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過節發財 國家級貧困縣兩任縣委書記腐敗之路

(2006-08-22 11:39:37) 下一個
過節發財 國家級貧困縣兩任縣委書記腐敗之路 來源: 中新網 發布時間: (2006-02-18 23:08:59)   安徽潁上縣原縣委書記徐波在監獄裏度過了2006年的春節。在擔任潁上縣長和縣委書記期間,徐波先後142次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合計人民幣136.18萬元。2005年12月,他被滁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   潁上縣是多年的國家級貧困縣,卻先後倒下兩任縣委書記。徐波的前任張華琪目前正在監獄服刑。他在擔任潁上縣縣委書記期間,因為斂財500多萬元,一年前已被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透視貧困縣兩任縣委書記的腐敗之路,或許對於破解貧困地區的腐敗現象具有標本意義。   逢年過節“發財致富”   作為一個縣的一把手,逢年過節,張華琪和徐波不是想著怎樣為處在貧困線上的140多萬潁上人民造福,而是把年節當成“發財致富”的時機。   張華琪開始擔任潁上縣委書記時,正是王懷忠(已被判刑)主政時期,阜陽的風氣不正,年節一到,每天往機關家屬大院送禮的車子有上百輛,排起了長隊。耳聞目睹這種買官賣官的惡劣風氣,張華琪心中不憂卻喜,慶幸自己拿到了一個大縣的幹部使用拍板權,趕上了“發財致富”的好時候。   果然,送禮大軍到了。從臘月廿三開始,張華琪的家中熱鬧起來。張華琪在家裏時,由他親自接待,外出時由夫人值守“崗位”,沏熱茶,收銀子,然後把來人的請托事項告訴給張華琪。   當縣委書記的第一年春節,共有20多名科級幹部到張華琪家“拜年”,張華琪按禮金的大小一一做了安排。   從1998年開始,張華琪連續4年春節受賄超過20萬元,受賄最多的1999年春節甚至達到了40多萬元,連中秋這樣的節日也有萬元甚至幾萬元的進賬。   比張華琪大3歲的徐波,到潁上任職的時間卻比張晚了3年。他於1998年6月任潁上縣委副書記、代理縣長,當時張是縣委書記。2000年7月張調任阜陽市委秘書長後,徐波坐上了縣委書記的位子上。兩年之後,徐任阜陽市政協秘書長,直至2004年8月被雙規。   徐波到任時正是張華琪大肆收受賄賂的時候。眼看著身為縣委一把手的張華琪把主導全縣幹部調整的縣委常委會變成了“賣官場”,很快便掌握了張華琪受賄的全套“本事”。筆者作了一個統計,徐波在非法收受他人的136.18萬元財物中,僅年節就達到113.3萬元,占83.3%。   從1999年開始,徐波連續4年春節受賄超過10萬元,2001年和2002年春節期間,更是達到令人瞠目結舌的30.28萬和32.7萬元,4個春節收受下屬送來的“過節費”居然超過100萬元。   “拜年”官員想要達到的目的,徐波在日後幫他們絕大多數達到了。潁上縣國稅局原局長繩某從1999年到2002年,5個節日送去了2.1萬元,如願調任縣財政局局長;古城鄉黨委副書記聶某某從1999年到2002年,4個節日送去了2.6萬,聶某某得以先被提拔為鎮長,後被任命為鎮黨委書記。   買賣官帽牟取私利   自1997年8月張華琪第一次主持縣委常委會研究幹部任用問題後,5個月內連續召開5次常委會,對全縣所有鄉鎮的黨政班子來了一個“不留死角”的調整,涉及100多名幹部。由於他調整的標準是“不送不重用(提拔),送少動一動(換單位),送多往上蹦(升官)”,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人暗自把淚流。   幾次常委會下來,讓張華琪體會到了買賣官帽立竿見影的價值。為了讓賣官售爵發揮更大的作用,帶來更豐厚的“利潤”,他開始把研究人事調整的縣委常委會放在每年的春節前和春節後開。這樣一來,更激發和調動了各級各單位頭頭腦腦們“拜年”的“積極性”。不送禮的,擔心把自己從經濟富裕的鄉鎮調整到經濟條件差的地方,送禮少的,害怕自己被安排得不滿意。有的鄉鎮一把手為了不離開原來的鄉鎮,隻好一次又一次地不斷送,不斷加深張華琪對自己的“印象”。   正因為張華琪把常委會當成了“賣官場”,而且專揀過年前後調整人事,花錢就有機會當官,使跑官要官、送錢買官成為潁上縣當時的社會風氣,並由此激發了不少做當官夢者的官癮。   陳某是潁上縣的一名普通公安民警,要是靠自身努力,不知什麽時間才能熬成副科。陳某的老爸從張華琪當上縣委書記的第一年就開始注入“官帽資金”,兩年後,“投資”超過5位數的陳某被任命為一個大鎮的組織委員。   從法院認定的事實來看,徐波在擔任潁上縣委書記的3年多時間裏,總共賣出了29頂官帽,平均一個季度售出兩頂。   2001年,潁上縣選派一批幹部充實加強鄉鎮領導班子。在確定下派人選時,徐波建議選派曾要求其給予關照的縣委辦公室副科級秘書王某到潁上縣江店孜鎮任黨委副書記。2001年8月,王某調任江店孜鎮黨委副書記。同年中秋節前的一天,王某帶著4萬元來到徐波家,感謝徐波對其重用。   2002年初,潁上縣鄉鎮換屆時,在徐波的“關照”下,王某被提名為江店孜鎮鎮長候選人。為了表示感謝,同年春節前的一天,王某來到潁上賓館徐波的住處,送給徐2萬元;春節期間,又到徐波家裏送去2000元。   在“關照”———“感謝”———再“關照”———再“感謝”的默契循環中,王某步步高升,2002年春節過後,如願當選鎮長。   虛開發票公款行賄   潁上縣是多年的國家級貧困縣。在張華琪擔任縣委書記時期,該縣科級幹部的月工資收入不過六七百元,很多人靠工資積累是沒有能力去給他這個一把手“拜年”的。   錢從何來?一些人開始打公款的主意。   潁上縣房地產管理局副局長兼房改辦主任席某,先後10次共送給張華琪19.6萬元,席某將其中的9.5萬元以招待費、辦公用品費、會議費等名義衝賬。南照鎮黨委書記薑某、鎮長龔某把3次送給張華琪的5萬元均在南照鎮財政所以虛開的招待費衝賬。   有虛開招待費、辦公費衝賬的,也有用假發票報銷的。潤河鎮黨委書記、鎮長,以拜年、探病為名送給張華琪共計2萬元,其中1萬元在潤河鎮用假發票報賬。   根據安徽省高院查明的事實,在給張華琪行賄的100多人中,潁上縣共有33個單位的行賄者將70多萬元賄金用虛開招待費等形式衝賬,有9.1萬元用的是假發票。   在徐波擔任潁上縣縣委書記後,他的老上級肖作新、王懷忠、李和中等先後犯事,或判或拘,中紀委專案組三天兩頭召集阜陽市的市委書記、市長、各部門負責人,以及下轄各縣市的頭頭腦腦開會、談話,主動交代問題。按說在這個非常時期,他應該有所顧忌,有所收斂,但徐波自認為自己做事周密,又身在貧困縣,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抱著這個僥幸心理,他在各種場合嘴上大談懲治腐敗,廉潔奉公,私底下一刻也沒有停下貪婪的腳步。   2000年春節前的一天,時任潁上縣半崗鎮黨委書記的蔣某和鎮長鄭某到徐波住處,蔣某提出想換個鄉鎮任職,並推薦鄭某接任書記。徐波許諾有機會給予考慮。臨走時,二人送給徐1萬元。此款後從鎮財政所衝報。   為了解決潁上縣江店孜鎮商貿城土地審批手續,爭取黃淮海開發項目資金,時任江店孜鎮黨委書記的張某,以徐波跑土地審批需要招待的名義送給徐1萬元,後來又分3次送給徐波8萬元。這些錢均由張某事後用假發票從鎮財政衝報。   擔任張華琪案二審審判長的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長丁成飛怎麽也不會想到,當初提審張華琪時,他還沒有意識到受賄是犯罪,認為這是下屬跟領導“增進感情”的一種方式,是為了“有利工作”,而且強調當時的社會風氣就是這樣。丁成飛審判長不得不一再向他介紹什麽是受賄,為什麽認定他受賄,反複講了一個多小時。   落馬的兩任縣委書記已經在監獄裏開始服刑。不過,一位經辦徐波案件的法官告訴筆者,貧困縣的兩任縣委書記相繼落馬,需要反思的還有很多。深受買官賣官、弄虛作假之風影響的潁上縣,能不能很快恢複良好的社會風氣,集中力量為當地百姓造福,社會各界都在關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