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城老鄉

我懶,不想刻意安排什麽,想到啥就寫啥吧!
個人資料
正文

關於中美戰略以及四代機的討論

(2009-12-04 09:50:16) 下一個
最近關於中國四代機,俄羅斯五代機以及美國F-22和F-35的討論層出不窮,這其中有很多非常不錯的文章,當然也少不了很多缺乏基本常識的帖子。這裏我想要談的是武器
性能以及武器跟一個國家戰略的關係。

二戰結束後,美蘇之間武器的性能上差別並不是很大,由於二戰時美蘇是同盟國,美國向蘇聯運去了大量的軍事物質,同盟國對蘇聯的武器技術出口也比較寬鬆,朝鮮戰爭中蘇製米格-15戰鬥機開始用的是從英國進口的尼恩發動機,中後期則改用自製仿尼恩的RD-45發動機。再往前一步,其實東西方所有的噴氣式戰鬥機都是沿襲德國的技術,是在德國的技術基礎上發展的,德國戰敗前都已經裝備了現役的噴氣機。

美蘇冷戰時期的很多武器研製都是在冷戰的思路下進行,目的是為了應對大規模的戰爭,直到今天美俄很多武器還留有冷戰的痕跡,比如說美國的F-22和科曼奇(已經下馬)隱形飛機。

五十年代開始美蘇飛機的技術性能上差距並不很大,差距是在冷戰中逐步拉開的。一直到冷戰結束時,蘇聯的蘇係列戰鬥機Su-27和米格-29從性能和服役時間上跟美國的F-14,F-15,F-16和F-18差距也並不是巨大的,蘇聯跟美國同級別的飛機一般6,7年之後也會研製出來。

當時主要的差距在於電子技術跟發動機上,飛機工藝上也有不少差距,同樣級別的飛機美國的飛機航程裝載量和維護上要優於蘇聯的,一個簡單的例子是當時美國的B-1跟蘇聯圖-22M逆火式轟炸機,B-1長度大小尺寸跟逆火差不是很多,B-1是44米長,逆火是42米長,兩架飛機都是七十年代初開始服役。B-1載彈量是61噸(內置武器掛架34噸,外掛架27噸),航程是11,998公裏,而逆火式載彈量僅21噸,航程7000公裏。電子裝備就差的更大一點。從實戰角度看,幾次中東戰爭被認為是美蘇武器的試驗場,基本上是美製武器遠遠優過蘇製武器。但是不管怎麽樣,差距都是在量上的。

蘇聯垮台後,俄羅斯在經濟上軍事上一落千丈,無論是經濟上還是在技術上後勁明顯不足,主要體現在,當美國四代武器大量出現後6,7年後俄羅斯還沒有與之相對抗的五代戰機出現,基本上還是在其四代(等同美國的三代)上做修改,比如說被稱為四代半的蘇-30,蘇-35都還是蘇-27基礎上在局部(象發動機等)作一些發展。

再從技術上來談談一些武器的研製跟裝備,其實美國的三代機象F-14,F-15,F-16,F-18以及俄羅斯的蘇-27係列從氣動學角度已經達到了極至,尤其是蘇-27那個大而短的進氣口,更是達到了誇張的程度。飛機隱形的概念是為了能在三代機上能夠有所質突破,但是飛機要達到隱形的要求跟氣動學上優化的要求兩個是相互抵觸的,所以就出現了象美國的F-117那樣模樣古怪的飛機,飛機是隱形了,但是隻能作隱形飛行,格鬥性能極差,所以在我看來F-117更像是一架隱形驗證機,退役是遲早的事。

美國F-22是一款綜合隱形和飛行性能的戰機,為了突出隱形所以犧牲了一些氣動學上的優異特性,作為既能隱形又有優異的格鬥性能的空優戰鬥機,美國采取的是使用強大的發動機配以高性能的計算機技術來彌補氣動學上的不足,是一種trade off的設計。其實在競爭中落敗的YF-23隱形性能更好,選擇F-22本身就是一個綜合的考量。F-22絕對是一款優異的空優戰鬥機,至於美國停止生產有價格上的因素,更主要的還是美國戰略上的調整所致。一起下馬的科曼奇隱形攻擊直升機也是基於同樣原因。有些人說是因為中國破解了F-22隱形性,基本上是沒有根據的猜疑,如果是如此,美國國會為什麽通過禁止出口F-22?既然被破解了何不幹脆多賣點錢不就更好?如果F-22真的被破解了,那麽一個符合邏輯的結果就是美國以及它的盟國肯定對F-35都不感興趣了,因為F-35比F-22隱形性能更差。

當今世界在綜合武器技術上,美國基本上領先了其它國家整整一代,除了現役的戰機,很多下馬的項目其實也是很先進的技術儲備,很多的項目即使下馬了作為技術儲備一直繼續在投錢作研究,一旦新的國家戰略需要馬上就可以上馬。

中國航空最大的軟肋就是發動機,還有就是電子以及材料。其實設計相對這些是最容易拉近距離的,但是很多時候設計出來了,很長時間出不了飛機,原因就是出在這些瓶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