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吉訶德基金

(2008-08-28 23:26:18) 下一個

08627

唐吉訶德(Don Quixote)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筆下的傳奇人物,應該是大家都熟悉的人物吧,不需要我介紹了,他給人的印象往往是瘋子,盡做些不可能成功的事,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如今他有了一個新的崇拜者,並以他的名字命名建立了唐吉訶德基金。

話題又扯到了昨天講到的新加坡國際水資源周,64歲的班耐戴克博士(Andrew Benedek),因其研發的能把各種來源的廢水淨化至可飲用程度的低壓薄膜技術(low-pressure membranes),從全球的39名提名者中脫穎而出,或選首屆李光耀水源獎。

而他也因佩服李光耀當年敢於實現為新加坡追求水供自足的夢想,25日晚從李光耀手中領獎後,當場宣布自掏腰包把70萬元的積蓄加上30萬元的獎金用來設立一筆100萬元的基金,以協助在水資源領域研究方麵有奇思妙想的大學生圓夢,並為世界水資源研究作出貢獻。

班耐戴克博士自喻為敢於夢想的“唐吉訶德”,因此將這筆基金命名為“唐吉訶德基金”,他和李資政握手的大幅照片,讓人想起英雄相惜,其實他們兩人都是敢於堅持自己觀點,敢於追尋別人認為不可能完成的夢想的人。

班耐戴克畢業於化學工程係,從第一份工作開始,他所作的就是一件事:清理化學汙染物。當時河水汙染,急需治理,但沒有人願意提供經費,他沒有就此放棄,反而繼續升學,學習廢水治理,全心投入廢水研究,在30歲時一手創辦了澤能環境工程公司(Zenon),正是在這名自稱充滿“瘋狂點子”的主管領導下,研究出了低壓薄膜技術,並在2003年獲頒相等於水務界諾貝爾獎的“斯德哥爾摩工業水資源獎”。如今全球多個國家,包括新加坡的新生水廠,都采納了這套廢水處理技術。

班耐戴克已經脫售澤能公司,目前正向他的下一個夢想前進:研究如何把廢水發出的生物氣體轉化為能源。這讓我想起女兒昨天和我說的話:媽媽,要是我們能把人們鍛煉時所消耗的能量轉化成其他可收集能量,那不是很好。你看健身房裏那些人揮汗如雨,但卻完全浪費掉了。當時我愣了一下,現在想想也許這就是年輕吧,有著無限的想象空間。相信下一個唐吉訶德就在他們中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