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單身女人放下包袱好好愛

(2006-09-01 13:43:59) 下一個

人到底是在婚姻中尋找愛情,還是在愛情中尋找婚姻?

 又一個雞和雞蛋誰先誰後的問題。然而不能否認的是,人人都向往愛情,那種被需要被欣賞被重視被嗬護的感覺,更少不了食色心的滿足。已婚者似乎有了一張情愛保證書,高枕無憂的享受婚姻的種種好處。那些在圍城外麵的大齡單身們來回轉悠忐忑不安,期待某天丘比特把自己也帶進城內。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奔三的人不結婚在家老爸老媽擔心,在外也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八卦調料。而立之年的人不婚,人品好孤單的往往被人當作失敗者同情唏噓。人品好桃花運佳的被人認為風流而易遭人嫉恨,品行不端的自然更是老鼠過街,人人喊打。或者離過婚的人,會被人懷疑責任心和能力不足,而難得委以重任。在如此大的社會壓力下,正常人一到婚齡,自然希望象其他人那樣,穩穩當當走進婚姻。

 然而我認為這種情況會變,現在越來越多的單身也說明這一點。因為婚姻本身是存在一些問題的。首先,婚姻中不保證有人需要的被愛感、穩定感、幸福感、性滿足感等等。一項或缺,就會動搖婚姻。尤其是婚姻中要求的忠誠,相信很多人都做不到。如果所有地下的婚外戀情都曝光,會不會有很多家庭解體呢?

 然而社會給人的壓力是這樣的。年輕的時候,你去盡情談戀愛,到一定年齡,你就該進城,此後隻愛一個人。咱知道會審美疲勞,所以你要偶爾翻出牆嚐個鮮什麽的,咱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你要還想沒止境的玩下去不進來,那沒門兒,咱會讓你活得不爽,讓你家人、朋友、熟人的唾沫星子淹死你。大家都一樣後半輩子隻守著一個人,你憑什麽就在花紅柳綠中樂不思蜀。

 不寬鬆不成熟的社會環境,苦了心理承受力較差、情感需求更多的女人,尤其是讀書讀得多的女孩子們,早年自強不息專心學業, 並無多少機會去享受甜蜜的愛情,一晃眼過了25歲,回頭一看怎麽大家都嫁了,正常的戀愛心就此泯滅,心裏隻有一個大箭頭直指婚姻。尋思可不能再玩啊,到時嫁不出去怎麽辦。

 其實,如果社會環境寬鬆,人多容易快樂。看看美國人,就算有正無窮的戀愛經曆,然而一旦心智成熟走進教堂,還真是蠻忠誠的。不能忠誠下去的,就離。離婚率雖然高,存活下來的婚姻卻是很有保障的。在米國,常常能看到一對對白發蒼蒼的老年夫婦,步履蹣跚然而手挽手的散步。或者一個坐在輪椅上,另一個滿麵春風的推著老伴嗬護備至。這是愛情,無論年齡、容貌、身材、健康狀況如何改變,也改變不了相親相愛白頭到老的心。回想在國內,這種情況不能說沒有,隻是這樣的場景也不十分常見,否則一定令人動容。

 不能改變社會給自己心靈上打的烙印,但至少要知道這不是與生俱來的。慌亂中有沒有靜下心想一想,找到你愛的那個男人了嗎,你準備好做一個稱職的妻子了嗎,確定不是迫於社會、家人、年齡等等的壓力而去結婚的嗎。

傳統的好女人善良重情、賢惠能幹,抱定認真的心態,卻因隨時都放不下的恨嫁心,嚇跑了心儀的男人。生活漸漸味同嚼蠟,身體和心靈也漸漸枯萎了。為好女人鳴不平的同時,也理解男人。感情和婚姻都不象GRE,用用功就能拿得下來。自己想要的,人家不一定。自己不想了,人家就會犯嘀咕。古老的愛情法則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我不覺得會有女人沒有人喜歡,尤其是在米國,女孩子們大多思想成熟、上進又能幹,漂亮的也很多,高不成低不就的倒不少。何必?放下心理包袱,談一場沒有壓力的戀愛,在戀愛中完善自身、完善對方、探索愛情的真諦,無論以後有沒有婚姻,跟異性的相處之道同樣是一輩子要學的功課。不用指望男人會跟我們一樣心思細膩,他們的世界就是比我們的簡單。如果你有幸吸引了一個細心溫柔的萬人迷,那也要知道他的成長有賴於其它女人,包括他的母親。帶著零期望值跟男人交往,生活就會簡單而快樂,愛情也更容易被感知。在我看來,任何人都沒理由孤單,隻是不給自己和別人機會。

 當然,那些男朋友們已經如走馬燈似的換的女孩子就不用操閑心了,那些女孩子的漂亮外表、迷人三圍讓我見了都流口水,更不用提那些男生了。然而象我這等天資駑鈍想變壞都困難的女人要記住,在保住人品底線之後,不要去理會那些強製加在我們身上的什麽女人老了沒人要啊女人太強了也不行啊什麽的,咱不知不覺就這麽老了這麽強了難不成就沒活路了。

 放下包袱,輕鬆生活好好愛,給別人,也給自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嵐蘭 回複 悄悄話 不錯。
嵐蘭 回複 悄悄話 不錯。
放下包袱,輕鬆生活好好愛,給別人,也給自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