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的物質世界

遊子的談天說地, 關於我們生活的這個物質世界.
正文

你今天'邊緣'了嗎?

(2006-11-10 23:42:45) 下一個
你今天"邊緣"了嗎?

By hey3g/遊子, Sydney, Nov 2006


最近, 幾位朋友寫了一些關於"生活在夾縫中","邊緣人"等題目的文章. 我讀了之後有些感想, 不過, 這些感想隻是借這個題目進行發揮, 並非針對那些朋友文章的回答.

凡是在國外生活了一段時間的中國人(或華人), 經常會發出在國外社會中感到邊緣化, 覺得難以融入"主流社會"的無奈感慨. 在國外融入不了, 回中國長住又已經不適應了, 於是不知何處是家, 內心飄泊流浪無所寄托.

其實, 這個問題可以表現在幾個不同的層次上.

就來看看, 下麵這個虛擬的"我", 是怎麽經曆這種"邊緣"的.


我剛來時,吃不慣奶酪, 喝不慣牛奶和咖啡, 說不慣他們這種奇腔怪調的英語, 看不懂他們的搞笑電視, 用不慣他們的烹調灶頭, 過不慣他們的節日, 開不慣他們左行的公路, 無法參與他們窮侃大山的party, 搞不懂他們信仰的宗教.... 有這種種不慣, 我顯得與眾不同, 於是, 我感到我很邊緣.

過了幾年, 我開始能吃能喝, 甚至比他們本地人更能欣賞各種不同國家和風格的食物, 我遍嚐各類餐館, 當地人知道的好吃好喝, 我知道; 當地人不知道的, 我也知道. 對他們的搞笑電視我已經完全明白, 而且也有了自己的喜好, 是某些節目的固定觀眾, 不僅能欣賞, 還能評論. 在這座城市, 我也算是走東闖西, 幾百個社區幾千上萬條大街小巷, 也是基本上駕輕就熟, 抄近路走小道, 無所不能. 不去party則已, 要去, 一定要把那些人侃得雲山霧罩, 就算是用咱這改不了的中國腔英語, 也是一樣地滔滔不絕.
問題是, 常常曲終人散之後, 我發現我還是孤立在他們核心圈子以外, 我還是一個配角, 我還是被人簡稱為"那個中國人". 我隱隱約約感覺到哪個地方有個叫"主流社會"的東西, 但好象一直找不到進去的門. 我還是一樣的"邊緣".

於是我痛下功夫, 先在個性上改造自己, 我舉手投足行為舉止努力向"洋"靠攏, 穿他們流行的衣服, 聽他們流行的音樂, 也去染個半黃半黑的頭, 形象一定要groovy. 同時, 我開始吃純粹的"洋食品", 用純粹的洋用具, 甚至我把家搬到華人稀少的"洋人區". 我開始盡量隻和"洋人"交往, 到處釣洋妞. 慢慢地, 我發現我被一些洋人接納, 他們似乎用讚許鼓勵的眼光看我, 他們把我介紹給他們的同類, 仿佛是介紹一個改邪歸正的或者是棄暗投明的人. 他們不再稱我是"那個中國人", 我有了固定的親切的和我的新英文名相關的呢稱.
然而, 我害怕接到我老朋友的電話, 害怕和中國人去喝茶, 害怕聽到鄉音, 害怕看到中國電影, 害怕獨自一人時重新回味過去的好的東西, 那些東西讓我一下子卸下偽裝, 返回一個真實的自己 -- 我還是那個"土裏土氣, 邋裏邋塔"的中國人, 我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 全是演戲! 現在我不僅內心很邊緣, 還生活在這現實與虛擬的夾縫當中.

是不是努力得不夠? 我再接再勵, 拚命掙錢, 拚命向上爬. 終於可以開豪華車, 穿品牌時裝, 住高尚社區. 我改造靈魂, 建立信仰, 虔誠專一; 我從內心"效忠"這個國家, 我熟讀他們的曆史, 研究他們的憲法和人文, 去歐洲領略他們文化的根. 我跟他們品味Shakespeare的精妙和探討最新的funky音樂; 我讚許他們帶來的whisky, 同時招待他們法式牛肉和意式沙拉.
終於, 我成功地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洋人, 甚至在一天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 我會完全忘記自己是個"中國人". 隻有每天早上照鏡子的時候, 我會被鏡子裏那個地道的中國男人的麵孔驚呆, 我發現, 我的黑眼珠, 黃皮膚, 寬臉塌鼻, 外突的眼球, 胖胖的雙頰, 闊嘴黃牙, 一樣都不可能改變. 看看手邊時尚雜誌的洋男模特, 我憎恨自己, 絕望地發現, 我是永遠也不可能變成這主流中的主流.
還有那個給家鄉打電話的時刻, 每次當我小心地鎖好了房門, 接通蒼老父母的電話時, 我本能地用那個隱藏在隱密內心深處的地道的家鄉土話, 跟父母扯著嗓子噓寒問暖, 問他們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一把鼻涕一把淚, 用我們土得掉渣的方言, 叫著喊著. 在那短短的幾十分鍾, 在那個黑屋子裏, 我不在乎周圍的一切, 我隻知道, 我不過是那對沒見過世麵的中國老人的兒子.

...

我從那個邊緣的位置, 花了九牛二虎之力, 從外表到內心脫了幾層皮之後, 終於爬到這個正中心的地方. 高興嗎? 我是外黃裏白的香蕉, 我是夾生飯, 我是一個演戲的小醜, 我是東西南北大雜燴. 我連自己是什麽東西都不知道了, 還能高興嗎?

累了, 倦了.

從明天開始, 我什麽都不想扮演了, 我隻想做我自己. 邊緣不邊緣, 由他們去, 真實的自我才是我心靈最好的棲息.

[注:以上"我"為虛構, 勿對號入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4)
評論
freepig 回複 悄悄話 今天才看到這片好文,讚一個先,有時候覺得都是自找的,哈
melly 回複 悄悄話 你是邊緣人,我也是邊緣人,
太陽是你的歌,月亮是我的琴,
隻有邊緣人,最理解邊緣人,
腳下的路很長,心中的愛很真。
我們從夜走到了晨,
我們從冬走到了春,
有你與我同行,再累也心甘,
有你與我同行,再苦也有甜。

是不是像歌詞?知道歌名嗎?
tangxiaobaobao 回複 悄悄話 “邊緣人”這個話題特別好,這是大部分第一代華裔移民心中永遠的痛。這篇文章寫得很好,很真實。我覺得你寫的很現實,很多人就是這麽過來的,現在體會到為什麽叫我們海外的華人叫“海外遊子”了,人身在國外,心卻是遊離的,孤獨的,痛苦的。我的一個親戚,在美國的著名國際醫藥公司擔任中層主管,但是她說,高層你就永遠別想做了,哪怕你的能力、語言、學曆都是完美的,你也不可能去換膚,雖然也有中國人在美國著名公司做高層,但是那是極少數,而且很多是第二代移民了。也不要說別人歧視,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在中國,大城市的瞧不起小城市的,城市人又瞧不起農村來打工的人,唉!這些大家都知道不對,但是,“歧視”還是在發生,何況我們到了國外,更變成少數民族了,所以,很多人會覺得被“邊緣” 了,無論如何,我們的內心一定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快樂的心情就在我們的身邊!如果大家能在文學城上相互分享自己的心情,大家彼此鼓勵和支持,內心會覺得溫暖很多,這難道不是我們來文學城的原因嗎?那樣我們一定不會覺得被“邊緣”了。
夏零星 回複 悄悄話 幸好你醒的早,否則偶要給你敲腦門了,西~~
隻要是黃皮膚的人,你想再怎麽改都改不了那些事實滴。
我從沒覺得做中國人會低人一等或是什麽,重要的是做回自己,你說呢?凡事不能太刻意去要求自己做自己不願意的事兒,怎麽開心怎麽做,嗬嗬!
我曾經被無數人當成是外國人,而且問偶是不是這裏的本地人:(
hey3g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樓下兩位的關心,雖然本文是虛構,但我還是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土村大家庭 回複 悄悄話 不是說你今天邊緣了嗎要俺說你今天打擦邊球了嗎能擦這邊就不錯了哈哈哈那個老同誌你也別太認真了調什麽毛病啊想怎就怎的巴開心就好了俺告訴你老弟牙齒最重要什麽都能黃就牙齒不能黃可是要記得大嬸子的話啊
彎彎女兒紅 回複 悄悄話 這麽痛苦的內心掙紮!別太苦自己!
hey3g 回複 悄悄話 肯定是虛構了.寫給大家看,就得是寫大家的,而不是光我自己.否則就沒勁了.

你說的理由倒不一定成立."我"如果家裏有"別人","我"不想他們聽到我那樣說話,也會那麽做.這樣表示有些深層內心的東西,跟和你住在一起的人也無法"分享".
songwaimai 回複 悄悄話 [注:以上"我"為虛構, 勿對號入座.]


的確象是虛構的----特別是關門打電話那部分. 隻有長期寄宿別人家裏,或家裏長期有寄宿的客人,才可能需要關上房間的門打電話.而這和"穿品牌時裝, 住高尚社區"是矛盾的.
小小艾 回複 悄悄話 最近在瞎忙。不過再忙也不能錯過3哥的文字。
這篇寫得真好!
我沒有嚐試過脫皮。加拿大包容移民的文化和胸懷都很寬廣。我基本上都沒經曆過這種掙紮,反而覺得,比在中國的時候多了很多生存的自由。:)
helensavva 回複 悄悄話 多走了彎路,多吃了苦頭,穿過迷惘和盲目,你還得是你自己.
laomi06 回複 悄悄話 All your effort to be part of this new countrry is right,you show kindness to them, they welcome you. While be yourself, all parts of yourself, need a lot confidence. People like people with confidence and kindness. YOu can show your Chineses part, it is ok, try:)
夏蟬歌 回複 悄悄話 我承認並沒有做自己.因為我和蟬還多少有些距離.
蓓0217 回複 悄悄話 嗯,真是我肚裏的蟲子:))))
說得真好!!
hey3g 回複 悄悄話 uhoh,你家我留不了言,我可能沒裝某個播放器,上你那裏就死機.

"我做我自己", 包括在網上?:)
uh-oh 回複 悄悄話 我做我自己
hey3g 回複 悄悄話 老夏,你說的差不多也是我想說的.隻不過說教不如用生動的例子有效果些.
夏蟬歌 回複 悄悄話 擴展話題:
其實如果你回國去看一看,發展的快速更讓我們有被邊緣化的感覺.
"土裏土氣, 邋裏邋塔"可能是中國某一段時間的形象,我們不應把它看成"代表"中國的特征.
回歸話題本身:
"本地化"是避免被"邊緣化"的唯一途徑.但也不應放棄自己原有的特色.羅大佑20多年前在鹿港小鎮上唱的"得到想要的,失去原來擁有的"其實是很可怕的.事實上,如果你能妥善保留原有特色,你會讓人更加欣賞.會被"中心化"而非"邊緣化".
ice3 回複 悄悄話
感情"hey3g"是那時起的洋名?嘿嘿~~

3哥寫的文章是越來越精彩了!!
阿蘭 回複 悄悄話 ~
hey3g 回複 悄悄話 "以上"我"為虛構, 勿對號入座 - 又是一個此地無銀 ;p"
dueprocess妹子,我難道就不能創作創作發揮發揮?:)
redtruck 回複 悄悄話 "我"對號入座!真實...
DueProcess 回複 悄悄話 以上"我"為虛構, 勿對號入座 - 又是一個此地無銀 ;p

hehe, 看得都不好意思了。我有那麽“邊緣”嗎?知道了,不對號入座。。。。。。。。

真實的自我才是我心靈最好的棲息 - 到哪裏都是真理,

鄉音那段,很感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