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轉帖]能否落地生根? 美國"窮人醫療"模式進攻中國

(2006-08-22 11:39:39) 下一個
[轉帖]能否落地生根? 美國"窮人醫療"模式進攻中國 國際先驅導報 -------------------------------------------------------------------------------- 湖南湘潭的一家中美合資醫院,將把美國的廉價醫療模式介紹到中國。這種模式是會落地生根,還是水土不服?HMO醫療保險形式緩解美國“看病貴”。 近日,中美合資的湖南湘潭愛心友好醫院在當地安家落戶。這家通過“會員製”方式來吸引患者的醫院,能否將美國的廉價醫療模式成功移植到中國中西部省區,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要建百所合資醫院   100年前,美國耶魯大學在湖南長沙創辦了湘雅醫院,這所醫院後來名滿天下,中外醫學界皆知“南湘雅,北協和”。在一些場合,大型國有企業湘潭電機集團原職工醫院——力源醫院院長穀連存將自己正從事的一項事業與當初耶魯創辦湘雅相提並論。   湘潭愛心友好醫院走出了一條基層醫療保障的新路?   根據去年年初達成的一項協議,美國昻妮萊福國際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昻妮萊福)與湘潭力源醫院合資1.4億元建立中美合資湘潭愛心友好醫院。其中,美方現金出資1億元,占70%的股份。中方主要以土地、房產等入股,占30%的股份。醫院將建設成一家以微創腦科、老年病診療與康複為特色的綜合性醫院。合作期限為20年。   記者來到湘潭愛心友好醫院(力源醫院)時,發現這座醫院時下的現狀與其他大型國有企業附屬職工醫院並無多少區別。病人們往來穿梭,醫院設施陳舊、屋宇有些破敗。   湘潭電機集團約4萬名在職職工、退休人員和家屬在這個區域內形成了一個小社會,力源醫院一直是他們醫療保障的主要“掛鉤”機構。     “在計劃經濟年代,職工醫院醫療條件好,遠近聞名。”穀連存告訴《國際先驅導報》記者:“但進入市場經濟後,社會醫院提高收費標準、轉變經營模式,發展速度很快。相比之下,我們多年沒有大的投入,運作方式還是老一套,很快就走進了困境。”   現在很多“湘電”人看病寧願去收費標準高但醫療條件好的社會醫院。很快,醫院成了企業的包袱,按照湖南省的有關政策,企業不再“辦社會”,力源醫院被從企業中“主輔分離”了出來,要走自己的路。   移植美國HMO模式   昻妮萊福公司就是在此時走進力源醫院的。有關方麵援引昻妮萊福經過審計的財務報告介紹說,昻妮萊福資產總額約合3.5億元人民幣,年營業收入約合1.3億元,可用於投資的現金2.8億元。除了力源醫院之外,昻妮萊福在中國還有更宏大的目標:建立100家中美合資、符合美國fda標準的合資醫院。目前已經與大約7省11家醫院簽訂合資合同或者意向書。   穀連存目前是湘潭愛心友好醫院的副董事長、院長。據悉,中美合資湘潭愛心友好醫院項目已通過衛生部、商務部等部門審批,成為中國加入wto後,首家經過正式批準的中美合資醫院。“目前外資到賬已超過1000萬元。”穀連存說。   穀連存告訴本報記者,昻妮萊福不是普通的醫療資本。“他們與美國凱澤醫院結合,推廣建設會員製醫療模式。目前已經發展到800萬會員,會員費達到317億美元。”   穀連存介紹說,昻妮萊福和凱澤醫院的醫療模式專門針對美國存在的“看病難、看病貴、中低收入階層看不起病”這一社會矛盾,推行一種基層社區醫療保障模式(美國稱為健康維護組織,簡稱hmos)。個人如果加入這個機構成為會員,則每年需向機構繳納會費。會費由會員本人所在企業承擔70%,個人承擔30%。會員年滿65歲退休後,原企業繳納的部分由政府承擔。這個機構在美國各地設立醫療點,每個社區醫生負責2500名會員,還有若幹核心醫院。會員交費後,全年可以“包幹”享受體檢、健康保健服藥和醫療等服務。昻妮萊福和凱澤醫院在美國的模式,湘潭愛心友好醫院正準備移植。   需要跨越“信用門檻”   從媒體報道、院方提供的資料看,湘潭愛心友好醫院得到了中方各級政府部門的鼎力支持。合資項目細節也在逐項落實,穀連存等人對前景很有信心。“至少資金到位,合資醫院建起來,將大大提升原力源醫院的水平,同時也改善這一區域的醫療衛生條件。”   但包括院方人士和區內患者在內,很多人對於會員製醫療保障能否適應中國“水土”表示懷疑。在醫院內科門診區,一位周姓退休女職工直言不諱地說:“這種方式聽起來很好,但我們不放心。這是一種長期的保障,靠企業來做,收了錢,跑了,找誰?”周女士認為,除非有“國家信用”做擔保,否則她很難接受這一模式。   但內科醫生李斌認為,這種會員製基層醫療保障代表一種趨勢,結合了社會對於日常保健的龐大需求,能夠做起來。他個人,則很願意做這個體係內的社區醫生。   “下一步我們就會與湘潭電機集團談這個層麵的問題。”穀連存承認自己麵對的最大障礙是社會的“信用門檻”,但相關的工作,還會一步步地嚐試著推進。   不過,熟悉國際醫療體係運作的專家認為,作為國內醫療服務三線城市,“會員製”還需要有一個培育過程。但作為早期進入中國三線城市的外資醫院,包括工商、稅務、衛生等職能部門也必須對其經營狀況、醫療設備的運行狀況、人員管理狀況、財務狀況進行有的放矢的監管,以提升普通群眾對這類醫療機構的信任程度,打造其公信力,幫助這類醫療服務機構贏得市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