坐了公車, 去了個內衣的成衣廠。 冒充自己會花紅, 結果一上縫紉車就露餡,倒還真沒趕我走, 扔給我幾塊廢布料讓練踩直線, 練了半天, 縫了兩條褲子, 覺得自己實在不是賺這錢的料, 灰溜溜地就回了家。
 
到了第3年開始在係裏的實驗室上班, 十幾塊錢一小時, 我在心中念佛, 這可算是又打上工了! 別的不說, 每個月拿到正式的工資支票的心情絕對就是解放區的天。 雖然並不多, 但畢竟結束了銅板隻出不進的日子, 於是又獎勵了自己一把, 買了一套Dutoit指揮的老柴的交響曲, 甭提多美了。 這工作來的可及時, 到了大四, 就要準備找工作麵試, 平時的千年不變的運動著裝可不行, 得添置西裝行頭, 自此也算啟蒙了我開始覺得衣櫥中總少件衣服的天性, 雖然添置的速度在直到畢業工作後的一兩年都還隻是每年3,4 件計算。
 
接下來的事, 就很簡單了。 300個大洋成就了我的唯一的一套麵試裝備, 找到了工作, 畢業後開始在異鄉打正式的工 -- 搬去了消費更高的城市,在燈火徹夜長明的辦公大樓上班。 為了嚐嚐一個人獨住一間公寓的滋味, 每個月消費近三分之一的收入在房租上, 簡單的溫飽滿足了, 就開始想往別的東西, 例如獨立的空間和自由。  再以後, 買書, 買唱片, 買衣服, 都不再是問題, 而是要考慮清楚, 欲望是無限的, 限製欲望無目的膨脹的韁繩是要靠自己套上去的。 當然這可能是大多數和我處於同樣狀態下的人共同問題。
打工, 消費, 每個階段都能帶來不同的幸福, 或是艱苦。  對於我, 當年的日子很苦, 可是留在記憶中的隻有甘甜。  希望到老了, 任何時候回頭看, 都是這樣甜的感覺。
 
現在呢, 就讓我再獎勵自己一次, 蓮蓬頭, 我要那時尚的,  功能多的。。。貴不貴的,嗨, 再說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