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貼】從美中日韓電視劇中的女性形像看各國人民心態

(2007-09-24 02:58:11) 下一個

【轉貼】從美中日韓電視劇中的女性形像看各國人民心態

看看一個國家的電視劇播放什麽內容,就大概能知道這是什麽樣的一個國家。
    
  電視劇之製作由社會的整體性格與意識流而來,而一個社會的整體性格與意識流真接影響一個國家文化、發展及製度形成。
  
  為什麽選擇電視劇來作參照物:
  
  是因為電視劇是社會中範圍最廣的,最多人選擇的一種載體,同時也要代表大部份人的價值觀取向,如果其電視劇不具備上述條件則不能在當地社會得到好的收視,所以電視劇一般反映的就是該國大部份人民的心態與喜好。
  
  為何選擇女性形像而不選擇男性形像作參照物:
  
  因為女性形像比男性形像的刻畫更能細膩,更能體現一個民族的共性與激起他人的共嗚,全世界人們都會稱自己祖國為母親而不會稱其為父親或許就是這個道理。   
  
  韓國的電視劇與其民族性:
  
  韓國當下的電視劇注重包裝,俊男美女穿著時尚新潮,好像每個人都是天橋模特。
  
  現實: 相符,韓國的確是一個崇尚洋氣的國家,並不斷向外宣揚的整體形像也是新潮與時尚。
  
  韓劇中女性形像的精髓就是: 漂亮小女人,談戀愛,最後終有理想男人照顧,得到最終的幸福。
  
  現實:
  
  相符,韓國作為一個半島小國,沒有資格成為軍事強國,但她絕對有資格打自己打扮得美麗,自信,最後,一定吸引一個強大英俊的國家來照顧她,愛她,先是中國,後是日本,最後到美國,每任“男友”都是條件不錯的,現在,在有錢男友的關愛下越發美麗幸福了。
  
  
  韓劇中:
  
  有時候充當“野蠻女友”,耍一下小女孩脾氣對其男友刮幾巴掌或罵幾聲,其男友出於對其的愛也忍了,但是並不代表其男友打不過她,要是真打起架來最後受傷的一定是她。
  
  女主角總有男配角喜歡,男主角總有女配角喜歡, 但是沒關係,最後關係總能維持,男女主角總是能在一起。
  
  
  現實:
  
  韓國深深懂得這個生存之道,一直小心地維持著與其主要“男友”--美國的關係,雖然偶爾也會與配角---中國,日本等有點曖昧的劇情,但是絕對不會過份,隻要美國不變心,她會一直安份地守護著自己幸福小女人的角色,換來長久的安逸與穿名牌衣服的生活。
  
  
  韓國劇中女性經曆:
  
  感情問題----愛情是韓劇永恒的主題,如果那部電視劇不是以愛情作主題的話那估計就不算是韓劇了。
  
  得到更多愛人的欣賞------典型如大長今,她總是最優秀的,最賢慧的,最美麗的,最具智慧的,於是得到皇上,閔大人等一眾精英的愛慕。
  
  得到絕症-----表現一種淒美。
  
  
  現實:
  
  相符,韓國作為小國,政治上一直多數處於被動的狀態下,在民間宣揚愛情論對小國而言是件正確的事, 這樣國民會變得更生活化而不關心政治。韓國人認為自己國家是優秀甚至最優秀的,這也無可厚非,但是要注意其角色定位: 雖然她是最優秀的,最賢惠最具智慧的,她還是她,一個靠自己努力得到愛人懷抱的幸福小女人。
  
  至於絕症等,代表韓人的對抱撼情緒時一種無可奈何的態度,同時也一定要是精美地死去,要保持其精品形像這樣才繼續有“罩得住”的男人給她溫暖的懷抱。

 雖然自身平凡,條件一般,勝在具有特別性格與眾不同,到最後一定能得到又英俊又有錢的男友懷抱,這樣就更需要精心打扮自己的一切內容了。


  終上所述,韓國再YY,也不過一介小女人以,構不成任何威脅,雖然其做作,不勝其煩的談愛幻想,誇張自己的條件讓人惡心,但這也沒有構成傷害他人的能力,其主要目的隻是為了求得最終小資情調的幸福而已,所以國人對韓國大可放心。

日劇就不同了。
  
  技術含量挺高的,表現出這是一個很難對付的對手。
  
  
  日劇女性形像的精髓就是: 精明,邏輯性強,工於心計,亦正亦邪的“壞女人”,處理問題比男人更勝一籌。
   日劇女性形像的精髓就是: 精明,邏輯性強,工於心計,亦正亦邪的“壞女人”,處理問題比男人更勝一籌。
    
  現實:日本的“奸”“壞”世界有目共睹,二戰中凶狠得有種與美國拚命,在戰後又發明種種改良商品與商業戰略,使人不側目。日本人從不服輸,這與日劇中精明的女性形像是一致的。
  
  
  雖然日劇中女性們不具備男性的社會優勢,卻總能用小聰明與創新的計謀,利用男人,學習男人,最終創造勝利的奇跡,打敗男人。
  
  現實:相符,日本雖然戰後一直處於美國的實際控製之下,但是它們是不會服輸的,在商業不斷學習美國利用美國,推出新的產品,發展新的經濟,使其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係,有些方麵甚至能越過美國,在日劇中女性一定程度就代表日本,日劇中的男性強權就代表美國,日劇中女性戰勝男性就是日本社會潛意識中終有一天戰勝美國的一種體現。
  
  
  
  雖然日劇的青春偶像劇是台灣偶像劇,韓偶像劇的祖宗,但是台灣與韓能學到的隻是其俊男美女一起談談戀愛的皮毛,而不能學到其真正的運用青春去奮鬥的精神。
  
  現實:相符。近海的台灣與韓國的政治製度與發展模式很大程度學習了島國日本,但最終其發展等級卻不能在同一級數,隻模仿其製度形式,不學發展技術就是這樣子的。
  
  
  日劇中女性精明,利用邏輯思維,學習男人的長處加以改進,在利益麵前放棄愛情,幾乎全是政治愛情,政治婚姻,這種結局是韓劇中幸福小女人所不齒的。但是通常日劇比隻懂得表達拍拖情節的韓劇更花心思,劇情往往費盡心機表達如何巧妙處理好問題。
  
  現實:相符。愛情與完美的民主製度一樣是一種美好的幻想可遇不可求,關健是實際地學習優秀的人先讓自己也先過上好的生活,日本人深知當中要害,所以拚命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目的隻有一個: 為了活得更舒服,不斷學習處理問題的技巧與新的想法。
  
  
  終上所述,日本將繼續是一個強大的對手,她們不會相信什麽愛,戀之類的美好理想,她們深藏的野心與現任男人(美國)的合作使得她們擁有能力去得到種種利益,甚至會傷害別人,對於這個民族,國人要永遠小心。

美國劇女性形像的精髓就是:我的生活就是世界的典範。
  
  
  在美國劇中,女性獨立自主,完全不需要靠男人。
  
  
  現實:相符。美國人完全有資格自信,在美國人眼中,美國的生活是世界的中心,充分表現了其“美國即世界”的想法。
  
  
  在美國劇中,美國女性的性格各異,一般都很自我,與它人相處的時候,爭吵的時候,都堅持自己是對的。
  
  現實:相符。美國是個大熔爐,多民族國家,對內提倡獨立性,培養不同的獨特性格。
  
  對外麵的世界。不管那一國人,在他/她們眼中都是差不多地劃分為幾個大的範圍,黃種人多數有間諜傾向,中東人一定是包著頭的帶著個炸彈包在身上,歐洲人一定是老氣橫秋的紳士等,最後這些人伸著脖子都等著美國人的幫助,問題解決後真誠地向其感謝。
  
  
  現實:相符。美國人完全有資格自信,因為它是全世界最強大最發達的國家,對內,美國人認為自己的生活以經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她們不需要關注,小甜甜布蘭妮連澳大利亞在那裏也不知道。對外美國政府總是到處插手世界事務。


  美國電視劇注重生活化,日劇就是從中學到很多精要,使劇情看上去很貼近生活,同時又能創造出超越平常生活的精彩的劇情吸引觀眾,和日劇一樣,美國劇的技術量也很高,同時幽默元素與科技元素很高欣賞性很強。 場麵浩大比日劇更為大氣。
  
  現實:相符,美國雖然也很壞,但是他的文化卻又能讓全世界所接受(比如當下中國城市能廣泛地使用電腦,到處是M字頭,K字頭的快餐店等),所以說其創造性,人文性,確有其精粹之處所在。
  
  美國劇中女性形像充滿人性弱點,但是又表現出堅強的意誌與開創性的解決問題的智慧,到處碰到搞笑的問題,最終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與男友打架,與上司鬥法,一心要把圍的環境變成自己想要的那樣。
  
  現實:相符,美國人樂觀,在其眼中世界問題,政治問題就像一場幽默的喜劇,美好總在明天。同時一心要把世界變成自己心目中想的那樣。
  
  
  終上所述,生活化同時又充滿想像力的美國劇就如其民族一樣,是二十世紀的一個典範,美國人並沒有日本般具備東方式的野心,更多的是要把周圍環境變成自己喜歡樣子的美國主婦心態,隻要她還具備這種能力,她就會自我地向你指指點點,要你做這個,不做那個,你不做不會給你好看的。
  
  現在還很難說這樣的一個越級富有同時又非常自我的國家會給國人帶來是悲劇還是喜劇,但是學習這個國家的發家經驗就肯定錯不了。


  順便說一下台灣劇,模仿日,韓的形式,必定要俊男美女,必然要談情說愛,必定是富家公子愛上平民少女,家庭反對。劇情技術含量不高,但勝在看俊男美女鬧茅盾。
  
  現實:相符。台灣政治模仿日本,美國,但是那種封建的思維與潛規則卻根深蒂固,富家公子的家庭代表的就是這種封建勢力,雖然最後劇情當然是大團員結局,男女主角在一起了,代表民主的勝利。可是問題是現實當中能有多少個這樣的富家公子與平民美女呢?



 中國劇中女性形像出場了,民國小媳婦也好,革命女兵也罷,最重要是體表一點: 苦大仇深,忍辱負重的好女人。
  
  
  中國內地劇集女性形像的精髓就是:苦,忍,這日子沒法過也得過。


 中國劇中女人一開始都是好的,別人委曲求全。非到萬不得以不會被迫得做出激進的行為,遇到失意,哭道:這是命。
  
  現實中:相符,中國人一般都把自己放在好人的位置上,可能與儒家思想有關,對生活的要求一般都比較被動,心思喜歡放在處理好人際關係上。
  
  日子如果實在過不下去了,就獻身給集體。



中國女性形像也有很神氣的時候,在古裝劇,清裝劇中,中國女性英明果敢,自由奔放,使人看後恨不得倒退回幾百年前。
  
  現實:相符,中國人喜歡YY自己的過去的強盛輝煌,用來對比近百年來的不幸。用這種落差來取得心理上的平行。


  印度電視劇中的女性形像更是強差人意,一天到晚男女主角得跳舞唱歌,當舞女嗎?
  
  現實:相符,印度人的製度與其影視作品一般美好,可是現實發展方麵卻像其影視作品一樣,毫無新意,盡管其IT業很發達,但這或多或少是托印度人從小說英語,所以能為美英等IT電信業充當廉價的售後服務,主要形式用英語為接收海外的申請電腦維修電話。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