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

不知不覺,就走了那麽遠。
個人資料
正文

《種姓製度:我們不滿的根源》Caste: The Origins of Our Discontents

(2021-03-06 15:52:03) 下一個

Caste: The Origins of Our Discontents ( Isabel Wilkerson)

這本書的主題還是比較厚重的。作者伊莎貝爾·維克遜是紐約時報的資深記者,曾獲得過普利策獎和美國國家人文勳章。

Caste這個詞,原來的意思是指種姓製度;但在這本書裏卻有更廣泛的含義。作者把德國第三帝國的種族滅絕,和印度的種姓製度,以及美國的種族主義放在一起進行討論比較,探討種姓製度對人們生活行為和價值觀的影響,以及其導致的社會分化。第三帝國當年在宣揚雅利安優等民族的理論時,曾經深入研究過美國的種族主義和蓄奴製,並據此製定驅逐和滅絕猶太人的計劃。而印度的種姓製度宣揚人生而不平等,高種姓生而高貴,低種姓低賤,隻能在社會低層掙紮。這種以血統、種姓分隔階層,和美國的種族分隔階層何等相似!然而,時至今日,德國正視並公開反思二戰納粹的惡行,印度廢除種姓製度,立法不準階級歧視,但在社會當中,這個種姓觀念還是根深蒂固沒有根除,在人與人的交往相處、婚姻嫁娶等處處可以看見種姓製度的影子。再看美國: 美國社會也並沒有真正反思蓄奴製度和種族隔離。白人至上的觀念還是根深蒂固,有色人種被排擠,他們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爭取自己的社會地位。

作者引用了很多曆史記載,談到了美國蓄奴製時期黑人命運的悲慘和奴隸主濫用私刑的醜惡,也提到了很多著名人物的故事和經曆,包括馬丁路德金去印度的經曆,他被印度種姓最底層的達利特(賤民)稱作美國的達利特時最初的震驚到反思。她也說到美國天才職棒選手薩奇佩吉,由於是黑人,明珠暗投,有驚人天賦卻一直沒有機會到達頂峰。也談到了她作為黑膚色的高知在美國社會的經曆和感受。種族種姓製度以膚色、血統而不是後天勤勉,智力等因素來劃分人群階級,並賦予一部分人權力和優先享受資源的機會,這是極大的不公平,對社會的發展有很大的負麵影響。

由於作者的記者背景,全書的大結構下列舉了豐富的曆史故事和人物經曆,用以佐證作者的觀點。盡管是個十分沉重的主題,但是讀起來卻並不枯燥。當然,書的最後也提到了破除種姓製度,走向公正平等; 但是感覺隻是匆匆幾筆。解決這個問題,可能要幾代人的努力,掌權階層為了保有手中的權力,肯定會進行抵抗和破壞。路還很漫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