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續柔情

從小就喜歡雨,那麽安靜,那麽自然,不經意間讓你感受到家的重要。
個人資料
正文

轉貼:托馬斯.巴內特文章:中國之所以重要的十大理由 zt

(2008-04-16 14:54:00) 下一個
托馬斯.巴內特文章:中國之所以重要的十大理由 青年參考

  美國《Good》周刊4月10日文章:中國之所以重要的十大理由 作者[美]托馬斯•巴內特 編譯 黃義務

  托馬斯·巴內特(Thomas P.M.Barnett)為美國著名戰略思想家和防務專家,哈佛大學博士並在那裏教授過馬克思主義。曾擔任美國國防部戰略規劃研究員,現在是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作者來過中國,自稱“擁抱熊貓派”,2006年曾在北大做過演講。我們特刊發他的文章供讀者參考。——編者

  第十個理由

  因為尼克鬆到訪中國,你的世界從此開啟。

  當1972年尼克鬆總統重新打開與毛澤東的共產黨中國的外交關係時,他激活了上半個世紀全球最深刻的經濟活力:中國作為一支世界性市場力量曆史性地再度出現。如今沒什麽比中國崛起更能改變你我生活的這個世界,沒什麽比中國當前的發展軌跡更能改變我們這個星球的未來。

  在經過數個世紀的孤立後,中國迅速重新融入全球經濟的事實,將全球化從冷戰時期狹小的基礎轉變為如今的“大多數”地位,由此促成世界2/3的人口現在享有與國際市場厚實而日益緊密的紐帶所帶來的成果。中國重返世界的決定是全球化的轉折點,如今已經沒有回頭路,隻有去適應它。

  第九個理由

  因為中國既是一個古老的文明國度,同時也是一個年輕的社會。

  中國的現代化戰略包括通過“獨生子女政策”減緩人口增長。但中國仍是人口大國:13億人擠在一個不比我們國家大的國度裏。所以,如果你認為過去20年來已有太多西班牙裔人到我們國家,那麽設想一下,隻有當整個西半球的人和非洲一半的人生活在美國境內,我們才像中國一樣擁有擁擠的貧富人口。

  當有人試圖說服你中國有朝一日將控製這個世界時,請記住一件事:中國將未富先老,這是世界以前從未經曆過的。曆史告訴我們:一個人口老齡化的國家不具有侵略性。

  第八個理由

  因為中國的變遷折射了美國的諸多過去:不僅有好的,也充斥著壞的和醜陋的。

  你也許會說,共產黨統治的中國文明與我們國家毫不相似。但是,中國真正的“共產主義”時期在其5000年曆史中隻有數十年,剩下的是對市場的社會傾向(比如,中國人一向好賭)和與全球貿易聯係的曆史時期(別忘了往昔的絲綢之路),再加上對家庭關係的注重和不同信仰之間自由競爭的深刻精神曆史。所以我們所談論的這個國家絕不是來自另一個星球。

  當前的中國有點類似於大約1880年的“正在崛起的美國”。一旦你認識到這一點,你就能把自己定位在過去100多年美國自身崛起之路的某個位置。

  第七個理由

  因為中國迅速而深入地融入製造業,這意味著中國商品滲透進你生活的方方麵麵——也帶來一些風險。

  全球化往往通過解開全球供應鏈而使貿易融為一體。通過打破這些鏈條,全球化將生產和裝配環節分散於那些能提供廉價勞動力的經濟。中國巧妙地把自身加入這些鏈條的長長名單中,成為玩具、手機、CD播放器、電腦和汽車配件等最終裝配地。

  自然,中國深入美國市場引發了產品安全問題。任何像中國這樣增長迅速的經濟都會滲入世界的角角落落。但要認識到,中國會通過醜聞得到教訓,就像過去100年裏美國所做的那樣。

  第六個理由

  因為中國對資源的需求正在深刻而反常地改變全球市場。

  中國爆炸性的經濟增長迫使它從世界各地尋求資源。正如中國問題觀察家詹姆斯·金奇在《中國撼動世界》一書中指出的:“中國的自然條件極度不平衡。”中國人口太多,但幾乎一切資源都缺乏。因而,中國做到全球“工廠車間”的惟一途徑,是成為從水泥和銅礦到石油和天然氣等一切商品的頭號進口國。

  第五個理由

  因為“擁抱熊貓派”與“敲打熊貓派”之間的辯論如火如荼。

  我是一個“熊貓擁抱者”,這派人認為盡管中國有不當行為,但它應被美國視為潛在盟友而非當然威脅。作為一名經濟決定論者(我在哈佛大學教馬克思主義),我相信經濟最終會改變政治,而非通過其他方式。

  “熊貓敲打者”則認為中國早該以與擁抱市場和全球化一致的方式做出政治改變。他們認為,如果北京的統治精英成功做到牢牢掌控政治權力,那可能會形成一種“專製的資本主義”模式,這意味著我們麵臨著另一種對抗性模式的挑戰。如果這樣,美國必須警惕這個現實,並開始抗擊中國在世界揮舞“軟實力”的舉動。

  最令我擔憂的是,目前進行的這場辯論有可能引發一場危機,並且決定性地把公眾輿論轉向支持“敲打派”立場,從而使得美國在今後對中國實施經濟報複或與之軍事對抗。

  第四個理由

  因為隨著中國擴大其基礎設施,對於那些努力應對脆弱環境的發展中經濟體來說,中國可能是一個好的或壞的榜樣。

  美國企業麵臨一個關鍵決定:一頭紮進中國充滿活力的市場,或者與即將到來的創新浪潮失之交臂。最能說明這一點的是基礎設施發展。在當今中國,基礎設施的擴張如火如荼,並且今後數十年還將如此。在20年左右的時間裏,中國就建造了大約5萬英裏高速公路——相當於我們的洲際公路係統。

  但如果中國一味複製我們的資源密集型增長模式,它的汙染和二氧化碳排放將無窮無盡。當然,中國人對此並非一無所知。畢竟,他們生活在那裏。所以,我敢打賭,中國人會變得聰明起來。不是因為他們想要這樣,而是他們不得不這樣。

  第三個理由

  全球化如今對最傳統社會都帶來了衝擊。無怪乎這一進程引發了許多文化反彈,一些是以跨國恐怖主義的形式出現的——就像9·11事件一樣。高度網絡化的中國人在全球化的所有前線準時出現。現在有超過100萬中國人在非洲闖蕩,進行我所說的“先發製人”的國家建設活動。令人稱道的是,中國造就了非洲許多地方的繁榮。

  但中國需要我們的幫助。當中國越來越依賴來自不穩定地區的資源時,這個國家必須仰賴美國軍事力量提供安全保證。如果美國不能獨自維持全球安全,而中國也無法憑一己之力取代我們,那麽兩國的戰略聯盟就迫在眉睫了。

  第二個理由

  因為中國將是我們今後最重要盟友而非最大敵人。

  美國安全部門的許多人都急於把中國視為不可避免的長期威脅。為什麽?部分原因在於習慣使然,因為他們大多數人在冷戰時期度過職業生涯,難以想像一個沒有超級大國對抗的世界。對於那些需要填這個缺口的人來說,中國無疑是最佳目標,中國軍力擴充使得這些“鷹派”振振有詞:美國必須購買和維持一個龐大的高技術軍力,以應對與中國人的潛在大規模戰爭。

  我的看法是:中國的軍力擴充不是曆史上獨一無二的。美國在19世紀最後數十年成為全球經濟大國時也是這樣做的,這與我們今天在中國看到的是一樣的。

  第一個理由

  因為不到5年時間,一個更強大的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將會出現。

  中國將經曆新一代領導人更迭,這將深深影響今後10年它作為全球大國的崛起。這一代領導人渴望在國際事務中扮演積極角色,美國應對此加以利用。美國如何跟中國新興精英打交道,將決定21世紀最重要雙邊關係的長遠走向。這種關係目前最令人生畏的一方麵是,美國與中國的經濟相互依賴關係遠超過政治和軍事關係。把美國和中國綁在一起,全球化才不會脫軌。若兩國分道揚鑣,那將引發不可接受的危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