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ZT華爾街日報:在華外企痛感人才難得

(2006-08-22 11:39:40) 下一個
ZT華爾街日報:在華外企痛感人才難得 --------------------------------------------------------------------------------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絡版中國視點:法國信息技術及谘詢企業Capgemini從未想到在中國招聘和留住人才是如此困難。 Capgemini業務程序外包的全球主管於貝爾•吉羅(Hubert Giraud)在談到中國南部的廣東省時說,這個省有8,000萬人口,乍看起來,你會認為能得到你想要的一切。但實際上並非如此。Capgemini在廣東的外包子公司共聘用了500人。 當跨國公司在中國尋找訓練有素的員工時,他們遭遇了未曾料到的問題。合格工人的薪資增長速度超過了他們的預期,40歲左右的中層經理缺乏,教育標準低下,許多中國人表示,他們寧願為本地企業工作,也不願為西方公司工作。 對有經驗員工的激烈爭奪、西方公司企業文化的差異、以及高層職位將始終由歐美人把持的觀念令許多中國員工在僅僅工作了幾年後就選擇了離開。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3月份公布的數據,在中國的13億人口中,隻有5.2%的人擁有大學文憑。而在美國的2.98億人口中,約有四分之一擁有大學文憑。 許多跨國公司不遺餘力地培訓年輕的中國畢業生,以彌補他們在校學習期間的不足,但幾年後,許多人就應聘到本地企業,因為他們感到在國內公司的職業發展和提拔機會更大。 經理們稱,一家公司每年流失三分之一員工的現象很普遍。獵頭企業Heidrick & Struggles在7月份的研究報告中稱,中國的“優秀經理”每15個月就會換一份工作。Heidrick稱,許多公司如果能將人員流動率控製在15%以內就會感到滿足,特別是在科技和電信等快速增長的行業內就更是這樣。STMicroelectronics NV負責香港、台灣和中國大陸地區的總裁兼總經理鮑勃•克雷夏克(Bob Krysiak)說,該公司中國業務的人員流動率約在12%至15%之間。 人力資源機構翰威特公司(Hewitt Associates LLC)駐香港總經理文森特•戈捷(Vincent Gauthier)將這種情況比作是美國互聯網的泡沫時代。他說,如果你30來歲,英語好,又有專長,那你可以毫不費力地換份工作。人們也正是這樣做的。 中國高校近年來的擴招意味著很容易招聘到年齡在22歲左右,沒有工作經驗的畢業生。不過,受歡迎的卻是具有幾年工作經驗的人。 中國商務部(Ministry of Commerce)稱,2006年前4個月,中國新開業的外企約有12,000家。Heidrick指出,中國現有的公司,無論是本土的還是外企,都在迅速擴大員工隊伍。在Heidrick調查的公司中,擁有5,000名以上員工的中國企業在過去兩年裏增長了兩倍。 各國的在華企業在擴大業務時都麵臨著激烈的人才競爭和提高工資的壓力。Capgemini計劃在今後4至5年裏將在華員工總數增加兩倍,達到2,000至3,000人。 STMicro的銷售額約有四分之一來自於中國。該公司宣布,將向新的半導體廠投資5億美元,並計劃今後幾年裏在中國招聘2,500名員工。 與此同時,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表示,計劃通過向中國外包業務等措施保持10%的年收益增長率。目前該公司的在華收入約為50億美元,董事長傑夫•伊梅爾特(Jeff Immelt)最近表示,他預計這個數量將在今後四至五年增長一倍。通用電氣在中國的員工總數為13,000人。 勞動力的短缺,尤其是有經驗員工的短缺,意味著企業通常要從別的公司挖人過來,這就推高了薪酬。翰威特估計,有經驗,講英語的員工每年的工資漲幅高達15%,但有傳言稱薪資上漲的幅度更高。 Capgemini駐中國谘詢分公司的負責人斯蒂芬•迪克爾霍夫(Stefan Dyckerhoff)招聘谘詢師第一年的起薪為5,000美元,但到第三年就把薪資提高到了35,000美元。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而中國農民的平均年收入約為225美元,城鎮人口的平均年收入約為1,164美元。STMicro在中國聘用了4,000人,在上海向有經驗的工程師支付的薪水約為每年4萬美元。 克雷夏克說,問題是單單提高工資也留不住員工。許多人都離職到中國技術企業,或獨自創業了。他說,有許多風險投資追逐中國企業,我們的員工離職是因為有些人希望成為下個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受益者。 22歲的中國商學院學生莫俊文(音)在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做實習生,但他說,從長遠來看,許多中國人希望在國內公司工作。他說,從聲望和個人滿意度而言,為中國公司工作更好。外國公司可能薪資較高,但卻得不到提拔。如果你雄心勃勃,就應該在積累幾年經驗後,到國內公司工作。 失去莫俊文這樣的人才對花費時間和金錢培養他們的西方公司而言無疑是痛苦的。 美國谘詢機構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在2005年的報告中表示,盡管中國高校每年的畢業生人數高達310萬人,但教育標準仍然不足。即使是北京最著名大學的工科學生也沒有接受過多少項目實踐培訓或在一個團隊工作過。英語口語不錯的人寥寥無幾。因此,麥肯錫估計每年隻有大約16萬工科畢業生適合到跨國企業工作──並不比隻有6,000萬左右人口的英國的工科畢業生人數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