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becca 的精選網

這裏是Rebecca收集整理的一些體會和心得,精選出來與大家分享。 包括:美容—旅遊—菜譜等等
正文

傾聽風聲(十)—— 無言大峽穀(上)

(2004-11-24 22:58:43) 下一個

我們住在Kanab 小鎮,小鎮的主街是汽車旅館一條街,我們挑了一個看上去還算幹淨的入住,一個房間40多美元。值班的小姑娘給了我們一個窩在角落的房間,誰知Nan洗完澡發現水龍頭關不上,跑去告訴小姑娘,她給我們換了隔壁的房間。負責修理的人出城了,要晚上才回。我和Nan聽著隔壁嘩嘩的水聲,頗為擔心是否一會就水沒金山。可能是太累了在水聲和擔憂中我沉沉睡去。半夜醒來,水聲沒了。夜很黑,伸手不見五指。雖然臨街,但在晚上能感覺到整個小鎮的安靜,過路車不多。Utah 給我的感覺是溫差很大,不管白天有多熱,晚上都很涼爽,我們不用空調都能睡個很香甜的覺。

清晨步出房間,空氣帶著清新的涼意,心曠神怡。Nan從櫃台倒了杯咖啡,我們就踏上了行程。 從Kanab到大峽穀隻有一個小時的路程,從Fredonia拐上89A 然後在Jacob Lake 上了67號,67是一條穿行於森林中的公路,靜謐安寧,幾乎看不到車,行使在67號上,好像是一段和緩的序曲,為後麵磅礴華麗的樂章做足了準備工作。

到達大峽穀North Rim的遊客中心,中心周圍的住宿區好大,有著近百個獨立的木頭小屋,可能到的時間還早,很多小屋還下著窗簾,和Nan說以後再有機會來,一定住在這樣的小屋,晚上落日後看看那時的夜空,那時的風和那時的星星是否是更古不變的。

我們從最近的Bright Angel Point 開始了我們的峽穀巡遊。那是一段不長窄窄的trail,它好像一支巨臂通往Bright Angel Point, 我和Nan邊走邊開著玩笑,不經意間好像還沒走幾分鍾,大峽穀突然就整個地毫無保留地占滿了我的視框。

從沒有什麽樣的風景讓我這麽震撼,讓我目瞪口呆,又讓我那麽沉醉。因為很難形容這樣的壯觀,天色從淺藍到湛藍,太陽還在我們的東方,眼前嶙峋的山穀和尖頂邊緣鋒利,在太陽下拉出長長的影子,赭紅色的山體因為光線的緣故變得更加雄厚。,那些曆經千萬年沉積和壓實的褶皺行成一條條的水平線如波浪般蔓延到天際,把被洶湧的科羅拉多河切開的眾多山峰連接起來,不同年代的沉積岩象梯田一般一層層錯落分明展現著不同的色彩和形狀,但也保持著色調上驚人的一致,使得整個大峽穀在斜暉中顯得斑斕多姿變化萬千又雄渾有力,窮盡了我們的目力也看不到大峽穀的一點點邊緣。

1903年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來大峽穀遊覽時,曾感歎地說:"大峽穀使我充滿了敬畏,它無可比擬、無所形容,在這遼闊的世界上絕無僅有"。和羅斯福總統一樣,站在大峽穀邊緣的我頓時對這裏的超凡脫俗,雄壯瑰麗和對那種創造並仍在改變這個地方的神奇力量感到驚奇。即使是麵對白紙黑字的說明,我仍然無法相信,這樣的大奇觀,是由發源於科羅拉多州洛基山脈的科羅拉多河的激流曆經幾百萬年的長期衝刷麵成。有個美國人約翰•繆爾曾在1898年說過:“(科羅拉多河的)大峽穀……它的色彩和構造的宏偉多樣是世上所無的,就像是人消亡以後在別的星球上發現的東西。”是啊,一條河流,怎麽能塑造出這樣的語言文字在它麵前都失去力量的堪稱鬼斧神神工的景觀呢?更何況我們根本看不到科羅拉多河,因為峽穀太深了。 介紹上告訴我們,峽穀最窄的地方約6公裏,最寬處為29公裏。兩岸重巒疊嶂,夾著一條深不見底的巨穀,真是天造地設,無比蒼勁壯麗。

我像朝聖者一樣靜靜地虔誠地看著峽穀。這裏的土壤和山石乍看大都是褐紅色,但是由於峽穀的形成經曆了漫長的歲月和不同的氣候,它像是一摞摞書疊起來似的,能看到很多層次。最底下是太古代的黑色岩層,然後是元古代的明亮紅色,它上麵是淺棕色的沙岩,第四層是泥盆紀時代的地層,呈淡藍色。 在這四層之上,是厚厚的紅牆,在紅牆上,還有一層紅色的號稱“隱士“的泥板岩。這麽層次分明又繁複的構成,賦予大峽穀獨一無二的璀璨。當它沐浴在清晨的陽光中時,撲朔迷離,變幻無窮,時而是紫色,時而是深藍色,時而是棕色,時而又是赤色,全依太陽光線的強弱而定。這時的大峽穀宛若仙境,七彩繽紛,蒼茫迷幻,迷人的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原文連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