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FK's NeoClassical World

在詩意的世界中永不停息的創造!
個人資料
最新文章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隻為了心靈

(2006-07-10 21:09:10) 下一個

還是以前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個紈絝子弟同學說過文學城的故事(他喜歡上文學城,後來教育網一直上不去,用代理好像可以)。 最近不知是什麽陰差陽錯, 或是無聊, 或是工作沒什麽挑戰性, 跳到了文學城來了, 發現裏麵有很多不錯的信息和好文, 當然還有在博客上發現個別仰慕的女人。
以前是個純學術書呆子,隻愛數學、物理之類的; 後來命運逆轉, 做了個務實的人,踏上了美國學人所說的EE之路。 當然中間經曆了些經濟政治法律方麵愛好的切換。 為了生活, 得在一個方向上專注打雜; 但生活不僅僅是為了吃飯, 還有饑渴的心靈。 所以我發現自己是喜歡所有這些東西的, 包括更多的包括文學和心理學在內的東西。 可能他們是一體的,馬克思說得對,要做理想社會裏的人是完全的人(或者共黨所曲解的“全麵發展”的人, with complete perfection)。
20世紀的管理學之父Peter Drucker說過, 無論是成功的人還是成功的企業,她們都比較專一。我想這和前麵所講的沒有矛盾, 做實業得花大部分時間,但占有時間珍稀的欣賞卻豐富了生活。 曹孟德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他一生精於謀略,並將夢想付諸實施於現實世界, 卻也熱愛文學,經常暗自脆弱和悲懷世上凡事。
生命在於創造, 無論是愛默生、惠特曼, 還是拿破侖、俾斯麥, 還是其他很多藝術家, 他們都給世人作出了經典的榜樣。 一切隻為心靈, 施與與索取同在, 和周圍世界處於和諧溝通之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