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ZT新海歸的新定位:精英光環不再 “嫁接”是優勢

(2006-08-22 11:39:37) 下一個
新海歸的新定位:精英光環不再 “嫁接”是優勢 曾幾何時,人們把“海歸”與“精英”相提並論,“精英”不都是海歸,而“海歸”則一定是精英。隨著自費留學生大批學成歸國,一個新的群體悄然誕生。他們的生存狀態如何?他們麵臨著怎樣的喜悅和煩惱?有人叫他們新“海歸”。一個由新“海歸”們自發成立的“海歸俱樂部”不久前在京城露麵,其宗旨是為剛剛回國的 “海歸”提供生活、工作、情感等方麵的幫助。這個新海歸俱樂部的成立其實隱含著很多深層次的問題:渴望自我價值的實現,對客觀現實把握的無奈,對本土環境不能盡快融入的苦惱等。  所謂新“海歸”,其實並不僅指這兩年新回來的“海歸”,主要的含義是他們不同於國家公派或拿獎學金留學、學成後回國的“海歸”。他們以自費出國留學為主,有的出去時年齡還很小,不管是拿到學士還是碩士文憑,或者是在國外上的語言培訓學校,一般都沒有工作經曆。這樣他們在回國求職過程中,基本上感受不到被“青睞”,相反,好不容易說服自己“屈就”的崗位,工作起來並不開心。2005年10月,一個周末的下午,在北京月壇附近的一個酒吧內,幾十名年齡約 23~30歲左右的年輕“海歸”們聚集到了一起,在慶祝海歸俱樂部成立的同時,籌辦著他們回國後的第一個年度酒會。據介紹,這個自發的俱樂部半年前就開始籌備活動,當時的情況是剛剛回國的“海歸”對國內的情況不是很了解,也有部分“海歸”從外地到北京,在北京少有親戚和朋友,導致了他們在工作上的不適應和社交上的鬱鬱寡歡。當初,產生成立俱樂部的想法時還是基於受挫,用一些新“海歸”們的說法是,“我們當時成立海歸俱樂部是針對歐美同學會,這個半官方的組織隻吸納優秀的‘海歸’,辦事效率極低,更沒有解決問題的誠意。所以,我們要成立自己的俱樂部。最初我們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一部分‘海歸’,也通過5460 網和chinaren校友網找到一部分海歸,在2005年8月,正式開始海歸俱樂部的活動。”對於這個新組織的發展,海歸俱樂部負責人王國偉表示:我們通過做活動,同時在相關的網絡上刊登我們活動的信息和俱樂部的介紹,讓更多的海外留學人員了解海歸俱樂部,俱樂部的會員迅速增加。但是,畢竟一次活動能夠留下深刻印象的就幾個人,為了提高溝通的效率,加強會員之間的交流,我們又正式開通了俱樂部的BBS,通過活動和大家的口碑相傳,截至目前已有1300名會員。隨著會員的不斷加入,為了滿足會員越來越多的多樣化需求,一個更大、更全麵,基於web2.0的海歸俱樂部平台已經蓄勢待發了。從BBS開通前後的對比,會員的增加大約是10倍,相信這次網站的開通,我們的會員很快會達到BBS的100倍。據了解,俱樂部現有的會員的年齡結構為:25~28歲的占到 80%,28~40歲的占到20%;就業情況是60%在外資企業,10%左右的在政府機構,其餘多在合資企業或者自己創業,在民營企業的很少。所從事的行業以金融、法律、能源等為主。 新“海歸”不再戴有“精英”光環 曾幾何時,在國人的印象中,一向是把“海歸”與“精英”這兩個概念相提並論的,“精英”不一定都是海歸,而“海歸”則一定是精英。以中國人的善良和純樸,社會對精英們自然厚愛有加,重要的崗位、優厚的待遇,這些都讓“海歸”精英們感動不已,他們也不負眾望,在各自的領域譜寫出了一篇篇報效祖國的佳話。新“海歸”們的鬱悶在於,當他們花完了家裏為其投入的幾十萬人民幣,以幾年中每天比在國內少睡一半時間的代價,終於懷揣一紙“洋文憑”回來時,似乎社會對他們的付出和辛苦並不完全認同,他們遭遇到了以往“海歸”精英們很少遇到的“回家的煩惱”。現在中關村一家IT企業工作的嚴小姐告訴記者:“我是高中出國讀書的小留學生,在國外時我身邊有很多同齡的留學生,說起來,像我這樣能堅持到畢業的根本不多,即使學完,也需要靠很強的自製力的。所以,畢業後我的感受就是:總算可以回家了!回來後,我媽媽曾問我要找什麽樣的工作,我當時想,剛回來先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吧。就說,剛開始一月能掙3000~4000就湊合吧。沒想到,媽媽聽了嚇一跳:你知道現在國內的就業行情嗎?!有單位能接收你就不錯了。聽了媽媽的話,我才知道現在國內我們處在什麽位置。我現在的老板也是個‘海歸’,正因為這樣,我才有了這份工作。”同樣,一位從英國留學回來沒找到工作,無奈之下去做保險銷售的“海歸”對自己的狀況很不滿意,當問起他目前的感想時,他說:“隻能說目前我的狀態是‘良’,至於以後該如何發展,也是下一步再說的事情。”實際上,新“海歸”們遇到的這種情況,與20年前的台灣地區頗為相似。上個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台灣經濟尚不發達,絕大多數學生都是憑優異成績取得各種獎學金出洋深造的,這些“海歸”後來多成為台灣社會的中堅。到80代,台灣一躍成為富裕地區,大批人開始選擇自費留學,以期“鍍金”。從那時起,台灣的“海歸”就不那麽“吃香”了。上世紀90年代初, “海歸”們大都是因為學習優秀留學出國,畢業後又在所在國工作過一段時間,對西方企業的文化和管理模式有一定的理解,素質比較好,回國後麵對的是國內人力資源的需求和高薪以待的崗位。但是現在,許多國家吸引留學生已經成為一種產業,入學條件寬鬆,文憑含金量降低,造成“海歸”良莠不齊。不少小“海歸”缺少真才實學,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給“海歸”的價值大打折扣。海歸俱樂部的負責人也承認,新“海歸”們整體在專業知識上不是很強,這是用人單位對其不“感冒” 的最主要的原因。部分“海歸”的含金量縮水了,“精英”的光環自然不在。有人說:縮水的東西再想謀個好價錢,就不大符合市場規律了。 部分“海歸”不能迅速融入社會 新“海歸”遇到的另一個問題,是回國後不能迅速地融入社會,那就是“本土不服”。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是:一群人在討論作一個新聞發布會的方案,按照組織者的要求,在無讚助的情況下可以采取簡易方式運做,即通過新聞媒體炒作來起到新聞發布會的效果。如果讚助到位,就可以聲勢浩大的組織活動,吸引各界人士的關注。在場的國內“土鱉”策劃很快能做出配合反映,而一位海歸策劃公司負責人無論怎樣解釋還是不明白為何這樣運作,可見“本土不服”的差距了。本土不服更多地表現是,由於出國前的身份為學生,甚至是中學生或是小學生,本來對社會的理解就隻停留在書本上,缺少對本土文化的切身體驗,出國後接受了不少國外的文化和價值觀念,當回來後與國內情況不符時,很難適應,常常不知該如何是好。在網上,一位海歸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經一個朋友介紹,順利地工作了。可進公司後不順利就接踵而來了,現在更是水深火熱,處於無奈之中。一位學工程學的“海歸”曾在本刊的網上調查中留言,他認為“海歸”不能融入本土的現象較為普遍。如心態不端正,覺得自己是“海歸”就了不起,嘴上也許不承認,但是行動上卻飛揚跋扈,對別人隨意評頭品足,看什麽都不順眼,一切都要按自己的來,明明隻是個工程師卻儼然老板模樣到處指手畫腳。還有實踐能力不強,隻會用先進的儀器設備處理理想化的模型,而不會處理很多簡單的實際問題。另外,一些留學生由於無法完全融入海外社會,從而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回國後又不能回到從前的狀態融入中國的社會,也形成自己的小圈子,以自我為中心,造成社交範圍狹隘,難有很好的人際關係。更有甚者,還有的“海歸”能力有限,又不善於與人溝通,在企業末位淘汰的機製下出局。對於造成新“海歸”掉價、本土不服的原因,新“海歸”自己也說:主要在於很多人都沒經驗,盲目地選擇了出國;另外有一些是因為選擇專業比較盲目。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的MBA、現任新浪網理財頻道的高巍說:我認為新“海歸”有三個特點:1.現在“海歸”回國的數量越來多,但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詞。諸多的新“海歸”甚至有“開始深入尋常百姓身邊”的趨勢。從正麵影響來看,為職場的國際化帶來了普及的力量。2.優勢不多,資曆差距拉大,主要表現為年齡段的不同。3.定位。市場經濟了,為雇主賺到錢是唯一標準。 “海歸”應放下身價,融入周圍。用實幹證明自己。有的海歸回來放不下架子,找不到好工作,隻好自己去創業,但硬著頭皮創業往往會失敗。 “嫁接”是新“海歸”最大的優勢 有關資料顯示,在過去的25年裏,出國留學人員的總數超過81萬人,他們當中有近20萬人回國。近兩年,留學生年度歸國人數已連續突破兩萬人,回國人數每年遞增的幅度超過了20%。“海歸”,包括新“海歸”,已經成為中國社會中不可忽視的群體,他們對社會的影響和左右是顯而易見的。麵對記者“新‘海歸 ’優勢何在”的提問,一位海歸說:談到優勢,首先我們有語言優勢,掌握一兩門外語;其次,我們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對中西方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並且能夠把它們很好的結合起來。這促使我們更容易勝任本職工作,在工作當中也更容易脫穎而出。在與人交往過程中對於不同人的文化和習慣,我們的包容性就會自然的顯現出來。當然,最大的優勢是思維模式就不像以前那麽保守,樂於挑戰自我,而且現在的條件也允許新“海歸”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多用人單位都承認,海外留學人才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熟悉國際運作慣例。活躍的思維,不停頓的創造性思維,是“海歸”最明顯的優勢。同時,在海外商業文明競爭環境影響之下,“海歸”們的工作效率,意誌力、創新力和競爭力一般比較強。歐美同學會加拿大分會秘書長閆長明認為,新“海歸”們有著以下幾方麵的優勢和潛力:網絡、計算機、高科技、金融、教育及商務信息谘詢服務等行業將是許多留學生施展才華的優勢領域;留學生不僅掌握高科技,而且從國外帶來管理經驗及先進的理念;中國經濟麵臨著巨大的挑戰與機遇,中國企業將需要大量的國際化人才;留學生創業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騰飛的希望,為了提高他們的國內國際競爭力,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需要留學生做好參謀,廣泛參與。正如物種的優化需要“嫁接”一樣,經過中外文化“嫁接”與熏陶的新“海歸”們,其優勢會隨著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進步越來越多地顯現出來。 過來人忠告:調整心態,提升自己 “非跨國大企業不去、年薪低於10萬元不去、非大城市不去”的“三不政策”曾是很多新“海歸”們求職的底線。從躊躇滿誌到心灰意冷,也是不少新“海歸”在求職過程中都經曆過的。當新“海歸”們在他們設定的這條擁擠的路上抱怨上不了車時,幾乎所有的過來人給他們的忠告都是:調整心態,提升自己。毋庸諱言,新“海歸”正遭遇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指望一紙“洋文憑”就能改變命運的想法已經落伍,以新“海歸”的視野,憑著對周圍資訊的敏感迅速做出應對和調整,才是最重要的。從這點出發,大幅降低薪水要求,將開高薪的計劃放在進單位做出業績之後,是新“海歸”們最現實的考慮。一位外企服務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說得好:“如果新‘海歸’能把自己放回國內同等水平,把自身價值放在市場上衡量,先把基礎打好,增值會是很快的。”應當承認,“海歸”在職場中屬於強勢群體,絕不存在找不到位置的情況。關鍵在於要意識到,即使“海歸”了,也不過是處在職業生涯的起跑線上,而將自身資源變為財富的道路還相當漫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