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2006, 我的兩周休假中部之行(ZT)

(2006-08-22 17:24:10) 下一個
2006, 我的兩周休假中部之行 Summer Vacation I 幾經努力,終於和Advisor要到了2-week vacation,準備在6月初回去開始summer research。算算一看,從期末考試結束開始我的休假時間幾乎和回國的人一樣長,真是爽啊。這次出行的目的地主要是St.Louis, 取道Chicago去,sweep所有周邊地區,但由於出行前得知在Fermilab有和我research, 相關的workshop,所以打算一並去聽聽。 在Chicago和以前一些Ustcers小聚一把,交流一年來的經曆,期間還有別人開車帶著四處旅遊,遍曆了Chicago的主要景點(上次來的時候下雨出行嚴重受限)及幾個Big Ten的“主力”universiti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IUC)。由於身處名聲很大但“極其變態”的New York,自然在諸位中是焦點,但幾番交流下卻相形見絀,我在NYC所見所聞讓同學大為驚訝,也讓我十分難堪。 一年不見,幾乎其他所有地方的兄弟姐妹都談論著考駕照買車,而身在NY的我卻得忍受著擠地鐵的日子。NYC地少人多,街道狹窄破舊,不適合開車,所以公交是首選。乘坐地鐵,bus可以到任何地方,雖說是便利,但地鐵破舊不堪(比北京的還爛),經常站著擠車,Time Schedule不規範,而且地鐵線路時常維修,需要繞路走,對於出門采購極不方便,盡管在位於Long Island的Flushing的Chinatown可以買到很多的必需品。前不久去了Stony Brook一趟,驚訝的發現人家和咱一起share Flushing. 人家去Flushing,開車不到1小時便到,而我需在地鐵上費至少1小時10分;人家可以大批量采購,然後放在車上帶回,而我們隻有徒手搞定,效率遠不如別人。如果遇上了去年底一樣的公交係統大罷工,咱隻有去周圍的美國店被blackmail.... 其次,NYC的物價是unresonably high, 紐約周圍沒有像Walmart一樣大型的Mall(在New Jersy有些,但需耗費整天的時間,而且徒手也不便搬運大件物品),聽師兄師姐們解釋說是不讓城市裏的失業人人數過多,所以不讓建這樣的大型supermarket給小的零售店造成過大的壓力。這次在Chicago,發現這邊的物價大概隻有NY的80%,而其他地方可能更低。在Deal方麵,咱更是比不過人家,由於沒有大型的Mall,所以咱隻能集中在網上搜索,不能像別人那樣隨時開車去Mall裏看看。所以有時以為撿到deal也不知比人家貴,所以要買便宜貨還得向外州的同學多多谘詢。 物價過高的另一負麵影響是購買力下降。在物理係的postboard上看到別人作的一個統計作為8個Ivy School之一的Columbia,其給學生的fellowship居第三位(比Harvard和Princeton低),但將8個學校所在地的消費水平normalize之後,Columbia倒數第一,所以現在咱才會比別人花更多時間做TA掙錢來補償這個差價。而且由於高額的房租(咱一人的錢就可以在很多地方租整個house住了),使得咱攢錢的大業泡湯。此外據傳聞,“在NYC比在外州掙3倍多的錢,生活也沒有外麵滋潤“。 New York生活環境極差,很多來過NYC的同學都提到,到了這裏就似乎回到了中國,高樓林立,街道設施破爛不堪,街上人口稠密,垃圾成堆,噪音汙染嚴重,和典型的美國“鄉村”生活差之甚遠,就拿來和中國的上海比,也差距不小,結果同學來訪後大多稱NYC“人見人恨”。同為大城市的LA和Chicago在這一方麵就比NYC要強不少,是典型美國城市的代表。雖然號稱大城市,但設施十分undeveloped,遠不如很多small town,地鐵站破舊不堪,尤其是年久失修的電線裸露於外,讓人恥笑,和同樣擁有100多年曆史的London地鐵相比,差之甚遠。另外按理講,城市裏的手機信號一般比“農村”好,但NYC卻恰恰相反。咱的Cingular手機,若出門在外,信號多數時候為滿格,而在家裏打電話卻時常掉線,若改用T-Mobile,就根本沒有一格信號。最讓個人不爽的是噪音,NYC幾乎所有building都暴露於大街之下,而古老破舊的apartments隔音效果極差,在過去的一年裏能說得上是舒服的睡眠很少,而這些天在Chicago,雖然和同學打擠,卻睡得十分安穩。此外由於咱Columbia的物理樓Pupin Hall位於Broadway和120th St交匯口,吵鬧不停,上課、考試竟然也不時被汽車鳴笛打斷思路,另外每天花時間去尋早安靜的房間自習。 New York由於人多,土地資源過於緊張。Columbia在這方麵也深受其害,咱的校園在全美小得出名,疾走不足30分鍾便可遍曆學校。冠冕的說這可以是咱的一大“特色”,但給外人看來,就是一大諷刺。學校的吸引力為此勢必大打折扣,聲譽受損。加之911的餘波,很多教授被挖,Columbia的science貌似處於一蕭條期,好在咱人員儲備很好,隻要不流失,重返前10隻是時間問題。相比之下,NYU要慘淡很多,由於地處New York downtown(Columbia在uptown),高額的學費以及不敷的工資,學生罷課,TA罷工.... 由於地少,Columbia的gym隻能建在地下,而且設施簡陋,甚至不如很多普通學校,而且收費頗高。由於在New York,Sports不如其他很多地方那麽重視,咱Columbia橄欖球隊創下了賽季隻拿1分的紀錄,而且號稱能贏球就可以上New York Times頭條。由於大家都沒有車,咱幾乎沒機會像別人那樣頻繁去外麵Camping和Hiking,生活自然缺了不少。如果要說去看比賽,NBA裏邊Knicks爛是有名的,號稱高薪養了一群廢物;而前不久去看了一場Yankee的baseball,結果也令人失望,和對手比起來簡直就是二流球隊,最終主場輸球引發球迷騷亂,估計又沒戲了,嚴重懷疑其以前的“輝煌”和Juventus是一樣搞來的。結果最後隻有組織係裏的internatioanl students用pplive看冠軍杯了.... 雖然經曆了不少的坎坷,但有一點值得高興,在一年之中,理論水平大為提高,並且成功地換了方向,從原先的particle physics變成了astrophysics&cosmology,找到了滿意的advisor,而且居然可以去Fermilab參加workshop.... Summer Vacation II Chicago之行II(Part 1) 5月20日上午,隨著飛機降落在Chicago O'Hare機場,我的兩周假期正式開始。這已經是我第二次來Chicago, 上次是去年的Election Day,隻是匆匆忙忙逛了3天,而且同學沒車,天氣不佳,自然所見甚少。但即便如此,但Chicago的盛景也讓我歎為觀止,所以雖為補償,但我的期望也非常高。在出門前天和advisor的一次talk中了解到在這邊的Fermilab有一和我Research方向相關的workshop,所以自告奮勇去參加,出行因此也打了“公差”的名義(回家後居然還受到advisor的認可)。 出行的第一站是University of Chicago,上次出行其實已經來過了這裏,但接待我的朋友lsc還是把我帶來,並且聯係了Chemistry的人給咱做orientation.期間去聽了個有關個人理財方麵的talk,原來lsc已經開始幹起了finance的internship,可惜鄙人對Finance提不起一點興趣,加上旅途"疲憊",就倒在那裏睡了一覺,迷糊中聽了一點點東西,回想起來和NYC聽到的大不相同,但感覺更貼近我的想法。接下來就是遍曆Campus,我到的時間也真巧,遇上了人家一年一度的festival for celebrating the beginning of summer。學校裏平時寧靜的氛圍也就此打破,不少的undergraduate在campus正中的main square裏舉行各種豐富的活動,異常熱鬧,因此我們也駐足觀看;相比之下,雖然在Columbia呆了將近一年,但從未見過這等場麵,隻能感慨人家“地大”生活豐富多彩,歎息兩地差距之大。然而在接下來交談中,讓我對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看法大打折扣。Univ of Chicago地處Chicago的黑人區,號稱“三麵環黑,一麵麵湖”,雖然學校周圍都有不小的park作為“隔離帶”,但南,北,西三麵的黑人經常泛濫到Campus裏麵來作亂,治安不佳也就成了學校的一個headache。Chicago在過去有“犯罪之都”的稱號,在黑人民風之中自然也有不少彪悍的跡象。NYC的黑人全美第一多,給我的映像很差,但Chicago的更勝一層,犯案者多為持槍,學校裏時常為出一些“聳人聽聞”的事件,最恐怖莫過於黑人竟能持槍守在家門搶劫,受害者以亞裔為主......到了黑人區後更不安全,竟然不可隨便行走,開車也不能隨便停下,不然黑人會"立刻圍觀,三分鍾後叫人,十分鍾後砸車".......結果最後大家都望Chicago北部的富人區搬,開車往返於學校和住地之間,過著名副其實的“美國生活”。 第二天也基本是故地重遊,坐船遊Michigan Lake和Chicago River, 逛Michigan Avenue和Millennium Park,及最後去Chinatown聚餐。和第一回不同,晴天取代了陰雨天,自然也是出行的好時間。在湖中遠觀讚其宏偉,在河中近看感其精細,Chicago downtown的建築果然是名不虛傳,代表了美國近現代建築風格。走在其最繁華的商業區Michigan Avenue上,雖然人多,但也不失清爽。相比之下,NYC的高樓數量雖然不少,但大多破舊,街道狹窄,擁擠不堪,並且垃圾成堆,讓我作嘔。在Michigan Avenue南麵的出口就是Chicago最有名的公園Millennium Park,其中布置奇特,讓人耳目一新,比起Central Park來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後要提到Chicago Chinatown, 其實Chicago有兩個Chinatown,一南一北,我們去的是南town,其毗鄰黑人區,可聽說黑人從來不敢在這裏鬧事,據說這裏也是華人組建的“黑社會”經營,把黑人都恐嚇走了。在一般人眼裏,Chinatown是美國最髒亂差的地方,NYC的就是這樣。可在Chicago,卻要重新認識一番,這裏街道比Manhattan任何一處都還幹淨,秩序井然。Chinatown入口是最常見的“天下為公”牌坊,這個據說在美國各地的Chinatown都一樣,DC,Boston的我見過,可是NYC的卻沒有,我所接待過的同學都對此驚訝。“天下為公”牌坊旁邊是一九龍壁,接下來就是一堆的餐館。我們聚餐的地方是Chinatown也是全Chicago最有名的餐館“老四川”,餐館外麵經常排起長隊,無論老外和華人都喜歡這裏,當然我們人少沒有排隊,很快就和朋友一起再次享受了以前在USTC黃山路的佳肴,個人覺得這是來美國所吃過的最好的中餐,比NYC的要強無數倍(原因是NYC中餐館裏雇傭了太多的非法移民把手藝搞砸了),價格也較便宜些。 Summer Vacation III Chicago之行II(Part 2) 第一次到Chicago未去之處,大都離downtown較遠,且乘公交太耗時。概括而說就是Northwestern University, Bulls的主場United Center,和一些muserum。本次出行由於有lsc開車相送,效率自然今非昔比,僅3天的時間,Chicago就被我們遍曆。當然,我本次出行的目的本不限於此,意在以Chicago為中心,“掃蕩”中部地區。 先講講Northwestern之行。Northwestern University位於Chicago北麵的小town Evanston,和University of Chicago不同,其Campus東麵挨著Lake Michigan,四周都是Chicago所謂的富人區,據我Northwestern的朋友lz稱他們的房租也因此被炒得很高。從Chicago downtown出發,沿著Lakeshore Drive,開車30-40分鍾就可到Northwestern University。在車上環視四周,所見都是淹沒在綠樹中的稀疏的豪華別墅,和停在家門的Benz,BMW等名車(估計這一切對於在NYC的人而言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在Northwestern我聯係了3月剛到NYC來觀光的同學lz做orientation,lz雖然臨近期末考試,但仍然熱心接待,和我當時的冷漠對比鮮明,讓我慚愧不已。Northwestern University Campus靠著湖,風景顯得格外漂亮,站在湖邊可以遠遠望見Chicago downtown和湖中的一些燈塔,據說如果天氣再熱一段時間,還可以看到很多的私人遊艇,並且可以打沙灘排球,下湖遊泳。因為在富人區,學校就不像地處Chicago南部的University of Chicago那樣,麵臨著嚴重的治安問題。據說隻要黑人一步入這一地區,就立即會有警察監視,默認其前來犯案,直至其離開;所以學校裏幾乎見不到什麽黑人,ms怕受到歧視。既然來了Northwestern, 就不得不提一下其商學院Kellogg,據稱Kellogg是僅次於Wharton, Harvard,獨霸中部地區。當然其MSE也很牛,自然從Chicago西南部的Argonne National Lab得到不少好處。 接下來就要提一些Museum,由於我身處NYC,已經看過了不少的Museum,但既然這邊的一些Museum也各有特色(當然也考慮到其在些時候免費),所以也不妨一看。Chicago的Museum給我的整體映像是外觀都不錯,但內部較小,展出的東西也較少,唯一給我映像的是其Art Institute裏麵關於室內布置的一個miniature。或許是我個人的嗜好所致,Chicago和NYC的Museum都沒能給我留下特別深的影響,展出的東西都無非是外麵搬來的西方藝術品和劫掠來的東方文物,真正關於其自身特色的東西還是太少,就這一點我還是推崇去DC,Boston等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看museum. 最後還是提一下北美第一高樓Sears Tower。Sears Tower位於Chicago downtown,個人認為其Observatory比NYC任何一高樓都值得一上,Empire State Building與之相比簡直就徒有虛名。在Sears Tower上往東看是廣闊的Lake Michigan,四下俯瞰是象征了美國現代建築特色的Chicago高樓,西麵則是一望無盡的House。由於上過了幾次Observatory,就此總結下,上樓的時間可以最好選在日落前1小時左右,這樣即可以看到白天的日落,又可以欣賞夜景。 Summer Vacation IV UIUC篇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位於Illinois中部的兩個相鄰小鎮之上,據說在1950s學校main squad南麵空地上進行過早期的玉米試驗,故有“玉米地”的美名。UIUC是中部地區Big Ten之一,其engineering乃十校之首(個人認為Umich和Wisconsin還是稍遜一籌),accounting居全美第一(如果考慮UChicago的Finance,Northwestern的Business,UIUC的accounting,中部地區少得可憐的金融position基本就給他們瓜分了);對於學Physics的人,其在Condensed Matter的建樹無人能比。 從UIUC離Chicago約200miles,開車約3小時。因為Illinois地勢平坦,從車上隱約可以看到天和地的盡頭,途經一片雷雨區,遠方可見ligtening fall down to the earth directly, 不禁感歎自然之“偉大”。 很快我們就到了小鎮Urbana,這裏非常寧靜,和吵鬧浮躁的Manhanttan形成了鮮明對比,(小鎮的設施也比Manhattan發達多了,居然連公交車站的牌子都是數碼顯示),由於四周平坦空曠,ms沒有什麽可以可玩的地方,不愧是“讀書”的好去處。UIUC是Public School,學校規模非常大,小鎮上住的人也以學生為主,和其他小town一樣,都非常nice。由於時間有限,所以隻逛了在Urbana的Campus,和Manhattan島上萎縮的Columbia小Campus相比,真是“地大物博”。但要說起學校的建築風格,我不得不說UIUC“剽竊”了許多其他學校,Main Squd參照了T.Jefferson所親自設計的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Rotunda及附屬建築,鍾樓從Berkeley搬過來,很多的Building就跟Harvard裏麵一模一樣,而最眼熟的莫過於Alma Mater的雕像,在Columbia的Main Yard裏麵也有一個,不過UIUC的是從座位上站起,而Columbia的是坐在椅子上。 或許是來的不是季節,我們並沒有看到一望無際的玉米地,或與要等到秋天,才能真正體會這裏的真諦…… Summer Vacation V Fermilab篇 前4篇都是關於觀光旅遊的,本文回歸research的正題,講述在Fermilab參加workshop的見聞。 Fermilab位於Chicago西麵約40miles的小town Batavia,從Chicago的downtown開車過去約莫40分鍾。提到Fermilab,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對撞機Tevatron,這個目前是美國乃至全球能量最高的對撞機,當然1年後就將被CERN的LHC給超越。Fermilab主要做的是High Energy Physics方麵的東西,和neutrino有關的目前最火,當然理論物理和天體物理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以前說過,我這趟出行是“公事在身”的,既然這樣,開會前也得裝模作樣的準備一下,所以去的前一天我就胡亂把隨身帶的paper和書都翻了一遍。Btw,由於有現在係裏的同學和將近一年未見麵的xxg在裏邊工作,所以打算等當天開會結束了順便小聚一把。這裏要特別讚一下xxg兄弟,出行前我告訴他將去Fermilab參加workshop,等我的飛機剛降落到O'Hare,打開手機,就收到了他的電話關照;可惜“時運不濟”,開會之日xxg在學校裏搭建儀器,未能來Fermilab碰麵,實為一大遺憾。但我相信這樣的機會還會有很多,下次可不能輕易錯過。 長久以來,我對Fermilab就無比崇拜,尤其在3月份和xxg的一次通話中,聞及其在那邊和眾多的大牛一起工作交流,這種衝動變得更加強烈,當然那裏也是我的奮鬥目標之一。現在能夠親臨現場,自然是難以平靜。Fermilab在地麵上唯一的高樓是Wilson Hall,這也是國家實驗室裏為數不多對外開放的地方,因為地勢開闊,從很遠的地方就可以看見。作為主體的加速器都建在地下,在地麵上對撞環所對應的位置都用水溝標記,從Wilson Hall的頂樓俯視可以明顯辨認出兩個巨大的“水環”。如果天氣晴朗,從這裏也可以遠眺到Chicago downtown的Sears Tower等高樓。進出Fermi National Lab貌似也太容易了,原本準備好的ID等都成了無用之物,入口處檢查的保安邊打電話邊詢問我此行的目的,得知我是參加一個workshop後就立即放行,作為US最有名最重要的National Lab防備如此鬆散真是出人意料。到Willson Hall裏邊已經快接近中午,一樓就是一個大餐廳,適逢大牛們出來享用午餐,交流暢談,而我則希望有朝一日在這裏改變旁觀者的身份…… 很快和Columbia的幾個graduates匯合(慶幸advisor沒來),開始了下午的workshop。光從參加這次cosmology workshop的人就看出,Fermilab不愧為各路高手的nexus,各個項目的spokesperson, coordinator等都盡在會場裏。一起的師兄指著其中一人告訴我,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Scott Dodelson,目前Fermilab裏Cosmology的主管,畢業於Columbia,曾在UChicago做faculty,現在去了Northwestern(難道這人也給UChicago的周圍的黑人搞怕了,到Northwestern避難?)。由於我剛轉Cosmology不久,提問討論都不太方便,所以多數時間都洗耳恭聽,當然結果不錯,從中受益匪淺,大致了解了本門中各行目前的進展。 一下午的workshop很快結束,ms太短暫。由於晚上沒有了lsc接送,所以聯係了正在這裏做summer ra的vn送我去最近的一個火車站坐車會Chicago。出去時vn指著Fermilab主入口處三腳架形狀的大門說,這是這裏的一個標誌,從遠處看那三個腳ms不對稱,但近處細看後卻發現完全一樣,這似乎說明了不同的觀測會引起“對稱破缺”。 到了火車站,由於時間不早,車站已關門,我隻能上車買票,但後來驚訝的發現這裏上車買票竟不收手續費,和NY完全不同。隻能歎息IL的朋友生活幸福…… Summer Vacation VI St.Louis篇 以前已經提到,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去St.Louis,在那邊將拜會一老友lf,曾經的街坊鄰居,現在已經是Middle Class in US,而且據說在當地的Chinese中間非常influential,連我在Washington Univeristy的同學都知其大名。 St.Louis在Chicago西南約300miles,開車4-5小時,因為從NYC到Chicago比從NYC到St.Louis航班要多很多,並且朋友lsc可以開車載我過去,行程安排非常自由。St.Louis在美國中部的中型城市,人很少,因此感覺和很多小town一樣“地廣人稀”。St.Louis的標誌建築是大拱(Gateway Arch Riverfront),因其地處Mississipi River上,在船運為主的過去是通向美國西部的必經之地,故大拱表明了St.Louis是“通向西部的大門”。大拱就在St.Louis的downtown,是downtown的最高建築,有近200m高,在最頂上有observatory可以看downtown的全景和Mississipi River,其basement是一個不大的museum,主要介紹當年西進運動的情況。因為大拱比周圍所有建築都高,所以離其10miles意外就可以清楚看到。我和lsc除了對這一建築精巧宏偉無比讚歎之外,也對另一事件大為“震驚”,在IL的時候,由於黑人過於彪悍,大家都在路上超速,並且警察也不管,而在St.Louis地界內,短短20mile穿城的freeway上,就一共有4輛車因超速被逮,不能不讚其警察nb。 老友lf現住在St.Louis西側約20miles的地方,今年剛好是其來美國的第10年,之前已經擁有綠卡,買房安家,在此立足,成了名副其實的middle class。我們很快到了他家,這裏是一個新建的小區(當然算得上是富人區了),有約80戶人家,全是兩層樓的house(當然比年老的小區,就建築風格和植被上還是差一些了)。小區的旁邊,也就是lf家背麵,就是一natural forest,之前還有一小水池,早晚都見大雁在此棲息,並且時常有野兔鬆鼠出沒;據說在冬天還可以看到野鹿。(由於St.Louis也是丘陵,這一處感覺和Charlottesville有些相似。)住在NYC的我,對這遠離城市的喧囂,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場景非常“震撼”,長久以來,我夢想著一種安靜的生活,而這一切在這一刻是如此的接近。進屋以後,見其僅一層樓都比咱現在住dorm的整一個suite還大,不禁感概世間滄桑,遙想9年以後,我的路又在何方。自然在st.louis的幾天內,我們受到了lf couple的盛情招待,暢談各自在US的種種見聞…… 地處St.Louis的Washington University乃中部地區一大名校,其Biology&Medicine居全美前5,可謂獨霸一方。既然來了這裏,少不了要拜訪這裏的同學wj,zl,然而我又再次被“命運”捉弄,剛到St.Louis的這天得知wj第二天一早就要回國,對於一已經連開了5個多小時的我們,麵對室外令人窒息的高溫酷暑,隻好作罷,在錯過一位好友後又錯了過一位。第二天我們拜會了zl,聚餐後參觀了Washington Uniersity美麗的Campus及旁邊的Forest Park…… 3天的時間一晃而過,我又前往中部之行的下一站--Indiana…… Summer Vacation VII Indiana篇I 去Indiana並非一開始的決定,既然都到了St.Louis,而且時間如此充裕,也不妨去周圍看看。因而在了解了附近同學用車的基本狀況和,決定去Bloomington,IL回訪曾在瀚海上呼風喚雨的Fermi同學,到他們的“屯”裏參觀參觀。因同去St.Louis的lsc因公務回Chicago,所以隻能靠Greyhound,結果傳言得到證實,在中西部地區的灰狗和NY的完全不同,乘客基本是黑人和胖子,環境比Chinatown的華人bus還齷齪(還好回去找到了一個Megabus替代,坐的人不多,快且便宜)。 乘灰狗到了Indianapolis後,再坐Fermi同學的Jetta(和lsc的車一模一樣,隻是顏色是黑的)往南走約50分鍾到了Bloomington。Fermi同學不愧是因超速被警察逮過的人(不過rp很好,雖被逮,但逃脫了罰款),從Indianapolis到Bloomington短短50miles的state high way(路況比我所熟悉的IL inter-state free way要差些,而且約5miles就有紅綠燈),逮著機會就往80mph以上飆(這路上的限速牌大概都是50-60mph),和lsc一向謹慎的作風完全不同,據稱在IN,如果發現前麵有車超速,後麵車跟著一起超,警察隻會逮帶頭的,後麵的都不管(Ohio就要小心了,會有一群警車來逮人的),加之路上警車本就不多,咱也就一路飆到頭。即便有警車出現,前麵車也會並道提醒我們趕緊並道,因此我們一路違規,也安然無事。不過第二天,據說Fermi在town裏超速,被警車尾隨,並且沒帶駕照,但好歹最終放行,所以開車還是要小心為好。 Bloomington雖然被Fermi等人稱為小屯,但其實麵積不小,開車貫穿約要半小時,基本就和Manhattan一樣了,小是因其人少,所以再相同情況下,Fermi的生活質量自然是我這種住在NYC的人的數倍了。接下來想點評一下這裏的吃飯購物。以前已經說過,NYC的飯菜質量和Chicago相比是不堪入口,服務不敢恭維,價格更是讓人望而卻步。而今到了Bloomington,終於明白NYC的飲食還缺少另一重要元素----Buffet!(已經與很多人核實)。Buffet可謂是美國的一大特色,在各地都非常流行,我在Yale,Chicago都吃過,St.Louis也聽說過,在Bloomington再次享用,回想起來,NYC倒真的沒怎麽見過,知道的都是些垃圾食品而且收取黑價!因此以後出門,就認準buffet吃了。要說購物,麵對著一堆堆的Mall&Outlet,就不能不說是幸福,相比之下NYC就如同宰人。可以理解當初別人說若去美國別的地方,就不必準備太多的東西,就地采購非常方便,而來NYC,就隻有事先準備好所有的…… Fermi同學真是非常熱情,開車帶著我轉了很多很多的地方。參觀了他們的學校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IUB),確認了在很多學校裏都有的希臘字母的標記原來是所謂的一種地下組織“兄弟會”(在IN如此稱呼,其他地方未知),而最讓我impressive的是IUB竟然和NYC的Broadway Show之間有協議,要求他們每年去Bloomington演出四場,據說頭排也就$30+,而在NYC靠前的要將近$200,由於IUB也是藝術牛校,所以來演出的Broadway bands都不敢怠慢,當然免費的music concert在那邊也無數,所以即便是在小town,NYC能有的人家也基本都有。而我們因為地少而嚴重匱乏的outdoor events,身處7個state park之間的Bloomington可謂是一般豐富。因為大家都有車,隻要有空,就可以一個車隊出去hiking & camping。當然這趟我也小搞了一次。最爽的事莫過於fishing,在Bloomington南邊有小湖Monroe Lake,隻要有執照,就可以在裏麵隨便釣魚,不限重量。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在美國釣魚,而且碰巧遇到了釣魚“職業高手”(another 2 Americans)指點,加之湖中水產豐盛,不能不讚當時的情景。平均算來,我每不到5分鍾就能釣到一條魚,並且在第3杆時候釣上一條大魚,可謂rp爆發,最終咱也成了fishing professional。在湖的旁邊有很多的烤架,釣完了魚,可立即在此搞BBQ,之後回家在吃buffet,“三部曲”的生活何等滋潤…… Summer Vacation VIII Indiana篇II(Notre Dame篇) 從Bloomington出來,在Indianapolis作了個短暫的停留。在我所經過的city中,Indianapolis的高樓ms就比DC多,在狹小的downtown中心,是一個南北戰爭的紀念碑,碑的地下是一個博物館,主要介紹當年Hoosier參加北軍的作戰情況。在Monument的東麵,有一個很小的city market,如同NYC的street fair一樣,大都是些“趕集”之人,而我去的時候,恰逢有amateur musician在裏麵的stage上演唱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country music。 很快,在天黑之前,我趕到了Indiana之行的第二站,也是我此次中部之行的最後一站,Notre Dame,自然也受到了地主wp的熱情招待。Notre Dame位於Chicago東麵Indiana State的第三"大"城市South Bend,兩地相隔不到100miles,有metro相連,此地雖然號稱是城市,但在我看來就是幾個小town拚在了一塊兒,但也正因如此,Notre Dame把city和小down的優點集於一塊兒,生活非常方便。第一天晚上剛到,便被wp同學的奢侈震驚,麵對著地上一排spring water,wp同學交待說,他們(後麵又去了另一家,地上放了兩排spring water)都覺得tap water即便加過濾器太髒了,隻喝這個水。要知道,在美國spring water比soda還貴,隻比牛奶略便宜點,當然人家ND這邊的物價要比NYC要低很多,對與在NYC的窮人隻有可望不可及。之後交談中又再次確認wp是0100中最富有的同學之一(標準是:工資-房價,再normalize消費水平),而我居然在我所了解的人之中倒數第一,所以不難理解wp願意為自己的駕座掏$10k+…… 第二日,在wp的引領下,參觀了ND的Campus,現在的ND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宗教學校,但仍然透著一點點神聖的氣息,學校library的正門上畫有巨大的耶穌像,本地最著名的教堂Basilica of the Sacred Heart裏據說安放著聖徒的“心”,學校裏還有一腳供著Virgin Mary的雕像……似乎過去和現在都一起出現在了眼前…… 隨著離去,我在小town的日子暫時告一段落,很快又將置身紛繁的city life中 Summer Vacation IX 總結 在中部的兩周時間裏,我在多位朋友的幫助下,走過了IL,MO,IN三州的很多地方,體驗了那裏的點滴生活。在此要先感謝lsc,yjj,lz,xxg,vn,lf,wj,zl,fermi,wp,感謝你們一路上對我的盛情招待,隻要我還在NYC,我一定同樣接待(當然說是如此,恐怕由於這邊條件有限,隻有盡力而為,對此我十分愧疚)。對在另一個manhattan的wh,感謝你對我發出的邀請,可惜我行程安排不當,未能成行,但願以後能有空拜訪。 兩周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在各位的細心指點下,也足以讓我大開眼界,看穿了長期蒙蔽在眼前的黑暗,對來美國的一年有了新的評估,新的看法…… 感謝各位一路上給我的幫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