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抗日鐵軍:國民黨五大主力之““天下第一軍”新編第1軍

(2006-08-22 20:37:53) 下一個
國民黨新編第1軍1942年10月在印度蘭姆枷成立,它是第一支在國外建軍的國民黨部隊,第一支美式裝備的部隊,第一支美式訓練的部隊。新1軍的裝備當時已經達到發達國家軍隊A級水平。當年在印緬戰場曾使日軍聞風喪膽。 國民黨新編第1軍,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支在國外建軍的部隊,第一支全副美式裝備的部隊,第一支美式訓練的部隊。新1軍就裝備而言,已達到當時發達國家軍隊的A級水平。在對日作戰的印緬戰場上,新1軍英勇善戰,所向無敵,使日軍聞風喪膽。 印度創軍,猛虎出山。蘭姆伽原來隻是印度東北部比哈爾邦的一座偏僻小鎮,小鎮四周除了幹旱的河灘和荒涼的山穀,還有一座上次大戰時期遺留的戰俘營。1941年英國人在這裏關押過兩萬名從北非戰場俘虜的意大利戰俘,後來盟軍在緬甸遭到失敗,亞曆山大將軍根據美英兩國達成的協議,將蘭姆伽及其周圍數百公裏山區劃出來供美軍使用,就是這樣一個不毛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了人聲鼎沸的大兵營,這裏是中美英東南戰場的大後方,是中國遠征軍的補給站,也是新1軍的誕生地。 新1軍最初由國民黨新38師和新22師組成。 新38師在國民黨軍中是一支非同尋常的部隊,它的前身是1932年組建的國民黨財政部稅警總團,編在第66軍的序列中。這支武裝曾擔負著全國的緝私任務,直接受財政部長宋子文指揮,就連蔣介石動用這支部隊,也得跟大舅子商量商量。腰包鼓鼓、財大氣粗的宋子文,花了不少本錢,才將手下這支“宋家軍”養得兵強馬壯。 稅警總團的裝備在國民黨軍中堪稱一流:清一色的美式裝備,從槍支、火炮、車輛到電台、電話、望遠鏡以至罐頭食品、蚊帳、被褥,都印有USA的標記;部隊裏裏外外,上上下下,除了那身灰布軍裝和瓷製的青天白日帽徽是中國貨外,其餘一律是“美國造”。該部隊官兵的素質遠遠高於一般的國民黨軍,營以上的軍官大多是英美軍校的留學生,外語說得比中國話還流利,士兵也大都是有文化的學生兵,再加上這支部隊薪水高、夥食好,訓練有素,因此其戰鬥力在國民黨軍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在淞滬抗戰中,稅警總團在蘊藻浜唐橋站和蘇州河劉家宅一帶與日軍第9、第3師團血戰1個多月,隨後又擔負掩護大軍撤退的任務,總共作戰達66天,殲滅日軍數千人。從此,稅警總團這支非正規部隊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注意。不久,宋子文將稅警總團改編為緝私總隊,任命孫立人為少將總隊長,率部進駐湖南長沙。隨後,緝私總隊又遷到貴州都勻整訓。1939年初,緝私總隊重新恢複了稅警總團的名稱,仍由孫立人任總團長,下轄3個團及炮兵、通信兵、工兵、輜重兵等直屬部隊各1個營。1941年12月,稅警總團改編為新38師,編入陸軍第66軍戰鬥序列,隨即參加了中國遠征軍。 新22師是國民黨名將廖耀湘麾下的一支能攻善戰的部隊,成立於1939年1月,編在第5軍的序列中。它的作戰風格粗獷凶猛,似急風暴雨,如巨斧開山,進攻時,像秋風掃葉;防守時似虎踞龍盤。無論是打阻擊戰、追擊戰、伏擊戰,還是攻堅戰、陣地戰、野戰,其表現都極為出色。抗戰爆發後,新22師也並入中國遠征軍的序列。 1942年10月,蔣介石下令將駐印度的中國遠征軍第38師、22師編為新編第1軍,鄭洞國為軍長,孫立人為新38師師長,廖耀湘為新22師師長,在蘭姆枷換裝美械裝備,接受美式訓練。 美國人在蘭姆枷開設了許多軍事技術學校,戰車學校、汽車學校、通信學校、工兵學校、指揮學校等等,還有專門的後勤保障學校。所有教官都是美國人,翻譯由學生兵擔任。在這裏中國官兵分開受訓,接受美國西點軍校的軍事教育。 通過受訓,裝備落後的中國官兵不僅對新式武器有了係統了解,同時也接受了現代作戰的理論和觀念。一個美式裝備、美式訓練方法武裝的部隊在這裏誕生了。 蘭姆枷基地在集結了大批由緬北潰退的中國軍隊的時候,又補充吸收了一批文化水準較高的青年學生,使在這裏的中國軍隊既裝備了全新武器,又進行了全套美式訓練,還充實了新生力量,其整體素質遠高於國內國民黨軍隊。 中國駐印軍的武器裝備和經費開支全部由美國政府提供,其編製為:“每個師3個步兵團,2個炮兵營,工兵、輜重兵、通信兵各1營,衛生隊和1個特務連,作戰開始配屬一個戰車營。每團3個步兵營,迫擊炮、平射炮各1個連,另有通信連、衛生隊和特務排,全團約3000人。每營3個步兵連,1個機炮連。每連3個排,每排3個步兵班,1個輕迫擊炮班。總指揮部直屬部隊計有:炮兵5個團,每團重炮36門。汽車兵團有載重汽車400輛。工兵、化學兵和重迫擊炮兵2個團,騾馬輜重兵1個團,另有戰車7個營,每營坦克、裝甲車若幹……” 中國士兵在這裏扔掉老式“漢陽造”,換上美製“M4湯姆式”衝鋒槍,頭戴防彈鋼盔,配發進攻型手榴彈。每個步兵班配備班用輕機槍若幹。同時,步兵在未來作戰時,還能得到來自空中的強大火力支援和後勤補給。這樣,中國駐印軍在武器裝備和機動能力上已經達到當時發達國家軍隊的A級標準,步炮比例達到3比2,第一次從武器上壓倒了日本人,從而為打敗和消滅不可一世的日寇奠定了良基。 針對緬甸境內熱帶雨林密布、山嶽縱橫、河湖沼澤眾多的地理特點,蘭姆枷訓練中心還專門對新1軍進行了熱帶叢林生存與山地作戰訓練。中國遠征軍駐印軍總指揮美國將軍史迪威認為,中國軍隊缺乏山地叢林作戰的經驗和技能。因此,他特別重視山地叢林作戰訓練。把它列為蘭姆枷訓練中心的主要科目。他下狠心要在反攻緬甸之前把中國駐印軍訓練成為森林之王、林中之虎。 新1軍首先進行的是熱帶叢林生存訓練。這是所有訓練項目中最原始、最野蠻、最神秘、最富有刺激性的科目。它的最終目標是要讓文明的現代人學會像野蠻的原始人那樣在叢林中生活。 行軍走路,這是熱帶叢林生存訓練的一項基本功。叢林中的路是千姿百態的:有的是人用刀從樹林草叢裏一點點砍出來的;有的是野豬、大象等動物從荊棘叢中拱出來的;有的是懸空的索道;有的是樹藤做的秋千;最常見的路則是樹幹本身,爬樹是叢林中最常用的行走方式。 蘭姆枷訓練中心到處都有爬杆、繩梯、獨木橋,每天從早到晚都有人在苦練。順著爬、倒著爬、腳外側爬、腳內側爬、輕裝爬、負重爬,各種姿勢都要練。手上、腳上全是血泡、老繭,身上也摔得青一塊、紫一塊,但沒人叫苦怕累。很快,中國官兵就能在叢林中奔走如飛、行動自如、來去無聲。 練完行走接著又練“吃”。 在美國教官開列的“食譜”中,有樹皮、草根、芭蕉根、野果、生魚肉、鳥蛋、蛇蛋、鼠肉、蝸牛、蚯蚓、螞蟻、蝙蝠、蟋蟀、蝴蝶、蚱蜢、蝗蟲、湖蠅、蜘蛛、蟑螂等等。這些玩藝兒,連看一眼都惡心,怎能咽得下去? 然而,不吃是不行的。蘭姆枷訓練中心有嚴格的淘汰製度。每個訓練科目都要考核驗收,合格的在胸前貼個綠杠杠的標誌,就算“pass”(通過)了。不合格的在屁股上打上紅叉叉,靠邊站,不許進入下一個科目訓練。要是連著兩次不合格,美國教官一張條子下來,無論是官是兵,把你往飛越駝峰航線運送美援物資的運輸機中一塞:遣返回國。 新1軍官兵最怕的就是這一招。自己發了誓、賭了咒,要從野人山反攻緬甸,打回祖國去! 可是,不吃也得吃!每個人都是閉著眼睛、捏著鼻子硬著頭皮往下咽。為了報仇血恥,連死都不怕了,還怕吃這點苦、受這點罪? 不久,新1軍官兵就適應了這種生吞活剝、茹毛飲血的叢林生活。各部隊之間還經常舉辦野菜品嚐會餐和捕蛇、釣魚、捉老鼠、吃蚯蚓、吃蝗蟲等比賽。經過嚴酷的訓練,中國官兵完全掌握了在熱帶叢林中生存的本領。 接下來,就是山地叢林野戰訓練。 在叢林戰中,如何正確判斷方向,這是一個首要的問題。美國教官不僅教會了中國官兵用地圖、指南針、六分儀來判定方向,而且還教會了許多判斷方向的“土”辦法:如看太陽、北鬥星、南十字星來判定方向;藍樹皮、樹葉、石頭上的青苔、樹下的蟻窩來判斷方向等等。 由於叢林中草深林密、光線昏暗,因此叢林中的戰鬥大都是短促而又突然的遭遇戰。這就要求官兵們不僅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而且還要眼明手快、感覺靈敏、反應敏捷、隨機應變。在叢林中,無論是看到煙頭的閃光、金融製品的反光、槍口噴吐的火光還是生火做飯的炊煙,都必須立即判斷出方位、距離;聽到任何聲響必須能馬上判斷出是風聲、雨聲、野獸走動聲還是人的行動聲?方位在哪?距離多遠?有時甚至要憑第六感覺和經驗來作戰:樹林中宿鳥驚飛,地麵上昆蟲、青蛙突然停止鳴叫,叢林中過於寂靜,往往都是投入戰鬥的信號。隨即應變更是叢林戰中一項必不可少的素質。拿起一根槍支通條,美國教官隨口就能說出十幾種用途:當錐子、當弓箭、當尖刀、當避雷針、當烤肉的鐵釺子、當電台的天線、當探雷針……一根普通的縫衣針,也可以用來做魚鉤釣魚……從這些事例中,中國官兵深受啟發,懂得了打叢林戰,首先要動腦筋,然後再動手。 經過漫長而艱苦的訓練,新1軍的官兵們終於掌握了叢林戰的特點和作戰技巧,積累了大量的山地叢林戰經驗。他們學會了分班、分組小股行動,在叢林中迂回、包抄、滲透;學會了用爛泥塗抹手、臉、刺刀,用偽裝網罩住鋼盔、用帆布包住水壺,使自己與叢林環境溶為一體,行動時悄無聲息;學會了利用樹木、草叢、石堆等森林中的地形地物,隱蔽自己、發揚火力、殲滅敵人;學會了白刃戰肉搏戰和擒拿格鬥,用刀槍、拳腳、棍棒致敵人於死命;學會了用最先進的無線電台、電話、閃光燈、步話機以及用最原始的手勢、暗號和模擬動物叫聲來進行通訊聯絡。此外,還學會了武裝泅渡、爆破、夜戰、土工作業等專業技能。在訓練結束前舉行的實戰考核和對抗性演習中,新1軍各部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美軍教官看後,連聲稱讚:“verygood!”(很好!)“wonderful!”(棒極了!) 蘭姆枷訓練中心卓有成效的訓練,使它獲得了“印度的黃埔軍校和西點軍校”的美稱。 新1軍改裝訓練完畢,蘭姆枷訓練中心大操場上,新22師、新38師的1萬餘名中國官兵,像兩個巨大的鋼鐵方陣,整整齊齊地排列在操場中心。那清一色的米黃色英式夾克軍服,深綠色的英式鋼盔、厚底防釘高腰膠鞋和嶄新的美國槍支,都無聲地顯示出一種力量與威嚴。 身材瘦削、頭發花白的史迪威將軍筆直地站立在一輛敞蓬美式吉普車上,他那鷹隼般銳利的目光挑剔地注視著這支傾注著他無數心血的部隊。他看到的是一支陣容嚴整、堂堂正正、無懈可擊的鋼鐵之師。那一張張雕塑般冷峻堅毅的臉、一雙雙灼灼有神的黑眼睛、一副副一樣壯實有力的肩膀和一個個壓著怒火的黑洞洞的槍口以及一把把寒光閃閃的刺刀,都給他以極大的信心和鼓舞!他的目光與中國官兵那堅毅果敢的目光碰撞在一起時,他立刻感到了一種力量的迸發,他那滿是皺紋的老臉上終於綻開了滿意的笑容。 新1軍這支全新美械裝備,全套美式訓練的猛虎終於要出山了。 B、威震印緬,戰績輝煌。新1軍這支猛虎出山後,遇到的第一個對手是號稱“森林之王”的日軍第18師團。在“雙虎相鬥”中,新1軍的雄風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1943年10月24日,在緬甸新平洋和於邦大戰中,新1軍大敗日軍第18師團,日軍以5倍於新1軍的優勢兵力,竟然吞不下新1軍1個先遣團,日軍損兵折將近2000人,這是中國軍隊首創對日軍作戰以少勝多的奇跡。 緊接著,與“森林之王”的第二次戰場交鋒又開始了。 “噢,大家都知道,第18師團是一群耗子精,現在他們全進洞了。在緬北起碼有3個大洞,第1個在胡康河穀的孟關和瓦魯班;第二個在孟拱河穀;第三個在密支那。我們現在的任務是掏洞逮耗子。”在新平洋的駐印軍總指揮部裏,美國將軍史迪威把新1軍軍長鄭洞國、新22師師長廖耀湘、新38師師長孫立人帶到一幅巨大的緬北地區軍用地圖前,解說著。 “掏耗子洞你們是知道的,必須將前後洞口都堵住,不然它就溜了。所以,我們的下一首要任務就是分兩路,前後包抄夾擊,拿下孟關!”從史迪威將軍那裏受領任務後,新1軍很快就行動了,   1944年1月9日,孫立人、廖耀湘分別率領新38師、新22師,一左一右,像一把巨大的鐵鉗,向孟關夾擊過去。   在短短一個月時間裏,新38師秋風掃落葉一般掃蕩了日軍30多個外圍據點,向前推進了180多裏,孟關日軍的退路被切斷。 [1] “鐵鉗”的右翼新22師也不示弱。他們殲滅了日軍岡田大隊,岡田大隊長投河自殺;翻越了高達3000英尺的宛托克山懸崖和瓦崖絕壁;奇襲了腰班卡,攻占了拉征卡,打開了通往孟關的大門。 孟關的日軍終於落入了新1軍兩個主力師的“鐵鉗”之中。 日軍第18師團長田中新一並不甘心束手待斃。他在孟關集中了7個步兵大隊、2個山炮大隊、1個獨立重炮大隊、1個速射炮大隊,並修築了堅固防禦工事,準備據險死守,與中國軍隊決一死戰。 3月1日,廖耀湘指揮新22師分三路向孟關發起了總攻。 新22師的幾十門榴彈炮、山炮和幾百門輕重迫擊炮、反坦克速射炮、火箭炮一齊開火,整個孟關地區的日軍陣地完全淹沒在炮火中。 在猛烈的炮擊和轟炸之後,新22師官兵互相掩護,輪番躍進,迂回包抄,分割日軍。迫擊炮、平射炮、火箭炮、輕重機槍、擲彈筒、衝鋒槍、卡賓槍、手榴彈及火焰噴射器等十八般兵器各顯神威,猛烈的火力打得日軍抬不起頭來。 第18師團還從未見過如此猛烈的火力,也從未見過戰術、技術水平如此高超的官兵,他們完全被打懵了!驚呆了! 然而,更精彩的好戲還在後頭。3月4日晨,在孟關以東的叢林中,突然響起了沉悶的發動機轟鳴聲和刺耳的鋼鐵履帶撞擊聲,透過迷蒙的薄霧和戰場上滾滾的塵煙,日軍發現坦克群正向孟關日軍陣地碾壓過來。 “坦克!坦克!”第18師團的士兵們嚇得狂叫起來,爬出掩體,掉頭就跑。日軍之所以驚恐萬狀,是因為他們完全沒有想到在野人山和胡康河穀這種絕地中居然會有坦克出現。他們不明白中國人是怎樣把幾十噸重的M3、M4坦克弄進野人山的? 坦克第1營的20多輛M3“潘光”式坦克和M4“謝爾曼”式坦克在趙振宇上校的指揮下闖入日軍陣地。它們橫衝直撞,連碾帶壓,如入無人之境。日軍的防線頓時被衝得七零八落。 田中新一中將畢竟是久經沙場、見多識廣的老狐狸。他聽到坦克的轟鳴聲和美製37毫米、76毫米坦克炮特有的怒吼聲,他就明白大勢已去。看來,中國軍隊在印度訓練了一年半,確實是鳥槍換炮,今非昔比了。孟關失守隻是遲早的事。 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當天夜裏,田中新一就率領第18師團主力逃出孟關,在叢林掩護下向南逃往瓦魯班。3月5日,新22師攻克孟關。 日軍雖然逃得快,但仍然沒能逃出新1軍的“鐵鉗”。在瓦魯班以南,新38師早已搶先切斷了日軍南逃的退路。 日軍被圍困在南比河與瓦魯班之間的狹小地域內,幾乎成了“壓縮餅幹”。 瓦魯班位於孟關以南12公裏處的南比河畔,它依山傍水,地勢異常險峻。日軍第18師團在此苦心經營了一年多,使它到處都是土木結構和鋼筋水泥構成的半永久、永久性防禦工事。從城內核心陣地到南比河河岸,共有3道環形陣地,還有雷區、陷阱、鹿砦、鐵絲網等防禦設施。 小小的瓦魯班,堅固得就像一塊花崗岩。 史迪威將軍見中國軍隊連戰連勝、勢如破竹,便誤認為日軍已經成了“死老虎”,不堪一擊。因此,他匆匆忙忙派了他一直舍不得動用的“子弟兵”──美國陸軍第5307團,從東麵側擊瓦魯班,企圖撿點“便宜貨”,搶個頭功。 梅裏爾準將率領的“加拉哈德”支隊與日軍2個中隊在瓦魯班以東一交火,美軍就被打得稀裏嘩啦。梅裏爾準將這才發現瓦魯班不是一個好摘的“桃子”,而是一個堅硬的“核桃”和燙手的“山芋”。他急忙下令美軍撤退,同時向新38師呼救,在撤退途中,美軍扔下的機槍、衝鋒槍、迫擊炮、無線電話機以及鋼盔、背囊等軍用品,遍地皆是,其情景頗為狼狽。直到新38師派出第113團的1個營趕到,才總算救出了這支妄圖撿“便宜貨”的部隊。史迪威“便宜貨”沒撿到,反而燙了手,隻好還是讓新1軍來打先鋒、唱主角。 新22師肅清孟關殘敵後,浩浩蕩蕩,揮師南下,一路掃蕩前進,連克寧庫卡、昆年卡,攻到了瓦魯班的北側、東側。新38師也從南向北滾滾推進,“鐵鉗”即將合攏! 3月8日,新38師向瓦魯班發起全線攻擊。 衝在最前麵的是30多輛清一色的美製中型坦克。這些刀槍不入的龐然大物,冒著滾滾黑煙,卷起漫天黃塵,噴吐著血紅的火舌,帶著撼人心魄的轟鳴聲以排山倒海之勢橫掃日軍陣地。 日軍陣地的鐵線網、鹿砦,被坦克的鋼鐵履帶碾得粉碎。 日軍的地雷對“皮粗肉厚”、“鋼筋鐵骨”的坦克也無可奈何。雷區被坦克一衝而過,地雷全部被引爆。 日軍的戰壕、工事也被坦克壓塌、碾平,機槍陣地、炮陣地都被坦克連壓帶撞,搗了個稀巴爛。 日軍陣地的情景,簡直慘不忍睹。森林已被炮火、炸彈炸得枝葉盡禿,隻剩下長短不齊的焦枯木樁。所有的建築物一律被夷平,遍地都是被火焰噴射器燒得焦黑的屍體。許多日軍被坦克碾成血泥肉醬,還有的甚至整個兒被扁扁地壓進沙地裏。日軍的斷肢殘臂、血肉碎塊,更是隨處可見。 3月9日,新38師第113團攻克了瓦魯班。日軍第18師團殘部連滾帶爬地越過堅布山隘口,逃入孟拱河穀。至此,胡康河穀的日軍被全部肅清。第一個“耗子洞”掏幹淨了! 新1軍乘勝追擊,向堅布山隘口和苦蠻山脈挺進。 堅布山隘口位於胡康、孟拱河穀之間。北起丁高沙坎,南到沙杜渣,全長50餘裏。兩邊全是崇山峻嶺,高樹密林,隻有一條隘路從深穀的穀底通過。日軍第18師團56聯隊殘部和第56師團146聯隊,配備大小火炮30餘門,在此負隅頑抗。 新1軍以新22師擔負正麵攻擊,以新38師繞道苦蠻山脈,側擊日軍。3月28日,新38師突襲拉班,將其一舉攻克。新22師也用鑽隙迂回戰術,奪取了高魯陽。於是,兩軍再次合作,聯手夾擊沙杜渣,俘敵300餘人,繳獲火炮15門。日軍抵擋不住,隻得鑽入叢林逃命。新1軍這隻“叢林之虎”,就完全控製了堅布山隘口,並對孟拱河穀“虎視耽耽”。 在孟關——瓦魯班之戰中,新1軍共殲滅日軍1500餘人,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連田中新一師團長的印章和小汽車都成了新1軍的戰利品。田中新一本人差點也成了俘虜。 從1943年10月到1944年3月,新1軍已攻入緬甸境內150餘公裏,共擊斃日軍軍官60餘名,打死打傷日軍官兵12000餘名,自己傷亡6495人。 孟關——瓦魯班之戰結束後,東南亞盟軍統帥、英國勳爵蒙巴頓親自飛臨戰場視察。他對中國軍隊的驍勇善戰和出色的戰績讚不絕口。 1944年4月,在緬甸卡盟、孟拱之戰中,新1軍殲滅日軍第33軍16100多人,並在危難時刻,解救了被日軍打得潰不成軍的英軍第3師77旅。 1944年5月至8月,在80天之久的緬甸密支那攻堅戰中,新1軍殲敵近4000餘人,日軍密支那城防司令水上源藏少將切腹自殺。攻克密支那,標誌著中、美、英盟軍在印緬戰場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日軍在緬北的防禦體係從此土崩瓦解。 印緬戰場與日軍交鋒,使新1軍成長為馳名中外的“王牌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