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翻譯三境界

(2006-09-14 12:29:39) 下一個

初學翻譯者,覺得英翻中難,中翻英易。翻譯好手,覺得中翻英難,英翻中易。翻譯高手,又覺得英翻中難,中翻英易。

此話咋講?

原來,初學翻譯者對英語的理解能力有限,單詞量也不夠。英翻中時吃不準原文的意思或一些單詞的真正含義,容易誤翻,漏翻。

積累了相當經驗的翻譯者會覺得,英翻中比中翻英容易。因為譯者這時候已經積累了相當的英語單詞量和較強的英語語感,理解英語原文的能力提高了,覺得能夠吃透原文的意思,再用自己的母語中文表達出來就駕輕就熟了。而反過來,要用比較道地的英語表達中文的意思則仍然感到有點力不從心。

功力越是深厚的譯者,越是會覺得:中翻英比英翻中容易。中文畢竟是自己的母語,理解是不成問題的。加上自己對母語文化的直觀認知,對中文裏麵比較難以翻譯的東西,如:民情風俗,成語諺語等,都會明白他們的深層意義。由於資深譯者對英語的理解能力也已經更上一層樓,所以不難從英語裏找到對應的說法來表達中文禮較艱深難懂的部分。但是英翻中則不同。英語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對它的深層結構的理解,尤其對隱藏在文字後麵的文化積澱,我們的理解往往會隔靴搔癢,掛一漏萬。要把它用符合中國人思維習慣的方式表達出來更是困難。

這倒有點像宋禪宗大師青原行思的參禪三境界了:

參禪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參禪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參禪後,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