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市參加一個數學會議,遇見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沈灝教授。 他介紹了交通大學的曆史,並告訴我大學的校訓是“飲水思源”,走進上海交大校門,迎麵可以看到八個大字──“飲水思源,愛國榮校” 。因此交通大學畢業的校友許多會回饋社會,會愛護母校。 俗話說:“飲水思源頭,吃果子拜樹頭。” 這話源自庾信,他是南北朝時南朝人。梁元帝派他出使北朝的西魏。在他出使期間,梁朝被西魏滅亡,雖然北朝封庾信做大將軍,但是庾信卻很想回去,在北朝的 28年中, 庾信常常思念故國和家鄉,他在《征調曲》中寫道:“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吃果子的時候要想一想結果的果樹,喝水的時候要想一想流水的源頭)。” 中國還有句老話:“點滴之恩,湧泉相報”,可是在現在功利社會裏,許多人忘記這句話的教誨。有一些人受人恩惠,不但不思報答,反而是“忘恩負義”。 許多年前,我在台灣聽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兄(1935年-)講一個宜蘭農民的故事。 這是八十年代發生在台灣經濟轉變型的時候。早期農民的日子很難過,一個農民辛辛苦苦供他的兒子讀書,最後兒子還考上名校到了城市念大學,畢業後在台北工作,娶妻生子。 可是兒子在城市生活,“一年苦,二年洋,三年不識爹和娘”,人們通常說“犬不擇家貧,子不嫌母醜”,可惜這個人卻“嫌父窮”,他不想讓人知道他是從鄉下來的孩子。他也很少回家探望父母。 台灣有個時期經濟起飛,人們自誇“金錢淹腳目”,城市擴建,土地價格飛升。有人用高價向這農民買他的土地,老農想自己年紀大,不能耕種,土地賣了就可以去城市依靠兒子。 他們賣了土地,帶了家裏養的一隻雞一隻鴨,夫妻倆人進城看兒子。誰知到了城市兒子住的高樓大廈,兒子和媳婦都不開門,叫他們回鄉下去。 本來他們還想把錢全部給兒子,兒子卻無情地享他們“閉門羹”。老爸氣的差點腦衝血,而老媽愛子心切把一隻雞和鴨留在門口,而倆人黯然心碎回鄉下去。 2006年5月26日揚子晚報報道《貧困生嫌農村母親衣著破舊丟臉不讓其進校門》:“因為擔心自己衣著破舊的母親被外人看到後笑話,中國藥科大學鎮江校區的一名大學生日前竟將從河北來探望自己的母親攔在校門口!對母親帶來的一籃粽子也讓她原封不動地帶回去,最後,這位母親不得不含淚離開!” “當天上午10時許,這位貧困生在門口截住了正準備往校內走的母親。親眼所見整個事情全過程的一位數學老師,對該大學生的這一做法實在感到無法接受,找到記者講述了整個事情的經過。這位元老師告訴記者,他教這名大學生的課,該男生老家在河北農村,學習成績不錯,是學校的貧困生,平時自尊心極強,也很少和同學有交流。當天他正好出校門,發現這名學生正在校門口攔著一名農村婦女,兩人在爭論,於是他就站在男學生的背後,聽了一會兒才知道這位婦女是男生的母親。因為兒子春節也沒有回家,母親就從數千裏外的老家來看兒子,端午節快到了,她還拎了一籃子老家的粽子。但不想母親的到來讓這名男大學生感到非常不快,並且還十分震怒,覺得衣著破舊的母親會使自己「丟臉」,被同學們看到後笑話,於是堅決不讓母親進校園看一看、到他的宿舍坐一坐! 經過10多分鍾的僵持,在該男生的一再催促下,這位母親含淚掉頭離去!在離去的瞬間,母親還反複小心地問自己的兒子:要不要把粽子留下來吃?但該男生嘴中嘟囔一句:你快走吧,誰還吃這個東西?看到從數千裏之外趕來的母親如此掉淚離去,這位老師心中實在不忍,就批評自己的學生做法不對,並讓他將離去的母親喊回,誰知這名學生看都沒看他一眼,就掉頭向校內走去。後來這位老師追上了這位邊走邊抹淚的母親,想勸她進學校去看看。這位50多歲的母親看到有人追上來說話,趕忙將眼淚抹掉,連聲說「沒事沒事」,再三謝絕老師的好意,說「回家還有很多農活要忙」就急匆匆離去。 這位老師也是農村出來的,他語氣沉重地對記者說:他能理解這名學生的想法,但古人講「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醜」,這名學生的這種做法「實在刺激人,讓人無法接受」。” 中國導演馮小剛拍攝的《信天遊》是根據被評為“2003年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山西運城縣紀委副書記,有“百姓書記”之稱的梁雨潤的先進事跡為素材創作的一部故事片。講述一個在黃土高原長大的縣委書記楊三哥不忘記自己是農村的孩子。“把老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 為所管理的鎮鄉幾十年的冤案解決的故事片。 楊書記指出在革命初期官員和人民是魚水之情,為了人民服務,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可是現在屬於太平時期,一些官員忘記了自己是人民的公仆,騎在老百姓身上,隻會吃喝玩樂,遇事逃避責任,吃得腦脹腸肥,老百姓的痛苦管他娘,與我無關。這就是一種叛變的行為,腐敗之風漸長,令人民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