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簡氏防務駐台記者:《對台來說可怕的一年:2006年》

(2006-08-22 16:28:15) 下一個
簡氏防務駐台北記者:《對台來說可怕的一年:2006年》 2006-02-14 00:40:00 點擊:2393 簡氏防務駐台北記者:《對台灣來說可怕的一年:2006年》    簡氏防務駐台北的記者溫德爾·明尼克不久前撰寫了《對台灣來說可怕的一年:2006年》一文,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因為他預測道,如果大陸一旦決定出兵台灣,這不大可能是諾曼底式的大規模兩棲登陸行動,而實際情況更可能是實施一種“斬首”戰略。斬首戰略指的是一種旨在造成指揮和控製係統癱瘓,摧毀全島範圍的神經中心,進而導致對手大勢所趨一敗塗地的戰略。正如一句古老的諺語所說:“擒賊先擒王。”他認為,大陸需要做的僅僅是奪取權力中心和大城市,並俘虜其領導人。      近來,預測台海衝突前景的評論頗多,美國著名的智庫蘭德公司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盡管諸如對台灣實施有限的導彈襲擊等脅迫性作戰方案通常被認為是中國對台動武時最有可能采取的方式,我們卻對更為極端的方案——直接的空中進攻和兩棲登陸作戰進行了評估。”蘭德公司還設想,大陸進攻台灣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雙方爭奪製空權;第二階段可能與第一階段同時開始,主要爭奪海峽製海權;第三階段,後續空中打擊將集中在摧毀沿岸據點、台軍的炮兵和裝甲集群,全麵擊潰台灣島上的防禦體係;第四階段,實施登陸作戰,在島上建立堅固的立足點、打垮台軍的最後抵抗。   英國《泰晤士報》報道,根據獨立分析家的評估,中國在5至10年內,將擁有收複台灣的能力,他們認為,在軍事行動初期,中國將會動用部署在沿海、瞄準台灣的500多枚導彈。如果這樣做仍未達到預期的效果,中國軍方可能會派出大量軍隊,登陸台灣的海灘。今年春季出版的美國軍事季刊《國際安全》曾刊登兩篇文章,闡明大陸準備攻打台灣的計劃,其中一篇認為,中國將致力於建造潛艦,用來阻止美國第七艦隊前往台灣海峽援助台灣。界    《華盛頓時報》也報道,根據美國情報官員的說法,在台海兩岸緊張情勢升高之際,大陸軍方正不斷進行大規模的戰爭演習,旨在向台灣發出一項“政治信息”,大陸已準備在必要時使用武力統一台灣。陳水扁將“製憲”日程定在二○○六年,正是值得關注的時間點。台灣分析人士在分析島內外情勢時,也認為台灣不應低估北京近來的強勢言行,“這一次,狼可能真的會來”。   明尼克在文章中寫道:如果大陸決定動用武力來統一它這個想要鬧分裂的省,據信2006年應該是一個機會之年。它可以給中國幾年的時間,可在2008年舉辦夏季奧運會之前收拾殘局。大多數分析人士估計,到2005年中國的軍事實力將超過台灣的防禦能力。因此,2006年(即狗年)顯然是個可怕之年。   美國國防部官員眼下正在重新評估大陸對台灣構成的軍事威懾。這種重新評估已經促使許多人有關防衛台灣的想法發生重大變化。台灣曆來總是擔心兩棲登陸占領,即諾曼底式的登陸行動。台灣的防禦戰略也總是以阻止這種進攻為目的。現在既然斬首戰略據信正在醞釀之中,美國官員便開始考慮過去所不可想象的一種情況:台灣在7天之內就將會失陷。    明尼克提出,大陸動用特種部隊和快速反應部隊、再加上空中力量和導彈襲擊,或許是成功收複台灣最可能實施的一個方案,這種行動花的力氣不大,造成的損失也較小。將實力與偽裝及技能融為一體的特種部隊給大陸提供的是一把擊敗台灣軍事力量的激光手術刀,而不是一把大錘。   由第43、44和45師三個師組成的中國第15空降軍將直接對台北發起攻擊,這便是進攻的第一階段。與此同時還將向林口、桃園和宜蘭空降傘兵部隊,以鉗製台灣北部第6軍的4個師。大陸一個空降師大約有1.1萬人,擁有輕型坦克和自行火炮。據一些情報機構的報告稱,大陸早在1988年就能在不到48小時之內向西藏空投一個空降師。今天,大陸的空降能力已大大提高。大陸估計能夠在兩天之內將兩倍於此的人數(即2.2萬人)空降到指定地點。   台灣的第6軍擁有7個步兵旅,即第106、116、118、152、153、176和178旅。據說第152和153龍旅和第176和178虎旅的戰鬥力最強。大陸軍隊還必須對第6軍下屬的第269機械化旅、第351裝甲步兵旅和第542裝甲旅發起直接攻擊。   最初的戰鬥主要將集中在台北的中正區。台灣當局的“總統府”、“國防部”和“立法院”都位於該區。大陸空降部隊一著地,就不得不先對付台灣的憲兵部隊。憲兵部隊負責保衛關鍵的辦公大樓和軍事設施。他們守衛著大樓,在門口值崗,擁有大門的鑰匙,他們被認為是冷酷和鐵麵無私的,大陸的空降部隊將立即麵臨他們的抵抗。台灣的正規軍一般都駐紮在台北以外地區,可能要花幾小時甚至幾天才能作出反應。阻擊大陸軍隊的任務將不得不落到台灣憲兵部隊的身上,直到援軍到來——也或許根本不會有援軍到來。    明尼克預計,早幾個月前就潛入台灣的特種部隊人員將在總攻發起前幾小時對台灣主要領導人實施暗殺,破壞雷達和通訊設施。這些先期潛入的人員可能還將得到台灣軍警中一些人士的幫助,因為據信這些軍警中至少有75%的人是前國民黨人,因此也是屬於統派的。許多特種部隊的人員可能會利用出租車在城內穿行,以免被人注意。台灣已經有一些來自大陸的女性從事不正當的行業,大陸的情報機構可能會通過她們以獲取有關重要軍政領導人夜間活動的重要情報。   進攻的第二階段以空降部隊奪取鬆山機場為開始。由於奪取了安全的著陸跑道,大陸便可以在其1000架轟炸機和戰鬥機的掩護下,通過伊留申Il-76、陝西運-8、安東諾夫26和西安運-7等各種型號的運輸機將總共14個師的快速反應部隊運往台灣。大陸的10架IL—76運輸機每架次可運送130人。不過,它還可以通過征用一些商用客機來增加運輸量,大陸大約有500架波音飛機和空中客車可供選擇。中國一些重型運輸機可以運輸BMD—2空降戰鬥車和各種裝甲車。這些空降部隊將散落在城市的各個地區,奪取橋梁和一些重要設施。此外,中國還擁有200架運輸直升機,可用來運送突擊隊。    大陸軍隊可能會遭遇台灣新組建的快速反應部隊的抵抗。新組建的航空和特種部隊指揮部已經將第601、602和603這3個航空直升機大隊與第862特種作戰大隊隸屬於一個統一指揮部。第862特種作戰大隊是台灣的精銳傘兵部隊,是以美國陸軍突擊隊為模式組建的。直升機大隊是由CH—47SD“奇努克”運輸直升機、AH-1W“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OH-58D“基奧瓦人”武裝觀察直升機和UH-1H“休伊”運輸直升機組成。   台灣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小型突擊部隊,它擁有兩支海軍陸戰隊,即兩棲偵察巡邏隊(ARP)和特種連(SSC)。陸軍也有兩個:第101兩棲偵察營(ARB)和空降特種連(ASSC)。空降特種連是模仿美國的三角洲特種部隊新建立的,人員從第862特種作戰大隊中招募,實施反恐怖行動及其它特種任務。至於這些部隊能否及時抵達衝突地點則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除了特種部隊和海軍陸戰隊之外,分散部署在台灣各地的其它步兵旅不太可能派上大的用場。台灣軍隊是一支懶散和低效的軍隊。士兵們隻要求他們為期20個月的兵役趕快到期,以便回到女友身邊或重返工作崗位。許多人把包括年輕官兵在內的台灣年輕人稱作“一代草莓人”,因為他們生活得太好而變得軟弱無能了。訪問過台灣的一些美國軍官經常抱怨說,台灣新兵訓練中心的紀律過於鬆散。一些美國軍人說,台灣軍人更害怕的是激起父母的憤怒,而不是擔心大陸軍隊的進攻。有一位“立法委員”最近向媒體抱怨說,台灣必須對軍隊中的暴虐事件製訂出一些防範措施,但當記者提醒他說,軍隊本身是一個暴力的場所時,他也就閉口不言語了。好象沒有人更多地關注這些事情。    對於台軍,明尼克認為他們不僅戰鬥力低下,還存在著認同的危機。美國國防部在最新公布的“解放軍軍力報告”中,稱台灣防務的弱點在聯合作戰上有待加強。縱使解放軍在不斷積極加強海、空、飛彈能力的現代化,台灣陸軍仍秉持曆史傳統,著重在反登陸作戰,此外,陸軍的訓練及後備軍人動員也是主要的弱點。台灣海軍的問題在於其作戰無法有效與陸空軍整合,空軍的問題在於缺乏飛行員,訓練過於保守,過於強調空中防衛作戰。   明尼克指出,台灣軍隊還麵臨著認同危機,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觀點仍然在軍隊中引起強烈共鳴。例如官兵佩戴的部隊肩章上常常描繪著中國而不是台灣的圖案。第6軍、第8軍、第46師和海軍陸戰隊的肩章上繪的就是中國圖案。第117步兵旅的標記就是降落在大陸土地上的一隻鷹。第34師、第157步兵旅和第200機械化旅佩戴的是繪有大陸長城圖案的肩章。沒有一支部隊的肩章或徽章帶有台灣輪廓的圖案。實際上,訪問過台灣軍事基地的人從來沒有看到過表明這些基地在台灣所在位置的任何標誌。在台灣軍人看來,有關中國的東西是他們整個軍事生涯中的主題。甚至連海軍軍艦的名字都圍繞中國的主題。   除了像岩石那樣沉入海底,台灣海軍在這種戰爭推演中幾乎發揮不了什麽作用。少數軍艦可能擊落大陸朝台灣飛來的大批飛機中為數不多的幾架,但大多數軍艦將被大陸傾瀉而來的反艦導彈擊沉。尤其讓人不寒而栗的是俄羅斯製造的“日炙”反艦導彈,它的速度是美國“魚叉”式反艦導彈的3倍。前者不同於後者,它不是直接攻擊軍艦的側翼,而是快接近目標時會自動爬高,進而直接命中船艙。“日炙”反艦導彈的速度之快,攻擊角度之刁鑽,幾乎難以被擊落,甚至連電子幹擾也難以使它失效。    戰爭打響後,台灣空軍將忙於修複部署在大陸沿海並以台灣為打擊目標的大約500枚短程導彈所破壞的機場跑道。大陸的二炮部隊將向台灣空軍基地、港口設施及其它戰略要地發射東風M-11和東風M-9導彈,攻擊是多波、多方位和飽和式的。其中隻有少量導彈可能被部署在台北周圍的3個配備“愛國者”導彈的反導防禦部隊所攔截。這些反導防禦部隊隻能擊中襲擊台灣北部的導彈,而南部地區則完全無法防禦彈道導彈。   即使台灣能夠讓其部分戰鬥機起飛,大陸全新的蘇-30、蘇-27和殲-7戰鬥機也會在空中與之較量。今年初,俄羅斯向中國出售的154架蘇-27戰鬥機已經交貨。到2004年底,中國可望擁有273架先進的蘇式戰鬥機。在自己的空軍基地被摧毀之前得以升空的台灣戰鬥機將與大陸戰機有一場惡戰。不過,一旦這些戰機燃料耗盡,它們將無處著陸。其中許多飛行員隻能戰鬥到最後一刻,如果還活著的話就跳傘逃生。   與此同時,大陸100架西安圖-16和大約500架哈爾濱H-5轟炸機(Il-28)將清理第一波導彈襲擊沒有被摧毀的地區,尤其令大陸關注的是隱藏在台灣東部已被挖空的大山中的兩個“秘密”空軍基地:花蓮的Chiashan和台東的Chihhang。在大陸的第一波導彈打擊之後,這兩座基地可能會幸存下來。大陸空軍需要花更大氣力才能將其摧毀。    按照明尼克的推測,一旦台北被攻克,由北京選定的新領導將立即宣誓就職。台灣政治家中可供選擇的人很多。眾所周知,許多來自大陸的“立法委員”都在大陸有投資項目,其中與北京官員進行私下會麵過的也不在少數。就職典禮將在國際媒體的聚焦關注下進行,從而讓國際社會從心理上感到新領導有一定的合法性。美國國務院中也不乏親中國的官員,他們不會就台灣防禦表態,可能還會在私下鬆一口氣:台灣問題終於解決了。   隨著新政府的就職,新領導將宣布終止與大陸的一切戰爭狀態。新領導在向全島民眾發表電視講話時將下令所有的武裝部隊繳械。由於台灣軍隊內部親大陸的情緒非常高漲,大多數人可能會欣然接受新領導。   新領導將通過美國政府於2002年開通的一條新熱線與美國國防部進行接觸,並警告美國軍隊不要代表台灣向大陸軍隊采取任何軍事行動。利用熱線一事是向美國表明,新領導及其民眾已經獲得了翻譯絕密信件所必需的密碼,同時還證明,新領導有權使用設在台灣“國防部”內的熱線,他已經把大權牢牢地控製在手中。   在這種戰爭推演中,如果得到命令,美國軍隊將作出反應。問題是美國究竟會在多大程度上致力於台灣的防禦?鑒於大陸發起攻擊的速度之快,除了“小鷹號”航空母艦可能介入,美國的其它航空母艦不大可能在戰爭初期就參與進來。美國可以迅速采取的行動及最近距離的軍事支持可能來自於隻有20分鍾距離的衝繩島。   在駐守日本的美國空軍第5航空隊的編製下,衝繩島的嘉手納空軍基地擁有兩個F-15鷹式戰鬥機中隊(第44吸血鬼中隊和第67鬥雞中隊)外,美軍日本三澤空軍基地擁有兩個F-16戰隼式戰鬥機中隊(第13黑豹中隊和第14武士中隊)。駐守在韓國的美國空軍第7航空隊擁有3個中隊的F-16戰鬥機,駐守阿拉斯加的空軍第11航空隊擁有3個中隊的F-15戰鬥機和一個中隊的F-16戰鬥機。    明尼克分析道,在中國看來,美國海軍陸戰隊是另一個潛在的麻煩。駐守在日本岩國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2航空兵大隊擁有3個中隊的F/A18大黃蜂戰鬥機、一個中隊的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和一個中隊的AV-8鷂式戰鬥機。中國有充分理由擔憂美國的空中力量。因為美軍飛行員比中國飛行員更訓練有素。人們可以理解的是,為何中國急切希望美軍從韓國和日本撤離。   如果美國能夠派遣航空母艦前往衝突地點,美國海軍的太平洋艦隊擁有6艘航空母艦:“小鷹”號、“卡爾文森”號、“尼米茲”、“亞伯拉罕·林肯”號、“約翰·斯坦尼斯”號、“羅納爾德·裏根”號。這些航空母艦都載有F-14雄貓戰鬥機、F/A-18戰鬥機和EA-6B電子戰飛機。其中“小鷹”號航空母艦是美國軍隊中惟一一艘永久在前沿部署的航空母艦,它以日本橫須賀為基地,它最近還訪問過香港。媒體經常在有關涉及台海地區的潛在衝突中提到這艘航空母艦。   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太平洋地區擁有7艘裝備各種直升機和戰鬥機並配備突擊部隊的兩棲攻擊艦。這些都是裝備齊全的入侵武裝力量,它們是:“塔拉瓦”號、“貝勞·伍德”號、“佩利琉”號、“埃塞克斯”號、“拳師”號、“好人理查德”號以及“硫磺島”號。有人將它們看作為小型的航空母艦,比如“塔拉瓦”號載有4架AH-1海眼鏡蛇攻擊直升機、6架CH—53重型運輸直升機、20輛M-60坦克、29輛輕型裝甲車、29輛AAV-7兩棲攻擊車和一個加強營的海軍陸戰隊隊員(約1900人)。    中國或許還不得不考慮最新抵達關島附近的安德森空軍基地的戰機。今年2月,應夏威夷的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的要求,6架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從北達科他州米諾特的第五轟炸機聯隊出發抵達關島。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要求在該島保持這樣一支“可以靈活運用的轟炸機群直到不再需要”。   太平洋司令部辯解說,這一舉動是針對朝鮮的。然而其它人士則認為,台灣問題是采取這項行動的主要原因。美國在亞洲的軍事計劃中的一個通常做法是,表麵上的理由是為了朝鮮問題,但潛在的理由卻是台灣。美國眼下正在考慮將關島當作從夏威夷遷來的一個航空母艦戰鬥群的可能的所在地。   日本是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因為它也可能進行幹預。許多人指出,如果中國采取收複台灣的行動,日本和韓國都會迅速研製並部署核武器——或許能在幾個月內完成。如果台灣海峽最終由中國控製在手中,如果該地區麵對的是一個可能會冒軍事風險的北京,那麽整個地區將激起陣陣波濤。如果日本決定進行幹預,它可投入戰鬥的有9個中隊的F-15戰鬥機。日本海軍的大約50艘驅逐艦、10艘護衛艦和16艘潛艇也有可能與中國海軍交戰。   然而,隨著美國卷入的衝突進一步升級,中國可能會對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基地發起攻擊。一開始可能會向衝繩島發射大量DF-21C終端製導導彈。據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北京可能隻會在美軍與在台灣海峽遊弋的中國海軍軍艦和飛機交火之後才會考慮實施這種方案。中國還可能會采取更加咄咄逼人的戰術,向美國在日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的軍事基地派遣特種部隊。所有這些方案的實施都是為了讓中國贏得更多時間來鞏固其在台灣的力量和阻止美國進行幹預。    1979年以來,美國政府對於台灣問題一直有意采取模糊政策。它一方麵承認北京“一個中國”政策,一方麵又通過《與台灣關係法》,承諾使台灣保持足夠的自衛能力,還反複聲明反對大陸用武力求統一的任何企圖。   明尼克認為,任何人隻要看一下地圖,為台灣一戰的理由就一目了然了。由於台灣具有獨特的戰略地位,因而極具價值。台灣海峽是一條極其重要的海上通道。收複台灣,中國就能夠將這條重要的國際商業運輸通道掌握在自己手中,尤其是運往日本和韓國的石油都要經過這裏。此外,台灣還是美國搜集情報的一個重要窗口。台灣“國安局”與美國國家安全局在台北北部的陽明山上聯合設立了一個信號收集情報站。另外,台灣隸屬於大陸的軍事力量的框架之內對於日本來說也是非常難受的。   明尼克在文章的結尾處也承認,當然,上述僅僅是基於眾多有選擇的事實並添加一些推測而作出的推演。有關中國可能采取什麽行動以及它將采取什麽行動的推測之間幾乎是不可比較的。過去,太多的媒體評論家僅僅提到諾曼底式的入侵或者毀滅性的導彈襲擊,而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兩者之間的另外一種最快捷的方式。當然,中國也將得到如下警告:“沒有一項作戰計劃在戰鬥打響之後還不為人知。”   5月26日,美國海軍部長英格蘭對記者表示,美國相當擔心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中國海軍的實力正在增強,希望不會對美國海軍構成威脅。5月24日,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稱,大陸的警告是真實的,台灣不能把美國的支持視為“空白支票”。同一天,經常披露內幕消息的美國《亞洲華爾街日報》刊出該報副主編丹尼的長篇文章《避免與中國開戰》,文章稱,2005年和2006年是爆發台海戰爭的高危期。   中國外交部最近批評美國防部在5月28日發布的“解放軍軍力報告”中充滿冷戰心態,並且對中國含有敵意。美國國防部一份計算機兵棋推演的報告也指出,若解放軍突然大舉攻台,拿下台灣隻需幾天,而不是此前估計的幾個星期,美軍根本無法及時支持台軍;如果美方參戰,將付出沉重的代價——至少被擊沉一艘航空母艦。   國際軍事專家認為,未來數年台海有可能是世界動蕩不安的地區之一,在分裂與統一無法最終和平解決之際,“台海大戰”也許難以避免。有分析人士表示,隨著陳水扁的不斷挑戰,台海局勢充滿變數,有愈演愈烈之勢,大陸正被迫采取強硬措施,為兩岸和平統一盡最後最大的努力。不斷挑釁的陳水扁和善玩兩麵手法的美國必須清楚了解,大陸統一國土的決心不會有絲毫的動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