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直腸突出zz

(2007-07-26 21:53:20) 下一個

Rectocele的譯文是直腸突出或直腸膨出,即直腸前壁向前突出,故若稱為直腸前突似更恰當。由於直腸前突多見於女性,當排便時,直腸腔中高壓的作用方向改變,壓力朝向陰道,而不向肛門口。部分糞塊陷入前突內不能排出,而當排便用力停止後又可“彈回”直腸內,排便不全感可迫使病人作更大的用力,導致前突逐漸加深,形成惡性循環。手指插入陰道以對抗排便時的前突傾向,則有利於直腸排空。
    [
病因]
   
女性直腸前壁由直腸陰道隔支持,該隔主要由內筋膜組成,內有肛提肌中的中線交叉纖維組織及會陰體;若直腸陰道隔鬆弛,則直腸前壁易向前凸出,類似疝凸出。多見於慢性便秘致腹內壓長期增高的女性、多產婦、排便習慣不良者、老年女性會陰鬆弛等。
    [
臨床表現]
   
多見於中老年女性,亦可發生於青年婦女。主要症狀是排糞困難、排空不暢及肛門處梗阻感。少數病人需在肛周、陰道內加壓協助排便,甚至用手指伸入直腸內挖出糞塊。部分病人有便血及肛門疼痛症狀。
    [
診斷]
   
直腸指診可確診。膝胸位,於肛管上端的直腸前壁捫及易凹陷的薄弱區,囑病人作用力排糞動作時,該區向前下方突出成袋狀更明顯。排糞造影可顯示直腸前突的深度和寬度。由於以往的外科教科書及肛腸專著甚少提及此病,人們常將其引起的便秘歸咎於其他同時伴隨的肛腸疾病,如內痔脫垂、肛裂、直腸脫垂等,以致多次行肛管、直腸手術而便秘不能緩解。近年來由於重視了出口處梗阻型便秘的診斷及治療,因此對本病又有了新的認識。
    [
治療]
   
有症狀者均需治療。一般先行非手術療法,包括飲食療法,如每日服麩皮30g,水2000-3000ml,多吃蔬菜水果,必要時服緩瀉劑,增加體育活動等。保守療法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原則是修補缺損,消滅薄弱區以打斷惡性循環,手術後必須注意保持大便通暢,以防前突複發。術前準備按結直腸手術要求進行,選用腰麻或骶麻,單純前突且較小者可用局麻。患者俯臥位,下肢下垂45度並稍外展,寬膠布牽開雙臀顯露肛門,擴肛4-6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