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北京大學:天天都有人在罵我 這究竟怎麽了?

(2006-08-22 11:39:40) 下一個
北京大學:天天都有人在罵我 這究竟怎麽了? -------------------------------------------------------------------------------- 【來源:南都周刊】 北京大學的這個夏天格外寒冷在招生競爭中被譏為“二流”之後“引才造假門”又成軒然大波加上中間的“禁遊令”、“彩票碩士”還有本周被曝光的“天價作文班”7月的北大幾乎天天被罵是北大做錯了什麽?     還是我們罵錯了對象?   北京大學的這個夏天   4歲的深圳小姑娘樂樂出生於一個典型的中產家庭,她的父母擁有兩套住房,一輛汽車。樂樂的父親供職於華為公司,而她家的書架上擺著的幾乎都是最流行的暢銷書。父母偶爾拿天真的孩子打趣,常見的問題是,“寶貝,你將來要上哪個大學呀?”樂樂有些口齒不清地說,“我要上港大。”今年五一,樂樂全家來北京旅遊,父母專門帶著她去北大清華的校園逛了一圈,想在孩子微弱的記憶裏留下北大清華的投影。校園太大,樂樂在母親懷裏睡著了。事後問樂樂同樣的問題,樂樂回答也是同樣的,“我要上港大。”大人很奇怪,他們不知道孩子的腦海裏為什麽隻有香港大學。或許是平時父母的閑言碎語中,港大成為了一個美好的詞匯,令樂樂隱約地向往。 其實在媒體爆炒北大清華與香港高校PK之前,真正的PK早就在很多深圳家長的心裏進行了。對於他們來說,香港的高校是一個更好的選擇。“香港離家近,香港的大學各方麵條件都比內地的高校好,從學術環境到就業機會,北大清華名頭固然響,但對孩子今後現實的發展未必有用。”一位深圳的律師如是說。   這個夏天,是北大的多事之秋,負麵新聞層出不窮。北大也前所未有地陷入了信譽危機。   被北大錄取的北京文理科狀元何旋和楊惠心,最終都選擇了香港科技大學。   進入高考季節之後,香港8所知名高校開始大規模地搶奪內地尖子生源,為招徠內地優秀高考生,香港高校采取加大獎學金力度的“銀彈”政策。據港大一位負責人透露,今年該校為內地新生提供了5000萬港元的獎學金,為曆年來最高。伴隨著香港高校掃蕩般的“掐尖”風潮,學者和媒體紛紛驚呼,“北大清華被香港的大學掃成二流”。百度一下“北大二流”的關鍵詞,找到相關網頁約414,000篇。   北大中文係79級學生、旅美學者薛湧甚至在博客上撰文呼籲內地考生棄北大選香港。他說,“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的水準,早已不是北大、清華可比的。這些學校的硬件比內地的一流大學領先一個時代不說,教授也是麵向全世界廣招英才。許多在美國名校畢業的中國學生,隻有在香港找不到位置的情況下才會回國。看看香港這些大學的師資,內地大學早已不能望其項背。所以,我一再鼓勵內地的學生,能去香港就不要去北大。在國內讀大學,教授水準低不說,而且毫無信譽。我問那些國內的研究生:誰會相信你們導師的推薦信?這麽讀出來能有多大出路?還是去香港為妙。”在香港衝擊波的強大攻勢下,北大招生辦似乎有點坐不住了。北大招生辦主任劉明利認為,目前許多優秀學生乃至狀元被香港高校攬走,是由於兩地招生製度不同所致,“從招生上說,北大、清華等內地高校‘淪為二流’純屬無稽之談!”北大招生辦稱:北大和清華的調檔線遠高於香港的高校,今年北京的文理科狀元都報考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並已被錄取,北大、清華仍是中國高校中最優秀的。   耐人尋味的是,被北大錄取的北京文理科狀元何旋和楊惠心最終都選擇了香港科技大學,兩人都將在香港科大商學院攻讀環球商業管理。   自從分數出來後,畢業於北京二中的文科狀元何旋被媒體問得最多的問題便是“香港PK北大”,何旋卻最反感這個話題。何旋的班主任吳京梅老師說,何旋很快就要去香港了,但是她放棄北大,完全是針對自己興趣和發展的個人選擇,何旋本人不想成為“北大淪為二流”的一個佐證。吳京梅認為,媒體在故意放大北大與香港高校之爭,“北大是很棒的!在中國是絕對的一流大學。再說怎麽比較呢?大家的特長和優勢都不一樣。何旋隻是選擇了更適合自己的大學而已,我們班上也隻何旋一個人去了香港。”      高三學生張燚明依然堅信,“北大是我的夢想!在我的心目中,北大是神聖的。”   地理老師吳京梅擔任班主任的北京二中高三(11)班,有十幾名學生接到了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她說,無論有多少負麵新聞,孩子們心目中最好的學校仍然是北大,他們報考誌願完全不會受到負麵新聞的幹擾。中國隻有一個北大,北大無可取代。   吳京梅班上有一名叫張燚明的學生,從小立誌非北大不上。吳老師說,這個孩子非常出色,平時特別愛看曆史書,思維活躍,擅長演講和鋼琴,可惜有點兒偏科,數學不太好。張燚明今年考了600分,加上市優秀學生幹部的20分加分,離北大的提檔線還差6分。幸運的是,張燚明熱愛的曆史專業是個冷門,沒有招滿,提檔線降了些分,張燚明如願以償地圓了多年前的夢想。“接到錄取通知書前兩天,真是挺忐忑的。接到北大通知後,心裏很激動。”1988年出生的張燚明說話沉穩,邏輯清晰,但是一談到北大和他心愛的曆史,語氣裏有無法掩飾的激情。“我9歲的時候就想上北大,北大是我的夢想!在我的心目中,北大是神聖的。看了北大的曆史,我太崇拜那些人物了!”張燚明5歲時讀了東周列國故事,從此以後就狂熱地迷上了中國曆史。重要的史籍他都讀遍了,說起流行的曆史學家黃仁宇和易中天,他是侃侃而談,頗有見解。張燚明最大的興趣在民國史,而北大和民國史更是密不可分。另一個非要上北大的原因是因為他的父親是北大人,“我的父親就是榜樣。”還有一個月就要入學了,張燚明沒有出去玩,在家裏看書,他很喜歡北大曆史係的茅海建教授的著作。“我去北大曆史係,想靜下心做學問,至於北大的那些負麵報道,我感覺都是神經末梢的問題,無損於我心中的北大的形象。而且修行在個人,即使有些老師令人失望,對我自己的學習也不會有什麽影響。”   1980年代畢業於北大的一對夫妻,花費了兩年的時間來說服兒子不上北大。   100個人心中有100個北大。   1980年代畢業於北大的一對夫妻,花費了兩年的時間才說服兒子不上北大。“我兒子有北大情結,我們有條件送他出國讀書,他強得很,一門心思要上北大。你不知道我們做了多少動員工作,才讓他打消這個念頭。”李女士說。正因為目睹了北大在一步步走向沉淪,這對夫妻堅決反對自己的孩子考他們的母校。   “北大早就墮落成名利場了。爛透了。北大躺在百年老店的招牌上,看看現在這些學者,這些領導都在做什麽?有幾個在正正經經地教書和搞研究?有幾個真正為北大做出了貢獻?他們在吃北大,吃北大的牌子,換取個人利益。北大的人事鬥爭之激烈,人事關係之複雜,是外人不能想象的。所有的精力都耗費在爭權奪利的人事鬥爭上,北大像一個大泥潭,要是陷進去,你就什麽事情都做不成了。我看這些人吃老本還能吃幾年,吃完了北大也就完蛋了。”李女士說,“我雖然是北大的,但北大走到今天,我不感到痛心,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據稱,人事鬥爭最為複雜的院係就是錄取了兩名北京狀元的光華管理學院,“好像是去年吧,管院幾派人馬為了院長一職打得‘頭破血流’,管院裏有多少貓膩可藏,又有多少油水可賺啊,能不打嗎?再看看張維迎這幾年,有過一天靜下心來搞學術嗎?”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北大老師說。   1990年代的北大畢業生王先生對北大的態度是冷漠和嘲諷,“北大的話題多無聊啊,幹嗎搭理北大啊,對北大,我隻有轉過身去,一言不發。晾著北大吧。”如果北大真是如此黑暗,對那些心懷北大情結的張燚明們應該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另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北大中文係畢業生小謝說,“我曾經以為北大是一塊聖地,我沒有想到我看到的是完全相反的景象。不誇張地說,北大把我最後的理想和淨土給毀滅了,我這個人也從精神上被北大毀滅了。”   北大官方對丘成桐蒼白無力的回應,激起了新一輪的群毆、批評甚至謾罵。   “北大二流說”能引起公眾的強烈關注,“尖子生轉報香港”隻是一個導火索,真正讓人揪心的是:北大多年來靠吃老本而辦學質量嚴重下滑、學術地位岌岌可危、官僚和衙門氣愈演愈烈、北大精神喪失殆盡。   就在北大為“一流”還是“二流”頭疼時,著名數學家丘成桐炮轟北大引進人才造假,以丘老的名望,它簡直是一記重磅炸彈,輿論於是嘩然,北大深陷“造假門”而不可自拔,北大官方蒼白無力的回應反而激起了新一輪的群毆、批評甚至謾罵。   7月11日,丘成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紐約時報》說北京大學40%的引進人才都是海外的,你去美國調查一下,我擔保大部分是假的。引進一個人可以拿幾千萬的資金到學校來,學校拿了幾千萬,給你(指引進的教授)一兩百萬有什麽關係?反正不是它的錢,是國家的錢。”沉默了20天後,北大新聞發言人趙為民聲明,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說法,嚴重侵害了廣大海歸學者和北京大學的聲譽。趙為民表示,從1998年以來引進的海歸學者專家是北大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生力軍,他們在很多學科都發揮了學科帶頭人的作用。“批評是無所謂的,但批評要有依據。”網友批評北大“王顧左右而言他”,北大的回應儼然是一份外交照會,無非是在公眾麵前義正詞嚴地打了自己一個耳光,更呼籲北大將具體引進的海外高級人才名單、報酬、費用、實際在校工作時間及成果公之於眾。   關於北大近期種種負麵新聞,北大新聞發言人趙為民拒絕了本刊記者的采訪,“這些事不要再說了。現在北大需要的是一個安靜的環境。你們不是很崇拜西方媒體嗎?他們是怎麽對待哈佛這些學校的?”趙為民畢業於北大中文係,現任北大黨委宣傳部長。他曾說過,“當年我報考北京大學,看中的是北大有一批學術大師,寬鬆的學術環境。”   北大百年的精神和傳統不可能輕易消失,不是說沒就沒的。   “造假門”事件,是北大繼2004年朱蘇力“德懷門”事件後遭遇的又一次嚴重的信譽危機,而北大校方的態度又一次令公眾深深地失望,北大在公眾的心裏又死了一次。對此,哲學係1955級的老北大人陳聞桐教授卻說,丘成桐指出的引進人才造假是整個高校界普遍存在的問題,並不是北大所特有的,北大可能還算是輕的。   陳聞桐認為,中國的教育體製和導向出了大問題,而1990年代開始的“教育產業化”是決策性失誤,後患無窮:大學收費、大學擴招“大躍進”,大學盲目合並,名目繁多的校辦產業,學校以經濟利益為驅動,走在未名湖畔,已很難再感受到那種曾經打動人心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學術氛圍。引進人才造假,拉知名海歸騙取國家項目資金,是“教育產業化”惡性循環鏈的一條,解決某一個問題,是治標不治本。“教育產業化”帶來的惡果是教學和科研水平下降、貧困生家庭負擔加重、農村更加貧困、就業市場惡性競爭,可謂人人自危。這些傷痛也許要經過幾十年或上百年才能抹去。   作為對北大有深厚情感的老北大,陳聞桐說,“大家對北大的謾罵是因為恨鐵不成鋼,愛之深,責之切。我相信,雖然北大大不如以前,但是北大百年的精神和傳統不可能輕易消失,不是說沒就沒的。”   鏈接 7月北大   7月1日,著名數學家丘成桐院士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專訪時指出:“北大引進的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   7月中旬,香港高校在內地開始本年度的招生工作。一些原本報考北大清華的考生,紛紛選擇往香港深造。北大清華被譏為二流高校。北大招辦主任劉明利回應二流說法,稱目前香港高校進入內地招生在招生製度上不太合理,現在的招生內地高校與港校其實是不公平競爭。   7月23日,北大發布“限客令”,稱為“維護北京大學的正常秩序”,校園不再對小學生和承認團體旅遊開放。兩天後,北京大學新聞發言人表示,“限旅遊團”隻是暫時的規定,這不是長期的限製,北京大學不會拒絕參觀,北大永遠是開放的。   7月26日,北京大學公益彩票事業研究所招收2006年在職彩票碩士報名截止,學費仍是10萬。8月1日,北大被媒體踢爆,其彩票碩士學生就讀一年未學專業課。   7月29日,北大新聞發言人回應“海歸造假說”,稱丘成桐歪曲事實,嚴重侵害北大聲譽。   7月31日,北大10名博導辦天價寫作班“青春寫作旅”開營,學費為8天4900元,計劃100人隻招到28人。 網友激憤說北大聽取罵聲一片   A憑什麽不讓國人參觀?   網友vivian7724一讀北大限客令,北大露了恥:   露恥1管理無能。北大號稱擁有全球精華MBA,卻管不好幾萬名遊客,怨聲載道花草死。北大與白宮比,誰大?誰高?誰重要?白宮日迎遊客數萬,遊刃有餘,北大卻扶牆。自家庭園都管不好,還要教人管廠治天下,恬!   露恥2經營無方。萬人進校遊,北大精英的經濟頭腦到哪去了?如能讓遊客每人在北大花費30元,則每年可收數億元。美國印鈔廠向遊客推銷連版鈔紀念品,價格是麵值5倍以上,北大的文化產品呢?台灣日進大陸客千人,樂死了,北大日進大陸客萬人,嚇死了,熊!   露恥3理念陳腐。先有人氣,才有財、才二氣,提高眼球注視率,是現代地球人都夢寐以求的。麥當勞千方百計免費吸引兒童到店裏玩,北大卻不準小學生參觀,蠢!   網友河邊居士北大又不是軍事院校,沒有什麽軍事機密,花著全國納稅人的錢,憑什麽不讓國人參觀?   清華大學原校長梅貽琦先生曾說:“大學之大,非謂有大樓之謂也,乃謂有大師之謂也。”現在看來恐怕要添上一句“大學之大,非謂有大名之謂也,乃謂有大度之謂也。”北大曾經何等氣度軒昂,“五四”時期倡導民主與科學,現在卻將自己封閉起來養尊處優。   謐雨蘭舟的博客大學本來就是一個開放的精神聖地,以其博大的人文精神昭示天下。有人來瞻仰,至少說明北大還剩點五四以來大師們的遺產。至於現在要關起門來,說明北大也心虛了,因為現在實在沒什麽值得給外人敬仰的東西了,隻有未名湖的湖水多了些汙染罷了!那些招了罵名的教授實在是羞於見人哪!不如關門大吉吧。   國外的大學無論“哈大佛”還是“牛蠻勁”,無論國立亦或私有,少見陰森的圍牆,有朋自遠方來人家不亦悅乎!大家或許還記得那個被普金總統親吻肚皮的小男孩,他可是到克裏姆林宮去玩呢,我想北大校長會告訴全世界說:“這個小男孩還不是小學生呢,所以他也不可以到北京大學來撒尿玩爛泥!”   B心浮氣躁的北大如何與港校競爭?   友牛二先生世界似乎亂了套,人們眼中曾經神聖的清華、北大被一下子拉下了神壇。這一切隻因有了香港8所大學在內地招生,而這才是他們牛刀小試的第二年。   近幾年,北大出現了賣豬肉的畢業生、賣糖葫蘆的畢業生;而去年北大應屆畢業生中,有88人爭聘北京郊區的村長助理,其中還有多名博士生和20多名碩士生。與此同時,香港大學畢業生平均月薪1.4萬多港元,最高月薪達7.4萬多港元。   如果說畢業生是學校生產出來的產品的話,一麵是供不應求的高檔商品;另一麵則是滯銷甚至積壓的商品。那麽,生產產品的工廠的優劣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網友老_處原來在國人眼裏有著深厚人文底蘊的北大,骨子裏竟然是如此心浮氣躁。不就是幾個高考狀元遠走香港嗎,這充其量隻能證明現如今的中國學子,對先進的教學環境以及與國際化接軌的渴望是多麽的迫切,而內地的高校顯然在這方麵還有差距。如此而已,沒想到北大居然對這點差距都承受不住,其骨子裏的心浮氣躁實在是裸露無遺。   在舉國上下為實現民族的偉大複興而日夜兼程的時候,北大卻不由自主地裸露出心浮氣躁、目光短淺、心胸狹隘、缺少包容以及管理不善的弊病,這樣的北大,還是國人心中引以為豪的北大嗎?   網友gogoluhust如果我們硬要說,北大清華,就是咱們中國的一流大學,那還不是如同寵壞自己的唯一寶貝孩子一樣地溺愛嗎?這樣的想法,是不是太過幼稚了?這樣的想法,對孩子的成長是不是會起到壞作用呢?   北大現在的想法,和一百多年前的晚清思想有何分別?一隻在羊群中處於巔峰地位的一流的羊,要敢於望望外麵的闊大世界,要敢於承認自己和狼相比還是差遠了,要敢於向更高的境界進發和拚搏。   C北大成了高校“利益共同體”的領頭羊   歸孟堂的博客意味深長的是,從丘成桐先生的直言針砭,到北京大學的左右言他,除了少數幾位學者略作批評,參與討論的大部分還是知識界、教育界的草根民眾,倒是直接與事件相關的知識界、學術界和教育界的主流學者成了“沉默的大多數”,這實在是一件蠻有趣味的事情。   在今天的體製下,北大無疑成了某種隱性“利益共同體”的領頭羊,在這隻領頭羊被批評叱責的時候,其他眾多追隨者盡管心有不滿也會選擇默不作聲了。不論是北大的強力狡辯,還是知識界教育界主流的失語無言,愈發襯托出丘成桐先生呐喊者的孤獨和作獅子吼的振聾發聵,愈發襯托出今天教育和學術的等級森嚴。然而,這究竟是教育與學術的成就還是墮落?這究竟是民族的幸還是不幸?   網友[IP閡岩?豜北大現在的領導是政客,不是學者,用搞政治的辦法來搞北大能不把北大搞垮嗎?這幾年教育界的“大躍進”式的口號,輪番的炒作不都是源自北大嗎?其實北大的大多數教師對此也是極其反感的。隻是校領導太想馬上出政績,接下來就去做官,北大隻是他們實現夢想的階梯。   亦忱的博客在我看來,北大校方的無恥集中地表現在,以為把自家網站上那些所謂長江學者們的資料塗改和刪除了,就可以繼續掩耳盜鈴。誰知百密一疏,由於北大不可能指令教育部來和他們同流合汙,結果被人家進一步揪住了麒麟下的驢腿,從而,把本來想掩蓋一個不是很大的醜聞的聰明之舉,弄巧成拙,整成個涉嫌教育腐敗的事件了。   出產過李大釗、蔡元培、馬寅初等道德巨人和文化巨人的北京大學,為何會墮落到如此不知羞恥的地步呢?我以為,這是舉國上下信仰和道德荒漠化惡性發展,嚴重侵蝕人心並最終蔓延到象牙塔裏的必然結果。這件事再清楚不過地告訴國人,當信仰和道德淪喪後,就如北大這樣的所謂精英雲集的殿堂中人,也難以幸免掉進無恥的深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