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夢想

My dream of this life is to bring my company to public.
帶領公司上市。
個人資料
正文

我曾見證香港真正的民主選舉,它絕不是這樣的zt

(2021-12-19 22:02:17) 下一個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14019 次)
  
 

“為港為己投一票”的標語和信息隨處可見。從市中心的人行道、牆壁,到郊區菜市場的貨攤,候選人的麵孔無所不在。政府讚助的呼籲“完善選舉製度,落實愛國者治港”的廣告牌比比皆是。

數周來,香港和中國政府官員都在敦促公眾為本周末的立法會選舉投票。但這並不是那種典型的自由和公平的選舉:由於選舉製度經過了改革,缺乏反對派有意義的參與(尤其是因為許多人身陷囹圄),這場選舉隻是走過場。

中國政府希望這場選舉看起來是成功的,因為北京需要香港的外表看起來更“民主”。如果香港公民不參與投票,將破壞這場選舉的合法性。

有過親身經曆的我,知道一場有意義、有競爭的選舉會是什麽樣。我參加了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並獲勝,當時的氣氛令人激動。候選人的團隊占據街角,市民們在社交媒體上為他們最喜愛的候選人激辯。整座城市都被動員起來了;公民們可以感受到選票的分量。

但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景象。這裏沒有政治辯論,候選人對政府鎮壓民主運動的行為保持了靜默。

這是因為這場選舉即將發生在北京展開鎮壓的兩年後。在這期間,香港自治權不斷縮水、批評者被噤聲。自2019年民主示威活動以來,北京關押了大量活動人士、抗議者和政治領袖。每一天,香港距離變成另一座中國內地城市都更近一步。

這將是兩項新措施實施後舉行的第一次投票。作為北京收緊控製的一部分,它們有效地消除了對政府的製衡與平衡。

第一項措施是北京去年引入實施的國家安全法。該法擊垮了香港的公民社會,並將言論自由定為犯罪。它迫使支持民主的《蘋果日報》停刊,該市最大的獨立工會解散,每年為天安門遇難者舉行的守夜活動也遭禁止。最近,一名抗議者因喊政治口號被判處五年以上監禁,他沒有參與任何暴力行為。


第二項是今年的選舉改革,它將立法機構中直選席位的比例從大約一半降低到不到四分之一,並引入了一個審查候選人的機製,以確保他們是“愛國者”,從而獲得參選資格——這是一個模糊的標準,被用來消除批評中國的聲音。

香港政務司司長李家超聲稱,“完善選舉製度”將徹底消除“亂象和政治紛擾”,塑造“良政善治”,但許多香港人不這樣認為。周日的選舉原定於2020年舉行,但以疫情相關的公共衛生擔憂名義延遲至今——盡管許多人認為,其實是政府希望等到選舉改革生效。

在這些措施之下,民主運動備受打擊,民主領導人也不再擁有進入立法院的現實希望。

少數幾個自稱非建製派的候選人既沒有為民主而戰的記錄,也沒有民主派群眾的支持。許多香港人將無法用選票發聲,或將其作為一種表達方式。

盡管政府的廣告無處不在,但公眾的選舉情緒從未如此低落。

人們不願意投票給一個橡皮章立法會,然後假裝一切正常。

我很清楚,香港政府擔心投票率太低。因為90名候選人中隻有20人是通過普選產生的,當局需要公民前往投票站,為立法機關增加合法性。

官員們一直在試圖反駁對此次選舉的批評: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聲稱,低投票率將反映出選民對現任政府感到滿意。李家超也為這次選舉辯護,稱這是一場“有競爭”的選舉,沒有“叛徒”。

這些表態反映出,香港政府努力與北京方麵更廣泛的重新定義民主的宣傳運動保持一致。北京新近發布的一份白皮書說,中國是一個“全過程人民民主”國家。按照這種邏輯,如果中國政府能夠宣稱自己是民主國家,它就能阻止對中國基於政治意識形態的批評。

香港的“成功”選舉將幫助北京推進這種敘事:“民主”正在發生——盡管公民在他們的領導人和代表上缺乏選擇——並為人民帶來了結果。北京的說法越能獲得吸引力,中國在世界各地破壞傳統民主製度和價值觀的運動就會越成功。

在其合法性岌岌可危的情況下,香港政府為此次選舉辯護時的反應過度也就不足為奇了——它甚至威脅要對一家稱此次選舉為“騙局”的主要報紙采取法律行動。

新聞媒體並非唯一的目標。政府還將鼓勵他人不投票的行為定為犯罪;至少已有10人因此被捕。據香港保安局局長稱,因為敦促市民不參加投票,我“涉嫌違反《選舉條例》,甚至可能違反《國家安全法》”。本文幾乎肯定會得到同樣的回應。

我猜這次選舉投票率會很低。但這並不是因為選民對政府感到滿意,而是因為他們將拒絕協助中國政府以威權主義的方式重鑄民主的企圖。

即便香港人被噤聲,他們仍然堅持捍衛民主的熱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