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開放婚姻-2

(2007-03-23 09:42:04) 下一個

其實深想下去,開放婚姻可以解決現在很多關於婚戀的社會問題。

 比如,大齡男女單身越來越多的問題,尤其是大城市,30歲不結婚的很多,為什麽?男女想法雖然有不同,但都由一夫一妻刻板的婚姻製度造成。優秀的男人人品也一定不錯,家庭在他們觀念中還是最重要,就是說,一旦走進婚姻,他們期望自己能對妻子忠誠,但是由於自身的優秀,心儀自己的女孩子就會很多,倘若自己決定走進婚姻,等於拒絕外界所有的誘惑而獨獨鍾情一人,這種極品的好男人有,但通常是那種對事業的追求遠勝於對聲色的追求,重視內心的深層交流更勝於對下半身的享受的男人。但是更多的人,不會主動跳進愛情的牢籠,越優秀越成功就越有體驗新鮮激情的心思,向往更豐富多彩的人生。成功的最大驅動力其實是性的吸引,現在的男人之所以被教育得如此重視事業,很大的原因固然有男人本身對事業的追求,但一定有不下少數的人也認為,江山到手了,如雲的美女也就不遠了。

 這就是為什麽男人懼怕婚姻,說到底是不想讓婚姻限製了自己的情愛自由。男人是幸福的,因為事業與愛情是相輔相成的,而女人的事業與愛情則有點呈反相關的關係。事業成功的女人通常對人對事認真、有些完美主義的,對自身要求很高,什麽都希望能做到最好。這本來是優點,但放在對一對一的婚姻中,她們因為自己的事業已走到金字塔尖,會很自然的希望所嫁的另一半是在跟自己相應或更高的高度上。如果這個女人既成功還優秀,身邊其實也會有很多愛慕者,但是愛慕歸愛慕、豔遇歸豔遇,真正能夠吸引優秀女人,帶她們走進內心期待的“完美”婚姻的,也是少之又少。女人因為身邊的仰慕者眾,固不會委屈自己踏進打了折扣的婚姻,但是女人向往結婚生子的天性,在白駒過隙的時日中,始終會表現得越來越明顯。這就是為什麽這麽多恨嫁的女人。

 而開放婚姻合理的就在於:因為解除了婚姻中對性的專一的桎梏,相當於降低了婚姻這個社會行為的難度,跟人的天性有更多的重疊,自然就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走進婚姻了。怕婚男,恨嫁女,包括高齡產婦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了。說到底婚姻本是社會的產物,原始社會還是群交的呢,聽起來很混亂,難道不能證明現在的婚姻其實是扼殺人的本性的嗎。如果一種婚姻形式導致大家都不願意走進去,就是該改變的時候了,否則社會就會亂,生21三體等智障的可能性也會大。

 開放婚姻這種形式更適合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因為他們有能力把開放的度拿捏得合適。你若想一年換幾個,或者從一開始就想著出軌的事,那又何必結婚呢。走進婚姻就是喜歡生活安穩,開放的好處隻在於有回旋餘地。開始大家就開誠布公講明白,萬一發生出軌的事情也就不會受那麽大的傷害,對家庭有致命的衝擊。其實,在美國的中國人,因為生活圈子狹小,對結婚的人來講,發生豔遇的可能性很小,原先設想的開放都不見得可以實現呢。隻是活生生的扼殺人的天性和想象力,還是殘酷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