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伊的博客

從傳統文化裏發現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在交流過程中尋找令人茅塞頓開的靈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有關麻將的起源

(2021-01-29 19:46:09) 下一個

  有關麻將的起源可說是眾說紛紜,各有各的道理。但海外的麻將都源自中國然後有根據自己的習慣進行一番改造各有其特點這一點是無人否定、毋庸置疑的。哪像泡菜,早在商朝時期的中國四川就已經有記載了,而今的韓國人堅持說“泡白菜”起源於韓國。中國稱之為“paocai”,朝鮮半島及中國的朝鮮族稱之為“kimchi”。雖然在用料、口味、製作方法等方麵又各有側重,但其製作的理念應該是萬變不離其宗的。
     麻將的英語叫“Mahjong”,在二戰前的日本被稱為“魔雀”(moujan,魔將),牌桌叫“麻雀卓”。雖然據2018年統計當今日本的麻將人口有580萬,曾一度減少後又呈增長趨勢。亞洲人的“將客”大約3億5千萬人。
     而有關起源莫衷一是。有人說麻將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是孔子發明的,但缺乏有力佐證。
     最有力的說法是開始於中國的清代同治年間(1862年 - 1874年)寧波的陳魚門將12世紀以前就存在的“葉子”(馬吊)脾遊戲與明代(1368年 - 1644年)以前就存在的“骨牌”(與多米諾骨牌相似)的遊戲揉合一起做成了一種全新的“麻雀牌”遊戲。
     最早的“葉子”傳入歐洲而演變成後來的“撲克牌”,原始的意大利撲克牌和葉子更相似。
     根據明朝成化年間陸容 (1466-1494)《菽園雑記》記述,當時昆山就有一種紙牌遊戲流行,牌的總數為38張(歡樂狼人殺一銭到九銭,一百到九百,一萬貫到九萬貫,二十萬貫到九十萬貫,百萬貫,千萬貫,呈卷絲狀圖紋。錢孔用線串上和骰子的點子一樣。
    一萬貫以上牌有《水滸傳》中人物20人的畫像:萬萬貫是宋江,千萬貫是武鬆等(但“混江龍李進”與“混江龍李海”是不同人物。與現行《水滸傳》中人物多有不同。
    當時的人們稱玩此遊戲為“葉子戲”。又多稱“水滸牌”。
    關於語源的問題還有學者認為是“馬吊”在日本轉訛成了“麻雀”。
    1895年美國人類學者斯圖亞特-丘林對麻將也如是說,這是漢語以外言及麻雀的最早記述。
     1910年出現法語和日語的文獻。1920年菲奇公司開始經銷麻將。
     麻雀整套牌在以紐約為市心的地區成為暢銷商品,共售出1200套。
相同時期約瑟夫-巴布科出版了世界第一本有關麻將的著作《"Rules of Mah-Jongg"》。1920年麻將在全美國在所有人種中流行開來。
    美國式的將“役”出現“麻將之夜”各地開花,麻將館也裝修成中國式。阿迪-康塔的“Since Ma is Playing Mah Jong”等許多以麻將為主題的流行歌產生。
    1937初第一部《麻將規則》“Maajh: The American Versio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Game.”出版,同時產生了全美麻將專業隊(National Mah Jongg League, NMJL) 。然而美國的麻將熱沒多久就冷卻了。
     1980年代電腦用遊戲(《上海》上市後“mahjong”、“mahjongg”、“mah-jang”等表述不一。
    日本人最初涉及“麻雀”的是夏目漱石作品中的《滿韓各地見聞》(1909年)在大連的見聞詳述了打麻將的過程。明治維新末期麻將正式傳入日本実,在大正中期以降與日本國情結合發生了獨自的変化而推廣到全國各地,關東大震災難後才為普通人都認知接受。
    “麻雀”二字在漢語中有鳥的學名(Passer montanus):樹麻雀、霍雀、嘉賓、瓦雀、琉雀、家雀、老家子、老家賊、照夜、麻穀、南麻雀、禾雀、賓雀、厝鳥、家雀兒。在日本“麻雀”就隻特指麻將。鳥類“麻雀”叫“雀”(Suzume)。所以在日本寫“麻雀”不會有人認為是小鳥。
  麻將起源有護糧倉說
麻將牌起源江蘇太倉。太倉在古時是皇家糧倉,倉常年囤積稻穀,以容供“南糧北運”。糧倉既設,雀患便生。守倉兵丁以捕雀取樂,倉官變鼓勵為獎勵,發給竹製籌牌記數酬勞。這籌牌上刻有字,可用來作遊戲的工具;這牌子又是賞錢,有證券價值,於是便可以用來作輸贏。這種遊戲流傳下來,演變定型,便成了麻雀牌,即今天的麻將。其玩法,術語等都與捕捉麻雀有關。
  麻將也有鄭和下西洋起源說
  明朝鄭和下西洋時,船上沒有什麽娛樂用的設備,船上的將士隻能以投擲骰子賭博作為消遣。但是在長久的航海中,將士們厭倦了,經常有將士想家,甚至有試圖謀反的,試圖殺了鄭和他們,為了穩定軍心,鄭和發明了一種娛樂工具。
  鄭和以紙牌,牙牌,牌九等為基礎,以100多塊小木片為牌子,以艦隊編製,分別刻了1-9“條”,然後又以船上裝淡水桶的數量,分別刻了1-9“桶”(筒)。然後又根據風向,刻了“東西南北”四個風向。又以吸引人的金錢刻了1-9“萬”。然後以“大中華耀兵異域”的口號。刻了紅色的“中”,然後根據一年四季刻了四個花牌,最後有一塊牌不知道刻什麽好,就不刻任何東西,這個就是“白板”。
  第一次玩的時候是鄭和、副帥、大將軍、鄭和的夫人(太監也可以娶妻)四個人一起玩,最後確定了遊戲規則後,全船開始都玩此遊戲,船上有一個姓麻的將軍,他玩這個遊戲得心應手,於是鄭和給這個遊戲命名“麻大將軍牌”,即是後人的“麻將牌”(略)。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30日刊發一篇報道,題為《艾滋病的起源被找到?》。全文摘編如下:
  自20世紀80年代在非洲擔任全科醫生以來,加拿大舍布魯克大學流行病學家雅克·佩平教授一直在努力尋找艾滋病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起源。
此前的研究發現,黑猩猩體內的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最早是在20世紀初進入喀麥隆東南部的人類體內的。
  SIV對黑猩猩來說可能是致命的,這點與HIV(對人類來說)完全一樣,兩者間的唯一區別是它們所寄居的宿主。
  佩平在其2011年出版的著作《艾滋病的起源》第一版中得出結論認為,HIV很可能在20世紀初感染了喀麥隆的一名獵人,隨後傳播到利奧波德維爾,即今天剛果(金)的金沙薩。
該著作有關“分割獵物的獵人”假說的修訂版現已出版。修訂版稱,最初的“零號病人”不是土生土長的獵人,而是1916年在喀麥隆莫隆杜附近偏遠森林裏被迫捕食黑猩猩充饑的一名饑餓的一戰士兵——從而引發了“分割獵物的軍人”理論。
佩平說:“一戰期間,德國在非洲有許多殖民地,協約國決定進攻這些殖民地,其中之一的喀麥隆就遭到英國、比利時和法國軍人從五個方向的進攻。”

  在其中一個方向的進攻路線上,1600名官兵從利奧波德維爾出發,沿剛果河及其支流桑格河前行,並徒步抵達最終目的地喀麥隆。這一路線把他們帶到了莫隆杜的偏遠小鎮。之前的研究曾猜測莫隆杜是人類最早感染HIV的地方。
  佩平說:“軍人們在莫隆杜駐紮了三四個月後才繼續前進。他們在莫隆杜時麵臨的主要問題不是敵人的子彈,而是饑餓。”
  後勤保障出現問題導致了大規模饑荒,迫使軍人們冒險進入森林尋找任何可以吃的動物。
佩平說:“我的假設是,一名軍人在森林打獵時感染了病毒。一隻黑猩猩被射殺。在把它分割後帶回時,軍人受了傷,並感染上了病毒。最終,這名軍人在戰後回到利奧波德維爾,很可能在這裏開始了病毒傳播。”
  佩平認為,一旦病毒在人類中有了立足點,它就會開始慢慢傳播。
  他估計,1916年發生的這一例人畜共患病的病例在20世紀50年代初導致了約500人感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