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的脫貧人口,占發展中國家脫貧人口總數的75%

(2006-08-22 16:28:44) 下一個
20 年來,中國貧困人口數量從1978 年兩億五千萬減少到現在兩千多萬。據世界銀行統計,中國脫貧人口占1980 年以來發展中國家脫貧人口總數的75% 。 世界銀行行長沃爾福威茨星期三抵達中國蘭州後通過世界銀行發表的一份聲明說,他這次訪問中國主要有兩個目的,首先是了解中國經濟增長和減少貧困方麵的努力。他說,在人類曆史上最短的時期內,東亞出現了一個以最快速度使很大一部份人口財富增長的曆程。 扶貧經驗彌足珍貴 為實現全國範圍內的脫貧致富,中國政府在過去20多年中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地開展了扶貧行動。農村貧困人口從改革之初的2.5億人減少到1993年的8000萬人,再從1993年的8000萬人減少到2001年的2927萬人,基本解決了全部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 在扶貧領域,世界銀行與中國的合作最早,投入規模最大。作為該組織最大的貸款國,世行在過去20年中對華共提供貸款近350億美元,支持項目達220多個。1976年加盟世界銀行的黃育川先生,自1997年7月1日起擔任世行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中國業務局局長,常駐北京,負責管理世行對華貸款業務。 任職期間,黃先生目睹了中國發生的“巨變”:大批農民湧入城市,購車買房、關稅削減成為百姓話題,中國成為全球性的主要貿易夥伴等。中國整體上變得更加繁榮、開放,而這與中國的扶貧行動密不可分。脫貧致富是全體中國人的夢想。 他說中國製定了符合自己國情的扶貧開發政策。開發式扶貧方針,是中國扶貧開發取得成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經驗。中國動員和組織社會各界參與扶貧,實施自願移民扶貧開發,實行扶貧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並積極開展扶貧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中國在所有與世行合作項目上全麵履行自己的義務,堪稱世行最成功的合作夥伴。中國的扶貧經驗彌足珍貴,可經由世行提供給別國學習和借鑒。”黃育川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