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楚國是蠻夷

(2006-08-22 20:51:13) 下一個
有這樣一道題目: 齊桓公的下列活動中,屬於“攘夷”的有①聯合諸侯,討伐不向周王進貢的楚國②援助燕國,打退了山戎的進攻③幫助衛國,挫敗了狄人的侵犯④召集許多諸侯在葵丘會盟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這道題目的關鍵是①選項,楚國到底屬不屬於蠻夷? 我們人教版高中古代史教科書上是這樣寫的:齊國打著“尊王攘夷”的口號,聯合黃河中遊諸侯國,北禦夷狄,南製楚蠻,成為強大霸主。 在這句話中有“楚蠻”兩個字,很容易使人認為楚國是蠻夷。那麽,楚國到底是不是蠻夷? 在西周初年分封的七十一國中並無楚國,因為當時分封的諸侯國主要在中原地區。但在周文王之前,就有太公的長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了吳國,由此可見當時周人的勢力已發展到了江東地區。 《國語·周語上》中說“夫先王之製,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蠻夷要服,戎、狄荒服”。由此可見,當時的少數民族視地方的遠近和關係的疏遠,分別稱之為“賓服”、“要服”、“荒服”。周王朝對楚是“以蠻夷視之”,令其不得參與中原諸侯的會盟。 當時距離中原地區較遠的邦國或少數民族,也要定期入朝,不過時間隔得長一些,一般是在王室舉行重大典禮時前去參加朝會。它們也要定時定量貢獻方物,不過數量和次數都要少一些,如楚國隻是定期向周王室進貢用於祭祀灌濾的“包茅”等物。 到成、康以後楚國的勢力日趨壯大,與周王室的衝突不斷加劇。周昭王十六年,“廣荊楚,唯狩南行”,這一次伐楚獲得了成功。到昭王十九年,又一次伐楚,“昭王南征不複”,周昭王落水而死,周遭到了慘重的失敗。從此,周王室削弱了對南方的控製,楚國在江漢之間不斷發展起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