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冒死吃河豚(回國筆記2)

(2015-03-18 13:29:35) 下一個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句話形容的是敢為天下先的勇者。
 
如果按字麵的意思解讀,則可以這麽解釋:視死如歸,是美食家的一種基本素質。
 
“冒死吃河豚”,更是形象地描述美食家這種為了美食連命都不要的大義凜然。
 
今晚,我就帶著這種慷慨就義的悲壯,身體力行詮釋“冒死吃河豚”的全過程。
 
這是一家小區門口的大排檔,以河豚美食為其招牌菜。
 
我們一行五人走進去,先考察一下陳列在門口的各色海鮮。我一眼就看到躺在上麵挺著大肚子的河豚們。挺著同樣大肚子的店老板也笑臉相迎過來。
 
我一邊打量這些足以致命的毒魚,一邊打量這位五大三粗的老板,心裏七上八下的:這家夥怎麽保證他廚房裏劏殺這些河豚的時候不遺漏哪怕是一點點的帶毒內髒?今晚,我們會不會走著進去,躺著出來?
 
我的這番生死抉擇的考量,很快就讓位與河豚美味的誘惑。心想:死有重於泰山,亦有輕於鴻毛。為美食而死,重於泰山。
 
第一道上來的,是河豚幹燉豬腳湯。河豚幹的鮮美加上豬腳的骨膠原濃湯,相得益彰。據說毒性越大的河豚,味道越鮮美,價錢也更昂貴。
 
我同學開玩笑說:今天吃河豚,命責自負。席間不為來賓夾菜,自己動手,咎由自取。過半個小時如若大家依然健在,就說明沒有中毒。言者藐藐,聽者毛骨悚然。
 
第二道菜是辣炒鮮河豚,賣相猙獰。若論鮮美,第一道菜尤甚。若論刺激,非這道菜莫屬。雪白的肉質被襯以鮮紅的辣椒,有一種“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江湖險惡。
 
我們這幫昔日同窗,均是美食老江湖。談笑間,河豚灰飛煙滅。暗暗算 了一下,半個時辰已過,尚未看到如水滸傳裏孫二娘大喊“倒了!倒了!倒了”的景觀,由是心頭大石落地。
 
“冒死吃河豚”,是向死神挑釁,向食神致敬。有了此番經曆,我頓時自我感覺牛哄哄。畢竟,敢如此以身試法的好漢多乎哉?不多也!
 
打著飽嗝,出得門來,腦海裏湧現出蘇東坡的名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閑閑客 回複 悄悄話 我吃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