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友之聲

春風何處﹐點點滴滴人間﹔春意何處﹐點點滴滴心裡。-姚雲毅
個人資料
正文

漫 步芝加哥

(2010-11-18 13:06:41) 下一個

2010 年 11 月 7 日上午 9:20 ,我和女 兒漫 步在芝加哥的密歇根大道, 陽光 燦爛,人來人往, 芝加哥河河水碧 綠,橋東的報業大樓正在播放著新聞,對麵的 Northdam 商廈隻有一樓的咖啡店開著,其餘樓麵一片漆黑。點了咖啡,蛋糕後,與女兒在朝北的窗前落座,看著人群,車流從底下的街麵走過,開過,見證著這九百二十萬人口的城市早晨,星期天的早晨。

從二百五十二點七英裏外的大學城,人口十一萬的小城來到此地,對夜間的警笛,救護車尖叫,輕軌的轟鳴,已是不適,常要驚醒;對一眼望去的鋼筋水泥灰色森林,狹窄的小塊藍天,高樓陰影下的寒風,無陽光的街景,迫不及待的搶道,鳴笛,擁擠的人群,更是不適。在城市生活的快節奏下,人類失去了悠閑,失去了從容,多了種緊迫感,不知急著要去幹什麽。

高中要畢業的女兒,今年已是第四次來 芝加哥 參 觀校園了。三月,四月,五月,老婆陪她參觀了 芝加哥大 學,西北大學, Loyola 大學, 這個周末,又由我陪她參觀市中心的另一所私立大學,星期六上午十點入住學生宿舍,星期天上午九點領出,三餐全包,晚餐更是在市中心的 John Hancock 舉行,為了吸引新生,確是下了功夫。但對這所學校,我是了解甚少,怕是野雞大學,不但一年三萬二學費泡湯,今後工作更不好找,可是禁不住女兒再三要求,眼見為實要緊,舍命陪小人一回。初步的介紹是,該校學生四千,五個校區,工商強項,藝術音樂剛開始,畢業率 90% , 80% 在 芝加哥就 業。女兒 ACT 分數, GPA 已經達標,可免去每年一萬二住宿費。全國來了 15 人,華人學生二人,黑人學生三人,其餘為白人學生。看來不該在女兒十一個月時,帶她去了上海,那麽點的小人,每天下午三點睡醒後,總要兩隻手一起指向門外,含糊不清地急著說, ” 看看,看看。 ” 推出門外便腳踢手舞,興奮異常,回頭對著我傻笑,現在又打扮成城市少女,皮靴紅帽,圍巾手套,亭亭玉立,臭美不已。

大城市對青年一代的吸引力,不分國界,不論年代,城市生活的豐富,文化藝術氛圍的濃厚,創業的潛力,都使青年們如潮水般湧來,在街頭牆角徘徊,使盡全身法寶,耗盡人生精華,為成功為未來鋪路。城市如戰場,如舞台,演繹了多少人生故事,耗盡多少人的紅粉年華,城市是年輕人的天地,城市是多少代人的生命結晶,人類智慧夢想的結晶。城市生活的壓力,逼人奮發,逼人創造,無法懶惰。城市商業的競爭,迫使產品質量提高,新技術的開發利用,城市貿易活動的需要又催生了大城市金融股市的發展。一個社會在前進的過程中,擺脫不了城市化的進程,城市數量的多少,規模的大小,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發達程度。紐約的金融作用,華盛頓的政治作用,洛杉磯的文化作用,都是美國其它城市無法代替的。

但是城市的五花八門生活,文化的多樣性,各階層的多元性,使城市的管理遠比其它地區複雜。不必說黑幫黑社會,毒品走私等眾所周知的大問題,即使是日常的城市交通,市容整頓,也都是繁重艱巨的任務。 星期六上午十點十分剛把女兒送到學校,即去尋找旅館附近的停車場,見到一個標價 12 美元的,立刻拐了進去,拿了行李去旅館入住後,再回去拿些雜物時,發現那是早上 4-7 點的停車費, 7 點後一天 28 元,隔夜 45 元,真是搶錢,趕快開車離去另找別處,說已過了 30 分鍾,要付 12 元,恨恨付錢後,在周圍轉了四圈,不是 30 ,便是 35 元,又都是露天的,想想已付的 12 元,隻好再挨一刀,咬牙學一次陳景潤,付個 30 元 24 小時的停車費,偏偏又碰上隻收現款的,一下子掏空了口袋內的現金,隻好回旅館去 ATM 機器取錢,而今日在蘭道夫大街格蘭特公園旁的路邊停車,便是一美元 17 分鍾,況且隻許停二小時,家住的小城市一美元是停 40 分鍾,看來這大 城市專坑我等鄉下人,但換個角度想想,也可能是這 城裏人 以高停車費為手段來減少交通壓力,隻是苦了開車 旅遊,來此辦事的 鄉下 人。

和女兒用完早點後,她要去密歇根大街北麵的 State 大道逛逛,以補昨日住校,無瑕市區遊之憾,而她對 芝加哥的商店卻是熟 門熟路,七拐八彎,下樓出門,朝北穿過 Dearborn 大道後,便到了 State 大道。往西回走過河不久,又見到了 2002 年 9 月父親讚歎過的大樓,那一根根如喇叭狀的 綠色雕塑還是指向藍天,而在那深藍色的燈柱前似乎父親的身影還會緩緩走來,斜依其上說 ” 此處極有特色,照一張罷。 ” 昨日早上我五點趕來時,便帶上了父母的照片,讓這三代人一起來 芝加哥,因 為 88 年 3 月我第一次 來 芝加哥, 91 年父 親 第一次 來 芝加哥 時,都是剛一踏上這 密歇根大街,便喜歡上這座城市的風格,被這 芝加哥的 藝術底蘊所 折服的。 不知是否因為和上海的外灘,南京路是同一時代的建築風格,甚至是同樣的設計師,還是因為喜歡這種蓬勃的氣勢,精美的工藝,喜歡這些跨越時代的史詩般雄偉的古希臘立柱,精巧的意大利浮雕,高聳的飛簷陡壁,喜歡這些無言的歌,這些不動的畫。或許此刻的父母也在天上,看著他們的兒子,帶著孫女在走重要的一步人生,雖然他們自己是無緣見到大學生的孫女,但因為有他們的愛,代代相傳的愛,或許這不懂世事的 16 歲孫女,還是會成為對社會的有用之才,為這文明的大廈添磚加瓦。在曆史的長河中,個人總是渺小,如果你的人生真的能成為眼前大廈中的一磚一瓦,你的人生也是值了。看那來往的人流,看那世界各地的來客,在這大街上留影,讚歎,便是對前人辛苦的肯定。

女兒此時又想朝東走去,過河到市中心的 John Hancock 附近漫遊,我是跟不上她的快節奏,對逛店又沒有多少興趣,況且到 11:17 分,停車滿二小時後,又該喂這路邊的錢老虎, 給了女兒點錢後,她一會兒就消失在人流中。我準點喂好 錢老虎,又沿著蘭道夫大街經過中央草坪的音樂廳,向世紀公園走去,與上海浦東的世紀公園相比, 芝加哥的 世紀公園是袖珍型的,但那酷似飛碟的蘭色雕塑卻吸引了許多遊客,不僅大人小孩都願意在光潔的牆麵上找到自己的身影,而且背靠著密歇根大街上的地標性 芝加哥 建築群,更是種協調的新舊共處,一種對過去的回顧與對未來的展望,具有承舊迎新,繼往開來的寓意。

陽光下的人群,也是五花八門,來自不同種族,不同年齡,不同階層,操著不同語言的各國民眾,都在同樣的藍天白雲下,享受著同一個周末,同樣的風景,處處歡聲,時時笑語。然而這樣的光景,對抗戰時浙西會戰中蜷宿在掩體內的父親無疑是最奢侈的享受,兩天未食少眠的父親幸好在口袋裏還有點熏青豆和豆腐幹,以至於以後的他一輩子都喜歡這兩樣小吃,終身未變。可是給他青豆和豆腐幹的學長,卻在那天半夜裏突然打呼,早上一推已是僵了,胸口被一流彈擊中,那二十歲的學長就永遠埋在衢州附近的山林,未知的鄉村。

其實二戰中在斯大林格勒前線,在東南亞熱帶雨林,在諾曼第的海灘,在中途島大海戰時,有多少士兵都在盼望和平的陽光,為和平陽光下的普通生活而戰,全球二戰中有六千萬人殤生,一億二千萬人傷殘就是和平的代價。而 62 年 9 月,赫魯曉夫在古巴布下 24 枚中程核導彈, 16 枚遠程核導彈,其當量已是廣島,長崎的 500 倍, 10 月 24 日美軍 180 艘軍艦封鎖古巴, 10 月 25 日美軍高空偵察機被古巴導彈擊落,蘇聯戰略轟炸機群已起飛,美國第三艦隊在大西洋已和蘇聯黑海艦隊對恃,雙方數千枚陸基核彈,核潛艇已進入緊急應戰狀態,肯尼迪總統的軍事幕僚已請求他按下核電鈕,先發製敵。而雙方的第一輪進攻,都是以對方的大城市和戰略核武基地,海空軍基地為目標的,當世界和平懸於千鈞一發之際時,是肯尼迪總統對幕僚們說,要給蘇聯人時間思考,結果是 10 月 27 日赫魯曉夫願意撤去核導彈,前提是美軍不封鎖,不入侵古巴。時至今日,我還是無法想象核戰的情景,核戰後的世界廢墟。肯尼迪的偉大,在於其目光的遠大, ” 你可以不愛你的鄰居,但你要學會以和平的,非武力的手段解決問題,解決爭端。 ” 一旦核電鈕按動,美國在 18 個小時內便會有 1 。 5 億人殤生,經曆 500 場二戰,如果加上蘇聯的傷亡,對環境的破壞,對地球的毀壞,不是人類能夠承受的浩劫, ” 核戰無贏家 ” ,所以他是不按核電鈕,而在巨大壓力下作出了為後人稱道的正確決定。

眼前 芝加哥 世紀公園的人流,歡笑的兒童,有誰還會記住曆史的故事,記住這普通的周末來之不易。或許在美國的天空下,阿拉伯人,以色列人的子女會在同一個公園玩耍,他們的父親會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而回到中東後,又要殺來殺去了。世上的國家,不管其政治製度如何,宗教信仰如何,總是有對和平的期望,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 暴力革命 ” , ” 武裝奪取政權, ” 是特定曆史條件,特定環境下的產物。 ” 不必愛你的鄰居,但要和平共處, ” 這是目前世界上,多數人認可的原則,努力的方向,是和平的保障,假如穆斯林極端分子,美國的鷹派,各國的民族主義當道,則世界的天空,又會戰爭烏雲密布,人類又要有劫難了。希望社會進步了,文明提高了,生活富裕了,人類的戰爭苦難會少些,和平的曆史會長些,以後的人類更加和睦。

上午 11:45 ,女兒來電,已經逛累,要在 John Hancock 附近碰頭,打道回府。取車匯入 密歇根大道的 車流後,終於接上女兒,被人鳴笛一次後,終於找到回家的 90 , 94 號公路,一路順利,無雪無雨, 5:20 天黑前回到小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